萝莉是什么?
萝莉(英文:loli,日文:ロリ/るおぃた),来源于中国台湾作家赵尔心翻译的俄裔美国作家的小说《洛丽塔》,或指小说中的女主角14岁的洛丽塔,后在日本引申发展成一种次文化,用来表示可爱的娇小女性。
被世人公认最早的萝莉角色是1982年推出的《甜甜仙子》中的MOMO公主。萝莉语出纳博可夫的小说《洛丽塔》(曾被改编成电影,中文片名是《一树梨花压海棠》)中同名的女主角,其剧情描写中年男子爱上了年龄与自己有所差距的少女的故事。
萝莉外表判断标准
“外表”判断也是部分不了解“萝莉”定义的人的判断方法,这一判断方法从严格意义上说是片面的,但逐渐受到广大二次元爱好者的认同与推广。对于萝莉的“外表”定义一般是指“长得娇小”或“长相可爱或萌”的幼女或少女外表。
但由于“三无”萝莉的兴起,“无表情”和“无口”也逐渐变成了萝莉的“外表定义”,即“从外表上看不到喜悦、忧伤等表情”和“没有需要,便不会说话。没有需要,便不作表情”,与汉语释义略有不同。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萝莉
指小说中的女主角14岁的洛丽塔,后在日本引申发展成一种次文化,用来表示可爱的娇小女性。来源于中国台湾作家赵尔心翻译的俄裔美国作家的小说《洛丽塔》。
萝莉语出纳博可夫的小说《洛丽塔》(曾被改编成电影,中文片名是《一树梨花压海棠》)中同名的女主角,其剧情描写中年男子爱上了年龄与自己有所差距的少女的故事。
词汇起源
有一说源于美籍俄裔小说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Vladimirovich Nabokov,1899—1977)于1955年所作的长篇小说《Lolita》(中文通常译为《洛丽塔》,或是《罗丽泰》,亦或《萝莉塔》)。《Lolita》描述一名中年教授迷恋上14岁女孩Lolita的故事。
此书当时一度被禁,已成文学中的经典名著,并被美国兰登书屋选为20世纪英文小说第四名,还曾被改编为同名电影《Lolita》(一树梨花压海棠),剧中女孩设定为15岁。从此以后,凡是带有剧中女主角特质者,就被为“Lolita”或“Lol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