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圣贤书,所学何事?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心得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这是文天祥《绝命词》中的一句落地有声的设问,意思是说“我们读圣贤之人的著作,学习的是什么东西?(学习的就是仁义),(既然学会了仁义)那么从今往后,就几乎没有什么可惭愧的了。”确实,“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这应该是我们学习古圣贤之文章必深入钻研之重点。知其文而后悟其道,而后犹能入其道。所以,学习经典最应含英咀华,最忌浅尝辄止。
其实,每每品读圣贤文章,总能透过看似朴素实则睿智的文字悟到智者亘古通达之哲思,看到世态纷纭变幻之景象,感受到圣者悲悯苍生之情怀。因此,读之惟有认真体会,深入理解,用心思考,或许也才能得其一二。
今日引领学生学习孟子的《寡人之于国》这篇文章,在充分理解文句的意思后,我和同学们另辟蹊径,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由现象到本质,对孟子的思想有了更形象深刻的理解。
首先,我们从孟子和梁惠王的对话中寻找体现当时社会情形的具体现象:
从“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涂有饿莩”等语句,我们看到了饥荒之凶年,百姓的流离失所,听到了饥民的呻吟呼号。
从“王好战,请以战喻”的说理中,我们仿佛看到了硝烟弥漫、刀光血影、横尸遍野的战场。
从孟子认为“民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的希望中,我们看到了当时百姓们生无所依,死无所敛的悲惨生活。
从“不违农时”“百亩之田,勿夺其时”的告诫中,我们仿佛看到了田无壮丁,土地一片荒芜的苍凉。而一“夺”字更引人思考,本该应时季在田间耕作的“壮丁们”,去了哪里呢?
从孟子希望“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的理想描绘中,我们了解到当时的社会风气是年老之人还“负戴于道路”,从事繁重的劳动,可见礼乐崩塌,老无所养。
从“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的劝诫中,我们看到的是当时人们为了获取生存资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而从“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指斥中,我们不仅看到了权贵的奢侈腐化,更感受了一种阶级的分化。这不正是杜甫诗所言“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悲惨情形吗?
……
我们把孟子与梁惠王的这几段简短的对话铺排开来,透过文字,我们看到了战国时代王者争霸、战争频发、社会动荡、哀鸿遍野的社会现实;更让我们看到一个文士对百姓的悲悯,对世态的慨叹,对环境的担忧,对王者的希望,对文明的祈盼……
所以,孟子要求王者要实行“王道”,那么,孟子笔下的理想社会到底是什么样子呢?
是农民在田地里春耕秋获时忙碌的身影,是渔民在水边撒网捕渔时的欢歌,是工匠以时入山林砍伐时“坎坎”的号子……是家家宅院植桑养蚕织布的热闹,是户户朝闻鸡鸣、夜听狗叫的生机……是最终人民不饥不寒,甚至七十者能“衣帛食肉”的美好光景……凡此种种,使人民解决了“温饱”,“温饱”有了保障,可谓有了“恒产”。
孟子曰:“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恒心”,即道德观念、行为准则。他认为解决了人们最基本的物质需求后,“性本善”的人们自然会具备一定的道德准则。但还要对人民进行“庠序”之教,“申之孝悌”等,进行精神层面的“教化”,使百姓“明人伦”,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无幼以及人之幼”,使社会有秩序,社会风尚更和谐融洽。
多么美好的社会形态呀!这就是孟子“仁政”思想的具体体现。孟子认为“仁者无敌”,即实行王道就可以无敌于天下。有如此安定和乐的社会,天下之民又怎会不纷纷至焉?“不王者”,当然“未之有也”!
纵观整篇文章,其实都在讨论一个问题,即“民”的重要性。梁惠王困惑“民不加多”而问孟子,孟子阐述“王道”之政,最终回归到“天下之民至焉”。这都体现了孟子的“民本”思想。
孟子的一篇小短文,就这样在我们的层层剖析之下,如一颗古树长出新枝,逐渐枝繁叶茂。
我觉得,作为语文教师,应以“传道”为根本职责。引领学生读圣贤书,只有做到字斟句酌,才知所谓“何事”,才能感圣者仁德,入圣者之境,让圣贤之仁心善德光耀干秋万代。
附《寡人之于国也》学习任务单:
《寡人之于国也》学习任务单
柏连华
班级: 姓名:
学习规则:
1、每个学生课下预习时完成学习单中自己能完成的学习任务。
2、课上小组四人共同对预习情况公共发表,其他人认真倾听、记录、整理,不打断他人。其他人陈述完整后,可以补充自己或他人的不足,对疑难问题进行讨论,争取完成。
3、各组代表发表,其他人认真倾听、记录、整理,不打断他人。小组代表陈述完成后,本组或其他组成员可以补充,可以质疑、解答等。
4、展示发表的方式:课上可以是陈述、可以是板书、可以运用多媒体。但最终呈现的是完成学习单上所有任务的“学习任务单”。
教学目标:
1.深入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2.能熟练翻译课文
3.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学习内容及步骤:
一、孟子及其《孟子》简介:
1、学生搜集整理相关内容,课上交流。
请学生回忆所学过的孟子的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
请学生介绍对孟子的印象,(你觉得孟子是怎样的一个人?你了解哪些关于孟子的故事?结合练习册中的知识短文向大家介绍孟子的生平思想等)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成为后世广泛引用的名言警句,今天我们来学习孟子的又一篇表明他仁政思想的文章《寡人之于国也》 。
2、教师较详细的介绍孟子生平及孟子思想(多媒体)
二、学生自主完成翻译课文。
1、学生各自默读课文并翻译,在课本上标记重点字词及特殊句式。
2、组长组织本组学生交流自学成果。
3、师生解惑答疑。
三、探究交流,深入理解孟子的思想主张。1、从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中,你看到了当时社会的那些具体现象。请发挥想象描绘一下。
2、孟子要求王者要实行“王道”,那么,孟子笔下的理想社会到底是什么样子呢?请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描绘。
3、深入体会孟子“仁政”思想的核心,即“民本”思想。 纵观整篇文章,其实都在讨论一个问题,即“民”的重要性。梁惠王困惑“民不加多”而问孟子,孟子阐述“王道”之政,最终回归到“天下之民至焉”。这都体现了孟子的“民本”思想。
四、背诵课文。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这是文天祥《绝命词》中的一句落地有声的设问,意思是说“我们读圣贤之人的著作,学习的是什么东西?(学习的就是仁义),(既然学会了仁义)那么从今往后,就几乎没有什么可惭愧的了。”确实,“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这应该是我们学习古圣贤之文章必深入钻研之重点。知其文而后悟其道,而后犹能入其道。所以,学习经典最应含英咀华,最忌浅尝辄止。
其实,每每品读圣贤文章,总能透过看似朴素实则睿智的文字悟到智者亘古通达之哲思,看到世态纷纭变幻之景象,感受到圣者悲悯苍生之情怀。因此,读之惟有认真体会,深入理解,用心思考,或许也才能得其一二。
今日引领学生学习孟子的《寡人之于国》这篇文章,在充分理解文句的意思后,我和同学们另辟蹊径,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由现象到本质,对孟子的思想有了更形象深刻的理解。
首先,我们从孟子和梁惠王的对话中寻找体现当时社会情形的具体现象:
从“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涂有饿莩”等语句,我们看到了饥荒之凶年,百姓的流离失所,听到了饥民的呻吟呼号。
从“王好战,请以战喻”的说理中,我们仿佛看到了硝烟弥漫、刀光血影、横尸遍野的战场。
从孟子认为“民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的希望中,我们看到了当时百姓们生无所依,死无所敛的悲惨生活。
从“不违农时”“百亩之田,勿夺其时”的告诫中,我们仿佛看到了田无壮丁,土地一片荒芜的苍凉。而一“夺”字更引人思考,本该应时季在田间耕作的“壮丁们”,去了哪里呢?
从孟子希望“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的理想描绘中,我们了解到当时的社会风气是年老之人还“负戴于道路”,从事繁重的劳动,可见礼乐崩塌,老无所养。
从“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的劝诫中,我们看到的是当时人们为了获取生存资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而从“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指斥中,我们不仅看到了权贵的奢侈腐化,更感受了一种阶级的分化。这不正是杜甫诗所言“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悲惨情形吗?
……
我们把孟子与梁惠王的这几段简短的对话铺排开来,透过文字,我们看到了战国时代王者争霸、战争频发、社会动荡、哀鸿遍野的社会现实;更让我们看到一个文士对百姓的悲悯,对世态的慨叹,对环境的担忧,对王者的希望,对文明的祈盼……
所以,孟子要求王者要实行“王道”,那么,孟子笔下的理想社会到底是什么样子呢?
是农民在田地里春耕秋获时忙碌的身影,是渔民在水边撒网捕渔时的欢歌,是工匠以时入山林砍伐时“坎坎”的号子……是家家宅院植桑养蚕织布的热闹,是户户朝闻鸡鸣、夜听狗叫的生机……是最终人民不饥不寒,甚至七十者能“衣帛食肉”的美好光景……凡此种种,使人民解决了“温饱”,“温饱”有了保障,可谓有了“恒产”。
孟子曰:“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恒心”,即道德观念、行为准则。他认为解决了人们最基本的物质需求后,“性本善”的人们自然会具备一定的道德准则。但还要对人民进行“庠序”之教,“申之孝悌”等,进行精神层面的“教化”,使百姓“明人伦”,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无幼以及人之幼”,使社会有秩序,社会风尚更和谐融洽。
多么美好的社会形态呀!这就是孟子“仁政”思想的具体体现。孟子认为“仁者无敌”,即实行王道就可以无敌于天下。有如此安定和乐的社会,天下之民又怎会不纷纷至焉?“不王者”,当然“未之有也”!
纵观整篇文章,其实都在讨论一个问题,即“民”的重要性。梁惠王困惑“民不加多”而问孟子,孟子阐述“王道”之政,最终回归到“天下之民至焉”。这都体现了孟子的“民本”思想。
孟子的一篇小短文,就这样在我们的层层剖析之下,如一颗古树长出新枝,逐渐枝繁叶茂。
我觉得,作为语文教师,应以“传道”为根本职责。引领学生读圣贤书,只有做到字斟句酌,才知所谓“何事”,才能感圣者仁德,入圣者之境,让圣贤之仁心善德光耀干秋万代。
附《寡人之于国也》学习任务单:
《寡人之于国也》学习任务单
柏连华
班级: 姓名:
学习规则:
1、每个学生课下预习时完成学习单中自己能完成的学习任务。
2、课上小组四人共同对预习情况公共发表,其他人认真倾听、记录、整理,不打断他人。其他人陈述完整后,可以补充自己或他人的不足,对疑难问题进行讨论,争取完成。
3、各组代表发表,其他人认真倾听、记录、整理,不打断他人。小组代表陈述完成后,本组或其他组成员可以补充,可以质疑、解答等。
4、展示发表的方式:课上可以是陈述、可以是板书、可以运用多媒体。但最终呈现的是完成学习单上所有任务的“学习任务单”。
教学目标:
1.深入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2.能熟练翻译课文
3.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学习内容及步骤:
一、孟子及其《孟子》简介:
1、学生搜集整理相关内容,课上交流。
请学生回忆所学过的孟子的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
请学生介绍对孟子的印象,(你觉得孟子是怎样的一个人?你了解哪些关于孟子的故事?结合练习册中的知识短文向大家介绍孟子的生平思想等)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成为后世广泛引用的名言警句,今天我们来学习孟子的又一篇表明他仁政思想的文章《寡人之于国也》 。
2、教师较详细的介绍孟子生平及孟子思想(多媒体)
二、学生自主完成翻译课文。
1、学生各自默读课文并翻译,在课本上标记重点字词及特殊句式。
2、组长组织本组学生交流自学成果。
3、师生解惑答疑。
三、探究交流,深入理解孟子的思想主张。1、从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中,你看到了当时社会的那些具体现象。请发挥想象描绘一下。
2、孟子要求王者要实行“王道”,那么,孟子笔下的理想社会到底是什么样子呢?请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描绘。
3、深入体会孟子“仁政”思想的核心,即“民本”思想。 纵观整篇文章,其实都在讨论一个问题,即“民”的重要性。梁惠王困惑“民不加多”而问孟子,孟子阐述“王道”之政,最终回归到“天下之民至焉”。这都体现了孟子的“民本”思想。
四、背诵课文。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