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科学家的故事?
1、柏拉图
课堂上,哲学家苏格拉底拿出一个苹果,站在讲台前说“请大家闻闻空气中的味道”。一位学生举手回答:“我闻到了,是苹果的香味~”苏格拉底走下讲台,举着苹果慢慢地从每个学生面前走过,并叮嘱道:“大家再仔细的闻一闻,空气中有没有苹果的香味,” 这时已有半数学生举起了手。
苏格拉底回到了讲台上,又重复了刚才的问题。这一次,除了一名学生没有举手外,其他的全都举起了手。苏格拉底走到了这名学生面前问:“难道你真的什么气味也没有闻到吗,”那个学生肯定的说:“我真的什么也没有闻到”。
这时,苏格拉底向学生宣布:“他是对的,因为这是一只假苹果。”这个学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哲学家柏拉图。
2、钟南山
非典刚出来时,中国许多医学权威都认为是衣原体病毒,但钟南山院士另有发现,他大胆质疑,屡次坚持自己的观点,认为是冠状病毒,为当时快速确诊,救治病人立下了大功劳。
3、伽利略
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用2个不同重量的铁球经过实验得出了一个结论:物体做自由落体时,不因重量而呈现不同的速度。亚里士多德认为:不同重量的物体,从高处下降的速度与重量成正比,重的一定较轻的先落地。
这个结论到伽利略时差不多近2000年了,还未有人公开怀疑过。物体下落的速度和物体的重量是否有关系:伽利略经过再三的观察、研究、实验后,发现如果将两个不同重量的物体同时从同一高度放下,两者将会同时落地。于是伽利略大胆地向天经地义的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进行了挑战。
伽利略提出了崭新的观点:轻重不同的物体,如果受空气的阻力相同,从同一高处下落
4、小泽征尔
一次他去欧洲参加指挥家大赛,在进行前三名决赛时,他被安排在最后一个参赛,评判委员会交给他一张乐谱。小泽征尔以世界一流指挥家的风度,全神贯注地挥动着他的指挥棒,指挥一支世界一流的乐队,演奏具有国际水平的乐章。
正演奏中,小泽征尔突然发现乐曲中出现不和谐的地方。开始,他以为是演奏家们演奏错了,就指挥乐队停下来重奏一次,但仍觉得不自然。这时,在场的作曲家和评判委员会权威人士都郑重声明乐谱没问题,而是小泽征尔的错觉。他被大家弄得十分难堪。
在这庄严的音乐厅内,面对几百名国际音乐大师和权威,他不免对自己的判断产生了动摇但是,他考虑再三,坚信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于是,大吼一声:“不!一定是乐谱错了!“喊声一落音,评判台上那些高傲的评委们立即站立向他报以热烈的掌声,祝贺他大赛夺魁。
原来,这是评委们精心设计的圈套。前面的选手虽然也发现了问题,但也放弃了自己的意见。
5、哥白尼
天文学家哥白尼通过对行星的不断观察,分析计算,得出结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围绕太阳转。”日心说的提出和以往科学家所接受的地心说相左,是像常人那样接受地心说相左,是像常人那样接受地心说,还是坚持自己,是相信权威,还是忠于实践。
又经过数年计算,他终于肯定自己,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将真理公之于众,发了一场子让革命。
2、伟大的化学家罗蒙诺索夫,出生在一个渔民家庭,从小随父亲到海上打鱼.他对大海发生的所有自然现象都感兴趣.出海时,回到家里,罗蒙诺索夫总是要问父亲许多问题.“为什么夏季傍晚海面会出现光亮的水纹?”“为什么冬夜天空会出现绚丽的北极光?”“为什么海水每天两起两落?”
3、爱迪生小时候对什么都感兴趣.对自己不了解的事情总想试一试,弄个明白.有一次他看见花园的篱笆边有一个野蜂窝,感到很奇怪,就用棍子去拨,想看个究竟,结果脸被野蜂蜇得肿了起来,他还是不甘心,非看清楚蜂窝的构造才行.爱迪生后来成了举世闻名的大发明家.
4、大动物行为学家古多尔曾经说过:闷热的鸡窝常常和我们儿童时代的回忆交织在一起.小时候,我曾钻进鸡窝一直呆了五个钟头,为的是要看看母鸡究竟是怎么下蛋的.
5、我国伟大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常常一个人靠着家乡的一些来历不明的石头出奇的遐想,好奇的自问,为什么这里会出现这些孤零零的巨石?它们是借助什么力量到这儿来的.后来李四光走遍了全中国山川河流,作了大量的考察与研究,终于断定这些怪石是冰川的浮砾,是第四纪冰川的遗迹.纠正了国外学者断定中国没有第四纪冰川的错误理论.
6、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小时候看到苹果熟了,掉下来很好奇,他想,地球上的东西,失去了支持后为什么都掉到地上来,而不会向其它方向掉呢?后来,他终于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几乎每一个科学家的传说都可以告诉我们,他们的一生是充满了对大自然奥秘好奇的一生,正是这种好奇心引导他们一步步攀登科学的高峰.
单纯的好奇心并不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特征.女动物行为学家古多尔在非洲的原始森林中就发现黑猩猩对她的帐篷里的一切都感到好奇,并且设法打开每一个纸箱.但是,人类的好奇与动物的好奇心有根本的区别.人是凭着理性的大脑而产生的好奇心,这种好奇心表达了人类求知的渴望.人们对自然了解得越多,就越希望了解到更多的知识和信息,这就是巴浦洛夫称之为“这是什么”的本能——提问题的本能.在生物进化史中获得外界最大信息量的生物最有可能适应环获得生存的权利.
儿童时代的好奇心是自发幼稚的,自发幼稚的好奇心是不会长久的.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纯真的好奇心的火光渐渐熄灭.”一般人的好奇心如电光石火,瞬息即逝.而科学家一旦被激起好奇心理,它所点燃的思维火焰,不到问题的彻底解决是不会熄灭的.
科学家的好奇心是对新事物的敏感与探求.它是以大量原有经验和知识为基础的.爱因斯坦曾说:“这种‘惊奇’似乎只是为经验同我们的充分固定的要领世界有冲突出才会发生.每当我们强烈地经历互这种冲突时,它就会以一种决定性的方式反过来作用于我们的思维世界.这个思维世界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对‘惊奇’的不断摆脱”这就是说科学家的好奇是在新的经验与原有理论概念发生矛盾时产生的,而科学家学习、探索过程则是摆脱这种惊奇的过程.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的发展就是好奇心的产生、摆脱、再产生、再摆脱的过程,善于好奇又善于转为不足为奇;善于提问题又善于解决问题,这是科学就应该具备的.
好奇心是科学家们学习、研究的最初动因,也是最基本的创造心理因素.
但单纯的好奇心从来不是科学发展的主要动力,还要发展成对事业的兴趣和更深层次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