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寺在哪?

 我来答
老张教育新思享
优质答主

2023-03-15 · 中小学教师,皖蒙城县双涧中学
个人认证用户
老张教育新思享
采纳数:93 获赞数:9507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你一定读过杜牧的这首“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大名鼎鼎的寒山寺大概就是那硕果仅存的几座寺庙之一。寒山寺始建于南朝梁武帝时期(502-519年)。没错,梁武帝就是那个最早笃信佛教、兴建寺庙、最后被人活活饿死的文人皇帝。不过杜牧还是算少了,在梁武帝时期的南朝境内,寺庙远远不止四百八十座,而是多达2846座。寺院最初名叫妙利普明塔院。

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分散时期。在此前百姓已经经历了近300年的动荡。生活的不安与艰难让更多人转而关注心灵的平静,以求获得慰藉。同时皇权的推崇,让寺庙成为一个不用纳税不用服兵役的独立经济体,时人有云“寸绢不输官府,升米不进公仓。”说的就是这一盛况。当时的百姓为了逃避徭役和赋税,也纷纷选择出家为僧寄居在寺庙之下。

到了唐贞观年间,诗僧寒山到苏州妙利普明塔院任住持,寒山寺也因他而得名。在此后的唐玄宗年间,著名禅师希迁在此创建佛塔和寺院,提名“寒山寺”。寒山寺曾是中国十大名寺之一,历史上描写寒山寺的古诗众多,其中流传最广的当属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江枫渔火

  唐朝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整个大唐王朝都陷入了恐慌。玄宗仓皇逃离长安城。当时,江南的政局相对安定得多,许多文人和百姓都纷纷前往今天的江苏、浙江一带避难,这其中就包括张继。

  一个深秋的夜晚,张继乘船来到了苏州城外的枫桥。面对江南水乡幽美又凄凉的夜色,张继便想到自己虽然远离了战乱的北方,但仍是心怀旅愁的异乡人。怀着这样的愁绪,他提笔写下了《枫桥夜泊》这首传诵至今的七言绝句。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首诗精确而细腻地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于家国的担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惆怅,是描写愁绪的代表佳作。


寂寞烟雨,“愁”名远扬

  一首《枫桥夜泊》让张继之名传世,也让寒山寺“愁”名远播。纵观历史上与寒山寺有关的诗句,大多都带有浓浓的愁绪。

  作为地道的苏州人,文徵明(明代)曾目睹寒山寺多次在战火中被毁。他流连枫桥时常常想起张继枫桥夜泊时的落寞,再看着眼前多灾多难的古刹,不由得悲从心起,为之痛心,有感而发创作了《题<姑苏十景册·枫桥>》一诗。


  明代的吴中四杰之一高启也曾在寒山寺感怀,他创作的《赋得寒山寺送别》描绘了送别友人的分别之痛。在他的笔下,无论是“寒江”“枫桥”,还是“萧萧众叶”,到处都流露出孤寂的意境,难舍难分之情跃然纸上。

  清代梅叶道人陆鼎也曾写过关于寒山寺的诗句:“一自钟声响清夜,几人同梦不同尘。”清冷的夜晚,作客他乡的旅人默默无语,只有悠荡的钟声独自长鸣,而听着这钟声的人又各自在想着什么呢?孤寂萧索的“愁”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古诗原文

《题<姑苏十景册·枫桥>》

[明]文徵明

金阊西来带寒渚,策策丹枫堕烟雨。

渔火青荧泊棹时,客星寂寞闻钟处。

水明人静江城孤,依然落月啼霜乌。

荒凉古寺烟迷芜,张继诗篇今有无。

《赋得寒山寺送别 》

[明]高启

枫桥西望碧山微,寺对寒江独掩扉。

船里钟催行客起,塔中灯照远僧归。

渔要寂寂孤烟近,官路萧萧众叶稀。

须记姑苏城外泊,乌啼时节送君违。


《寒山寺》

[清]陆鼎

寺楼直与众山邻,鱼米东南此要津。

独惜牙郎趋利市,不闻渔火感诗人。

绝无逆旅知归客,安问寒岩旧应真。

一自钟声响清夜,几人同梦不同尘。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