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有哪些市
12个地级市、24个县级市.
12个地级市:
省辖市依次是武汉市、黄石市、襄阳市、荆州市、宜昌市、十堰市、孝感市、荆门市、鄂州市、黄冈市、咸宁市、随州市。
24个县级市:
大冶市、丹江口市、洪湖市、石首市、松滋市、宜都市、当阳市、枝江市、老河口市、枣阳市、宜城市、钟祥市、应城市、安陆市、汉川市、麻城市、武穴市、赤壁市、广水市、仙桃市、天门市、潜江市、恩施市、利川市。
扩展资料
【地理位置与面积】 湖北省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部,简称鄂。地跨东经108°21′42″~116°07′50″、北纬29°01′53″~33°6′47″。东邻安徽,南界江西、湖南,西连重庆,西北与陕西接壤,北与河南毗邻。东西长约740公里,南北宽约470公里。全省土地总面积18.5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94%。最东端是黄梅县,最西端是利川市,最南端是来凤县,最北端是郧西县
【地势地貌】 全省地势大致为东、西、北三面环山,中间低平,略呈向南敞开的不完整盆地。在全省总面积中,山地占56%,丘陵占24%,平原湖区占20%。
山地。全省山地大致分为四大块。西北山地为秦岭东延部分和大巴山的东段。秦岭东延部分称武当山脉,呈北西~南东走向,群山叠嶂,岭脊海拔一般在1000米以上,最高处为武当山天柱峰,海拔1612.1米。大巴山东段由神农架、荆山、巫山组成,森林茂密,河谷幽深。
神农架最高峰为神农顶,海拔3105.4米,素有“华中第一峰”之称。荆山呈北西~南东走向,其地势向南趋降为海拔250~500米的丘陵地带。巫山地质复杂,水流侵蚀作用强烈,一般相对高度在700~1500米之间,局部达2000余米。长江自西向东横贯其间,形成雄奇壮美的长江三峡,水利资源极其丰富。西南山地为云贵高原的东北延伸部分,主要有大娄山和武陵山,呈北东~南西走向,一般海拔高度700~1000米,最高处狮子垴海拔2152米。东北山地为绵亘于豫、鄂、皖边境的桐柏山、大别山脉,呈北西~南东走向。桐柏山主峰太白顶海拔1140米,大别山主峰天堂寨海拔1729.13米。东南山地为蜿蜒于湘、鄂、赣边境的幕阜山脉,略呈西南~东北走向,主峰老鸦尖海拔1656.7米。
丘陵。全省丘陵主要分布在两大区域,一为鄂中丘陵,一为鄂东北丘陵。鄂中丘陵包括荆山与大别山之间的江汉河谷丘陵,大洪山与桐柏山之间的水流域丘陵。鄂东北丘陵以低丘为主,地势起伏较小,丘间沟谷开阔,土层较厚,宜农宜林。
平原。省内主要平原为江汉平原和鄂东沿江平原。江汉平原由长江及其支流汉江冲积而成,是比较典型的河积~湖积平原,面积4万多平方公里,整个地势由西北微向东南倾斜,地面平坦,湖泊密布,河网交织。大部分地面海拔20~100米。鄂东沿江平原也是江湖冲积平原,主要分布在嘉鱼至黄梅沿长江一带,为长江中游平原的组成部分。这一带注入长江的支流短小,河口三角洲面积狭窄,加之河间地带河湖交错,夹有残山低丘,因而平原面积收缩,远不及江汉平原平坦宽阔。
参考资料:湖北省——湖北省人民政府 湖北—百度百科
12个地级市、24个县级市
12个地级市:
省辖市依次是武汉市、黄石市、襄阳市、荆州市、宜昌市、十堰市、孝感市、荆门市、鄂州市、黄冈市、咸宁市、随州市。
24个县级市:
大冶市、丹江口市、洪湖市、石首市、松滋市、宜都市、当阳市、枝江市、老河口市、枣阳市、宜城市、钟祥市、应城市、安陆市、汉川市、麻城市、武穴市、赤壁市、广水市、仙桃市、天门市、潜江市、恩施市、利川市。
1、武汉市
长江中游特大城市、湖北省的省会,总面积8494平方千米。被誉为“百湖之市”,拥有中国最大的城中湖——东湖。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武汉是辛亥革命武昌首义之地,也是国内科教名城,高校数量居全国第三。
2、黄石市
位于长江中游南岸、湖北省东南部,辖1市1县4个城区。是中部地区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和长江港口城市,被誉为“青铜古都”、“钢铁摇篮”、“水泥故乡”、“服装新市”、“劲酒之都”。
3、十堰市
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地处秦巴山区东部、汉江中上游地区,大巴山东段逶迤于南,秦岭余脉屏障其北,汉江自西向东穿越全境,总面积23680平方千米。
4、宜昌市
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地处长江中上游结合部,渝鄂湘三省市交汇地,以“三峡门户”、“川鄂咽喉”著称。辖5县3市5区,总面积2.1万平方千米。是楚文化和巴文化发展的重要地望,被誉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人”的王昭君都出生于古宜昌。
5、襄阳市
位于湖北省西北部,长江支流汉江的中游,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襄阳自古分为汉水(沔水)南北两岸的襄阳及樊城二城,隔汉江相望,二城在历史上都曾经是军事与商业重镇。2010年12月9日,襄樊市正式更名为襄阳市。
6、鄂州市
位于湖北省东部,长江中游南岸。西邻武汉,东接黄石,北望黄冈。总面积1594平方千米。境内铁矿石探明储量居湖北省第二位,膨润土、珍珠岩等31种非金属矿探明储量居湖北省之首。
7、荆门市
位于湖北省中部,东眺武汉,西临三峡,南望潇湘,北通川陕,素有“荆楚门户”之称。辖2县、1市、2区,总面积1.24万平方千米。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全国造林绿化十佳城市、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市、国家现代林业建设示范市、国家生态示范区试点城市等称号。
8、孝感市
位于湖北省东北部,因东汉孝子董永而得名,辖7个县市区,总面积8910平方千米。是孝文化之乡和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也是著名的革命老区。董永卖身葬父、黄香扇枕温衾、孟宗哭竹生笋等古二十四孝中的“三孝”就发生在这里;有共和国开国将军50名,是刘华清、徐海东、刘震、聂凤智等将军的故乡。
9、荆州市
地处长江中游、湖北省中南部,总面积1.41万平方千米,下辖8个县市区。先后被确定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全国大遗址保护示范区、国家重要的公路交通枢纽和长江重要港口城市。
10、黄冈市
地处湖北省东部、大别山南麓、长江中游北岸,辖7县、2市,1区,总面积1.74万平方千米。黄冈孕育了中国佛教禅宗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宋代活字印刷术发明人毕升,明代医圣李时珍,现代地质科学巨人李四光,爱国诗人学者闻一多,国学大师黄侃,哲学家熊十力,文学评论家胡风,《资本论》中译者王亚南等一大批科学文化巨匠。
11、咸宁市
东临赣北,南接潇湘,西望荆楚,北倚武汉,辖4县1市1区,总面积9861平方千米。荣膺中国桂花之乡、楠竹之乡、苎麻之乡、茶叶之乡、温泉之乡的美誉,获中国人民环境范例奖、全国最适宜人居城市、中国魅力之城、中国温泉之城、首批全国旅游标准化城市等殊荣。
12、随州市
位于湖北省北部,闻名于世的曾侯乙编钟出土于此,也是华夏始祖炎帝神农的诞生地;地处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交汇地带,东承武汉,西接襄樊,北临信阳,南达荆州,是湖北省对外开放的”北大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由东向西的重要接力站和中转站。
扩展资料
【民族概况】
湖北省是一个多民族省份,56个民族俱全,全省少数民族常住总人口247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4.5%。过万人的少数民族有:土家族(210万)、苗族(17.8万)、回族(6.7万)、侗族(5.2万)、满族(1.3万)、壮族(1.2万)和蒙古族(1万)。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鄂西南民族自治地方和武汉市(5.4万)、荆州市(3.3万)等地。湖北是全国8个既有自治州又有自治县、还有民族乡的省份之一。现有1个自治州即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2个自治县即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和五峰土家族自治县,12个民族乡(镇)即钟祥市九里回族乡、洪湖市老湾回族乡、仙桃市沔城回族镇、郧西县湖北口回族乡、松滋市卸甲坪土家族乡、宜都市潘家湾土家族乡、神农架下谷坪土家族乡、恩施市芭蕉侗族乡、宣恩县晓关侗族乡、宣恩县长潭河侗族乡、赤壁市周郎嘴回族镇、鹤峰县铁炉白族乡。还设有37个民族村(街道)。
湖北少数民族呈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格局,除土家、苗、侗族主要聚居在民族自治地方外,约有36万少数民族散居在全省各地,其中回族主要散(杂)居在武汉、襄阳等大中城市以及鄂西北和江汉平原的一些乡镇。全省民族自治地方区域面积2.95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总面积的1/6,均属武陵山区,是中国中西两个经济带的结合部,是湖北经济振兴崛起的战略后方。全省81万城镇少数民族人口中,常年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达31万人,高峰期超过40万人,约占全省流动人口总数的十分之一。集中居住于武汉、宜昌、襄阳等大中城市。
参考资料:湖北—百度百科
湖北省共有13个地级行政区,包括12个地级市、24个县级市。
地级行政区:
武汉市:被誉为“百湖之市”,拥有中国最大的城中湖——东湖。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武汉是辛亥革命武昌首义之地,也是国内科教名城,高校数量居全国第三。
黄石市:位于长江中游南岸、湖北省东南部,辖1市1县4个城区。是中部地区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和长江港口城市,被誉为“青铜古都”、“钢铁摇篮”、“水泥故乡”、“服装新市”、“劲酒之都”。
宜昌市: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地处长江中上游结合部,渝鄂湘三省市交汇地,以“三峡门户”、“川鄂咽喉”十堰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地处秦巴山区东部、汉江中上游地区,大巴山东段逶迤于南,秦岭余脉屏障其北,汉江自西向东穿越全境。
还有十堰市、襄阳市、鄂州市、荆门市、孝感市、荆州市、黄冈市、咸宁市、随州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湖北,简称“鄂”,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武汉,因位于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北,故名湖北。地处中国中部,东邻安徽,西连重庆,西北与陕西接壤,南接江西、湖南,北与河南毗邻,介于东经108°21′42″—116°07′50″、北纬29°01′53″—33°6′47″之间。全省国土总面积18.59万平方千米。
截至2017年末,湖北共下辖13个地级行政区,包括12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103个县级行政区。常住人口5902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522.9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759.69亿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6259.86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6503.40亿元。三次产业占比为10.3:44.5:45.2。
湖北省位居华中腹地,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先秦时期,从哲学到文学,产生了老子、庄子、屈原,历经800年,楚国创造了灿烂的楚文化。湖北还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从武昌辛亥首义到新中国成立,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湖北有70万革命英雄献出了宝贵生命。
湖北水资源丰富,素有“千湖之省”之称,三峡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丹江口水库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起点。是中部地区最大的综合交通通信枢纽,有“中国立交桥”之称,武汉新港是中部首个亿吨大港。
湖北是中国重要的科教基地,拥有普通高校129所,在校大学生人数140.18万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有2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有5所。科教文化实力位居全国前列,国家科技奖获奖项目数量曾连续7年位居全国前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