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公共游泳池游泳的话,如何避免感染细菌?
在炎热的夏天,游泳池已经成为每个人度过夏天的好地方。作为很多人分享的碧潭一波,游泳池干净吗?会导致疾病传播吗?会传播哪些疾病?严格消毒的游泳池绝对安全吗?
游泳池为什么会传染疾病?
1.患有脚癣、体癣等真菌性皮肤病的人,在游泳时可能会把疾病传染给他人;脓疱疮等细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结痂也容易在水中传播。疥疮、螃蟹等寄生虫一般不会在池水中传播,但很容易通过共用物品传播。
2.不合格的池水也会成为细菌和真菌的温床。游泳时难免会吞一点池水,新手和孩子会多吞一点池水。儿童缺乏经验,咽鼓管比成人更接近水平。细菌吞咽入池水后,很容易通过咽鼓管进入耳朵,引起中耳炎。当池水中致病菌数量较大时,吞咽入池水可能会引起胃肠道疾病,如腹泻。
3.沙眼衣原体(可引起包涵体结膜炎)可在严格消毒的池水中杀灭,但如果池水被污染,可能会引起游泳者感染和游泳池结膜炎。
游泳池容易引发哪些传染病?
1 .眼部传染病
红眼病在医学上被称为“急性结膜炎”,每年6-8月份的感染率是1月份的两倍,而且大多数患者是经常游泳的人。原因是游泳池里的水没有完全消毒是一种重要的传播途径。红眼病可以通过接触传播,接触传染性强,传播迅速。感染病毒的手、毛巾、水都可以成为媒介。此外,沙眼衣原体还可以通过游泳池水传播,导致健康人患上沙眼。
当眼睛有瘙痒、异物感或灼热感,特别是畏光、结膜充血、脓性或粘液性分泌物时,应立即就医,并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滴眼液;同时,自觉与他人保持距离,不要在公共游泳池游泳,以免感染他人,加重病情。健康人到达公共游泳池时,要注意不要与他人共用洗浴用品,游泳时不要揉眼睛。
2皮肤传染病
游泳时要注意预防皮肤病,如细菌感染引起的脓疱疮,溃烂后会形成蜜黄色痂,一接触就会感染;皮肤表层的真菌感染包括股癣、足癣、灰指甲等。,通过拖鞋和毛巾也极具传染性;如果游泳池里有传染性最强的淋病患者,健康人可能会患前尿道感染;此外,疥疮和传染性软疣在洗澡时容易传染。
因此,游泳者在游泳前应自备毛巾、拖鞋、浴巾等物品,游泳后及时洗澡,用一些含碘的乳液稀释后擦拭皮肤,然后冲洗干净。
3妇科疾病
除了游泳池,浴室也可能是污染源。几乎每个游过泳的人都会在里面洗澡,因为卫生条件和设备都不完善,毛巾之类的洗浴用品经常被随意放在栏杆和水龙头上。这样容易传染疾病,尤其是抵抗力弱的。同时也带来了传染妇科病的隐患,比如不干净的纸巾、洗浴用品、卫生洁具等。
4脏水进入耳朵导致发炎
游泳时很容易进水。对于有耳垢或耳病的人来说,留在耳朵里的脏水会使耳垢软化,引起耳朵堵塞和流脓,引起外耳道和中耳炎,如化脓性中耳炎、急性中耳炎和急性外耳道炎,甚至引起鼓膜穿孔。但由于儿童缺乏经验,且咽鼓管比成人更接近水平,细菌吞咽池水后容易通过咽鼓管进入耳朵,更容易引起中耳炎。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你耳朵里的水应该在游泳后排出。另外,游泳时被水呛到不要用力擤鼻涕,否则咽鼓管会膨胀,脏东西会随着咽鼓管进入耳朵,引起炎症。
5消化道传染病
消毒不合格的水池会成为细菌和真菌的温床。游泳时难免会吞一点池水,新手和孩子会多吞一点池水。据调查,未成年人45分钟吞食的池水体积约为37 ml,成年人约为16 ml。当池水中致病菌较多时,吞咽入池水也可能引起胃肠道疾病。
隐孢子虫和蓝氏贾第鞭毛虫是常见的胃肠道寄生虫。国外资料显示,这两种腹泻寄生虫在游泳池中的感染率分别小于5 ‰和1 ‰。国内和国外的游泳池卫生还是有差距的,所以这两种病比较少见,但也不能忽视。此外,大肠杆菌、志贺氏菌等“吞咽”菌引起的腹泻在游泳池中更为常见。
公共游泳池如何预防疾病传播?
选择信誉好、管理规范的游泳池,消毒措施严格,卫生相对有保障。
自带游泳用品。尽量不要使用共用拖鞋、浴帽、毛巾、救生圈等。以上物品最好随身携带,避免交叉感染。
避免接触传染源。
当你的皮肤受损时,你不应该在水里游泳。
游泳前后洗个澡。
除了水,游泳池的其他公共场所更容易传播疾病。所以个人洗漱用品和换洗衣物不要乱放,更不要和别人共用。最好准备好袋子,及时在家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