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中后期为何会出现宦官专权的局面?
事实上,在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对宦官的管理是极其严格的。明太祖吸取前朝的教训,为了防止出现宦官专权的局面,甚至规定宦官不得识字,压低宦官的官阶,禁止其兼外臣的文武职衔,并悬铁牌于宫门上,明示不许干政的警戒。按道理来说,如果明朝后来的皇帝都能遵循祖制,将这些规定严格实施的话,明朝中后期大抵就不会出现宦官专权的局面。但是,从永乐皇帝开始,明朝的宦官就开始在朝堂之上占据一角,往后不断受到重用。 只是,为什么从明朝中后期开始就出现宦官专权的局面?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 东厂和西厂的设置,宦官掌握了更多的权力。东厂和西厂直接有宦官执掌,从事特务活动,只听从皇帝一人的差遣。
其二, 明成祖朱棣对宦官的依赖和宠信。朱棣的皇位得到了宦官的帮助,所以,自己在当上皇帝之后,当然不能亏待昔日曾扶持自己的那些宦官,将他们视为自己的亲信,甚至担任“监军”等重要职责。
其三, 明宣宗时期,玄宗修改祖制,将明太祖制定的规矩废除,在宫内设内书堂,令学官教授小太监识字。这样一来,小太监就接受了文化的熏陶,对朝堂之事也开始有耳闻了。
其四, 宦官任职机构膨胀,明朝中后期开始共设有二十四衙门。包括宫廷中设有司礼、内官、御用、司设、御马等12监,惜薪、钟鼓、宝钞、混堂等4司及兵仗、银作等8局,这些机构有专门的太监掌事。
其五, 宦官人数激增,拉帮结派形成所谓的阉党。据统计,明末的时候,宦官人数已达数万之众。随着他们手中握有越来越多的权力,在朝堂之上横行霸道,给整个大明朝廷带来灾难和祸患。
宦官专权在明朝中后期之所以愈发严重,这和当朝皇帝对他们的宠信和依赖是分不开的,再加上这些宦官尝到权力的滋味之后,也觊觎着更高的地位和权势,所以,明朝中后期才会出现宦官专权的严重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