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施分层教学_分层教学新研究、新尝试

 我来答
甜度不限定
2023-01-14 · TA获得超过896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628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18万
展开全部
  分层教学,顾名思义就是将所有的学生根据其智力特点和学习成绩划归到不同的层次,然后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努力让每个层次的人都得到发展。根据学生特点对学生进行划分,这不是一件难事。但划分以后,怎样编组才能更有利于分层教学的实施?本人的做法是:日常教学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编组,而测验评价则按“组内同质,组间异质”编排。而编组以后,又如何操作,才能使分层教学更能体现新课程理念?下面分两个方面具体谈谈。
  
  一、日常教学分层
  
  1. “分”与“合”,让分层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有机结合起来
  (1)划分。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结合高中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性格特征,将学生按一定的比例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是学困生,B层是中等生,C层是尖子生。当然为了不给学困生增加不必要的心理负担,教师必须做好分层前的心理辅导工作,充分利用多元智力理论,向学生阐明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2) 整合。分层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整合,所以要注意分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在教学中本人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兴趣小组,每个小组分别由A、B、C三个层次的学生按一定比例搭配而成,组与组之间水平和能力大致相当。每个小组由C层学生担任学习小组正、副组长。以上做法即“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为组内合作奠定了基础,“组间同质”为各小组之间展开公平竞争创造了条件。
  2. 让分层教学充分体现新课程理论对教学的要求
  新课程理论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那么我们在实施分层教学时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1)自主分层预习,提出问题。针对高中生阅读理解能力相对较高,学习的目的性、自觉性有所增强的特点,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向学生明确提出预习目标和要解决的问题,让每个学生带着目标和问题去学。考虑到每个人的预习能力不同,在这个环节我的要求也不同:A层学生要求主动复习旧知识,争取看懂预习内容,尝试完成预习提纲中所提的问题,不懂时主动请教本学习小组成员;B层学生要求掌握有关概念,理解有关定理、公式、例题的推演过程,并完成预习提纲中所提的问题;C层学生要求深刻理解和掌握预习内容,定理、公式要主动推导,例题要先行解答,能独立完成相应的习题,并能帮助本学习小组其他同学解决疑难问题。最后各学习小组把不能自行解决的问题收集起来,第二天提交课堂讨论。
  (2)师生互动,共同分析、解决问题。为了充分实现师生互动,让学生自己动手分析和解决问题,我的做法是:首先由各学习小组的组长把预习中产生的问题摆出来,老师通过投影或板书把问题集中呈现出来,交给全班同学思考、讨论。一般情况下,这个小组不会的问题,其他小组常常能够很好地解决,有时还不止一种方法或途径。如果碰到全班同学完全不会的问题,此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适当指点解决问题的思路,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思考,最终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问题得以解决。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在课堂上无法解决,这时就要发挥师、师互动的作用了。把问题交回给学生自行去研究、自行解决,真正做到了:问题来源于学生,最后解决于学生。值得注意的是:学生毕竟是学生,有时学生提出的问题常常是肤浅的,光解决了他们所提出的问题,并不能达成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这时老师就要站在一个新的高度,给他们不断提出新的问题,把课堂教学一步步引向高潮。一题多解、变式教学就是一种很好的解决手段。它可以引导学生从一个新的角度和深度去思考同一问题,提高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例如我在讲授“二面角的求法”这一专题时,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把二面角的常规求解过程概括为以下口诀:“一找(平面垂线),二作(公共棱垂线),三连,四证,五求。”二面角的求法是高中立体几何的一大难点,而如何顺利找到二面角的平面角是解题的关键。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常常会编制一个如下的例题,不断加大提问的难度,让学生在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中掌握新知识,发现效果良好。
  例: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已知AB=BC=2BB1 ,试求以下二面角的大小。
  ⑴求二面角C1-AB-C的大小
  ⑵求二面角C1-BD-C的大小
  ⑶求二面角D-BC1-C的大小
  
  其中第一问较易,可以直接找到二面角的平面角,可以叫A层学生解答;第二问中等难度,虽然不能直接找到平面角,但很容易找到其中一个平面的垂线,即很容易完成上面归纳的五步中的第一步,接下来按部就班即可,可以叫B层学生解答;第三问相对较难,由C层学生回答。这样下来,每个层面的学生都会有一种成就感,而且低层次的学生在观摩高层次的学生解答较高难度题目的时候,这本身就体现了学生互学、互动的一个过程。
  (3)自行归纳、总结,教师稍加指点。解决问题只是课堂教学的一个任务和环节。我们知道没有经过归纳总结的知识是零碎的,是不成体系的。所以课堂教学的另一个环节是我们必须把所学(研究)的内容进行概括和提高。常规课堂通常由老师把这节课的要点直接罗列出来,学生的任务就是准备一个笔记本抄笔记。其实这样做很难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我们也应该把这一环节的工作完完全全交给学生,由学生“自行归纳、自行总结”,教师只是一个编辑、指导者。具体做法是:先把课堂小结的任务交给各个学习小组去讨论,列出提纲,然后各小组派代表通过投影仪呈现自己的“成果”,接下来由老师和学生一起作出评判,看哪个小组的小结最完善,就选定它作为本堂课的小结的基本架构,最后当然由老师再加以补充、修改、润色,形成最终方案。
  (4)分层练习,分层批改。在常规教学过程中,教师很容易忽视练习、作业这个环节的分层设计,喜欢布置几个习题让学生统一完成。这种一刀切的做法,往往会出现A层学生吃不消,C层学生吃不饱的现象。课堂练习环节,四五分钟下来只是提笔写了一个“解”字的学生屡见不鲜;而课外作业环节,抄袭、消极怠工的学生也比比皆是。为了避免这个局面,我们可以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布置不同的层次的习题让他们做。比如,可以要求A层学生以做课后练习(容易题)为主,适当增加一些简单的习题,B层学生以做课后A组习题(中档题)为主,C层学生除了完成A组习题外,适当做一些B组习题(较难题)或老师补充的一些高考题型。
  (5)分层辅导,抓两头、促中间。即教师要做好培优辅差工作,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给没有过关的A层学生加强双基训练;给B、C层的学生进行专题讲座,评析高考有关题型,让他们熟悉高考题型,打破他们对高考的神秘感和恐惧感,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敢于挑战的精神。当然我们也可以把辅导A层学生的任务交给C层的学生去完成,以减轻老师的负担,也让C层的学生体验一下做“小老师”的滋味。
  
  二、测验评价分层
  
  本人的做法是:分层命题,统一测试,共同阅卷。
  1. 分层命题。每逢平时测验和阶段性小考,我会把学生按“组内同质,组间异质”的原则,即按优、良、中、困四个层次重新编排成若干个命题小组。在测试前的2~3周,教师先在教室内张贴一份标准样卷,向学生具体地提出命题要求,如:内容覆盖面要广,但要突出重点;题目格式要明确,语意要清楚,文句要简明扼要;试题要有难易层次,内容可以从资料中选用,但不能全部抄袭现成的试卷。然后让各命题小组按要求模仿命题。每个小组各出一份试卷。最后,教师从各命题小组出的模拟试卷中选出好的试题,综合成一份试卷,作为考试时用。注意在选用试题的时候,应适当向学困生倾斜。这样做既可以帮他们克服自卑心理,树立信心和勇气,又可以适当降低试题的难度。降低试题难度是近年来高考改革总的趋势。
  让学生自己命题,可以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如果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不深,文字语言表达能力差,就根本编写不出好的试题。为了受到老师的表扬和选用,就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查阅课本或资料。在这个过程中,自学能力、质疑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文字语言的应用能力等,也就相应地得到提高。
  2. 统一测试。据了解,有些老师采取的做法是,优生出题考优生,差生出题考差生。我觉得这种做法不妥。如果这样处理,优生的积极性无疑得到很大的提高,但同时加剧了差生的自卑心理。而且对学生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所以我们必须统一试题,统一测试。
  3. 共同阅卷。即由教师提名,从A、B、C三个层次中选出学生代表,和教师一道批改全班同学的试卷,并进行质量分析。标准答案和打分的宽严度,要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商讨和制定,不能由教师一人说了算。处理特殊答案,也要师生共同论定。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参与评卷,很容易明白“细节决定成败”的道理,以后在答题规范性方面就会比较注意。
  分层教学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教育原则,它既面向大多数的中等生,又充分调动了学困生和尖子生的学习积极性。这种“抓两头,促中间”的模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方面都有进步和提高。而分层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整合,使得学生之间不但没有分化反而更加紧密团结,班级凝聚力显著增强。所以,只要我们在分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变“学习”为“学研”,充分实现师生互动,使分层教学更加具有创新性和可操作性,那么它会是一种最有效的教学模式。
  责任编辑 潘孟良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