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八)-- 仁义

 我来答
爱创文化
2022-06-28 · TA获得超过9889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247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28万
展开全部
上文节选出自《孟子·离娄》,以下没有译文,皆是随笔

        孟子的思想核心,我们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仁”。君主治理国家,孟子谏言实行仁政;百姓安居乐业,孟子教育力行仁义。中国字很特别,“仁”和“人”的读音是一样的,且“仁”的偏旁是“单人”,这样就可以把孟子的思想“仁”解释为“人”即“民为贵, 社稷次之 , 君为轻 ”、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上文一开始说,“ 天下有道”, 结合后文,可以看出,孟子认为天下的大道,就是“仁义”。那么什么是仁义呢?“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 ”,仁的主要内容就是侍奉父母,义的主要内容就是顺从兄长。孟子就认为,孝是一个人有仁德的实际表现,悌是一个人有义的实际表现。仔细思考一下,这个是很符合逻辑的: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顺,我们怎么能认为这个人能对其他的人有和善之心呢?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亲兄弟都能反目,我们怎么能证明这个人不会背叛自己的朋友呢?

        “ 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可能更熟悉的表述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这句话应该解释为:“ 不孝顺的表现有很多,没有后人是最大的 。”,而东汉赵岐在《十三经注疏》解释:“ 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穷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 ” 其实,赵岐对孟子章句的诠释并不是原汁原味的还原,而是加入了自己的一些思想,这就让人对孟子的一些言论产生了歧义。在课堂里面,语文老师都会告诉我们文言文中的“三”,很多时候并不是三个的意思,而是“很多的”、“全的”的意思,比如“勇冠三军”等。可能赵岐没有语文老师,所以认为“不孝有三”的意思是“ 于礼有不孝者三事 ”--开个玩笑。孟子所说的“不孝”有哪些呢?“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 ”:“ 惰其四支 ”、“ 博弈好饮酒 ”、“ 好货财,私妻子 ”、“ 从耳目之欲 ”、“ 好勇斗狠 ”。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