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嘉庆通宝最值钱的版别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拓展资料:
1、其中有两点原因,其一因此类古钱币在几年前已被收藏家大量出手收购,所剩无几,其二因由于此类古钱币被大量收购后,市场一度出现断层,再次出现在交易会上,没收藏到的收藏家,都愿以高昂价格将其拍卖得手,因此去年与今年的古钱币在大众的热烈炒作和追求下,其价值连攀高峰。因此,人们逐渐意识到钱币收藏的意义和价值,古钱币的收藏,创造出来了神话般的奇迹,古币虽然早已不再作为钱币在市面上流通使用,但却有着非凡的收藏价值,从而给收藏者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财富。
2、嘉庆通宝铸于清仁宗嘉庆年间(1796-1820年)。钱径2.2-2.6厘米,重2-4克。面文用宋体,背文为满文局名。但有背文于穿左用草书,穿右用楷书,有“福、寿、康、宁、桂”。也有穿左为满文“宝”字,穿右为楷书“福、寿、康、宁”,连在一起为一种吉语,是钱局为吉庆所铸之钱,也叫“吉语钱”,参与流通
3、嘉庆时出现了一些楷书钱文,如嘉庆万寿楷书大钱,有光背及背巨星二式,可能是西南地区所铸。按清初以来的制钱不讲究书法,但嘉庆宝黔局小平却有一种楷书钱文,写得清秀工整,令人耳目一新。嘉庆钱背还出现了草书钱文,如嘉庆通宝背桂桂、康康、寿寿,均是右楷左草,估计也属宫钱性质。
4、另有嘉庆通宝背满汉文桂宽缘折二型钱,铸工甚精,真品存世不多,其母钱则仅见一枚。桂虽是广西省简称,但看此钱制作还出于中央户部,据传与上述嘉庆背桂桂等钱均悬挂于后妃寝宫之中,以寓早生贵子之意
5、古代的花钱,有一少部分来源于宫廷,这部分花钱被人们称之为宫钱。宫钱的使用源于唐代,到了清代,宫钱的发展达到了鼎盛。当时宫钱是用官炉铸造,主要用于皇宫的节日庆典装饰,每年腊月负责铸造宫钱的部门都要把一批精铸的宫钱送入皇宫,作为宫灯的钱坠。我们在2013年见到的清代宫钱,一般正面是年号,背面是天下太平、八卦图、或者吉语等等。在这些宫钱中,正面是年号,背面是八卦图的上梁钱是最为典型的一种。宫钱与民间花钱的最大区别在于,宫钱使用的铜质是精黄铜,而且制作也非常精致。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