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刘景文古诗原文及翻译
『原文』
《赠刘景文》
作者: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译文』
荷塘残败再也看不到遮风挡雨的伞盖,菊花残了,还有顶霜傲雪的枝柯存在。
景文啊,一年最好的风光且莫要忘记,是那橙黄橘绿、两色相间的金秋季节。
『注释』
擎雨盖:指伞形的荷叶如雨盖一样。
傲霜:不畏寒冷、藐视风霜。
最是:正是。橙黄橘绿时:指深秋季节,橙子黄了,橘树经霜犹绿。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哲宗元佑五年(1090)冬,作者任杭州知州,时年五十四岁。刘景文:名季孙,开封人,时任两浙兵马都监,在杭州与东坡时有唱酬。刘为将门烈士之后,博学能诗,曾受王安石赏识和提拔,苏轼赞誉刘为“慷慨奇士”,以国士视之,并向朝廷推许和表荐。
『全诗赏析』
此诗为作者任杭州太守时所写,写的是残秋初冬景色,借景抒情,以物喻人,激励朋友警策自己。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作者首先描绘了残秋景象,那夏天碧叶连天的塘荷,已是茎叶枯败,绿叶衰破,再也举不起遮雨伞盖了。独立寒秋的残菊,花凋叶缺,唯有那挺拔枝干依然劲节,斗风傲霜,雄姿犹存。“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季节更换,新陈代谢,这是谁也改变不了的自然规律,败荷残菊毕竟都已过时,不得不退出竞争。请友记住,初冬已至,这是一年最好的季节,它有橙黄橘绿的好风光,尤其是橘树“经冬犹绿林”“自有岁寒心”“可以荐嘉客”,它的坚贞节操和高贵品质,是春之花、夏之荷,甚至秋之菊都不能比拟的。荷花谢了,荷叶凋零破败,菊花残了,犹有劲枝,而朋友,你还不是败荷残菊,正是橘黄橘绿的好时光呢!
这首小诗,充分显示了作者对朋友的真挚情深和豁达胸怀。他自己当时已五十四岁了,屡受打击,备尝艰辛,可他还写诗激励比他年龄还大的朋友刘景文(当时已近六十岁)。他形象地比喻自己已过五十,好比深秋残菊,犹还枝干劲节,斗风傲霜,你虽然比我大几岁,不正是人生最好的时节吗?初冬的橘黄桔绿,那是多么好的旖旎风光啊!正像他在另一首诗中所说:“莫因老骥思千里,醉后哀歌缺垂壶。(引自《次韵刘景文见寄》)激励友人千万不要垂头丧气。
『原文』
《赠刘景文》
作者:苏轼〔北宋〕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译文』
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一年中最好的光景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注释』
刘景文:刘季孙,字景文,工诗,时任两浙兵马都监,驻杭州。苏轼视他为国士,曾上表推荐,并以诗歌唱酬往来。
荷尽:荷花枯萎,残败凋谢。
擎:举,向上托。
雨盖:旧称雨伞,诗中比喻荷叶舒展的样子。
菊残:菊花凋谢。
犹:仍然。
傲霜:不怕霜冻寒冷,坚强不屈。
君:原指古代君王,后泛指对男子的敬称,您。
须记:一定要记住。
最是:一作“正是”。
橙黄橘绿时:指橙子发黄、橘子将黄犹绿的时候,指农历秋末冬初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赠给好友刘景文的。诗的前两句写景,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后两句议景,揭示赠诗的目的。说明秋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荷与菊是历代诗家的吟咏对象,常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可是为什么此诗一开头却高度概括地描绘了荷败菊残的形象,展示了一幅深秋的画面?这全然是为了强调和突出一年之中的最好景象:橙黄橘绿之时。虽然橙和橘相提并论,但事实上世人正偏重于橘,因为“橘”象征着许多美德,故屈原写《橘颂》而颂之,主要赞其“独立不迁”、“精色内白”、“秉德无私”、“行比伯夷”。此诗的结句正有此意,在表达上融写景、咏物、赞人于一炉,含蓄地赞扬了刘景文的品格和秉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1090年(元祐五年)初冬,当时苏轼正在杭州任职,任两浙兵马都监的刘季孙也在。两人过从甚密,交情很深。诗人一方面视刘景文为国士,并有《乞擢用刘季孙状》予以举荐;另一方面赠此诗以勉励之。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赠刘景文》古诗原文及翻译: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翻译: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文学鉴赏
《赠刘景文》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作于元祐五年,是送给好友刘景文的一首勉励诗。
此诗前半首说“荷尽菊残”仍要保持傲雪凌霜的气节,后半首通过“橙黄橘绿”来勉励朋友困难只是一时,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抒发作者的广阔胸襟和对同处窘境中友人的劝勉和支持,托物言志,意境高远。
苏轼这首诗虽为赠刘景文而作,所咏却是初冬景物,了无一字涉及刘氏本人的道德文章。这似乎不是题中应有之义,但实际上,作者的高明之处正在于将对刘氏品格和节操的称颂,不着痕迹地糅合在对初冬景物的描写中。
因为在作者看来,一年中最美好的风光,莫过于橙黄橘绿的初冬景色。而橘树和松柏一样,是最足以代表人的高尚品格和坚贞的节操。因此如果以情韵与理趣来看,苏诗却似略胜一筹于韩诗。
这题我会!赠刘景文古诗原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翻译:
荷花已经凋谢,没有擎雨的叶子了,菊花虽然残败,但还有傲霜的枝条。
一年中最美好的景色,您一定要记住,就是橙黄橘绿的季节。
注释:
刘景文:刘季孙,字景文,工诗,时任两浙兵马都监,驻杭州。苏轼视他为国士,曾上表推荐,并以诗歌唱酬往来。
荷尽:荷花枯萎,残败凋谢。
擎:举,向上托。
雨盖:旧称雨伞,诗中比喻荷叶舒展的样子。
菊残:菊花凋谢。
犹:仍然。
傲霜:不怕霜冻寒冷,坚强不屈。
君:原指古代君王,后泛指对男子的敬称,您。
须记:一定要记住。
正是:一作“最是”。
橙黄橘绿时:指橙子发黄、橘子将黄犹绿的时候,指农历秋末冬初。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嘉祐(宋仁宗年号,1056-1063)年间“进士”。其文汪洋恣肆,豪迈奔放,与韩愈并称“韩潮苏海”。其诗题材广阔,清新雄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创作背景:
此诗是苏轼于宋哲宗元佑五年(1090年)任杭州太守时所作。苏轼在杭州见刘时,刘已五十八岁。经苏轼向朝廷竭力保举,刘才得到小小升迁。不想只过了两年,景文就死去了。苏轼感刘人生坎坷遭遇,应当时景色作此诗作。
赏析:
诗中的“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句,用简洁的语言表现了大自然中生命的坚韧与不屈。而“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期望,希望他能珍惜美好的时光,把握人生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