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是一个怎样的人?
根据文章中的内容,可以看出孔乙己是穷酸、迂腐的、同时孔乙己又是善良的人。
穷酸、迂腐:孔乙己信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教条,但是连秀才都没有考上,又没有功名利禄,生活过得非常穷酸。有着封建教育制度影响下的书生特有的清高本质,没有经济来源,也不愿意从事劳动赚取钱财。关于孔乙己那句“窃书算不算偷”的名言,可以看出作为穷困潦倒的书生的迂腐一面。
善良:孔乙己也有人性的闪光点,孔乙己善良的一面体现在孔乙己教小孩子认字和分茴香豆给小孩子吃的两个细节上。孩子们围住孔乙己,孔乙己“便给他们茴香豆吃”。茴香豆并不是什么稀罕物,可是在那样一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在“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买一碟咸煮笋,或茴香豆,做下酒物”的年代,在卖酒都要羼水的年代,对于一个穷愁潦倒之人来说,确是何其珍贵,可孔乙己却一人一颗,一直分到所剩无几为止。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19世纪末期,清朝政府腐败,民不聊生,隋唐以来的科举制度仍在盛行。少数读书人爬上统治地位,但大多数下层知识分子穷困潦倒。小说《孔乙己》的主人公孔乙己就是鲁迅先生笔下的这样一个典型。
1911年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称帝,复辟势力猖獗,革命成果被窃夺。“五四”运动前后,科举制度虽被废除,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仍然根深蒂固,封建教育仍以其他方式推行,人民仍处于昏沉、麻木状态。
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列主义。中国革命的知识分子李大钊等领导和策动了新文化运动,向封建文化教育进行猛烈抨击。为了愤怒讨伐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为了“描绘社会上的或一种生活,请读者看看”以“引起疗救的注意”,鲁迅先生继《狂人日记》后,于1918年冬创作了小说《孔乙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