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虚痰简介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目录
- 1 拼音
- 2 注解
- 3 参考资料
- 附:
- 1 治疗气虚痰的方剂
- 2 治疗气虚痰的中成药
- 3 气虚痰相关药物
- 4 古籍中的气虚痰
1 拼音
qì xū tán
2 注解
气虚痰为病证名[1]。因气虚所致的痰证[1]。见《症因脉治》卷二。《症因脉治》卷二:“气虚痰,面黄肌瘦,六脉濡缓。”证见面黄肌瘦,六脉濡缓。治宜健脾、益气、化痰[1]。方用六君子汤等[1]。
参见痰证:痰证为病证名[2]。痰古作澹或淡[2]。指痰浊停留体内的病证[2]。《诸病源候论》已有寒痰、热痰等名[2]。《丹溪心法·痰十三首差》:“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凡痰之为患,为喘为咳,为呕为利,为眩为晕,心嘈杂,怔忡,惊悸,为寒热痛肿,为痞膈,为壅塞,或胸胁间漉漉有声,或背心一片常为冰冷,或四肢麻痹不仁。”《症因脉治·痰症》:“痰之为病,变化百出,皆内因七情,外感六气,中宫失清化之令,熏蒸结聚而成。须分所兼之邪治之。”《景岳全书·杂证谟》:“五脏之病,虽俱能生痰,然无不由乎脾肾,盖脾主湿,湿动则为痰;肾主水,水泛亦为痰;故痰之化,无不在脾,而痰之本,无不在肾。所以凡是痰证,非此则彼,必与二脏有涉。”痰又与肺关系密切[2]。故有“脾为生痰之源,肺含芹迹为贮痰之器”之说[2]。由于痰浊停留部位、病因及症状表现不同,有风痰、寒痰、湿痰、燥痰、热痰、气痰、虚痰、实痰等病证谈并[2]。
3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