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经贸大学815经济学综合如何准备。
展开全部
第一问:课本到底要看到什么程度?
一战时听一个学长说,看书要看到你提到一个知识点我就能知道它在课本上哪一页,甚至有同学专门总结哪一页有哪些知识点,我们是要考研,不是拿脑子去复印课本,这样做明显费时费力,我有我自己的想法:上面所说的明显很难做到,但如果你提到一个知识点我能知道是哪一章的内容并且与之想联系的知识点我都串联起来,我认为这说明课本我看到位了。比如,提到价格—消费曲线,我知道它是效用论里讲到的,序数效用分析即用无差异曲线分析可以得到价格—消费曲线,而通过价格—消费曲线我可以得到消费者的需求曲线!还有一个曲线叫收入—消费曲线,它可以导出消费者的恩格尔曲线!
第二问:如何看书,基本的方法套路是什么?要不要做笔记(抄书)?
一般建议至少看两遍,第一遍耐住性子咬着牙一字一句的浏览着看一遍,(看教科书第一遍就要跟看小说一样,因为没有小说有意思,为了消除陌生感,如果你之前已经看过一遍四本书了,恭喜你,你比别人成功的概率大了一点点)楼主三月份开始看已经是没有陌生感的第一遍…第二遍再看就发现课本不是那么陌生了,可以看一章把一章的脉络图画一下,在总结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把脉络之间的联系搞清楚弄明白,比如上一问中提到的关于价格消费曲线,你脑中大概要有印象:价格消费曲线是如何被推导出来的,价格消费曲线如何推导出需求曲线的,其实简单的说就是数学上的变量替换和求未知方程(大家都知道经济学的发展是以数学为基础的,越高深的经济学原理与数学的联系就越大,而数学的推导是靠逻辑而不是记忆,所以如果大家以数学为工具来记忆经济学上许多推导过程,是绝对的省时省力,在这里想传递一个理念:在学习经济学的过程中一定要联系数学,曲线的某个数学性质代表某个经济学原理等等),第三遍要不要该怎么看就取决于第二遍复习的效果了,我当时第二遍忘的有点厉害,所以根据我自己写的脉络图又复习了一遍,(在这里想吐槽的是微观还好,高的宏观也还好,多恩布什那本书真的是看的太痛苦了,但我又不得不夸他,老外研究东西就是全面透彻!)在这里要说一下,三月份到七月初是四个月的时间,在四个月的时间最多把四本书看个一篇半,现在是四月份,到七月初的话你可能只能认真的看上一遍,以我当时的看书速度确是这样,每天分给专业课大约三个小时的时间当然最好在下午,因为考研专业课在下午考,我是这样认为的,也是这样做的,其实在课本的复习上目的只有一个:建立宏观微观的知识点脉络图,具体的某个知识点、某个定义不知道不清楚没关系,就是像画一棵树一样,先把树干的形状画出来,然后往上面添枝加叶,而画树干这一步就决定了你这棵树能挂多少树叶!15年真题里的四十分的论述题就是拿一枝一枝的枝干出来考你的,如果没有脉络图的话,你的回答就会答非所问…
看课本期间一定不要抄书,你的笔记上应该很空,到处都是大括号中括号,脉络图你懂的!
第三问,看书的话是不是全部都是要看一遍,还是有些部分不用看的?
在看书的过程中,一定有你看的非常恶心想要跳过的章节比如说要素市场那章每次看就是云里雾里,在这里要说一下的是:高的宏微观课本尽量都看,课后习题尽量全做,有某一年的真题出现了课后题,你说要不要重视,平迪克跟多恩布什的课本的话就有一些章节不必那么重视,我会把平迪克和多恩布什书的重点章节跟重点习题贴给大家!
七月份到八月份是一个过渡期,我当时搬到了新租的房子里,(一战的同学不要纠结是回家学还是留校学了,听我的,留校学吧,在学习的地方学习,在玩的地方好好玩)开始看圣才教育的笔记,每天早读时也要背一背相关的名词解释,考研复习转入全身心准备状态,当时七月份到九月份每天用四到五个小时的看专业课,主要是看看书加做课后题,然后结合着圣才的笔记总结每章的重难点。
第四问,二战重新看书笔记怎么做最有效果?
其实说到这里,大家应该清楚复习理念是怎样的,关键是复习方法、所谓的技巧,让大家失望一下,我没有找到什么可以让你一日千里的复习方法,有的只是一遍一遍的看笔记、思考、搞明白每一个经济原理的涵义,再附以习题巩固。
这里要再贴一遍贸大815经济学综合的题型分布:图片
其中选择和名词解释考察的是对基本概念的掌握,辨析和论述题考察的更深入一些,是对知识点的灵活运用,计算题自然不用再说。
七月份到九月份大约三个月的时间我用于进行强化复习:高的两本书的课后题加看书用了大约一个月的时间,基本上一天一章,平迪克的基本上也是一天一章,课后习题是大部分都看了,多恩布什的书光看了一遍笔记课后习题看了很少一部分,主要是梳理一下宏观经济学那几大思想流派的基本内容。复习时间安排上基本要么下午三小时晚上二小时,要么下午两小时晚上三小时(这里贴一下当时全天的复习安排:早晨七点到操场晨读一小时:主要是背英语作文和名词解释,吃早饭打水,到教室开始自习,基本是从八点半到12点:三个小时搞数学,半个小时左右搞政治一千题,吃饭回宿舍午睡,两点到教室,下午是两点到六点:一般是三小时专业课加一小时英语,六点吃饭去小操场逛逛,七点左右开始晚自习,七点到十点半:看情况分配)
到了十月份开始真题模拟,因为当时改革,没有最新的真题,所以真题做的很快,大概是一天一套题,剩余时间继续总结笔记,又拿了一个笔记本把有疑问的课后习题抄了下来,越往后的时间就越来越单调了,圣才笔记也翻得越来越快,十一月份就到了查缺补漏的时候了,觉得哪里不足补哪里就好,十二月份还是在做题中度过的,强调一点:课后题至少做三遍,计算题必须45分以上…
然后是数学三
数三到底该如何取得理想的成绩!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大概在四五年以前(这个每个人时间不一样哈)我们经历过一次人生中最为重要的考试—高考,如果说高考数学你取得了一个不错的成绩,那么其指导思想也可以用到考研数学中,无疑这一番学习又将是苦中作乐,学习是我们认识世界的方式,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学习将不再是苦,学业有成之时,学习将成为我们生活的依托。(对学习的认识这段话是某名人讲的,分享出来,共勉!
先说资料选择,市面上主流的有李永乐的复习全书,张宇的各种讲(高数十八讲,线代九讲,概率九讲),虽然我用的是复习全书,但感觉复习全书的高数部分总结的真心不咋地,对张宇这个老师印象很好,也买了他的《命题人八套卷》,非常不错,最近还听说了一位叫毛纲源的老师,据说资料总结的很好,不过我个人推荐张宇的各种讲,因为李永乐的复习全书每年改版几乎没变化,李振元总结的高数真心一般,李永乐的线代讲义是业界公认的给力,永乐大帝是老了年纪大了,连经典400题每年都只是换换题目顺序…
基础复习阶段的习题书也是必要的,李永乐《基础660》和张宇的《题源1000》买一本全书做累了做做就好…
真题的话建议张宇的《真题大全解》,只有一个原因:市面上包含真题最多的真题书,再过时的真题也比模拟题好!模拟题是大项,《经典400题》《命题人8+4》尽可能的多做些吧!
初期复习(三月到七月初)
有些研友问初期复习是看课本教材还是复习全书,有时间的话最好是看一遍课本,看课本重点是看课本上的定义定理以及例题!课后题可以拿来练练手,有不会现在也不要太过纠结,找个错题本把做错的跟不会的都抄下来,咱日后算账!
问题一:高数,线代,概率的课本哪些章节是大纲不要求的?
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三重积分,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曲率,这些不考。
概率与数理统计中,样本分布与数理统计,第七章以后基本不考。
线性代数,基本都考,除了特别复杂的运算。
强化阶段:(七月初到十月初)
说一个底线,十月份之前复习全书两遍必须搞定!我复习全书第二遍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基本上就是把第二遍还是不会的题抄到错题本上,然后就把复习全书扔掉,专心进行题海大战!
问题二,复习全书第一和第二遍的重点跟要求是什么?
这里要说下,如果你担心进度的问题,复习全书最好六月份开始做,三个月第一遍可以做的很认真,在复习的时候注意用不同的标记做过的题,比如用三角号标记很简单不需要再看的题,圆形标记有一定难度费了功夫可以做出来的题等等……提高复习效率,毕竟数学是一门非常消耗时间的学科,错题本也要经常看看,温故而知新。第二遍再做的时候就把实在不会的题和经典的题抄在错题本上,以后对错题本进行车轮战,一遍一遍的消灭错题。还有就是,强化阶段可以拿05年之前的真题练练手。05年之前的题张宇的真题书上有!
一战时听一个学长说,看书要看到你提到一个知识点我就能知道它在课本上哪一页,甚至有同学专门总结哪一页有哪些知识点,我们是要考研,不是拿脑子去复印课本,这样做明显费时费力,我有我自己的想法:上面所说的明显很难做到,但如果你提到一个知识点我能知道是哪一章的内容并且与之想联系的知识点我都串联起来,我认为这说明课本我看到位了。比如,提到价格—消费曲线,我知道它是效用论里讲到的,序数效用分析即用无差异曲线分析可以得到价格—消费曲线,而通过价格—消费曲线我可以得到消费者的需求曲线!还有一个曲线叫收入—消费曲线,它可以导出消费者的恩格尔曲线!
第二问:如何看书,基本的方法套路是什么?要不要做笔记(抄书)?
一般建议至少看两遍,第一遍耐住性子咬着牙一字一句的浏览着看一遍,(看教科书第一遍就要跟看小说一样,因为没有小说有意思,为了消除陌生感,如果你之前已经看过一遍四本书了,恭喜你,你比别人成功的概率大了一点点)楼主三月份开始看已经是没有陌生感的第一遍…第二遍再看就发现课本不是那么陌生了,可以看一章把一章的脉络图画一下,在总结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把脉络之间的联系搞清楚弄明白,比如上一问中提到的关于价格消费曲线,你脑中大概要有印象:价格消费曲线是如何被推导出来的,价格消费曲线如何推导出需求曲线的,其实简单的说就是数学上的变量替换和求未知方程(大家都知道经济学的发展是以数学为基础的,越高深的经济学原理与数学的联系就越大,而数学的推导是靠逻辑而不是记忆,所以如果大家以数学为工具来记忆经济学上许多推导过程,是绝对的省时省力,在这里想传递一个理念:在学习经济学的过程中一定要联系数学,曲线的某个数学性质代表某个经济学原理等等),第三遍要不要该怎么看就取决于第二遍复习的效果了,我当时第二遍忘的有点厉害,所以根据我自己写的脉络图又复习了一遍,(在这里想吐槽的是微观还好,高的宏观也还好,多恩布什那本书真的是看的太痛苦了,但我又不得不夸他,老外研究东西就是全面透彻!)在这里要说一下,三月份到七月初是四个月的时间,在四个月的时间最多把四本书看个一篇半,现在是四月份,到七月初的话你可能只能认真的看上一遍,以我当时的看书速度确是这样,每天分给专业课大约三个小时的时间当然最好在下午,因为考研专业课在下午考,我是这样认为的,也是这样做的,其实在课本的复习上目的只有一个:建立宏观微观的知识点脉络图,具体的某个知识点、某个定义不知道不清楚没关系,就是像画一棵树一样,先把树干的形状画出来,然后往上面添枝加叶,而画树干这一步就决定了你这棵树能挂多少树叶!15年真题里的四十分的论述题就是拿一枝一枝的枝干出来考你的,如果没有脉络图的话,你的回答就会答非所问…
看课本期间一定不要抄书,你的笔记上应该很空,到处都是大括号中括号,脉络图你懂的!
第三问,看书的话是不是全部都是要看一遍,还是有些部分不用看的?
在看书的过程中,一定有你看的非常恶心想要跳过的章节比如说要素市场那章每次看就是云里雾里,在这里要说一下的是:高的宏微观课本尽量都看,课后习题尽量全做,有某一年的真题出现了课后题,你说要不要重视,平迪克跟多恩布什的课本的话就有一些章节不必那么重视,我会把平迪克和多恩布什书的重点章节跟重点习题贴给大家!
七月份到八月份是一个过渡期,我当时搬到了新租的房子里,(一战的同学不要纠结是回家学还是留校学了,听我的,留校学吧,在学习的地方学习,在玩的地方好好玩)开始看圣才教育的笔记,每天早读时也要背一背相关的名词解释,考研复习转入全身心准备状态,当时七月份到九月份每天用四到五个小时的看专业课,主要是看看书加做课后题,然后结合着圣才的笔记总结每章的重难点。
第四问,二战重新看书笔记怎么做最有效果?
其实说到这里,大家应该清楚复习理念是怎样的,关键是复习方法、所谓的技巧,让大家失望一下,我没有找到什么可以让你一日千里的复习方法,有的只是一遍一遍的看笔记、思考、搞明白每一个经济原理的涵义,再附以习题巩固。
这里要再贴一遍贸大815经济学综合的题型分布:图片
其中选择和名词解释考察的是对基本概念的掌握,辨析和论述题考察的更深入一些,是对知识点的灵活运用,计算题自然不用再说。
七月份到九月份大约三个月的时间我用于进行强化复习:高的两本书的课后题加看书用了大约一个月的时间,基本上一天一章,平迪克的基本上也是一天一章,课后习题是大部分都看了,多恩布什的书光看了一遍笔记课后习题看了很少一部分,主要是梳理一下宏观经济学那几大思想流派的基本内容。复习时间安排上基本要么下午三小时晚上二小时,要么下午两小时晚上三小时(这里贴一下当时全天的复习安排:早晨七点到操场晨读一小时:主要是背英语作文和名词解释,吃早饭打水,到教室开始自习,基本是从八点半到12点:三个小时搞数学,半个小时左右搞政治一千题,吃饭回宿舍午睡,两点到教室,下午是两点到六点:一般是三小时专业课加一小时英语,六点吃饭去小操场逛逛,七点左右开始晚自习,七点到十点半:看情况分配)
到了十月份开始真题模拟,因为当时改革,没有最新的真题,所以真题做的很快,大概是一天一套题,剩余时间继续总结笔记,又拿了一个笔记本把有疑问的课后习题抄了下来,越往后的时间就越来越单调了,圣才笔记也翻得越来越快,十一月份就到了查缺补漏的时候了,觉得哪里不足补哪里就好,十二月份还是在做题中度过的,强调一点:课后题至少做三遍,计算题必须45分以上…
然后是数学三
数三到底该如何取得理想的成绩!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大概在四五年以前(这个每个人时间不一样哈)我们经历过一次人生中最为重要的考试—高考,如果说高考数学你取得了一个不错的成绩,那么其指导思想也可以用到考研数学中,无疑这一番学习又将是苦中作乐,学习是我们认识世界的方式,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学习将不再是苦,学业有成之时,学习将成为我们生活的依托。(对学习的认识这段话是某名人讲的,分享出来,共勉!
先说资料选择,市面上主流的有李永乐的复习全书,张宇的各种讲(高数十八讲,线代九讲,概率九讲),虽然我用的是复习全书,但感觉复习全书的高数部分总结的真心不咋地,对张宇这个老师印象很好,也买了他的《命题人八套卷》,非常不错,最近还听说了一位叫毛纲源的老师,据说资料总结的很好,不过我个人推荐张宇的各种讲,因为李永乐的复习全书每年改版几乎没变化,李振元总结的高数真心一般,李永乐的线代讲义是业界公认的给力,永乐大帝是老了年纪大了,连经典400题每年都只是换换题目顺序…
基础复习阶段的习题书也是必要的,李永乐《基础660》和张宇的《题源1000》买一本全书做累了做做就好…
真题的话建议张宇的《真题大全解》,只有一个原因:市面上包含真题最多的真题书,再过时的真题也比模拟题好!模拟题是大项,《经典400题》《命题人8+4》尽可能的多做些吧!
初期复习(三月到七月初)
有些研友问初期复习是看课本教材还是复习全书,有时间的话最好是看一遍课本,看课本重点是看课本上的定义定理以及例题!课后题可以拿来练练手,有不会现在也不要太过纠结,找个错题本把做错的跟不会的都抄下来,咱日后算账!
问题一:高数,线代,概率的课本哪些章节是大纲不要求的?
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三重积分,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曲率,这些不考。
概率与数理统计中,样本分布与数理统计,第七章以后基本不考。
线性代数,基本都考,除了特别复杂的运算。
强化阶段:(七月初到十月初)
说一个底线,十月份之前复习全书两遍必须搞定!我复习全书第二遍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基本上就是把第二遍还是不会的题抄到错题本上,然后就把复习全书扔掉,专心进行题海大战!
问题二,复习全书第一和第二遍的重点跟要求是什么?
这里要说下,如果你担心进度的问题,复习全书最好六月份开始做,三个月第一遍可以做的很认真,在复习的时候注意用不同的标记做过的题,比如用三角号标记很简单不需要再看的题,圆形标记有一定难度费了功夫可以做出来的题等等……提高复习效率,毕竟数学是一门非常消耗时间的学科,错题本也要经常看看,温故而知新。第二遍再做的时候就把实在不会的题和经典的题抄在错题本上,以后对错题本进行车轮战,一遍一遍的消灭错题。还有就是,强化阶段可以拿05年之前的真题练练手。05年之前的题张宇的真题书上有!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