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特征:
成鸟体重10~13克, 体长10~11厘米,尾与别的草雀比起来显得较短,常被长长的尾上覆羽所遮盖,喙短而钝。
雌雄身上羽毛的颜色不同,雄鸟前额至颈后及颈侧灰色或浅灰色,从嘴基到眼下的眼先部位为白色,被两条黑色纵纹所勾勒出来,颊和耳羽暖棕或橙红色,下颏、喉和胸浅灰色有很细的整齐黑色横纹,颏部至胸部平行渐粗,以至在下缘融合成黑斑,胸部下方的两侧及两胁红褐色,并缀有白色小斑点,肩背及翅灰棕色,飞羽深灰色,腰部中段和下段的中间白色。
缘为灰色或深灰色,尾巴黑棕色,尾上覆羽黑色有近似圆形的白斑,下体其余部分白色或奶白色。嘴呈朱红色至深红色,眼睛的颜色为深褐色,跗跖、趾肉红色。
雌鸟羽色发灰,无橙红色的颊斑、喉胸部黑色横纹和两胁的褐色羽毛及白点,其余部分与雄鸟相似。
扩展资料
生活习性:
栖息于干燥的稀疏林带、灌丛、开阔的农田、草地、盐沼、种植园、公园、庭院等。多成对或集群活动,特别是旱季,常在近水域的地方聚集成千万只以上的庞大鸟群。珍珠鸟的雄鸟鸣叫较为频繁,鸣声有单音或单音快速连鸣,连鸣时急促,鸣声不太悦耳动听,但也不使人感到烦躁不安,鸣声不高,鸣叫时鸟头。雌鸟一般很少鸣唱。
成年雌雄鸟,经常形影不离,相互理羽,接吻,点头,大有夫唱妇随之浓厚情谊。珍珠鸟对饮水和水浴等均不太严格,它还可以长时间不饮水,也可以从食物中获得生理活动必需的水分。喝水的时候,有点像鸽子一样地吮吸。对水浴的要求也不高,水浴时只要稍湿羽毛,以后雌雄鸟相互整羽即可。珍珠鸟以植物性食物为主食,如植物种子、嫩叶、嫩芽,多在地面上觅食,有时在空中飞捕一些小型昆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斑胸草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珍珠鸟
珍珠鸟中的成鸟:全体羽色青蓝灰色,雌雄鸟羽色有明显的区别,易于识别。珍珠鸟的头部呈蓝灰色,嘴基的两侧及两眼下方,均有黑色的羽纹,眼先为白色,嘴基及眼下方黑羽之间,仿佛是眼下“泪痕”。
喉和胸浅灰蓝色,背、肩及翅等蓝、灰棕色。飞羽深灰褐色,尾羽较短,多为黑色,常被长的尾上覆羽所遮盖,尾羽并有较规则的白色横纹,故亦名斑马雀。嘴多为深红色,跗踪及足也为深肉红色。
雄鸟胸部下方两侧及两胁,呈栗红色,并布有小白色圆点,状如珍珠,故又名珍珠鸟、珍珠雀或金山珍珠鸟;雌鸟体羽暗淡,胸下部两侧及两胁无栗红色羽块及小白色圆点。
扩展资料
成年的珍珠鸟,每年在春、夏季繁殖,它们原分布于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等地,均是在南半球地区,当地的春、夏季在北半球却是秋、冬季,故珍珠鸟在中国没有明显的繁殖季节,全年均可繁殖,但要避开夏季炎热和冬季严寒。
珍珠鸟在野生时,善于利用天然洞穴,或其它啄洞穴营巢鸟类的废弃洞穴营巢,巢材常用细长的草茎及树叶,特别爱用禾本科植物柔软的花絮或果穗营巢。
营巢时雌雄鸟共同协作完成,一般雄鸟寻找合适的巢材,衔至洞穴,雌鸟在洞穴中搭建完成巢坯,以后逐步植入细草、羽毛、纤维等巢材,在产卵、孵卵、育雏期间,雄鸟仍要衔细柔的巢材,供雌鸟修补窠巢。
每巢产卵约为3~7枚,多数亲鸟产卵4~8枚,若亲鸟第一次参与繁殖,有的只产卵1枚,最多产卵5枚,卵白色,稍具有光泽,卵的大小为15(14.7~16.5)×11(10.2M1.6)毫米,卵重约为1.55克左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珍珠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