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 我来答
慧圆教育
2022-06-10 · TA获得超过5049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4908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53万
展开全部

在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摘要: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活动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教与学密切联系,相互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调动学生自身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笔者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实验探索法教学方式

  实验探索法教学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验研究,认识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探索物理规律,从而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同时发展智能的一种教学方法。下面以“密度”一节教学为例,说明这种教学法的应用。

  1、创设物理情景,提出问题

  教师拿出一杯水、一杯酒精、一块钢、一块铝,要求学生把他们鉴别出来。当学生轻而易举地利用气味和颜色进行鉴别后,进行小结:气味、颜色等都是物质的特性,利用物质的特性可以鉴别物质。

  再拿出两块大小不同,已经生锈或是涂上了颜色的金属快,问学生能否有把握断定它们是同种物质。当学生感到困难时,教师指出;单凭气味和颜色这些物质的明显特性来鉴别物质是很不足的,有时甚至是错误的,因此,我们必须研究物质另一种更重要的特性,而这种特性可以在寻求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中发现。

  教师提出:那么,某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呢?

  2、进行猜想

  可能有的学生会捉出;质量越大,体积也越大;有的会说: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等等。教师先不表态。

  3、实验验证

  要求学生分组讨论,每组设计出一个旨在研究某种固体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的.实验方案。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如下启发:(1)必须使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能够改变(如取几块大小不同的固体);(2)每块固体的体积和质量都要测量出来(质量用天平称,体积通过量筒用排水法测得);(3)测出几组数据后,再研究质量与体积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再要求学生设计出能够研究某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实验方案。

  各组设计后,展开全班讨论,确定最佳方案,并请一位同学叙述实验步骤,教师进行必要的补充。最后,要求各组设计出记录数据的表格。估计学生能设计如下表格,教师把它抄在小黑板上。

  表格中最后一行准备写上“密度”及学生通过实验测出的各种物质的密度值。

  4、获得知识

  教师选取几个小组,让他们把实验数据填到表格里,然后引导学生分析数据并寻求规律。引导他们发现:同一种物质,例如铁,虽然质量改变时体积也改变,但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却是一个恒量(该比值通过计算填在表格最后一行);同样,对于其他物质,如铅、水、酒精来说,也是如此。但对于不同的物质,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所以,这个比值反映了物质的某种特性。

  教师总结:某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m/v(也就是该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物理上把它定义为该种物质的密度。因此,密度是物质的一种重要特性。利用密度可以鉴别物质。

  5、巩固运用

  要求学生叙述:如何鉴别上课时拿出的两块金属是否属于同一种物质。

  指导学生看课本上的密度表,接着进行解题示范和进行课堂练习。

  实验探索法教学方式克服了传统教学中教师讲的过多,统得过死的毛病,使学生能完全置身于物理环境中学习物理。大大的有利于学生直觉思维、分析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更加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二、指导性发现法教学方式

  所谓指导性发现法就是在以教师为主导的前提下,立足于学生的学,充分地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自学、思考、讨论、实验,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指导性发现法可分为四个过程,即:激发兴趣、组织自学、强化思维、总结记忆。

  1、激发兴趣

  激发兴趣就是教师要用较强的刺激来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使全班同学的情绪处于急于获取知识的状态,使教与学同步。物理教学中导入新课的方法很多,如趣味问题导入、实验导入、物理学故事导入、悬念导入等等。例如在上大气压一节,教师可以提出,想知道铁有无重量,可以用弹簧秤称量一下。那么,空气有没有重量呢?能否也用弹簧秤称量一下呢?我们怎样才能知道空气也有重量呢?让学生稍作议论后引入课题。同时也可以用马德堡半球实验引入。

  2、组织自学

  组织自学,就是让学生根据教师课前设计好的自学程序题,一面看书,一面思考,回答程序题中提出的问题。如在杠杆一节中,为了让学生对杠杆的概念能有所理解。可以这样问:(1)一根硬棒,在符合哪些条件下才叫杠杆? (2)若是一根软棒,符合同样的条件,是否也叫杠杆? (3)直的硬棒可以做杠杆,那么弯的也可以吗?

  3、强化思维

  中学生在一节课中能有3 0分钟的时间真正高度集中注意力,思考问题就相当不错了,因此必须把学生精力集中的时间用好。如机械效率一节中可以让学生自己组装四个滑轮组成的滑轮组装置,自己测量数据:砝码总重G;两只滑轮重G1;三根不同绳子自由端拉力F值;由绳子股数计算出Fl=(G1+G)/n 由弹簧秤测出拉力F2;由功的原理计算出F3;砝码的升高量h;绳子自由端拉过的距离S。然后根据有用功,总功的定义,让学生自己求出它们的值。要求学生说明为什么F3最大而F2最小,通过学生自己思考、讨论,学生就很容易理解有关机械效率的问题了。

  4、总结记忆

  课堂中得出的概念、规律,教师应帮助学生及时地总结整理成为易记忆且不易混淆的条目,让学生储存入大脑中。

  总之,教师要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认真负责地投入学习,要求我们教师必须掌握科学的教育理论,充分地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

;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