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语言中词汇和语音形式之间的关系是基于约定和习惯形成的,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这意味着特定的语言符号并没有固定的、内在的意义,它们的意义是由社会共同约定和接受的。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词汇意义的任意性:在语言中,词汇的意义并非通过其音、形与实际对象之间的直接对应关系来确定的。不同语言中相同的实际对象可能用不同的词汇来表示,而相似的词汇在不同语境下可能有不同的意义。
2、语音形式的任意性:语言中的语音形式(音素、音节等)与其所表示的意义之间并没有固定的直接联系。不同语言中相同的语音形式可能表示完全不同的意义,而相似的语音形式在不同语境或音位规则下可能表示不同的词汇。
3、文法结构的任意性:语言的文法结构也具有一定的任意性。不同语言中的语序、时态、语法规则等可以有很大的差异,但它们在特定语言社群中都被认为是正确的或有效的。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的特点
1、社会约定性:语言符号的意义是经过社会共同约定和接受的。在一个特定的语言社群中,人们通过协商和共识形成了对语言符号的理解和使用规则。这些规则可能因文化背景、习惯、历史演变等因素而略有差异。
2、无直接联系性:语言符号与其所代表的对象之间没有必然的直接联系。例如,单词 "cat"(猫)并没有内在的猫的形象或意义,而是通过约定成为代表猫的符号。不同语言中对同一对象的命名可以完全不同,甚至没有相似之处。
3、可变性:语言符号的意义可以随着时间和社会变迁而发生变化。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文化交流等因素的影响,语言符号的意义也可能发生演变和扩展。例如,一些词汇的意义在不同的时代可能会有不同的解释和使用方式。
4、文化依赖性:语言符号的意义往往受到特定文化和社会背景的影响。不同文化对于某些词汇或表达方式可能有不同的解读和理解。同样的符号在不同文化中可能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或社会含义。
5、创造性:尽管语言符号受到一定的规则和约束,但人们在使用语言时具有一定的创造力和灵活性。通过转义、比喻、新词创造等方式,人们可以赋予语言符号新的意义和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