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变迁中的变与不变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十九世纪初,呼兰河城里住着一个慈祥的祖父,住着小团圆一家,住着有二伯,住着冯歪嘴子,住着许许多多普通的农民。那时的呼兰河城,年年有跳大绳,唱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娘娘庙大会,那时的人们衣服都是那么几个颜色和款式,生活也像衣服一样单调而呆板。
十九世纪末的山西一个小城里,住着和呼兰河城里一样的人,过着和呼兰河城一样的生活,但好像也有一些不一样的地方。
那时候每年只有临近春节,才预示着新的一年开始了,为了迎接新年,腊月里家家户户都开始准备,大扫除、备年货,那时候的我,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县城,也没有大户人家的亲戚,所以印象里过年时每家每户好像都是一样的。除夕贴对联,大年初一吃饺子,初二开始走亲戚,在每个亲戚家里,吃的都是米汤,油饼,包子,花生米,凉拌莲菜(我们那里把藕称呼为莲菜),凉拌腐竹,凉拌豆芽和一个大烩菜,每天每顿都是这样的饭,也就是不同人家味道有些许区别,从刚开始的新鲜感到没几天就腻了。这个菜单在我们村老一辈的家庭里还在继续,好像没有这些这个年就没有开始一样,不知何时传承下来的,也不知传承到什么时候,至少在我的一生中,可能会稍有更新的继续下去。
过了年,那肯定是最期待正月十五的“红火”(至今不知道这两字是什么,和社火一样)了,每个乡镇的代表队都会敲锣打鼓的表演,还有各种各样的踩高跷,你看那街道两边呜呜泱泱的全都是人,小孩都坐在大人的脑袋上,大人都在努力的往里挤,也不知道前边的人被挤的难受不,也不知道后边的人有没有看见这一年一度才能看见一次的热闹。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是喜气洋洋的,好像这一天大家都约定好的都要开心一样。
再往后就是三月三县里的庙会了,有孩子的大人们就带着自己的孩子在各个摊上转悠,当然小孩子的注意力肯定是在小吃摊上,我记得那时候能吃上一碗炒凉粉泡馍都是顶美味的了。没结婚的年轻人呢,则都穿梭于各个帐篷里面,至于这些个帐篷里都有什么那我是不知道的,因为我从来没被带进去过。
社火不知道还有没有在延续,三月三的庙会还在,但是不是像那时候那样热闹我是真的不晓得了,因为太多年没有在这时候回去了,但只要庙会还在,几十年后,又是下一代人印象中的三月三了。
呼兰河城里住着小团圆一家,小团圆媳妇因为不像大家眼里的媳妇,所以就被婆婆立规矩,但这立规矩的手段小团圆媳妇没有像其他同样被立规矩的媳妇一样幸运,而是就那样忍着忍着就病死了。
我们村里这两年还听说有一户人家也像小团圆媳妇婆婆一样在给儿媳妇立规矩,不允许花钱,不允许吃太多,不听话就打,好像过了很多很多年,依然还是在这样立规矩,不过不同的是那时候的邻居们怀着不知道怎样的心思说小团圆媳妇和别人不一样,就是需要狠狠地打一顿来管教,现在的邻居也不知道怀着怎样的心思说那户人家的婆婆太坏了,就称的以后老了没人管。
呼兰河城里的人,大人干什么,只要能管温饱,小孩也子承父业继续下去,就像小团圆的爹是赶车的,小团圆和他哥哥也一样在赶车一样。
但我们生的时代要比那个年代好太多了,九十年代家家户户都要把孩子送到学校里的,孩子只要能考的上,基本都会供出来。那些考不上初中的,就好像呼兰河城里的人一样,还在子承父业;那些考不上高中的,有的读了中专学一门技术,或者也直接出去打工了;那些考不上大学的,选择就更多了;那些上了大学的,家长都没办法给出意见了。不过有一个一样的地方,就是凡我这个年龄段的,大人都一个想法,让孩子走出这农村去,别再种地了(所以有时候我还会忧虑说这大家都不种地了,以后可吃什么呢,想想真是有点杞人忧天了),好像这千年传承下来的行当也并不好一样。
在这里,随着文化水平的整体提升,思想的改变可是有点跨大步了,有的大人盼星星盼月亮把孩子养大,但孩子为了继续教育或者别的原因,不愿意过早的结婚,这可把普遍接受传宗接代教育的大人们急坏了,相互不理解,相互指责,每家每户围墙里的吵闹好像和呼兰河城里的人又一样了。这样的矛盾还有很多,有一些人就埋怨原生家庭带给我们的痛苦,但二三十年后,谁知道下一代会不会也这样埋怨我们呢,这就得让时间来给我们答案了。
时间总是有条不紊的一步一步往前走,小城里的人也在或变或不变的生活着,也在殷切的盼望着生活可以更好。
十九世纪末的山西一个小城里,住着和呼兰河城里一样的人,过着和呼兰河城一样的生活,但好像也有一些不一样的地方。
那时候每年只有临近春节,才预示着新的一年开始了,为了迎接新年,腊月里家家户户都开始准备,大扫除、备年货,那时候的我,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县城,也没有大户人家的亲戚,所以印象里过年时每家每户好像都是一样的。除夕贴对联,大年初一吃饺子,初二开始走亲戚,在每个亲戚家里,吃的都是米汤,油饼,包子,花生米,凉拌莲菜(我们那里把藕称呼为莲菜),凉拌腐竹,凉拌豆芽和一个大烩菜,每天每顿都是这样的饭,也就是不同人家味道有些许区别,从刚开始的新鲜感到没几天就腻了。这个菜单在我们村老一辈的家庭里还在继续,好像没有这些这个年就没有开始一样,不知何时传承下来的,也不知传承到什么时候,至少在我的一生中,可能会稍有更新的继续下去。
过了年,那肯定是最期待正月十五的“红火”(至今不知道这两字是什么,和社火一样)了,每个乡镇的代表队都会敲锣打鼓的表演,还有各种各样的踩高跷,你看那街道两边呜呜泱泱的全都是人,小孩都坐在大人的脑袋上,大人都在努力的往里挤,也不知道前边的人被挤的难受不,也不知道后边的人有没有看见这一年一度才能看见一次的热闹。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是喜气洋洋的,好像这一天大家都约定好的都要开心一样。
再往后就是三月三县里的庙会了,有孩子的大人们就带着自己的孩子在各个摊上转悠,当然小孩子的注意力肯定是在小吃摊上,我记得那时候能吃上一碗炒凉粉泡馍都是顶美味的了。没结婚的年轻人呢,则都穿梭于各个帐篷里面,至于这些个帐篷里都有什么那我是不知道的,因为我从来没被带进去过。
社火不知道还有没有在延续,三月三的庙会还在,但是不是像那时候那样热闹我是真的不晓得了,因为太多年没有在这时候回去了,但只要庙会还在,几十年后,又是下一代人印象中的三月三了。
呼兰河城里住着小团圆一家,小团圆媳妇因为不像大家眼里的媳妇,所以就被婆婆立规矩,但这立规矩的手段小团圆媳妇没有像其他同样被立规矩的媳妇一样幸运,而是就那样忍着忍着就病死了。
我们村里这两年还听说有一户人家也像小团圆媳妇婆婆一样在给儿媳妇立规矩,不允许花钱,不允许吃太多,不听话就打,好像过了很多很多年,依然还是在这样立规矩,不过不同的是那时候的邻居们怀着不知道怎样的心思说小团圆媳妇和别人不一样,就是需要狠狠地打一顿来管教,现在的邻居也不知道怀着怎样的心思说那户人家的婆婆太坏了,就称的以后老了没人管。
呼兰河城里的人,大人干什么,只要能管温饱,小孩也子承父业继续下去,就像小团圆的爹是赶车的,小团圆和他哥哥也一样在赶车一样。
但我们生的时代要比那个年代好太多了,九十年代家家户户都要把孩子送到学校里的,孩子只要能考的上,基本都会供出来。那些考不上初中的,就好像呼兰河城里的人一样,还在子承父业;那些考不上高中的,有的读了中专学一门技术,或者也直接出去打工了;那些考不上大学的,选择就更多了;那些上了大学的,家长都没办法给出意见了。不过有一个一样的地方,就是凡我这个年龄段的,大人都一个想法,让孩子走出这农村去,别再种地了(所以有时候我还会忧虑说这大家都不种地了,以后可吃什么呢,想想真是有点杞人忧天了),好像这千年传承下来的行当也并不好一样。
在这里,随着文化水平的整体提升,思想的改变可是有点跨大步了,有的大人盼星星盼月亮把孩子养大,但孩子为了继续教育或者别的原因,不愿意过早的结婚,这可把普遍接受传宗接代教育的大人们急坏了,相互不理解,相互指责,每家每户围墙里的吵闹好像和呼兰河城里的人又一样了。这样的矛盾还有很多,有一些人就埋怨原生家庭带给我们的痛苦,但二三十年后,谁知道下一代会不会也这样埋怨我们呢,这就得让时间来给我们答案了。
时间总是有条不紊的一步一步往前走,小城里的人也在或变或不变的生活着,也在殷切的盼望着生活可以更好。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