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毕业为什么不好就业?
研究生就业难是目前就业市场的大趋势,但是其实重点不在研究生,学历提升并不会导致就业都退,往往都是综合各类要素的影响。
1、研究生就业定位模糊、期望值过高
导致研究生“就业难”的主要症结之一是部分研究生的就业愿望与市场需求出现严重的“错位”。突出表现在研究生的就业意愿转换滞后,期望值过高,盲目的把就业去向定位在经济发达低区。当前我国基层教育、卫生、文化等涉及民生的岗位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缺口很大,但由于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毕业研究生扎堆发达低区现象十分严重,长期以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因其独特的魅力和经济优势,呈现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状况,造就了用人单位“百里挑一”的局面。而基层和西部偏远低区由于条件艰苦,虽然需要大量人才,但却很少有人问津,呈现出“有岗位没人去”的现象。
2、研究生自身经验不足、缺乏实际工作能力和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用人单位吸纳人才更加理性和务实,不再一味追求学历条件。对研究生的录用,用人单位不仅要看其过硬的专业技能,而且对其工作经验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他们必须具备职位需要的组织和协调能力。
3、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存在脱节现象
高校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专业设置是否适应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所培养人才的就业竞争力。在我国,无论学生还是家长,对热门专业都存在一种崇拜心理,人人都想成为热门高端人才,学校承受的压力自然随之加大,盲目上热门专业,培养结构自然也就发生了非理性的变化,使得这部分专业毕业生供给迅速增加而超过社会需求,社会不是不需要人才,而且需要多种类型的人才。
4、研究生就业缺乏系统规划和指导
研究生层次的人才市场是一个独特的市场,就业者需要进行科学、系统的就业规划。
以上就是导致研究生就业困难的具体原因。望采纳!
现在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众所周知的话题了。
大学毕业即面临失业,工资低,加班多。众多因素,让许多毕业生苦不堪言,于是选择考研。可是随着考研的人越来越多,研究生就业也成为了一个困难的问题。
当今社会许多用人单位招聘既有经验,又有学历的人。这让刚毕业的学生很茫然。
困惑是真实的,从焦虑中探索出的自我认知和成长也是真实的。滚滚的求职大流,让很多人洗去了学生时代的青涩,他们从学校的象牙塔里走出,从碰壁中找到方向,最终确立人生的目标和价值。
据了解,2019年全国上百所院校公布的应届硕士毕业生就业率高于97%,其中,北京邮电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院校研究生就业率高达99%,当然,也有一些地方院校研究生就业率不足90%。因此,院校的知名度、地域的差异,都可能是影响研究生就业的重要因素。
2.不同专业的研究生就业率相差较大。像信息工程、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人工智能等热门专业,硕士毕业生数量供不应求,甚至许多研究生在读期间就已收到用人单位的offer。另一方面,如绘画、历史学、音乐表演等专业,研究生就业渠道较少,竞争较大,因此,就业的形势比较严峻。
3.个体差异。有的研究生在读期间成绩优异、科研成果丰富且社会实践经验较多,在就业时天然就比成绩平平乃至混文凭的研究生有优势。因此,不同院校、不同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时还要考虑个体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