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意思?
∞:无穷大符号,符号∝:表示成正比例。
∝介绍:
符号“∝”表示成正比例。
一个物理量y随另一个物理量x的正比关系,可以表示为y∝x(读作“y正比于x”)。例如,在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s/t中,s与t成正比,记作s∝t。
∞介绍: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ixtote,公元前384-322)认为,无穷大可能是存在的,因为一个有限量是无限可分的,但是无限是不能达到的。
12世纪,印度出现了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布哈斯克拉(Bhaskara),他的概念比较接近理论化的概念。
将8水平置放成"∞"来表示"无穷大"符号是在英国人沃利斯(John Wallis,)的论文《算术的无穷大》(1655年出版)一书中首次使用的。
扩展资料:
发展历史
早期无限的观点
最早关于无限的记载出现在印度的夜柔吠陀(公元前1200-900)。书中说:“如果你从无限中移走或添加一部分,剩下的还是无限。”
印度耆那教的经书《Surya Prajnapti》把数分作三类:“可计的”,“不可计的”及“无限”。每一类再细分作三序分:
可计的:小的、中的与大的。 不可计的: 接近不可计的、真正不可计的与计无可计的。 无限:接近无限、真正无限与无穷无尽。 这是在人类记载上第一次出现无限也可以分类这一个念头。
文艺复兴时代到近代
伽利略最先发现一个集合跟它自己的正适子集可以有相同的大小。
他用上一一对应的概念说明自然数集{1, 2, 3, 4 ...}跟子集平方数集{1,4,9,16,...}一样多。
就是1→1、2→4、3→9、4→16、.....
一一对应正是用于研究无限必要的手法。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