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到底需不需要补课

 我来答
家宝17
2022-06-05 · TA获得超过949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726
采纳率:98%
帮助的人:54.4万
展开全部
前不久教育部还规定,严禁中小学校组织,要求学生参加有偿补课;严禁中小学校与校外培训机构联合进行有偿补课。有的学校遵守规则,老师不补课了,家长们纷纷到社会上找好的办学机构。也有点学校不顾规则,补课一如既往。为什么如此严重的惩罚机制,国家大力倡议的学生减负家长们置若罔闻,补课现象仍然热火朝天呢,我们的家长和孩子为啥这么拼?

“课”是要该补的地方补,不该补的不能乱补。关键就是看要怎么补,这也是让家长们最头疼的地方,家长们在给孩子补课之前一定要确定“为什么补”和“怎么补”。

为什么补?

这里举出普遍家长补课的一些原因,但这些原因都是不可取的,家长不应该为了这样的原因补课。

1.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从小开始补,走在别人前面,大多这种心气高的家长等到孩子长大之后都会头疼。因为在应该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时,这些家长却用大量的时间来给孩子灌输知识。孩子小时候学习负担过重,得不到应有的锻炼和休息,也没有机会和朋友一起玩耍。这样对身心健康不利,甚至容易让孩子厌倦学习,影响以后的发展。孩子小时候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书本知识只是其中之一,家长不能把“补课”当成教育。

2.别人都补课,不补会不会落下。学生中,已经形成你争我抢报补习班的气氛,很多家长不得不“随大流”,不给孩子报班的家长还显得是异类。家长都有一颗望子成龙的心,不想被落下,不补课好像就是对孩子不负责任一样,但这种心理其实是在逃避责任,家长把教育的责任推给了补习班,“反正我给孩子补了,我的义务尽到了,孩子如果还不行那不是我没给补课的原因。”

3.竞争太激烈,不报班不行啊。很多工薪家庭的家长自己省吃俭用,也要把钱花在孩子的“教育”上,让孩子上各种昂贵的兴趣班,学英语,学书法,学冰球,什么另类学什么,总想给孩子另辟蹊径,学一些以后用的到的。这都是家长们的心声,想给孩子最好的,让孩子在以后的社会有竞争力。但是家长补习的这些“特长”并不会让孩子成为一个有竞争力的人。我相信那些从小给孩子补钢琴,不声乐的家长,如果孩子长大后告诉你他要用从小学到的这些去谋生,当一个流浪歌手,家长们是不是会后悔当初让孩子学音乐呢。所以无论学习兴趣类还是书本知识,这些学习都是孩子成长中的经历,不要太功利。

那么家长应该为了什么样的原因补课呢?

1.学校课程不够,应对不了考试。应试类补习班需求大,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一些学校的课程没有办法满足学生对应试成绩的要求。一方面,教育改革要求学校对授课方式作出改变,把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然而应试分数对升学的影响依然非常大。这种改变可能给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减了负,却反过来让家长担忧“万一孩子的成绩不够上好学校怎么办”,从而开始给孩子报班。另一方面,并不是所有学校的课堂质量都是高水平。可能孩子因为一次“失误”,没上好的学校,但这并不能阻止他们下一次升学想往高处走。学校的课程水平不够他们考取更高的分数,不上补习班很有可能应对不来下一次的升学考试。

2.孩子自己想多学一点。不只是不爱学习的、成绩差的学生在上补习班,爱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也在上。而且他们往往都还是自己要求家长给自己报班。即使老师不推荐,也会主动打听哪位老师或者哪个补习班比较好。孩子自己感受到了来自周围同学学业上的竞争压力和对升入更好学校的渴望,害怕别人学了的自己没学,渴望得到更多的进步。

3.孩子在小的时候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家长可以让孩子多去尝试。小时候的补习班以尝试为主,上了之后孩子如果喜欢就坚持,如果不喜欢家长决不能强迫。我见过很多从小补习英语,长大了最不喜欢的科目就是英语的孩子。都是因为启蒙教育没有做好。家长一听说某个名师,某个升学率高的补习班就盲目的给孩子报名,不顾及孩子的感受,最后只会让孩子对这个科目渐渐失去兴趣。

总之,家长在给孩子补课之前一定要考虑清楚,为什么补课,到底对孩子的成长是个促进还是个阻碍。希望家长们能够在孩子成长的路上多用耐心和方法,少用金钱解决问题。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