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简介 5

 我来答
暮夏浅眠
高粉答主

2019-06-08 · 电商运营,南岸区巴之黎经典婚纱摄影
暮夏浅眠
采纳数:891 获赞数:283305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康有为(1858年3月19日-1927年3月31日),清末维新变法派主要发起者,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明夷、更生、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广东省南海县丹灶苏村人,人称康南海,光绪廿一年(1895年)进士,曾与弟子梁启超合作戊戌变法,

变法失败后,被慈禧太后通缉而出逃。1912年宣统退位后,康有为继续反对共和,1917年曾与张勋合作,发动兵变,拥立宣统帝,是为张勋复辟,但十二日之内就被段祺瑞讨平。1927年在一场宴会后病逝,被质疑是政敌下毒。

扩展资料:

戊戌政变后康有为逃至天津,又得李提摩太牧师协助,坐上重庆号到上海,再由英国领事馆职员协助在上海海面转船到香港,再由香港逃往加拿大,自称持有皇帝的衣带诏,在光绪二十五年六月十三日(1899年7月20日)在英属哥伦比亚省组织保皇会,又名中国维新会,

鼓吹君主立宪,反对革命,在北美、东南亚、香港、日本等地设立分会,机关报为澳门《知新报》和横滨《清议报》。

1902年的冬天,康有为在英属哥伦比亚省维多利亚,与保皇党的人员商议,决定成立一个能投资获取收益的保皇党党营事业。为筹集公司的启动资金,康有为亲自到世界各地华人聚居的地方游说。

1906年,清政府宣布实行预备立宪,康有为遂宣告保皇会任务完成。同年,康有为到达了墨西哥。1907年,保皇会改组为帝国宪政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康有为

appetitedd0b85
推荐于2017-11-23 · TA获得超过6825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56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80万
展开全部
  康有为是戊戌维新运动的主要倡导者。1949 年,毛
  泽东在撰写《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时,谈到“自从鸦片战
  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
  家寻找真理”的时候,还把康有为称作“在中国共产党出
  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中的一个代表者。
  康有为,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更生。清咸
  丰八年二月初二(1858 年3 月19 日) ,出生于广东省南
  海县丹灶银塘苏村敦仁里一个官宦世家,他祖父做过学
  博(县学教官) ,父亲做过知县。丰衣足食的生活,使之自
  幼不为吃穿操心,优裕的生活条件,使他从小有机会读书
  学习,加上他出生在书香门第教育世家之中,有博览群
  书、受良好传统教育的条件。因为他是广东南海人,后来
  他的弟子便称他为南海先生。康有为父亲达初早逝,从
  小就跟祖父赞修学习程朱(即宋朝的程颢、程颐、朱熹) 之
  学。他每次诵读,过目不忘。7 岁便通文。18 岁时又从
  师于广东的一个知名理学大师朱次琦,学习3 年,以程朱
  理学为主,而又兼陆王(南宋陆九渊和明朝王守仁) 心学。
  他博涉群学,像哲学、历史、佛学等,都有着很深的根底。
  康有为生长的年代,正是中国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和
  接受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最早的时代。他受程朱理学和时
  世的影响,鄙弃那种繁琐考据的学风,好独立思考,并以
  “救世”为其大志。
  光绪五年(1879 年) ,他独自到西樵山白云洞读书,
  阅读了不少像《文献通考》、《经世文编》、《天下郡国利病
  书》、《读史方舆纪要》等“经世致用”的书。并专注道教
  和佛教的经籍研究。其间,结识了翰林院编修番禺张鼎
  华,得知一些京师风气。
  离开朱次琦的礼山草堂后,康有为目睹了国家的衰
  败和人民生活的艰难,产生了要振兴国家的思想。后来,
  他到过香港、上海等地,看到西方资产阶级治理社会很有
  一套,思想上颇受启发。阅读了一些有关西学的书籍后,
  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思想,开始在他的头脑里占
  有一定的地位,并且逐渐形成了一个坚强的信念:中国只
  有通过变法才能自强。
  光绪十七年,康有为在广州长兴里创立万木草堂,招
  生讲学,宣传西方思想。并且发表了《新学伪经考》、《大
  同书》和《孔子改制考》等论著,为变法制造舆论氛围。
  光绪二十一年,康有为到北京参加会试,这时传来了
  清政府要签订《马关条约》的消息。康有为联合各省应试
  举人1300 多名,联名上书请愿,要求“拒和、迁都、练兵、
  变法”。由他起草了118 万言的上皇帝书,递到都察院代
  奏,都察院不予代递。这次大规模的“公车上书”虽未实
  现目的,但它打破了清朝士人不得干政的禁令,是一次破
  天荒的壮举。
  顽固派官僚对维新运动领袖康有为深恶痛绝。这次
  会试,康有为本应中会元、状元,遭到刁难,未能如愿。在
  洋务运动时就以顽固著称的大学士徐桐任主考官,他对
  各位考官说:“广东卷有才气者必是康有为,不要取。”他
  误把梁启超的卷子认作是康有为的,说:“此卷文字不工
  整,不可取。”考官李文田还挖苦地在梁启超的卷尾批道: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惜哉,惜哉!”发榜填
  姓名时,前5 名以下都填完了,没有康有为,徐桐很高兴。
  军机大臣翁同 笑着说:“尚有5 名,怎知没有康有为
  的?”康有为确在前5 名,并且拟中会元,徐桐气极,把康
  有为降为第5 名。复试时殿试阅卷大臣徐树铭把康有为
  列为第1 名,其余阅卷大臣也都画圈赞同,唯独李文田出
  来反对,说是有缺字,把康降为46 名。朝考时翁同 本
  想把康置于第1 名,李文田又鸡蛋里挑骨头,说是有错
  字,降为二等,康有为只中进士。
  康有为中了进士,被授以工部主事官职,他不愿“为
  五斗米折腰,故不到署”。而是继续从事变法的宣传和发
  动。他不断地上书皇帝,同时结交朝野赞成改革的人士。
  创办强学会,集会演说,宣传维新思想,又创办《万国公
  报》、《强学报》大造舆论。强学会又名强学书局,专门编
  译发行西学书报,传播西方的政治思想和自然科学知识,
  渐渐打开了改革的局面。当时,北京连张地球图都没有,
  强学会人特意让人从上海买来。他们把这张世界地图当
  做宝贝,求人来观看,有人来看就高兴得很。孤陋寡闻的
  顽固派不承认地球是圆的,他们还以“植党营私”为名,将
  强学会查禁。
  康有为只好南下上海,继续办强学会和《强学报》。
  不久,上海的强学会也被迫解散,报纸停办。光绪二十二
  年一月,康有为回到广州,继续讲学。过了一年,以德国
  强租胶州湾为开端的各国列强瓜分中国狂潮,震惊了康
  有为,他立刻赶到北京,第五次上书光绪皇帝,要求变法、
  图强。这次上书仍被顽固官僚捺住,不能上达。康有为
  很失望,正要回家,翁同 赶来挽留。由于翁同 、高燮
  曾的大力保荐,光绪本要召见康,被阻挠后,光绪谕令总
  理衙门传见康有为。
  在总理衙门,康有为舌战顽固派。荣禄首先以“祖宗
  之法不能变”为理由反对变法。康有为回答说:“祖宗之
  法用以治祖宗之地,如今祖宗之地不保,祖宗之法又有什
  么用呢? 譬如这总理衙门,就不是祖宗成法留下的。”然
  后他又回答了李鸿章等人的质问,就如何变法问题,简要
  地阐述了自己的主张。翁同 把传见的情况汇报给光绪
  帝。光绪命康有为具折上奏,于是康有为就写了那篇有
  名的《统筹全局折》。光绪帝看后非常赞同,决定亲自召
  见,恭亲王又来阻挠,康有为只能以书面形式,促光绪帝
  下决心变法。
  康有为在北京发起建立保国会。开会之日,康有为
  登台演说,讲到国家正处于生死存亡之秋,如不改革亡国
  惨祸就在目前时,声泪俱下,听众无不感动,有人痛哭失
  声。不久,保国会又被顽固派攻击为“保中国不保大清”,
  被迫解散。然而,维新运动的高潮已经到来了。
  光绪二十四年六月十一日,光绪帝下诏“明定国是”,
  决定变法。十三日,翰林院侍读学士徐致靖上折推荐康
  有为、梁启超、谭嗣同、黄遵宪等人。十六日,光绪帝召见
  了康有为,准许他直接上书条陈建议。本要重用他,因顽
  固派反对,只任命他为总理衙门章京上行走。康有为在
  新政期间,提出了许多变法的方案措施:政治上,兴民
  权,实行君主立宪;经济上,兴办实业,发展民族资本主
  义;文化思想上,倡西学,兴学堂,开发民智。这些主张反
  映了当时全国人民尤其是民族资产阶级上层挽救民族危
  亡,发展民族经济的强烈愿望,激励着维新派投身于变法
  运动。
  在百日维新期间,光绪皇帝根据维新派的建议,并权
  衡利害,颁布了一百多道变法诏令,主要内容有:
  (一) 经济方面:设立农工商局,保护农业商业,奖励
  发明创造;设立路矿总局,发展铁路和采矿业;举办邮政,
  裁撤驿站;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等。
  (二) 政治方面:裁汰冗员,取消重叠的行政机构,允
  许官民上书言事;准“旗人”自谋生计等。
  (三) 军事方面:裁减绿营,力行保甲;训练海陆军,各
  省军队皆使用洋枪,改练洋操等。
  (四) 文教方面:废除八股取士制度,改试策论;取消
  各地书院,改设学校,创办京师大学堂;设立译书局,翻译
  外国新书;允许自由创立报馆和学会,派留学生出国等。
  光绪皇帝颁布的新政诏令,遭到顽固派和洋务派的
  阻挠,他们或推诿敷衍,或根本不予理睬。地方督抚中只
  有湖南巡抚陈宝箴一人支持新政,认真执行诏令。由于
  顽固派和洋务派的抵制,变法诏令大都成为一纸空文。
  以慈禧为代表的守旧势力在阻挠变法受到打击后,
  决定以政变来推翻光绪,重新控制全国局势。慈禧采取
  的政变筹划被变法派获悉后,光绪帝让杨锐带出密诏一
  道:“今朕位几不保,汝康有为、杨锐、林旭、谭嗣同、刘光
  第等,可妥逮密筹,设法相救,朕十分焦灼,不胜企望之
  至。”康有为等人接到密诏商量对策,事情紧急,他们决定
  靠袁世凯提兵救驾,谭嗣同肩负重任前往袁府游说,袁世
  凯佯诺心违,不仅骗过谭嗣同而且骗过了光绪。当光绪
  向他部署派兵包围颐和园之后,他又将这一机密报告慈
  禧。九月二十九日,慈禧当夜从颐和园返驾紫禁城,囚
  禁光绪于中南海瀛台,宣布临朝“训政”。随后下令捕杀
  维新派领袖,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香港、日本。九月
  二十八日,谭嗣同与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康广仁
  6 人,被杀害于北京菜市口,时称“戊戌六君子”。参与变
  法的官员相继被革职、逐放或判刑。新政除设立京师大
  学堂一项外,全部废止。近代中国探索国家出路的又一
  次努力,终告失败。
  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逃亡国外。在流亡期间,康
  有为游历了美洲、南洋,在加拿大组织了保皇会。他坚持
  君主立宪,反对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活动。民国二年(1913
  年) 回国后任孔教会会长,创办《不忍》杂志,攻击资产阶
  级民主革命,为帝制复辟造舆论。民国六年,他竟参与张
  勋复辟丑剧,受“弼德院副院长”之职。民国十六年二月,
  这时他已70 高龄,亲赴天津为废帝溥仪“祝寿”。三月病
  危,又在青岛向溥仪上折“谢恩”,三月二十一日病逝于青
  岛。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民主宪政运动。康有
  为曾向西方寻求真理,为使中国富强,曾是中国近代早期
  资产阶级的先进人物,戊戌变法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戊
  戌变法失败后,他却一步步陷入保皇派的泥坑。然而他
  组织和领导的戊戌变法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进步作
  用,还是不可磨灭的。“广东举人多得很,为什么康有为
  独独那么有名,因为他是‘公车上书’的头儿,戊戌政变的
  主角”。鲁迅的寥寥数语,勾画了康有为在中国近代史上
  的地位。
  康有为不但是清末维新运动的领袖,也是中国近代
  思想史上重要的思想家、政治活动家,又是一个有多方面
  成就的人物。他是一个大教育家,一个儒家今文学派的
  经学大师,又是散文大家,文章雄奇瑰伟,大笔淋漓,不拘
  一格而意无不达,极富有感染力。梁启超认为康有为政
  治论文的代表作是《大同书》,这本书描述了他心目中改
  造世界的蓝图。在这个“大同”境界中,财产公有、政治平
  等、结合自由、人人劳动,而且是大机器生产,较之太平天
  国的小生产的天国理想又胜一筹。《大同书》反映了康有
  为资产阶级自由派改良主义的思想,反映了欧洲空想社
  会主义对作者的影响及其远远超越之处,更反映了中国
  人民对公正的幸福的理想社会的渴望,在思想史上有很
  高的价值。康有为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其诗言志叙事,最
  大的特色是思想内容充实和艺术意境的宏阔……他又是
  一位书法大家,其书法自成风格,所著《广艺舟双楫》是我
  国传统书法艺术的一部著名理论著作,还受到日本书法
  界高度评价。康有为采用“圆笔”作碑体的特殊方法,独
  成一家,传世佳作极多。广州的百年老号“陶陶号”茶楼,
  店号就是康有为手书……康有为以其多方面的成就,被
  称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经学家、佛学家、儒学家、旅
  游家、书法家、散文家、名诗人及文物收藏与鉴赏家,他的
  著述为后人留下一笔珍贵的文化财富。
  为了纪念这位历史名人,其家乡广东省南海县政府
  于1983 年将“康有为故居”修复。翌年9 月落成并对外
  开放。同时,1983 年又在故居旁辟建“康有为纪念馆”,
  1987 年竣工。1989 年、1996 年“康有为故居”先后被公
  布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重点文物保护
  单位”,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瞻仰名人游”的胜地。
  近年来,许多著名中外学者、游客慕名前往参观游览。

参考资料: 李广-《近代维新派领袖康有为》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05-12-11
展开全部
康有为(1858-1927),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社会改革家和学者,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后又号更生,别署西樵山人、天游化人。他出生于广东南海丹灶镇苏村一个衰落的地主官僚家庭,后人因此尊称他为“康南海”或“南海先生”。

在“西学东渐”的年代,青年康有为博览群书,开始了向西方寻找救国救民真理的艰苦历程。从1888年至1898年,康有为先后7次上书,设计了一个以君主立宪为主体的救国方案。其间,康有为与维新派人士还在全国各地组织学会,建立学堂,创办报刊,广泛宣传维新变法的主张。在其影响下,光绪皇帝于1898年6月11日宣布正式变法。是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宫廷政变,囚禁光绪,并下令捕杀康有为等维新志士。“百日维新”湮没于血泊之中,但它作为一场政治、思想启蒙运动却青史长存。

此后,康有为开始长达16年的海外流亡生涯,但始终没有停止寻求救国救民的方案。然而,由于未能随历史潮流前行,康有为在海外组织保皇会,并在1917年直接参与“张勋复辟”的丑剧,写下一生中的最大败笔。1927年3月21日,康有为病逝于青岛。

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写道:“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代表了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

南方网讯 提到康有为,人们自然会联想到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公车上书、戊戌变法。尽管康有为也有历史局限,但毛泽东仍将他称为“先进的中国人”,并将戊戌变法视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准备阶段的环节之一。专家认为,在出生于佛山的历史文化名人中,康有为的地位无疑是最高的。

今天,对康有为故乡南海丹灶镇和他开办并讲学的广州万木草堂等相关遗址,有关方面都加大了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力度。我们有理由期待,尘封的历史将向人们走来,“康南海”的名字将更加响亮。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时光爱休闲娱乐
2023-11-15 · TA获得超过390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436
采纳率:97%
帮助的人:46.1万
展开全部
康有为最后在1927年病逝于青岛。
康有为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他的政治生涯和思想主张对中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出生于广东南海的一个书香门第,自幼便受到良好的教育,年轻时便展现出了卓越的才华和深厚的学识。
康有为在1895年的“公车上书”事件中崭露头角,他以卓越的才华和深刻的见解赢得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他的思想和主张在中国社会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进入民国时期,康有为继续坚持他的改良主义思想。他的思想和主张在当时的中国社会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在1927年,康有为因病在青岛逝世,享年69岁。他的传奇一生就此画上句号。

关于康有为的后世纪念
康有为1891年(光绪十七年)租借“邱氏书院”作为讲学堂,创办了万木草堂,成为戊戌变法策源地。草堂创办之初,康有为就主张“脱前人之窠臼,开独得之新理”。草堂的命名,就含有培植万木、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的意思。万木草堂的出现,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由于课程设置和授课方法的新颖,以及康有为的宏学,让来试听的梁启超一听倾心,放弃了在另一所书院的学籍,投入康氏门下。万木草堂本是丘氏宗祠,也是清末岭南三大诗人之一的丘逢甲族人祭祖、授课之地。康有为开学收徒之时借用了此处。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康有为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