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展开全部
第五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考点一 教育心理学的概念
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与教育情境相结合的产物,是一门研究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考点二 学习与教学的五要素和三过程
1.五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
2.三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第六章 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
考点一 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1.连续性与阶段性:人的心理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连续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从量变到所变的过程,但在持续一生的心理发展中,具体的心理功能会表现出处于具有质的差异的不同阶段特征。
2.定向性与顺性:心理发展在正常条件下总是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不可逆,也不可逾越。
3.不平衡性:在个体心理从出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中,各种心理机能的发展进程是不同步的,也不总是按相等的速度直线式发展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的速度上、发展的起讫时间与到达成熟时期上的不同进程;
(2)同一机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
4.差异性:个体心理发展既遵循共同规律,也存在个别差异。
考点二 个体心理发展阶段
个体的心理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乳儿期(0一1岁);婴儿期(1一3岁);幼儿期(3一6、7岁);童年期(6、7一11、12岁);少年期(11、12一14、15岁);青年期(14、15一25岁);成年期(25一65岁);老年期(65岁以后)。
考点三 学习准备的定义
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考点四 关键期的定义
关键期是指个体的行为和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考点五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1.基本内容:人的认识功能的实现,是通过外部激和主体已有认知结构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
2.基本概念:
(1)图式:指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即心理活动的结构和组织。
(2)同化:即把环境因素纳入已有的图式中,使之成为自身的一部分,从而加强和丰富原有图式
(3)顺应:指有机体调节自己内部结构以适应特定刺激情境的过程。
(4)平衡:个体通过自我调节机制使认知发展从一个平衡状态向另外一个较高平衡状态过渡的过程。
3.认知发展的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一2岁):主要特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在婴儿一岁多时,其感觉动作日趋发展到具有物体恒存性的程度;接近两岁的婴儿能进行延后模仿。
(2)前运算阶段(2一7岁):主要特征为:知觉集中倾向;思维不可逆性;自我中心主义
(3)具体运算阶段(7一11岁):主要特征是:思维的具体性;思维具有守恒性和可逆性;去自我中心。
(4)形式运算阶段(11岁至成年):最大特点是已经摆脱了具体可感知事物对思维的束缚,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进入形式运算阶段。主要特征为:抽象逻辑思维:假设一演绎推理。
考点六 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
基本内容:
(1)内化理论:一切高级的心理机能最初都是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以外部动作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然后经过多次重复、变化逐渐内化成内部的智力动作。
(2)“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学不能只适应发展的理有水平,而应适应“最近发展区”,从而走在发展的前面,最终跨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
考点六 最近发展区的概念
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
考点七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把人格发展看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并将其扩展到人的生命过程,认为人格的发展要经历顺序不变的八个阶段,在每个阶段中个体均面临一种发展危机及发展任务:(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一1.5岁);(2)自主感对羞耻感和怀疑(2一3岁);(3)主动感对内疚感(4一5岁);(4)勤奋感对自卑感(6一11岁);(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一18岁);(6)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早期);(7)繁殖感对停滞感(成年中期);(8)自我整合对绝望感(成年晚期)。
考点八 自我同一性的概念
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体组织自己的动机、能力、信仰及活动经验而形成的有关自我的一致性形象。
考点九 父母教养方式的类型
根据父母对待儿童的情感态度和父母对儿童的要求和控制程度形成四种教养方式:权威型教养方式;专断型教养方式;放纵型教养方式;忽视型教养方式。
考点十 学生的认知差异
1.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威特金)
(1)场独立型者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倾向于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在认知方面独立于周围的背景,倾向于在抽象和分析的水平上加工,独立对事物作出判断。
(2)场依存型者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把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他们的态度和自我知觉更易受周围的人,特别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和干扰,善于察言观色,注意并记忆言语信息中的社会内容。
2.冲动型与沉思型
(1)冲动型认知方式的人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很快形成自己的看法。在回答问题时,往往根据问题的部分信息或未对问题做透彻的分析就仓促作出决定,反应速度很快,但容易发生错误。
(2)沉思型认知方式的人在碰到问题时不急于回答,倾向于深思熟虑,把问题考虑周全以后,再作反应,他们看重的是解决问题的所量,而不是速度,
3.辐合型与发散型
(1)辐合型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常表现出辐合思维的特征,表现为搜集或综合信息与知识的过程中运用逻辑规律,缩小解答范围,直至找到最适当的唯一正确的解答。
(2)发散型认知方式则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常表现出发散思维的特征,表现为个人的思维沿着许多不同的方向扩展,使观念发散到各个有关方面,最终产生多种可能的答案而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
考点十 特殊儿童的类型
资质优异儿童;智力落后儿童(又称弱智):盲、聋、哑儿童;情绪困扰儿童;学习困难儿童。
考点十一 社会化的概念
社会化是个体在社会的相互作用中,接受社会影响,掌握社会行为规范、价值观念,成为符合该社会要求的社会人的过程。
考点十二 印象的概念
印象是认知者以自己过去经验为基础,对认知对象的属性进行分析、判断后对其总体特征作出的主观理解。
考点十三 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1.首因效应:也称作最初效应,是指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首先获得的信息对印象有更重要的作用。
2.近因效应:也称作最近效应,是指在社会认知过程中,最近获得的信息对印象具有更重要的作用。
3.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指当认知对象有某些好的品质时,我们能将其他一些他并不有的好的品质也赋予他。
4.社会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对一些人或事物所持有的一套比较笼统、概括、固定的看法,并以这种看法作为评价人或事物的依据。
考点十四 社会影响
1.从众:指个体在群体压力下,改变知觉、判断、信仰或行为,使之与群体中的大多数人一致的一种倾向。
2.服从:指由于外界压力而使个体发生符合外界要求的行为。
3.顺从:也称作依从,是指在他人的直接请求下按照他人的要求去做的倾向,即接受他人请求,使他人的请求得到满足的行为。
4.暗示:一般是在非对抗性态度的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他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使他人的思想、行为与暗示者的相一致。暗示是最基本的人际交流与人际互动的方式。
5.模仿:指在无外在控制条件下,个体由于受到他人行为的影响,而使自己的行为与他人行为相同的行为模式。
m��>�16
考点一 教育心理学的概念
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与教育情境相结合的产物,是一门研究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考点二 学习与教学的五要素和三过程
1.五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
2.三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第六章 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
考点一 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1.连续性与阶段性:人的心理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连续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从量变到所变的过程,但在持续一生的心理发展中,具体的心理功能会表现出处于具有质的差异的不同阶段特征。
2.定向性与顺性:心理发展在正常条件下总是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不可逆,也不可逾越。
3.不平衡性:在个体心理从出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中,各种心理机能的发展进程是不同步的,也不总是按相等的速度直线式发展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的速度上、发展的起讫时间与到达成熟时期上的不同进程;
(2)同一机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
4.差异性:个体心理发展既遵循共同规律,也存在个别差异。
考点二 个体心理发展阶段
个体的心理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乳儿期(0一1岁);婴儿期(1一3岁);幼儿期(3一6、7岁);童年期(6、7一11、12岁);少年期(11、12一14、15岁);青年期(14、15一25岁);成年期(25一65岁);老年期(65岁以后)。
考点三 学习准备的定义
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考点四 关键期的定义
关键期是指个体的行为和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考点五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1.基本内容:人的认识功能的实现,是通过外部激和主体已有认知结构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
2.基本概念:
(1)图式:指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即心理活动的结构和组织。
(2)同化:即把环境因素纳入已有的图式中,使之成为自身的一部分,从而加强和丰富原有图式
(3)顺应:指有机体调节自己内部结构以适应特定刺激情境的过程。
(4)平衡:个体通过自我调节机制使认知发展从一个平衡状态向另外一个较高平衡状态过渡的过程。
3.认知发展的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一2岁):主要特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在婴儿一岁多时,其感觉动作日趋发展到具有物体恒存性的程度;接近两岁的婴儿能进行延后模仿。
(2)前运算阶段(2一7岁):主要特征为:知觉集中倾向;思维不可逆性;自我中心主义
(3)具体运算阶段(7一11岁):主要特征是:思维的具体性;思维具有守恒性和可逆性;去自我中心。
(4)形式运算阶段(11岁至成年):最大特点是已经摆脱了具体可感知事物对思维的束缚,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进入形式运算阶段。主要特征为:抽象逻辑思维:假设一演绎推理。
考点六 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
基本内容:
(1)内化理论:一切高级的心理机能最初都是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以外部动作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然后经过多次重复、变化逐渐内化成内部的智力动作。
(2)“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学不能只适应发展的理有水平,而应适应“最近发展区”,从而走在发展的前面,最终跨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
考点六 最近发展区的概念
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
考点七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把人格发展看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并将其扩展到人的生命过程,认为人格的发展要经历顺序不变的八个阶段,在每个阶段中个体均面临一种发展危机及发展任务:(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一1.5岁);(2)自主感对羞耻感和怀疑(2一3岁);(3)主动感对内疚感(4一5岁);(4)勤奋感对自卑感(6一11岁);(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一18岁);(6)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早期);(7)繁殖感对停滞感(成年中期);(8)自我整合对绝望感(成年晚期)。
考点八 自我同一性的概念
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体组织自己的动机、能力、信仰及活动经验而形成的有关自我的一致性形象。
考点九 父母教养方式的类型
根据父母对待儿童的情感态度和父母对儿童的要求和控制程度形成四种教养方式:权威型教养方式;专断型教养方式;放纵型教养方式;忽视型教养方式。
考点十 学生的认知差异
1.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威特金)
(1)场独立型者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倾向于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在认知方面独立于周围的背景,倾向于在抽象和分析的水平上加工,独立对事物作出判断。
(2)场依存型者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把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他们的态度和自我知觉更易受周围的人,特别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和干扰,善于察言观色,注意并记忆言语信息中的社会内容。
2.冲动型与沉思型
(1)冲动型认知方式的人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很快形成自己的看法。在回答问题时,往往根据问题的部分信息或未对问题做透彻的分析就仓促作出决定,反应速度很快,但容易发生错误。
(2)沉思型认知方式的人在碰到问题时不急于回答,倾向于深思熟虑,把问题考虑周全以后,再作反应,他们看重的是解决问题的所量,而不是速度,
3.辐合型与发散型
(1)辐合型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常表现出辐合思维的特征,表现为搜集或综合信息与知识的过程中运用逻辑规律,缩小解答范围,直至找到最适当的唯一正确的解答。
(2)发散型认知方式则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常表现出发散思维的特征,表现为个人的思维沿着许多不同的方向扩展,使观念发散到各个有关方面,最终产生多种可能的答案而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
考点十 特殊儿童的类型
资质优异儿童;智力落后儿童(又称弱智):盲、聋、哑儿童;情绪困扰儿童;学习困难儿童。
考点十一 社会化的概念
社会化是个体在社会的相互作用中,接受社会影响,掌握社会行为规范、价值观念,成为符合该社会要求的社会人的过程。
考点十二 印象的概念
印象是认知者以自己过去经验为基础,对认知对象的属性进行分析、判断后对其总体特征作出的主观理解。
考点十三 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1.首因效应:也称作最初效应,是指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首先获得的信息对印象有更重要的作用。
2.近因效应:也称作最近效应,是指在社会认知过程中,最近获得的信息对印象具有更重要的作用。
3.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指当认知对象有某些好的品质时,我们能将其他一些他并不有的好的品质也赋予他。
4.社会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对一些人或事物所持有的一套比较笼统、概括、固定的看法,并以这种看法作为评价人或事物的依据。
考点十四 社会影响
1.从众:指个体在群体压力下,改变知觉、判断、信仰或行为,使之与群体中的大多数人一致的一种倾向。
2.服从:指由于外界压力而使个体发生符合外界要求的行为。
3.顺从:也称作依从,是指在他人的直接请求下按照他人的要求去做的倾向,即接受他人请求,使他人的请求得到满足的行为。
4.暗示:一般是在非对抗性态度的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他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使他人的思想、行为与暗示者的相一致。暗示是最基本的人际交流与人际互动的方式。
5.模仿:指在无外在控制条件下,个体由于受到他人行为的影响,而使自己的行为与他人行为相同的行为模式。
m��>�16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邦彦技术
2024-05-11 广告
2024-05-11 广告
在我们邦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员工的心理健康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重要方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我们特别推出心理健康免费测试。这项测试简单快捷,无需复杂操作,就能为大家提供一个初步的心理健康评估。希望大家积极参与,关注自己的心理健...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邦彦技术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