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家有女初长成

 我来答
天然槑17
2022-06-15 · TA获得超过1.1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6532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37.7万
展开全部
在我们潮汕地区,保留着古代的一种成人礼,用家乡话说就是——“出花园”,这种仪式一直沿袭至今,每年的农历的七月七,小小的村庄是热闹非凡的,整个氛围都是非常愉悦的。小孩15虚岁的时候就要都要“出花园”,花园就是小孩子玩耍的天地,而你十五岁这年,走出花园,就意味着你不能像以前一样在花园里玩耍,而是走出花园,来到成人五彩缤纷的世界里。

女孩子“出花园”仪式,让我想到古代的一种女子成人礼叫做“及笄”,在潮汕地区,其实女子的“出花园”和“及笄”的含义基本是一样的。在我爷爷那个年代,封建思想在农村地区还是比较盛行的,教育还没有普及,一般人家的女子“出花园”后便可以谈婚论嫁,而对于男孩子而言,“出花园”并不代表便可谈婚,还需要有一定的财富积累,而“出花园”这个仪式就是给男孩子提个醒,你要开始学会赚钱讨媳妇了,不能天天在“花园”里头玩。

到了我爸妈那个年代,那时候的女子相对来说地位比以前还是高了点,女孩子可以作为独立的劳动力跑到深圳广州这些大城市入厂当女工,“出花园”也不在只是意味着可以出嫁,也可以去打工赚钱。一般人家的小孩,未满15岁尚未“出花园”的女孩子父母是不忍心让他们外出或者嫁人。虽然重男轻女的观念是难以剔除,但是这种观念也是相对男女而言,女孩子也是父母的孩子,岂有当成劳动力或者买卖一说?即使有这样的人存在,也是被乡亲父老唾弃的对象。而我们这一代人,“出花园”基本就失去了出嫁这层含义了,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农村的小孩相对于城市的小孩会晚一年上学,一般十五虚岁的小孩,还在上初一。“出花园”也不再是代表女孩子可以出嫁或者外出打工。这时候无论男孩子还是女孩子,还在知识的海洋里徜徉。

但是“出花园”还是有着深厚的意义,它寄予着父母给你美好的祝愿。这时候读初一的我们接触到一个新鲜词,叫做“青春期”,青春期强调更多的是一种意识的觉醒,我们往往讲到青春期,都会和叛逆这个词联系在一起。而在我看来“出花园”就是给青春期的我们一个小小的规劝吧,思想的觉醒,让你会想要叛逆,一方面想要摆脱父母有一种自由,另一方面遇到挫折却想要找个依靠。而“出花园”这个仪式,会让你从内到外有一种意识——我是个小大人了。我的一言一行可以自己做主,同时也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按照我国节假日,乞巧节是没有放假的。但是学校会很通融,让需要“出花园”的孩子回家出花园。一旦有放假的日子,总是能够让人印象深刻且欢喜。时隔六年,“出花园”那天的的事情现在回想起来还是历历在目生动不已。虽然现在的“出花园”不再像以前一样特别讲究,但也是有一些必要的礼节要做到。

“出花园”有一个习俗是会让你很难忘的,那就是那天夜里三点多就要起来沐浴,寓意着改头换面,成为大人。沐浴需要用十二种花枝,分别是香草、石榴花、神树叶、竹叶、柑叶、龙眼叶,分别都是一对,故成为12种花。沐浴后要从里到外都换上一身红衣,其实在我妈妈那个时代,女子在“出花园”前几天要去挽面,挽面是一种古老的美容方法,可以让女子的脸蛋变得光滑。现在挽面这种技术活已经渐渐消失,然而前几年有个女子叫萧丽华抓住以从古至今女子对美貌孜孜不倦地追求这个永不消失的话题为商机,把挽脸这门古老的技术和科技结合,走上了一条微型美容之路。而到了我们这个年代,家乡里头会挽脸这门技术活的人已经很少了。但是习俗还是少不了,既然女子没有挽脸,也要去理个发。这些种种的仪式,都是寓意着改头换面,有一个新的伊始。

沐浴完了,要去拜当地的神仙——花公花嬷。这对神仙在家乡的寓意是小孩子的保护神,保护着孩子。每年冬至,家家户户有小孩的家庭,都要去老爷宫(祭奠所有神仙的一个宫殿)拜,让花公花嬷保佑小孩子能够健健康康地长大。而“出花园”这一天,就是你结束小孩阶段的一个分水岭,早晨四点多沐浴后要去拜花公花嬷,这是你最后一次拜他们,感谢他们着十几年来的保佑。此后,每年冬至,家中就算是没有小孩了,都是大人了。且不说这种祭奠是否是一种迷信,在我看来,这种祭奠是一种仪式感,人生就是需要一种仪式感去结束某些过去的东西,去开启未来的新启程。

凌晨五点的时候,一家人都会起来围在一起吃饭,我现在还记得那天我表弟也在我家,他当时只有五岁,特别的天真可爱。他问我妈妈:阿姨,是不是姐姐吃一点点,剩下的我们就可以吃?妈妈笑着对他说,姐姐吃得少,到时候一整只螃蟹都给你吃。小表弟开心得手舞足蹈,很开心能够吃到螃蟹。那一餐也是很有讲究的,妈妈会提前半个月去准备一些上面描着母鸡的五个碗还有两个小碟子。五个碗上分别放着鸡、鱼、豆腐、韭菜和螃蟹。这五种食物都有其好寓意所在,每个寓意都有它的典故,比如鸡的典故来自于潮州市的一名状元林大钦,当年家徒四壁,“出花园”的时候只有鸡头可以吃。最终靠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为后人所纪念。后人纷纷效仿,就是寄予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愿。

早晨的时候,妈妈要把祭拜过的鸭肉鹅肉分成几份,把前一天蒸好的发粿(一种跟蛋糕做法基本一样的面包,不过没奶油)分成几份,还有前几天做好的红桃粿(潮汕特色的食品)成双放着,比如两个,四个,六个等,分别装在袋子里给乡里的亲人送过去。同时给他们发个口头的邀请,让他们午餐到我家来吃饭。这时候,家里聘请的厨师正在厨房里忙得热火朝天,让我很是期待午餐的到来。午餐的时候宴请乡里的亲人还有从别的镇过来的亲戚。几桌子的菜色看着真的令人垂涎,而客人的谈笑声把这场“出花园”的典礼推行到高潮。

妈妈张罗事情的能力也是让人赞不绝口。妈妈的爱来得细腻,无不体现在生活上的各种事无巨细的照顾。我和我妈的感情,反倒像是一种“爱在心口难开”的情感,很少谈心,却有一种默契。在我们小地区,男人负责在家或者外出工作赚钱,女人成家后便侧重于持家过日子,儿女们无忧无虑地读书长大。我的父母从小对我们的学习是放养模式,按照他们谦虚的说法是他们也没什么文化,也没法教会我们知识。但是在我看来,父母教会我们更多的是人生的知识,让我们成为一个更加健全的人。从小父母就很引以为傲认为他们的孩子是自发地热爱学习,这一点当我长大后开始对社会各种迷茫,想要“鬼混”的时候,总是觉得很难为情。幸好当某一天醒悟过来,蓦然回首,父母还是笑脸盈盈地在那灯火阑珊处。

在我爸爸看来,我“出花园”这一天是他人生第一次很这么感慨。我哥哥“出花园的时候,他还没有这种感觉。可能是因为父女之间这种特殊的感情。我“出花园”那天晚上,客人散去,我和爸爸一起坐在厨房里,他喝着小酒,配着小菜,絮絮叨叨地跟我讲了很多话。其实我们父女俩这样子谈话的时间有很多,我们很经常这样聊天。但那天父亲讲着讲着有点哽咽了,然后继续喝着小酒,跟个没事人一样。后来回想起来,大概是一种“吾家有女初长成”的感慨和不舍吧,也许我和爸爸再次有这种朦胧的感觉,是待到我将来有一天的出嫁之日吧。

我的爸爸从来就没有重男轻女的观念,这一点也是让我能够很有底气地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一种骄傲。毕竟在上个世纪末的农村地区重男轻女观念不重也是比较少见的。一个地区重男轻女的风气盛行,当我的爸爸对他的三个孩子一视同仁的时候,反倒成了“重女轻男”。亲戚和邻居都会调侃我,是被我爸爸宠到天的孩子。这也是让我挺感慨的,随着我渐渐长大,如今的社会风气也就是男女逐渐平等了。从小从乡村到市区,再到大城市读书,这一路来给我最深的感受是,看社会风气是否变了,就从最小的地方看,见微知著。十几年前的风气和现在的比,还真的挺有趣的。现在的整个社会的风气是,如果你重男轻女,需要藏着掖着,不然会被指责。幸好时代在发展,吾家有女初长成,也不再是“养在深闺人不知”,也渐渐地不再被重男轻女的观念束缚着了。

第一次在上发表,听说上有很多大神级的人物和文艺范的女神和男神,有点小紧张。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和图片,为我的勇气打call,你的点赞,是我写作路上的明灯。

如果你恰好也喜欢最后一张图片中的我,希望我们能够互相关注,互相学习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