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传》——贝多芬传【第7—10章】
展开全部
1.好词:
恣意泛滥 恃才傲物 狂妄不羁
自天而降 如醉如狂 不可驯服
2.佳句:
(1)歌德对朋友采尔特说,贝多芬是个桀骜不驯的人。他觉得这个世界可憎,这没有错。他这样做并不能使世界变得可爱。我们应该原谅他,同情他,因为他是个聋子。歌德并不公开攻击贝多芬,但也不为他做什么。对贝多芬的作品,甚至对贝多芬的名字,他也一直保持沉默。说到底歌德既欣赏又害怕贝多芬的音乐,音乐会引起他的不安,他担心这会使他失去精神的安宁。
(2)光荣时刻过后,贝多芬迎来了一生中最艰难的时期。像贝多芬这样一个恃才傲物、狂放不羁的天才,一直没有能够获得维也纳这座浮华轻佻的城市的好感。
(3)此时,他正值盛年,任由自己激烈而粗犷的性格充分展现,他无所畏惧,无所顾忌。还有什么可顾忌的呢?没有了爱情,雄心也消退了,剩下的只有内心的力量和对力量的陶醉,他几乎没有节制地运用他的力量。“力量,就是使人有别于一般人的气势!”他故态复发,不在意穿着,举止比以前更加放肆。他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即使在地位最高的人物面前也是如此。
(4)贝多芬把心中的温情全部倾注在侄子小卡儿身上。但残酷的痛苦又在等待着他。命运仿佛在故意捉弄贝多芬,不断地给他制造苦难,使他的天才之光不致因缺乏磨砺而黯淡下去。贝多芬花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来和她的弟媳争夺小卡尔的抚养权,他写道:“上帝啊!救救我吧!接受我的祈求,让我在将来能和小卡尔一起生活!残酷的命运,不要再对我施加苦难,令我的苦难永无终了之日!”
(5)1824年秋,贝多芬的身体状况急剧恶化,他很担心会在一场暴病中送命。“像我亲爱的祖父一样,我和他有不少地方相似。”他的胃病很严重。到了1824年的冬天,他已卧床不起。1825年6月9日,贝多芬写信给侄子小卡尔说:“我已经衰弱到了极点,长眠不起的日子快要来临了。”
(6)没有什么能够钳制贝多芬的思想。贝多芬代表着伟大的自由之声,也许是当时德意志思想界唯一的自由之声。他时常提起,他的责任是把他的艺术奉献给“将来的人类”,为他们创造福祉,给予他们勇气,带领他们走出迷茫,斥责他们的怯懦。
3.妙段:
(1)在这封信信尾有20多人署名。这封慷慨陈词的信,证明贝多芬在德意志民族中所享有的崇高声望,不但是艺术方面的,而且是道德方面的。崇拜者称颂贝多芬的天才时,所用的字眼既不是学术,也不是艺术,而是“信仰”。
(2)因此,没有什么能使这股不可驯服的力量屈服。贝多芬在生命的最后几年中,虽然环境恶劣,所写的音乐却有一种全新的、快乐的特性。这种快乐并非一般人所具有的那种,而是战胜了痛苦以后的动人的微笑。总之,他胜利了。他不畏惧死亡。
(3)他所说的善,就是解脱。贝多芬在暴风雪中咽下了最后一口气。1827年3月26日,奥地利年轻的音乐家安塞姆·胡滕勃瑞奈合上了贝多芬的双眼。特雷泽写道:“感谢上帝,结束了贝多芬长期遭受的苦难。”
恣意泛滥 恃才傲物 狂妄不羁
自天而降 如醉如狂 不可驯服
2.佳句:
(1)歌德对朋友采尔特说,贝多芬是个桀骜不驯的人。他觉得这个世界可憎,这没有错。他这样做并不能使世界变得可爱。我们应该原谅他,同情他,因为他是个聋子。歌德并不公开攻击贝多芬,但也不为他做什么。对贝多芬的作品,甚至对贝多芬的名字,他也一直保持沉默。说到底歌德既欣赏又害怕贝多芬的音乐,音乐会引起他的不安,他担心这会使他失去精神的安宁。
(2)光荣时刻过后,贝多芬迎来了一生中最艰难的时期。像贝多芬这样一个恃才傲物、狂放不羁的天才,一直没有能够获得维也纳这座浮华轻佻的城市的好感。
(3)此时,他正值盛年,任由自己激烈而粗犷的性格充分展现,他无所畏惧,无所顾忌。还有什么可顾忌的呢?没有了爱情,雄心也消退了,剩下的只有内心的力量和对力量的陶醉,他几乎没有节制地运用他的力量。“力量,就是使人有别于一般人的气势!”他故态复发,不在意穿着,举止比以前更加放肆。他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即使在地位最高的人物面前也是如此。
(4)贝多芬把心中的温情全部倾注在侄子小卡儿身上。但残酷的痛苦又在等待着他。命运仿佛在故意捉弄贝多芬,不断地给他制造苦难,使他的天才之光不致因缺乏磨砺而黯淡下去。贝多芬花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来和她的弟媳争夺小卡尔的抚养权,他写道:“上帝啊!救救我吧!接受我的祈求,让我在将来能和小卡尔一起生活!残酷的命运,不要再对我施加苦难,令我的苦难永无终了之日!”
(5)1824年秋,贝多芬的身体状况急剧恶化,他很担心会在一场暴病中送命。“像我亲爱的祖父一样,我和他有不少地方相似。”他的胃病很严重。到了1824年的冬天,他已卧床不起。1825年6月9日,贝多芬写信给侄子小卡尔说:“我已经衰弱到了极点,长眠不起的日子快要来临了。”
(6)没有什么能够钳制贝多芬的思想。贝多芬代表着伟大的自由之声,也许是当时德意志思想界唯一的自由之声。他时常提起,他的责任是把他的艺术奉献给“将来的人类”,为他们创造福祉,给予他们勇气,带领他们走出迷茫,斥责他们的怯懦。
3.妙段:
(1)在这封信信尾有20多人署名。这封慷慨陈词的信,证明贝多芬在德意志民族中所享有的崇高声望,不但是艺术方面的,而且是道德方面的。崇拜者称颂贝多芬的天才时,所用的字眼既不是学术,也不是艺术,而是“信仰”。
(2)因此,没有什么能使这股不可驯服的力量屈服。贝多芬在生命的最后几年中,虽然环境恶劣,所写的音乐却有一种全新的、快乐的特性。这种快乐并非一般人所具有的那种,而是战胜了痛苦以后的动人的微笑。总之,他胜利了。他不畏惧死亡。
(3)他所说的善,就是解脱。贝多芬在暴风雪中咽下了最后一口气。1827年3月26日,奥地利年轻的音乐家安塞姆·胡滕勃瑞奈合上了贝多芬的双眼。特雷泽写道:“感谢上帝,结束了贝多芬长期遭受的苦难。”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