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南库”的广州十三行在清朝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1822年,在广州的太平门发生了一起火灾,火灾势情凶猛。 这场火灾一直持续了7天,烧毁了一万多户的住宅,以及十几家商行。这次火灾造成了将近白银五千万两的损失,给当地的商会造成了经济上的严重损失。在火灾中被毁坏的部分商行是属于广东十三行,因为这些商家和政府有贸易往来,享受着当地的一些贸易特权,商行和外国商家进行市场贸易。这些商行是当地的有钱大户,给朝廷缴纳数目不极大的钱财,进贡朝廷,充足国库,被人们称为“天子南库”。
在公元1683年的6月,康熙大帝颁布了一项贸易税的法则,对洋或行征收金丝税和行税,店家主要是金丝行和洋货行。这样,广州十三行的最初模样——洋货行,就出现了在大众的生活里。经过社会的发展,洋货行同同行业的店家来说,有着高效率,诚实守信的优势,善于为人处世,因此极大程度上提高了洋行的口碑。在公元1757年,当时的乾隆皇帝因担心外敌入侵我国和沿海贼寇的滋扰,仅仅开放广州和外国商人进行交易,而“十三行”并不是明确指出商行的数量,而是表明开放当时的商行数量基本维持在十三家左右。在这些商行中,同文行和怡和行财力丰富,先后成为当之无愧的商行首领。
广州十三行按现代来说,是公私合资的企业。广州十三行主要是按照朝廷的法令,依法和外商进行贸易往来。在和外商发生贸易冲突时,广州十三行也有背后的靠山——朝廷,来为商行争取利益,同时商行也是朝廷为了抵御外敌的目的而产生的,广州十三行和朝廷是利益共同体。
清朝在后期一直奉行闭关锁国的政策,造成国力衰弱,引起外敌的入侵。在1842年,清朝签订了《南京条约》,意味着广州十三行贸易地位和主权的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