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形容人年龄的词语
古代形容人年龄的词语有如下:
1.不惑之年:指男子到了30岁,已经能够分辨是非,具备了一定的社会经验和理性思考能力。
2.初生之犊:指年轻人,年龄约20岁左右,还没有经过社会的磨练。
3.壮年:指年龄在40岁左右,身体健康,处于事业的巅峰。
4.中年:指年龄在50-60岁之间,已经有了一定的阅历和经验,开始为退休做打算。
5.耄耋:指年龄在70-80岁之间,已经非常老迈,行动不便,需要照顾。
拓展资料如下:
豆蔻,对应成语“豆蔻年华”,我们在文章中常使用。那“豆蔻年华”到底多少岁?豆蔻指什么?其实,古代“豆蔻年华”指的是13-14岁的女孩子。一起探讨下。
先从豆蔻本身说起。豆蔻,又名草果,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产自岭南,高丈许,外形像芭蕉,花淡黄色,秋天结果,果实扁球形,种子像石榴籽,有香味,可入药。
《本草》记载:豆蔻花生于叶间,南人取其未大开者,谓之含胎花。
就是说,南方人根据豆蔻尚未大开而像怀孕的形态来给它命名为“含胎花”的。而古人常用豆蔻来比喻少女。
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在《赠别》诗里写:“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这句诗就是说,少女姿态美好、举止轻盈,正是13岁年华,就像二月初含苞待放的豆蔻花。
当然,还有其他形容女孩子年龄的优美词语,如“碧玉年华”指16岁,“桃李年华”指20岁,“花信之年”指24岁,等等,中华文化形象生动、含蓄唯美,且韵味悠长。
及笄(jí jī),又叫既笄,对应成语“及笄之年”。在古代,汉族女子年满15岁就可结发,用笄贯之。什么是笄?《说文》:“笄,簪也”。笄,就是古代女子用来装饰发耳的一种簪子,用来插住挽起的头发,或插住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