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发现不了自己的问题?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我们经常遇到这样一个问题:
面对一个事情,我们常常会陷入一个无法自拔的局面,明明感觉哪里不对,但就是无法发现问题在哪里,而此时一个旁人可能随口的一句话就把你点醒了。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时刻?
可能这就是旁观者清吧
为什么一个局中人,一个对当下情况和局面掌握信息最多,了解最深入的人有时候还是会发现不了自己的问题呢?
是因为我们太沉迷了吗?还是因为我们没有跳出问题看问题呢?
可能都不是。
是因为我们人体本身的设计就是这样的。
我在之前的一篇文章中说过, 为什么我们总是给自己找各种各样的理由? 因为那是我们感官的结构性缺陷,我们总是更相信“眼见为实”,“百闻不如一见”,进而我们的理性又会帮他自圆其说,不断地说服自己。
所以很多时候在当我们遇到某个局面无法打开时,常常也是因为我们只看到了问题本身,然后借助过往的经验和逻辑来解决问题,其实就是在拿着答案找理由过程。
这时我们常常会说“不应该是这样的吗?”“以前这样可以,为什么现在不行了呢?”“明明是这样的啊”“再试试应该可以的”……
就好比投资这件事,当我们认为一个项目有价值时,我们所有的理由都将围绕着他的价值进行阐述,我们的系统会自动过滤掉那些不符合我们观点的信息,这样就形成了信息孤岛。让我们无法看清事情的真相,进而你也根本无法发现问题所在。
因为我们本身就是在拿着问题找问题。
当你所在一个群体中时,即使这个群体的信念错了,你不但发现不了他的错,而且你会加以证明他是对的,这才是悲剧所在。
你可能会说这很容易啊,我可以用理性去判断这个群体的信念是否正确嘛。
答案是不行的。
当你身处群体中时,你的信念已经和群体信念产生了“真理连贯性”,你会不自觉地认为群体所相信的,就是你应该相信的,你活在围墙之中,你看围墙外的其他任何人都是异类,任何想法只要和群体不一致,你都会否决或者不认可。
就好比之前当我们在区块链投资活动中时,常常会认为那些看不到趋势的人终将被淘汰,看不上,看不懂区块链的人会成为将来的韭菜……然后疯狂地自信,买入,配置,和圈内的人交流观点,讨论信息。然后你的观点会越来越极端,越来越只能看到那些你只想看到的信息。其实在冥冥之中就陷入了“从众效应”,进而根本无法发现你的问题。
当我们以为我们能跳出问题看问题时,我们自然就能发现问题,可是尽然没想过,大多数时候我们都只能在原有的思维模型里进行思考。
什么意思呢?
“楚门的世界”这部电影其实就描述地很形象,我们总是活在一个被创造的世界里。而在现实生活中,这个世界并不是别人创造的,而是我们自己。
我们用这个世界的方式和逻辑模型思考这个世界的问题,那你是不会发现真正的问题所在的。当你遇到一些不可解决的问题时,你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来解决他,因为你被局限在了你的“思维模型盲区”里。
也就是说你所能看到的边界就是你的的认知边界。当你生活在一个房子里时,你是看不到这个房子外在的问题的;当你用眼镜来查找问题时,你是不会发现眼镜的问题的。
所以我们就能重新理解“旁观者清”这句话的含义了。
当我们尝试用逻辑去证明逻辑,用思想拷问思想时,可能都无法发现自己的问题,因为“只缘身在此山中”。
小结一下:为什么我们发现不了自己的问题?
1.由于我们感官系统的结构性缺陷,导致我们总是在自圆其说,找不到问题所在。
2.由于“从众效应”,当我们身处群体中时,我们不但发现不了他的错,反而会加以证明他是对的。
3.由于我们思维模型的固有遮蔽性,我们只能在原有的思维框架内进行思考,而无法察觉框架以外的问题。
面对一个事情,我们常常会陷入一个无法自拔的局面,明明感觉哪里不对,但就是无法发现问题在哪里,而此时一个旁人可能随口的一句话就把你点醒了。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时刻?
可能这就是旁观者清吧
为什么一个局中人,一个对当下情况和局面掌握信息最多,了解最深入的人有时候还是会发现不了自己的问题呢?
是因为我们太沉迷了吗?还是因为我们没有跳出问题看问题呢?
可能都不是。
是因为我们人体本身的设计就是这样的。
我在之前的一篇文章中说过, 为什么我们总是给自己找各种各样的理由? 因为那是我们感官的结构性缺陷,我们总是更相信“眼见为实”,“百闻不如一见”,进而我们的理性又会帮他自圆其说,不断地说服自己。
所以很多时候在当我们遇到某个局面无法打开时,常常也是因为我们只看到了问题本身,然后借助过往的经验和逻辑来解决问题,其实就是在拿着答案找理由过程。
这时我们常常会说“不应该是这样的吗?”“以前这样可以,为什么现在不行了呢?”“明明是这样的啊”“再试试应该可以的”……
就好比投资这件事,当我们认为一个项目有价值时,我们所有的理由都将围绕着他的价值进行阐述,我们的系统会自动过滤掉那些不符合我们观点的信息,这样就形成了信息孤岛。让我们无法看清事情的真相,进而你也根本无法发现问题所在。
因为我们本身就是在拿着问题找问题。
当你所在一个群体中时,即使这个群体的信念错了,你不但发现不了他的错,而且你会加以证明他是对的,这才是悲剧所在。
你可能会说这很容易啊,我可以用理性去判断这个群体的信念是否正确嘛。
答案是不行的。
当你身处群体中时,你的信念已经和群体信念产生了“真理连贯性”,你会不自觉地认为群体所相信的,就是你应该相信的,你活在围墙之中,你看围墙外的其他任何人都是异类,任何想法只要和群体不一致,你都会否决或者不认可。
就好比之前当我们在区块链投资活动中时,常常会认为那些看不到趋势的人终将被淘汰,看不上,看不懂区块链的人会成为将来的韭菜……然后疯狂地自信,买入,配置,和圈内的人交流观点,讨论信息。然后你的观点会越来越极端,越来越只能看到那些你只想看到的信息。其实在冥冥之中就陷入了“从众效应”,进而根本无法发现你的问题。
当我们以为我们能跳出问题看问题时,我们自然就能发现问题,可是尽然没想过,大多数时候我们都只能在原有的思维模型里进行思考。
什么意思呢?
“楚门的世界”这部电影其实就描述地很形象,我们总是活在一个被创造的世界里。而在现实生活中,这个世界并不是别人创造的,而是我们自己。
我们用这个世界的方式和逻辑模型思考这个世界的问题,那你是不会发现真正的问题所在的。当你遇到一些不可解决的问题时,你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来解决他,因为你被局限在了你的“思维模型盲区”里。
也就是说你所能看到的边界就是你的的认知边界。当你生活在一个房子里时,你是看不到这个房子外在的问题的;当你用眼镜来查找问题时,你是不会发现眼镜的问题的。
所以我们就能重新理解“旁观者清”这句话的含义了。
当我们尝试用逻辑去证明逻辑,用思想拷问思想时,可能都无法发现自己的问题,因为“只缘身在此山中”。
小结一下:为什么我们发现不了自己的问题?
1.由于我们感官系统的结构性缺陷,导致我们总是在自圆其说,找不到问题所在。
2.由于“从众效应”,当我们身处群体中时,我们不但发现不了他的错,反而会加以证明他是对的。
3.由于我们思维模型的固有遮蔽性,我们只能在原有的思维框架内进行思考,而无法察觉框架以外的问题。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