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是怎么形成的?
展开全部
分类: 理工学科
解析:
梅雨是如何形成的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要弄清楚停滞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雨带是如何造成的。为此,我们要从梅雨期间高、低空的大气环流形势入手,了解梅雨期的天气过程。
(一)、梅雨期的地面形势:
长江中下游地区处在欧亚大陆东部的中纬度,一方面受到从寒带南下的冷空气影响,另一方面又受到从热带海洋北上的暖湿空气影响。每年从春季开始,暖湿空气势力逐渐加强,从海上进入大陆,先至华南地区,嗣后进一步增强北移,到了初夏常常伸展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有时还可到达淮河及其以北地区。特别是在二、三千米的低空,常有一支来自海洋的非常潮湿的强偏南气流,风速达到每秒十几米到二十米左右。当它进入我国大陆以后,就与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相遇。冷暖空气相遇,交界处形成锋面,锋面附近产生降水,梅雨就属于锋面降水的性质。
如果冷空气势力比较强,云雨区将随着冷空气向南移动;如果暖空气比较强,云雨区则会随着暖空气向北移动。显然,在这两种情况下,它们都不会在一个地区停滞下来。但初夏时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一方面暖湿空气已经相当活跃,另一方面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还有一定的力量,特别是在靠近地面的空气层里,常有一小股、一小股的冷空气南下。这样,冷、暖空气就在这个地区对峙,互相争雄,形成一条稳定的降雨带。这条雨带南北只有二、三百公里,东西长却可达二千公里左右,横贯在长江中下游,向东一直可以伸展到日本。正是这条雨带的影响,所以日本的梅雨也很明显。
这条雨带在短时间里也往往有比较小的南北摆动。当冷空气加强时,它稍微南移;当暖空气加强时,它又重新北抬。当这条狭窄的雨带在南北方向做小幅度摆动时,雨带附近的地区就会出现时晴时雨的天气。在这条雨带上,还不时有一个个降雨强度比较大的中心出现。在降雨中心经过的地区,常常会出现一次次大雨或暴雨。
实际上,这条降雨带也就是冷暖空气前锋所形成的交界面--即气象广播中通常说的"锋面"的产物。不过,这种锋面与一般的锋面有许多不同之处。第一,这种锋面特别稳定。它不仅不象"冷锋"、"暖锋"那样有明显的移动,而且与一般的"静止锋"也不同。通常,"静止锋"在一个地区只能停留一、二天,多则三、四天。但是,梅雨锋在长江流域活动的时期,却正是东亚广大地区大气运动发生两次跳跃性变化之间的一段时期,在这段时期内,冷暖空气长时间相遇在长江中下游,并且双方势均力敌,各不相让,处于拉锯状态。致使这条锋面及其降雨带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特别稳定,从而给长江中下游带来了持续的阴雨天气;第二,梅雨锋的南北两侧冷暖空气性质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空气的湿度上,即南边来自海洋上的空气湿度较大,与北边的干冷空气迥然不同。而锋面两侧空气在温度方面的差异,要比其他季节的锋面小得多,冷空气过境之后,没有明显的降温;第三,它的降雨区在南北方向上很狭窄,不象冬春季节的锋面那样有十分宽广的雨区。但其降水强度,却要比别的季节强烈得多。由于这些特点是梅雨期间所特有的,因此,气象界把这条锋面称为"梅雨锋"。
梅雨是初夏季节长江中下游特有的天气气候现象,它是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北移过程中在长江流域停滞的结果,梅雨结束,盛夏随之到来。这种季节的转变以及雨带随季节的移动,年年大致如此,已形成一定的气候规律性。但是,每年的梅雨并不完全一致,存在很大的年际变化。
前面我们讲述的是正常年份梅雨形成的原因,下面我们将讨论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梅雨状况的异常。
(1)造成早梅雨的基本原因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北跳提早发生,使得我国东半部主要的降雨带突然从南岭以南移到长江中下游。像1971年的梅雨5月26日就开始了,比正常的梅雨提前半个多月。这一年天气的转折变化是从热带地区先开始的。在5月下旬短短十天内,西北太平洋热带洋面上先后发生了三次台风,这些台风发生在副热带高压的南侧,并向西北方向移动。它的这种活动,就好象副热带高压受到一个往北的推动力那样,使这个高压向北拾升上来,在这个变化期间,高空西风急流北移,长江中下游的梅雨也就因而突然开始。需要说明的是,副热带高压的提早北跳,并不都是热台风活动所引起的,其他的原因也可造成它的北跳提前发生。只要出现副高提前移到华南沿海稳定的局面,都会造成"早梅雨"。
(2)迟梅雨:有的年份,初夏南支西风急流强而稳定。6月份,在对流层的中部,从我国长江流域到日本南面的西北太平洋上,一直维持着一支强劲的西风,它的存在,抑制了西北太平洋副高的北抬,使得长江中下游的雨带久久不能建立。这样,就造成了梅雨姗姗来迟。如1982年,长江中下游的梅雨直到7月9日才开始,就是属于这种情况。这一年在6月20日以前,西风急流偏南,副热带高压也偏南。到20日前后,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伸展在我国东南沿海的高压脊曾经一度加强,北抬到华南沿海地区,长江中下游曾经出现过三、五天的阴雨天气。但是,这个变化还不是季节性的转折。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主体尚未北移,特别是南支西风还停留在北纬30度附近。在西风急流影响下,一股股冷空气南下,副热带高压不久也南退了。直到7月上旬后期,东亚上空的西风急流突然向北撤退,使副高在我国东部沿海及日本上空明显北跳,梅雨才开始到来。
(3)特长梅雨:特长梅雨的主要原因是"出梅"特别迟,如1954年梅雨到7月底8月初才结束。是什么原因使得梅雨久久不能结束呢?这一年,整个北半球的大气运动特征有许多异常之处,从亚洲及西北太平洋这个区域来看,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第一,1954年6、7月间,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比正常年份偏南很多。尤其是7月份,对流层中部东亚沿海地区副高的脊线位置基本上沿着北纬18度,比常年平均偏南约八百公里。整整一个月的平均位置比常年出现如此大的偏差,是非常罕见的。本来"小暑"以后,长江中下游应该在副高控制下,盛行东南季风,天气晴热。但由于这种偏差,这一年7月在对流层下半部,暖湿的西南季风代替了东南季风,它为"梅雨锋"停留在长江流域提供了重要条件;第二,这一年的6、7月间、有一个强大的高气压,长期停留在西伯利亚东部上空。它象一座大山那样,"阻塞"在高空西风带的通道上,使西风急流分成两支。-支从它的北边通过,另一支从它的南边向东传播,而且南边的一支还十分稳定。前面已提到,"出梅 "时,急流要移到北纬40至50度之间,而这一年7月的南支急流,却仍然沿江淮流域伸向日本列岛。在这支急流上不断有一个个低压槽自西向东移动,每当一次低压槽通过时,便与副高西北方的西南气流汇合,引起一次大到暴雨。直到8月初,这个"阻塞"高压突然消失,急流才向北移,副高也向北跳,梅雨始告结束。上面这两个特点虽然在1954年最为典型,但它对长梅雨的年份是有代表性的。凡是梅雨在7月下半月结束的年份,大多有这样的特征。这是因为进入"小暑"以后,冷空气通常已侵袭不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只有当西伯利亚上空有强大的高压"阻塞"在那里,使得急流分成两支,一支从高压南边通过,位置比正常年份大大偏南时,冷空气才能影响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同样,到那时,只有西北太平洋副高明显偏南的年份,雨带才能停留在长江流域。一旦这个高压加强,控制了长江中下游,那末,就将是烈日炎炎的盛夏了。
(4) "短梅"与"空梅":"短梅"与"空梅"通常是副热带高压与北方冷空气两者活动不协调的结果。当冷空气活动频繁的时候,副热带高压位置很南,冷暖空气交汇于南岭山脉一带。而当副高北跳到华南沿海,通常长江中下游梅雨开始的时候,高空西风急流却很快再一次北跳,冷空气活动就突然减弱了。它使得副热带高压不久再一次北跳并控制长江流域。这样,梅雨就很短或者不出现。但是,也有些年份,"空梅"是大气运动状况十分异常的结果。主要是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特别强,它北上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时间比常年提早了很多,而且很稳定,长时间停留在这个地区。这种"空梅"年份,往往会出现严重的干旱。
(5) "倒黄梅":"倒黄梅"的出现主要是东亚上空大气运动初夏到盛夏的季节转变过程中发生反复所造成的。具体说来,主要是高空西风急流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在第二次北跳以后,重新南退一段时间,这好象两军对阵,战线向前推进以后,阵地没有巩固,又不得不暂时后撤。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东部的主要降雨带,重新从黄淮流域移到长江中下游。过一段时间以后,高空西风急流和副热带高压才真正北移稳定下来,雨带从此北上,"倒黄梅"结束。
(6)上面从高空西风急流、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等方面,说明了异常梅雨产生的原因。但是必须指出,梅雨异常的出现,并不是长江中下游孤立的天气气候现象,有些严重的年份,还与整个北半球以至全球范围的大气活动异常联系在一起。全球范围内大气运动的异常与海水温度异常变化(如厄尔尼诺、拉尼娜)、全球火山活动、太阳黑子的活动等都有相当大的关系。
我国长江中下游流传着许多与梅雨有关的民间谚语,我们收集了其中的一部分以飨读者。
"三九欠东风,黄梅无大雨","三九"是指阳历1月9-17日,"黄梅"是指芒种节气(6月6-20日)。这句谚语的意思是说,三九期间如没刮过东风,或东风很少,则芒种节气雨量也将偏少。三九的第一天与芒种节气第一天相隔约150天左右。按150天的韵律,三九期间刮东风,隔150天左右将有一次类似的重复过程。所以三九期间刮东风与芒种节气的降水有对应关系。
用冬季天气特点来预报梅雨的谚语还有许多。例如"腊月里多雪,水黄梅",就是指腊月雪和梅雨存在着正相关。
"寒水枯,夏水枯","枯"指雨水偏少。谚语说,如果冬季雨水偏少,则梅雨也偏少。这是因为天气往往有阶段性。天气持续干旱,常常是某一种有利于干旱的天气形势相对稳定所造成的。但由于大气处于不断的运动中,上述相对稳定状态总是要被破坏的,并在一定条件下向着反面转化。
"发尽桃花水,必是旱黄梅","桃花水"指清明节气或四月份桃花开放期间的降水。"旱黄梅"指芒种节气梅雨偏少或梅雨开始偏迟。在长江下游地区,如果清明节或四月份桃花开放期间雨水增多,俗称"发尽桃花水",则芒种节气梅雨将偏少,或梅雨开始偏迟。"桃花落在泥浆里,打麦打在蓬尘里;桃花落在蓬尘里,打麦打在泥浆里",与此意思相似。桃花水偏多,常常标志着春季太平洋上的副热带高压比常年强盛,暖湿空气活跃,在桃花开放的清明节气里,就常在江南和上海地区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相遇对峙,以致形成桃花水偏多。到了六月份芒种节气时,副高势力又往往更新相对减弱,或北跳慢,致使梅雨偏少或开始较晚,造成两个时段雨量的反相关。
"春水铺,夏水枯","铺"是指雨水较常年偏多。谚语说明,如果春季雨水偏多,到了夏季、梅雨量少了,易出现干旱。它和"发尽桃花水,必是旱黄梅"一样,都是用春季的雨水来预测梅雨的。
"行得春风,必有夏雨",春风,是指偏东方向的风(东南风居多),夏雨是指梅雨。谚语意思是说,春季偏东风较多的年份,则夏季梅雨一般也较多。
"小满不满,黄梅不管",它指明小满与芒种节气之间,雨水存在着正相关,即如果小满节气雨水偏少,则意味着芒种节气雨水也将偏少,或黄梅偏迟。这是因为小满节气正值春夏之交,如果这个时期雨水偏少,反映了副高势力较弱,位置偏南,到了芒种节气,副高势力一般也不会很快增强,即使有一定强度,它北缘的西南气流也不会伸向长江下游-带,所以芒种节气长江下游地区雨水也将偏少。长江下游一带也把小满节气里的降水称"旱黄梅",芒种节气的降水称"正黄梅",夏至节气的降水称为"甜黄梅"。因此,芒种雨水偏少或梅雨开始偏晚(到夏至节气才开始),都称为"黄梅不管"。
以上这些群众看天经验,经当地气象资料验认,准确率均有70%到80%。换句话说,预报十次,将有七、八次正确。这说明,关于梅雨的谚语是可信的。
解析:
梅雨是如何形成的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要弄清楚停滞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雨带是如何造成的。为此,我们要从梅雨期间高、低空的大气环流形势入手,了解梅雨期的天气过程。
(一)、梅雨期的地面形势:
长江中下游地区处在欧亚大陆东部的中纬度,一方面受到从寒带南下的冷空气影响,另一方面又受到从热带海洋北上的暖湿空气影响。每年从春季开始,暖湿空气势力逐渐加强,从海上进入大陆,先至华南地区,嗣后进一步增强北移,到了初夏常常伸展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有时还可到达淮河及其以北地区。特别是在二、三千米的低空,常有一支来自海洋的非常潮湿的强偏南气流,风速达到每秒十几米到二十米左右。当它进入我国大陆以后,就与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相遇。冷暖空气相遇,交界处形成锋面,锋面附近产生降水,梅雨就属于锋面降水的性质。
如果冷空气势力比较强,云雨区将随着冷空气向南移动;如果暖空气比较强,云雨区则会随着暖空气向北移动。显然,在这两种情况下,它们都不会在一个地区停滞下来。但初夏时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一方面暖湿空气已经相当活跃,另一方面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还有一定的力量,特别是在靠近地面的空气层里,常有一小股、一小股的冷空气南下。这样,冷、暖空气就在这个地区对峙,互相争雄,形成一条稳定的降雨带。这条雨带南北只有二、三百公里,东西长却可达二千公里左右,横贯在长江中下游,向东一直可以伸展到日本。正是这条雨带的影响,所以日本的梅雨也很明显。
这条雨带在短时间里也往往有比较小的南北摆动。当冷空气加强时,它稍微南移;当暖空气加强时,它又重新北抬。当这条狭窄的雨带在南北方向做小幅度摆动时,雨带附近的地区就会出现时晴时雨的天气。在这条雨带上,还不时有一个个降雨强度比较大的中心出现。在降雨中心经过的地区,常常会出现一次次大雨或暴雨。
实际上,这条降雨带也就是冷暖空气前锋所形成的交界面--即气象广播中通常说的"锋面"的产物。不过,这种锋面与一般的锋面有许多不同之处。第一,这种锋面特别稳定。它不仅不象"冷锋"、"暖锋"那样有明显的移动,而且与一般的"静止锋"也不同。通常,"静止锋"在一个地区只能停留一、二天,多则三、四天。但是,梅雨锋在长江流域活动的时期,却正是东亚广大地区大气运动发生两次跳跃性变化之间的一段时期,在这段时期内,冷暖空气长时间相遇在长江中下游,并且双方势均力敌,各不相让,处于拉锯状态。致使这条锋面及其降雨带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特别稳定,从而给长江中下游带来了持续的阴雨天气;第二,梅雨锋的南北两侧冷暖空气性质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空气的湿度上,即南边来自海洋上的空气湿度较大,与北边的干冷空气迥然不同。而锋面两侧空气在温度方面的差异,要比其他季节的锋面小得多,冷空气过境之后,没有明显的降温;第三,它的降雨区在南北方向上很狭窄,不象冬春季节的锋面那样有十分宽广的雨区。但其降水强度,却要比别的季节强烈得多。由于这些特点是梅雨期间所特有的,因此,气象界把这条锋面称为"梅雨锋"。
梅雨是初夏季节长江中下游特有的天气气候现象,它是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北移过程中在长江流域停滞的结果,梅雨结束,盛夏随之到来。这种季节的转变以及雨带随季节的移动,年年大致如此,已形成一定的气候规律性。但是,每年的梅雨并不完全一致,存在很大的年际变化。
前面我们讲述的是正常年份梅雨形成的原因,下面我们将讨论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梅雨状况的异常。
(1)造成早梅雨的基本原因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北跳提早发生,使得我国东半部主要的降雨带突然从南岭以南移到长江中下游。像1971年的梅雨5月26日就开始了,比正常的梅雨提前半个多月。这一年天气的转折变化是从热带地区先开始的。在5月下旬短短十天内,西北太平洋热带洋面上先后发生了三次台风,这些台风发生在副热带高压的南侧,并向西北方向移动。它的这种活动,就好象副热带高压受到一个往北的推动力那样,使这个高压向北拾升上来,在这个变化期间,高空西风急流北移,长江中下游的梅雨也就因而突然开始。需要说明的是,副热带高压的提早北跳,并不都是热台风活动所引起的,其他的原因也可造成它的北跳提前发生。只要出现副高提前移到华南沿海稳定的局面,都会造成"早梅雨"。
(2)迟梅雨:有的年份,初夏南支西风急流强而稳定。6月份,在对流层的中部,从我国长江流域到日本南面的西北太平洋上,一直维持着一支强劲的西风,它的存在,抑制了西北太平洋副高的北抬,使得长江中下游的雨带久久不能建立。这样,就造成了梅雨姗姗来迟。如1982年,长江中下游的梅雨直到7月9日才开始,就是属于这种情况。这一年在6月20日以前,西风急流偏南,副热带高压也偏南。到20日前后,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伸展在我国东南沿海的高压脊曾经一度加强,北抬到华南沿海地区,长江中下游曾经出现过三、五天的阴雨天气。但是,这个变化还不是季节性的转折。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主体尚未北移,特别是南支西风还停留在北纬30度附近。在西风急流影响下,一股股冷空气南下,副热带高压不久也南退了。直到7月上旬后期,东亚上空的西风急流突然向北撤退,使副高在我国东部沿海及日本上空明显北跳,梅雨才开始到来。
(3)特长梅雨:特长梅雨的主要原因是"出梅"特别迟,如1954年梅雨到7月底8月初才结束。是什么原因使得梅雨久久不能结束呢?这一年,整个北半球的大气运动特征有许多异常之处,从亚洲及西北太平洋这个区域来看,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第一,1954年6、7月间,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比正常年份偏南很多。尤其是7月份,对流层中部东亚沿海地区副高的脊线位置基本上沿着北纬18度,比常年平均偏南约八百公里。整整一个月的平均位置比常年出现如此大的偏差,是非常罕见的。本来"小暑"以后,长江中下游应该在副高控制下,盛行东南季风,天气晴热。但由于这种偏差,这一年7月在对流层下半部,暖湿的西南季风代替了东南季风,它为"梅雨锋"停留在长江流域提供了重要条件;第二,这一年的6、7月间、有一个强大的高气压,长期停留在西伯利亚东部上空。它象一座大山那样,"阻塞"在高空西风带的通道上,使西风急流分成两支。-支从它的北边通过,另一支从它的南边向东传播,而且南边的一支还十分稳定。前面已提到,"出梅 "时,急流要移到北纬40至50度之间,而这一年7月的南支急流,却仍然沿江淮流域伸向日本列岛。在这支急流上不断有一个个低压槽自西向东移动,每当一次低压槽通过时,便与副高西北方的西南气流汇合,引起一次大到暴雨。直到8月初,这个"阻塞"高压突然消失,急流才向北移,副高也向北跳,梅雨始告结束。上面这两个特点虽然在1954年最为典型,但它对长梅雨的年份是有代表性的。凡是梅雨在7月下半月结束的年份,大多有这样的特征。这是因为进入"小暑"以后,冷空气通常已侵袭不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只有当西伯利亚上空有强大的高压"阻塞"在那里,使得急流分成两支,一支从高压南边通过,位置比正常年份大大偏南时,冷空气才能影响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同样,到那时,只有西北太平洋副高明显偏南的年份,雨带才能停留在长江流域。一旦这个高压加强,控制了长江中下游,那末,就将是烈日炎炎的盛夏了。
(4) "短梅"与"空梅":"短梅"与"空梅"通常是副热带高压与北方冷空气两者活动不协调的结果。当冷空气活动频繁的时候,副热带高压位置很南,冷暖空气交汇于南岭山脉一带。而当副高北跳到华南沿海,通常长江中下游梅雨开始的时候,高空西风急流却很快再一次北跳,冷空气活动就突然减弱了。它使得副热带高压不久再一次北跳并控制长江流域。这样,梅雨就很短或者不出现。但是,也有些年份,"空梅"是大气运动状况十分异常的结果。主要是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特别强,它北上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时间比常年提早了很多,而且很稳定,长时间停留在这个地区。这种"空梅"年份,往往会出现严重的干旱。
(5) "倒黄梅":"倒黄梅"的出现主要是东亚上空大气运动初夏到盛夏的季节转变过程中发生反复所造成的。具体说来,主要是高空西风急流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在第二次北跳以后,重新南退一段时间,这好象两军对阵,战线向前推进以后,阵地没有巩固,又不得不暂时后撤。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东部的主要降雨带,重新从黄淮流域移到长江中下游。过一段时间以后,高空西风急流和副热带高压才真正北移稳定下来,雨带从此北上,"倒黄梅"结束。
(6)上面从高空西风急流、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等方面,说明了异常梅雨产生的原因。但是必须指出,梅雨异常的出现,并不是长江中下游孤立的天气气候现象,有些严重的年份,还与整个北半球以至全球范围的大气活动异常联系在一起。全球范围内大气运动的异常与海水温度异常变化(如厄尔尼诺、拉尼娜)、全球火山活动、太阳黑子的活动等都有相当大的关系。
我国长江中下游流传着许多与梅雨有关的民间谚语,我们收集了其中的一部分以飨读者。
"三九欠东风,黄梅无大雨","三九"是指阳历1月9-17日,"黄梅"是指芒种节气(6月6-20日)。这句谚语的意思是说,三九期间如没刮过东风,或东风很少,则芒种节气雨量也将偏少。三九的第一天与芒种节气第一天相隔约150天左右。按150天的韵律,三九期间刮东风,隔150天左右将有一次类似的重复过程。所以三九期间刮东风与芒种节气的降水有对应关系。
用冬季天气特点来预报梅雨的谚语还有许多。例如"腊月里多雪,水黄梅",就是指腊月雪和梅雨存在着正相关。
"寒水枯,夏水枯","枯"指雨水偏少。谚语说,如果冬季雨水偏少,则梅雨也偏少。这是因为天气往往有阶段性。天气持续干旱,常常是某一种有利于干旱的天气形势相对稳定所造成的。但由于大气处于不断的运动中,上述相对稳定状态总是要被破坏的,并在一定条件下向着反面转化。
"发尽桃花水,必是旱黄梅","桃花水"指清明节气或四月份桃花开放期间的降水。"旱黄梅"指芒种节气梅雨偏少或梅雨开始偏迟。在长江下游地区,如果清明节或四月份桃花开放期间雨水增多,俗称"发尽桃花水",则芒种节气梅雨将偏少,或梅雨开始偏迟。"桃花落在泥浆里,打麦打在蓬尘里;桃花落在蓬尘里,打麦打在泥浆里",与此意思相似。桃花水偏多,常常标志着春季太平洋上的副热带高压比常年强盛,暖湿空气活跃,在桃花开放的清明节气里,就常在江南和上海地区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相遇对峙,以致形成桃花水偏多。到了六月份芒种节气时,副高势力又往往更新相对减弱,或北跳慢,致使梅雨偏少或开始较晚,造成两个时段雨量的反相关。
"春水铺,夏水枯","铺"是指雨水较常年偏多。谚语说明,如果春季雨水偏多,到了夏季、梅雨量少了,易出现干旱。它和"发尽桃花水,必是旱黄梅"一样,都是用春季的雨水来预测梅雨的。
"行得春风,必有夏雨",春风,是指偏东方向的风(东南风居多),夏雨是指梅雨。谚语意思是说,春季偏东风较多的年份,则夏季梅雨一般也较多。
"小满不满,黄梅不管",它指明小满与芒种节气之间,雨水存在着正相关,即如果小满节气雨水偏少,则意味着芒种节气雨水也将偏少,或黄梅偏迟。这是因为小满节气正值春夏之交,如果这个时期雨水偏少,反映了副高势力较弱,位置偏南,到了芒种节气,副高势力一般也不会很快增强,即使有一定强度,它北缘的西南气流也不会伸向长江下游-带,所以芒种节气长江下游地区雨水也将偏少。长江下游一带也把小满节气里的降水称"旱黄梅",芒种节气的降水称"正黄梅",夏至节气的降水称为"甜黄梅"。因此,芒种雨水偏少或梅雨开始偏晚(到夏至节气才开始),都称为"黄梅不管"。
以上这些群众看天经验,经当地气象资料验认,准确率均有70%到80%。换句话说,预报十次,将有七、八次正确。这说明,关于梅雨的谚语是可信的。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