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男孩在古代被称呼什么?
12岁的男孩在古代被称之为总角。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以后称童年为“总角”。出自《诗·卫风·氓》“总角之宴,言笑晏晏”译文:小孩子们在一起玩,说说笑笑自然谁也不计较。
总角之交(拼音zǒngjiǎozhījiāo),汉语成语,与“青梅竹马”相对,它指儿时结交相识并一直陪伴长大的朋友。语出《三国志·吴志·周瑜传》注引《江表传》。
扩展资料
古代男孩年龄称呼:
1、垂髫:指童年。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潘岳《藉田赋》:“被褐振裾,垂髫总发。”
2、始龀:龀,儿童换牙,即脱去乳牙长出恒牙。按生理常规,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时换牙,「始龀」便成了童年的代称。
3、束发:束,捆,结之意。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以「束发」为成童的代称,通常年十五岁始称成童。
4、舞勺:13岁。一般指15岁左右,这时应该学会各种技艺。《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译文:指男子年过5岁,而就大学,就可以上大学就读。学大_焉:在那里学审察各种技艺。
5、舞象:男十五岁~二十岁。是成童的代名词。原本是古武舞名。《礼记·内则》:“成童,舞象,学射御。”译文:小孩成为较大年龄的孩童,学习射箭。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