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让诸葛亮中计的,整个三国只有一个人,可惜很少有人知道

 我来答
梦之缘文化
2022-11-08 · TA获得超过1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332
采纳率:94%
帮助的人:141万
展开全部

《三国演义》中,对诸葛亮的能力极尽夸张渲染之能事,几乎把他说成是个神仙般人物。而正史《三国志》中的诸葛亮,虽然没有《三国演义》中那么神乎其神,但客观而言,在三国时代的众多能人贤才中,诸葛亮确实是最为出类拔萃的角色之一。无论是无可挑剔的德行与操守,还是妙算如神的用兵之术,抑或是宽严相济的治国之道,能像诸葛亮一样兼而有之的,三国时代几乎挑不出第二人。

在三国之间连绵不断的战事中,诸葛亮的才干得到充分展现。三国之中地盘最小、人口最少、综合国力最弱的蜀汉,却能雄踞巴蜀地跨荆襄,甚至气势汹汹地对实力强大的魏国进行主动出击,并且丝毫不落下风,诸葛亮在其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纵观三国历史,诸葛亮一生的征战生涯中,有一个显著特点,他虽做不到百战百胜,但很少中别人的计策。最多是他的计策被人识破,无功而返,而很少有人能让他中计。原因有两点,一是诸葛亮精于用兵之道,军事才能卓越,读过他的军事著作《心书》的人都可以深深体会到这一点。

二是“诸葛一生唯谨慎”,他用兵看似天马行空奇计百出,实则心细如发,用兵讲究“十全必克”,滴水不漏,让对手很难抓住他的漏洞。即使是号称唯一能与诸葛亮抗衡的司马懿,面对诸葛亮,也只能采取守势,来个闭关自守龟缩不出,因为司马懿深知和诸葛亮对阵,只能“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不过,诸葛亮并非活神仙,他去世前一年,就曾中了别人的计策,被一个人算计了一道。这个人就是曹魏大臣刘放。此人的名头在三国群英中不算响亮,知道他的人很少。但真实历史中,刘放却是曹魏发展历史上有过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刘放原先是东汉末年的一个小官吏,三国初期,群雄割据,刘放慧眼识人,主动前去投靠了当时还不成气候的曹操。

刘放初见曹操,还给他带来一份大礼。刘放凭三寸不烂之舌,说服当时一个割据渔阳的军阀王松,与王松一起把渔阳之地和几千生力军一起献给曹操,可把曹操高兴坏了,《三国志》记载,曹操“大悦”,把刘放比作献河西之地归汉的东汉名臣班彪。自此之后他就一直跟随曹操征战四方,为曹魏开国运筹帷幄,先后侍奉过曹操、曹丕、曹叡、曹芳四朝君主,是曹魏的开国元勋兼四朝老臣。

刘放精明强干,智计过人,《三国志集解》称他“魏之谋主也,运筹决胜,功绩卓然”。他一生最有代表性的战绩就是用离间计,成功算计了诸葛亮,对吴蜀联盟造成很大破坏。关羽丢失荆州之后,刘备赫然一怒,与东吴孙权大战一场,维持三国平衡的孙刘联盟彻底瓦解。这对于强大的魏国而言,无异于是天大的好消息,对于吴蜀两国而言却堪称致命的灾祸。

刘备死后,诸葛亮以大局为重,苦心孤诣不计前嫌,百般与孙权交好,费尽心机才把吴蜀联盟重建起来。两国重新携手,戮力同心共抗曹魏,才算使得三国割据的局面得以维持下来。

《三国志》记载,青龙元年,魏明帝曹睿在位期间,“孙权与诸葛亮连和,欲俱出为寇”。孙权和诸葛亮经过秘密商讨,决定对曹魏来一个大招,弄好了就此把曹魏灭掉也未可知。诸葛亮一方兵出祁山,攻伐曹魏,孙权联结招抚辽东军阀公孙渊,三方同时出兵,从南北东三面夹攻曹魏。

魏国虽然兵多将广,但若同时遭到三大强敌围攻,局面也不容乐观。危急关头,刘放用了一计,让诸葛亮上了一当,也让魏国度过危机。《三国志》记载,孙权给诸葛亮写了一封信,结果信使被魏国边防军俘获,把信件上交曹魏朝廷。刘放一看这封信,计上心来,“放乃改易其辞,往往换其本文而附合之”。他模仿孙权的口气,重新假造一封书信,信中透露出孙权“若欲归化”,有降顺曹魏之心。然后派人把这封信送交诸葛亮。

诸葛亮得到书信,看过内容后惊疑不定。本身吴蜀在夷陵之战后关系已经大不如前,彼此不无猜疑防范之心,大战之前诸葛亮忽然得到这样一封信,他就是再神机妙算也想不到这封信已经被人偷梁换柱,于是对东吴的诚意大为怀疑,派人又把这封信誊录后转交孙权,质问他到底是什么意思。

结果孙权“惧亮自疑,深自解说”,反复去信给诸葛亮解释,但诸葛亮却由此怀疑孙权两面三刀,脚踩两条船,对他再无信任之心。两家关系就此降至冰点,结果三方联合作战计划就此破产,刘放用自己的智慧让诸葛亮中了计,也让魏国躲过一劫。魏明帝大喜过望,对刘放十分赏识,“加侍中、光禄大夫”。刘放也成为三国能人中仅有的能让诸葛亮中计的人,可惜却少有人知。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