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教”如何转向学生的“学”?

 我来答
正香教育
2022-07-10 · TA获得超过5578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4883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42万
展开全部
这学期听了许多节课,不管是校内的公开课还是外校的优质课,我隐隐感觉都存在一个通病,那就是老师设计的教案都挺好,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就走样了,老师讲着讲着就成主角了,老师教得多,学生学到的东西却不多。这种现状严重困扰着当下的许多青年教师。如何来扭转这种局面?老师在课堂上究竟要怎样来把握好配角的尺寸,我这几天从魏智渊老师的《高手教师》一书中找到了答案。

魏老师说,老师在课堂上要把概念思维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这样就能建构真正的灵活而有力的概念,也能确保更高的考试成绩。要让学生能把知识活学活用,  考试成绩又能得高分,必须遵循两点:1.要从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2.要引入研究性学习和审辩式思维。魏老师指出:“从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不是指杜郎口式的教学,也不是有些地方或学校流行的导学练系统,因为这样的系统都是以完全的应试为前提的,更不是指老师一定要少讲,虽然这话我认同,我们所说的从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是指课程设计和教学设计,必须基于学习者,即我们经常说的以终为始,在设计上要以终为始,在操作上要有目标意识,结果意识,效率意识,要构建真正意义上的高效学习模型,深度学习模型,避免将重点放在老师琐碎的分析上,甚至陷入一种提及式教学,即我只要讲到了,讲的面面俱到,就认为学生掌握了,或者应该掌握,这是不符合认知发展逻辑的。”

这段话中的“以终为始”是什么意思?我是这样来理解的:比如我们要做一个漂亮的书架,总不能说先干起来吧,边干边想边补充,一定是先把书架的图纸画出来,书架型状的设计,内部设计等,心中有了“终”样子,才知道如何去“始”,这就是以终为始。我们在上课的过程中要以终为始,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把这节课的整体思路把握好,在讲课的过程中,要尽量抛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交流、讨论,老师引导学生去质疑、去碰撞思维的火花。不停地追问,每个问题都指向目标,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被充分激发,学生的学占据主体地位,这样高效学习模型就显现出来了。

引入研究性学习和审辩式思维,是课程改革的另一个关键。我们今天陈旧的教学方式,不应该简单地向学生灌输特定的结论,而应该倡导研究性学习,发展审辩式思维。使学习成为一个探索学习的过程,而不仅仅是一个记忆和拷贝的过程。只有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发展审辩式思维的人格气质和认知技能。如果一个人仅仅停留在思考层面,如果他不能将思考的结果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他就不能被视为一个具有审辩式思维的人。所谓“钱学森之问”,是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我认为,为了对此问题做出回答,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重视审辩式思维能力的发展问题。

我们在每一个主题学习过程中,都要求拓展提升,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如我在教学《杨氏之子》这篇文言文后,拓展了相关类似的题材,《两小儿辩日》、《学弈》等,学生通过学习这些阅读材料 ,与教材相互支撑。很多阅读方法和阅读理解能力往往是在阅读材料中锻炼出来的,真正的教材内容讲解反而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大量的阅读材料,有助于学生形成生动的概念思维,也有助于帮孩子在知识与生命和生活之间建立起密切的联系。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我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始终保持着的两套教学大纲,第1套大纲是指学生必须熟记和保持在记忆的材料,第2道大纲是指课外阅读和其他的资料来源。”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我觉得《礼记 中庸》中的这一名句,很好地诠释了上面两上问题。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