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前夕西方国家推行对德绥靖政策的深层原因
展开全部
自我麻痹,姑息养奸,利用德国互相牵制。谁也不是想当出头的。一战后各国经济需要复苏,不敢随便开战。英国是老牌殖民主义国家,拥有全世界殖民地的绝大部分,是最大的国际既得利益者。然而,经过一战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冲击,实力日趋衰退,外强中干,所以,英国总是希望保持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对法西斯侵略者实施绥靖政策,以求不打破一战后的既成国际形势,达到继续保住其既得利益和霸权的地位。
英国是最大的殖民帝国,从殖民地掠夺了巨额财富,国内有庞大的食利者阶层,和平主义思潮相当普遍。这一方面由于一战造成了巨大伤亡,另一方面也由于英国民众的物质享受比其他国家充裕得多,他们害怕战争带来灾难,毁坏其幸福生活。他们认为对法西斯国家采取强硬态度,很可能导致同它们发生战争。这种和平主义思潮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政府的政策。
英国政府在30年代仍坚持保守的财政政策,不敢应用赤字财政来刺激经济,因而导致军费严重不足。在和平主义思潮影响下,民众反对通过增加个人税收来筹措军费。军事实力的不足,推动英国政府主要依赖外交上的绥靖政策来平息各种事件。
绥靖政策的实施也与英国传统的“大陆均势”政策指导下的“扶德抑法”政策有关。所以,英国对法国外长巴都的对德强硬政策反应冷淡,在世界裁军大会上,同意德国扩军,却要求法国裁军,企图以此维护其欧洲霸权地位。自我麻痹,姑息养奸,利用德国互相牵制。谁也不是想当出头的。一战后各国经济需要复苏,不敢随便开战。
英国是最大的殖民帝国,从殖民地掠夺了巨额财富,国内有庞大的食利者阶层,和平主义思潮相当普遍。这一方面由于一战造成了巨大伤亡,另一方面也由于英国民众的物质享受比其他国家充裕得多,他们害怕战争带来灾难,毁坏其幸福生活。他们认为对法西斯国家采取强硬态度,很可能导致同它们发生战争。这种和平主义思潮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政府的政策。
英国政府在30年代仍坚持保守的财政政策,不敢应用赤字财政来刺激经济,因而导致军费严重不足。在和平主义思潮影响下,民众反对通过增加个人税收来筹措军费。军事实力的不足,推动英国政府主要依赖外交上的绥靖政策来平息各种事件。
绥靖政策的实施也与英国传统的“大陆均势”政策指导下的“扶德抑法”政策有关。所以,英国对法国外长巴都的对德强硬政策反应冷淡,在世界裁军大会上,同意德国扩军,却要求法国裁军,企图以此维护其欧洲霸权地位。自我麻痹,姑息养奸,利用德国互相牵制。谁也不是想当出头的。一战后各国经济需要复苏,不敢随便开战。
展开全部
一战之后,英法美国内高涨的反战情绪,孤立主义高涨
英法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在一战之后开始进入衰落,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造成国内矛盾陡升
在经济衰退的背景下,一战后出现的苏联,使得西方国家国内的工人运动有演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可能
英法政府既需要缓解国内经济政治问题,同时也需要在国际上,积极防止共产主义革命的扩大,因此反苏成为这一时期西方国家在国际上的一种政治需要
另外就是这几个西方国家之间的矛盾,英国传统的战略就是维持欧洲大陆均势,因此在德国扩军的问题上,采取了纵容态度。而法国则是一战之后第三共和国的政府始终不稳,国内政局动荡,也对快速崛起的德国一步步撕毁凡尔赛条约的行动心有余而力不足,美国的金融界,则在美国政治上奉行孤立主义的同时,大量给德国输血以图得到更多利润。在1936年,德国对南美洲这一美国传统势力范围的商品输出超过美国的时候,正好赶上罗斯福总统赢得大选,这时美国才开始注意到德国的威胁
英法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在一战之后开始进入衰落,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造成国内矛盾陡升
在经济衰退的背景下,一战后出现的苏联,使得西方国家国内的工人运动有演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可能
英法政府既需要缓解国内经济政治问题,同时也需要在国际上,积极防止共产主义革命的扩大,因此反苏成为这一时期西方国家在国际上的一种政治需要
另外就是这几个西方国家之间的矛盾,英国传统的战略就是维持欧洲大陆均势,因此在德国扩军的问题上,采取了纵容态度。而法国则是一战之后第三共和国的政府始终不稳,国内政局动荡,也对快速崛起的德国一步步撕毁凡尔赛条约的行动心有余而力不足,美国的金融界,则在美国政治上奉行孤立主义的同时,大量给德国输血以图得到更多利润。在1936年,德国对南美洲这一美国传统势力范围的商品输出超过美国的时候,正好赶上罗斯福总统赢得大选,这时美国才开始注意到德国的威胁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经济危机,各国都焦头烂额,没有心思打仗;
一战损失之大,超过了各国的预期,大家惧怕战争;
希望祸水东引,让希特勒去对付苏俄;
一战损失之大,超过了各国的预期,大家惧怕战争;
希望祸水东引,让希特勒去对付苏俄;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希望祸水东引,让德国和苏联对抗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背景因素
1、英法为维护霸权地位所采取的策略
英法在其实力日益衰退的情况下,为维护霸权地位所采取的策略。英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遭受严重损失,战后经济恢复非常缓慢。二三十年代,英国历届政府都把主要精力放在解决经济问题上,把重整军备看作是恢复经济的障碍,企图以没有实力为后盾的外交政策,达到保住霸主地位的目的。法国由于和德国毗邻,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一度保持军备和对德国实行强硬政策。但法国的经济一直处于衰退之中。相对稳定时期发展有限,30年代的经济危机持续时间又特别长,经济形势十分严峻。同时法国的政局也不稳定,内阁更替频繁,使得对外政策难以保持坚定性和连续性。总之,英法的颓势是其推行绥靖政策的物质基础。
2、绥靖政策的推行和社会制度有密切关系
绥靖政策的推行是和当时两种社会制度共存这一时代背景有密切关系的。十月革命后,国际关系中开始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对立和斗争。英法等西方国家为阻止苏联的影响,把德国当作反布尔什维主义的屏障。当德国建立法西斯政权,进而撕毁凡尔赛和约对外扩张时,英法竭力把这股祸水引向东方。
3、绥靖政策的推行同社会思潮也有很大关系
绥靖政策的推行,同当时西方普遍流行的社会思潮也有很大关系。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残酷景象给欧美各国留下惨痛的记忆,因此,战后和平主义思想、厌战畏战情绪相当盛行,在法国尤其严重。英法等国的统治者既受和平主义思潮的影响和制约,又是这一思潮的推行者,绥靖政策只是他们推行这一思潮的产物。
历史动因
纵观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国际政治氛围,尤其是英国社会背景,绥靖政策的推行并非偶然,它是多种因素的总和。
1、经济衰败的后作用
经济是一个国家的生命,经济决定政治;衰败的经济无疑是英国推
行绥靖政策的历史动因之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经济一片萧条,即使是战胜国的英国,直接损失达120亿英镑,同时造成大量劳动力的丧失。1921年起,英国的失业人数以每年120万人左右的速度直线上升;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英国工业生产仅占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9%,金融霸主地位岌岌可危;1932年,英国工业生产指数比1929年下降了23%,其中生铁、钢的生产减少了一半,造船业减少88%,机器制造减产1/3,外贸额缩减了一半以上,失业者达工人总数的22%[1] ,显而易见,英国经济已是衰败不堪,日落西山!
面对严重的经济困境,英国政府不得不从迫切的内政问题出发,致力于经济恢复工作。然而,这却不可避免地忽略了对军备力量的巩固。1919年,英国战时内阁规定:“作为经济节约运动的一部分,各军事部门在编制预算时应根据这个假定‘不列颠帝国在今后十年内不会进行任何大战,不需派出远征军’”。 [2] “十年无大战”的规定,还加上一天天地往前推算,直到1932年还在生效。因为统治当局坚持认为“财政和经济危险是国家必须对待的最严重,最急迫的危险,其它必须让位,必须等待” [3];他们甚至觉得凭英国现有的军备力量,尤其是一支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足以应付任何规模的战争。因此,军事上一直满足于“1918年的技术”,军费开支降到“严重的无法履行英国防卫义务的状况”。[4]
可想而知,严重的经济困境对军事实力的打击是无以复加的。英国所采取的重经济、轻军事的变相调配,不仅没有使经济困境从“节约”中得到改变,甚至还引起了国内政局的动荡,国内反抗斗争此起彼伏,罢工浪潮汹涌澎湃。同时,它还造成了内阁的频繁交替。在张伯伦上台前的不到15年时间内,出现了一连串走马灯式的政权更迭的奇怪现象[5] ,这就很难指望政府在法西斯面前实行一种连续和坚定的政策。相反,他们拒绝以任何方式认真考虑战争问题。英国公党领袖艾德礼曾宣称“我们决不同意把使用武力作为执行政策的手段。” [3]这无疑对以后希特勒德国的武力威胁只能“息事宁人”、“妥协退让”,进而为绥靖埋下了祸根。
2、反战求和的社会思潮
如果探究一战给人类带来的最深切的启迪,不妨说是对“反战求和”的热切渴望。英国在一战中直接参战600万人,伤亡244万,战争双方开支达1800亿美元,无数城镇化为废墟,各国财政一片萧条。“可怕的战争大屠杀几乎影响到全国所有家庭”,[6]它对英国人传统的心安理得、高枕无忧的社会心理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人们对战争表示出十分的反感和厌倦,并进而对战争带来的灾难表示恐惧,形成一股强大的反战求和的社会思潮。
据悉,战后英国出现了许多颇具影响的“不再战运动联合会”和最大的“和平誓约协会”等和平主义组织,和平主义运动风起云涌。他们宣称“一切战争都是错误的,任何国家以任何方式诉诸武力都违背人类精神上的和谐与理智”,呼吁“拒绝支持或效力于任何付诸武力的政府所从事的战争。” 甚至宣称“放弃侵略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放弃防卫。”。
1936年,英国和平主义组织进行了民意测验,90%的人拒绝参战,反战求和思想深入人心。然而,和平主义者鼓吹和议、呼吁太平的同时,却消极地宣扬战争的残酷性和破坏性,诅咒战争,诋毁军备,不仅模糊了人们对国际形势的认识,而且使人们混淆了战争的正义性和非正义性,解除了人们对战争的警觉。一味反战的社会情绪,很大程度上为政府参战制造了舆论压力,制约了政府的决策。
面对“社会太平”的反战求和思潮,英国政府不得不进行对外策略的调整。他们认为“战争是毫无意义的事情”,对于慕尼黑悲剧,英国首相张伯伦甚至相信“让德国恢复国土就可以保持英德两国长期友好和平稳定的关系,导致达成广泛的协定,抚慰不满意的国家,从而取得长治久安的和平”,[2](p.304)并且宣称“这是我们时代的和平”。[2](p.289)这不仅反映了英国民众狭隘朴素的“避战求和” 心理,也掩盖了张伯伦害怕战争的心态,迎合绥靖需求。可以说,“反战求和”的社会思潮正是英国统治阶级推行绥靖主义的温床,更是英国推行绥靖政策的幌子!
3、特定的政治安排
英国统治阶级的政治安排是对外策略中不可或缺的因素。面对当时的国际社会背景,英国当局的政治安排也别有用心。
首先:扶德抑法,保持欧洲均势。
“欧洲均势”政策是英国传统外交的核心之一,通过欧洲大陆德、法、俄的互相牵制,达到“实力均衡”。然而,一战的爆发极大程度上改变了这一局面。战后,《凡尔赛和约》奠定了法国在欧洲的霸权。法国拥有欧洲最强大的陆军,建立起了以之为中心包围德国的小协约国体制。因而,法国成了英国最危险的竞争者。劳合?乔治曾强调说“法国是唯一可能给英国造成麻烦的国家”。[8](p.123)因此,英国这时的均势政策是要加强德国的实力与国际地位,从而在德法之间建立一种相互冲突又互制的关系,用以维护及加强英国在欧洲政局上的地位。为此,英国一方面积极支持德国扩军、毁约,以振兴德国,恢复其大国地位;另一方面又迫使法国接受有利于德国的道威斯计划、杨格计划,从而防止出现一个“支配欧洲而同时支配海峡沿岸和低地国家的偌大军事强国。” [8](p.123)
作为一个世界大国,“势力均衡”的旧传统和“光荣孤立”的影子使英国始终定位在充当欧洲的制衡者和仲裁人,扶德抑法成了英国当时对外政策的主题。丘吉尔也毫不避讳地说过:“英国的政策并不考虑企图称霸欧洲的国家究竟是哪个,它唯一关心的是,谁是最强大的,或是有支配力量的暴君。因此,我们不怕别人说我们亲德反法,如果情况改变,我们同样会以亲法反德”。[10]可以看出,扶德抑法只是英国保持欧洲均势的一种手段,通过均势,它将更大程度上实现并保持欧洲霸权。
其次:以德反苏,实现“祸水东引”。
面对战后新生的社会主义苏联的崛起,引起了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尤其是英国的深度恐惧:无产阶级运动一旦席卷英国,资产阶级必将面临灭亡的境地。因此,积极反苏反共也是英国当局不得不考虑的问题。鉴于德国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日益反苏的趋向,德国成为东方反苏的第一防线,尤其是1939年德国积极东进的攻势,令英国暗自庆幸:“作为防止共产主义的屏障,纳粹帮了欧洲一个大忙。” [11](p.192)他们相信:“祸水东引”是摧垮无产阶级的捷径。如果把法西斯这股祸水引向社会主义苏联,使苏德之间发生冲突,彼此在战争中两败俱伤,那么英国的霸权和利益就能安然无恙[5] (p.235),欧洲均势将得到更大程度的巩固。张伯伦自鸣得意,把《慕尼黑协定》吹嘘为“辉煌的胜利”,以为“祸水东引”已告成功,从此“希特勒的行动将指向东方,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很可能完全不卷入了”。[4](p.159)对于三国轴心的成立,英国更是毫无警觉,因为在他们看来,联系三国的纽带是《反共产国际协定》,而反苏反共正是英国所希望看到的。
出于嫁祸于人的初衷,英国自然对德百般纵容,绥靖便成了“放任”的代名词。
再次:不战而和,维护霸主权益。
如果说“反战求和”是一种和平的社会思潮,那么,“不战而和”则是上层建筑一种侥幸的政治追求。一战中,英国的损失是无以伦比的。战争还导致了社会的动荡,尤其是群众革命运动的发展。英国统治阶级也不敢奢望战争会给他们带来多大的好处,反而担心战争会动摇他的霸主地位,不敢同侵略政策做针锋相对的斗争。正如英国外交官斯特朗所言:“任何战争,无论我们是赢是输,都将毁灭富裕的有闲阶级,于是他们就要不惜一切代价求得和平。”[9](p.83) 由此可见,对于统治阶级本身而言,“和平”既迎合了社会思潮,又能维持霸主地位的稳定,它是一种漂亮的借口。
当然,“不战而和”作为一种息事宁人的怀柔外交政策,通过避免战争,可以防止战患的进一步摧残。然而,他却以牺牲弱小国家利益为代价,助长了法西斯国家尤其是德国咄咄逼人的扩张态势,以至达到不断满足侵略者扩张领土的欲望以求避战的境地,这就是 “绥靖政策”的主要表现。《慕尼黑协定》的签订,标志着英国绥靖政策达到了顶峰,也为英国在二战中付出沉重的代价埋下了祸根。然而,张伯伦却说:“我们对于现在所发生的事情,当然应该引以为憾,但是我们决不可因此而离开正轨,我们应该记得,世界各国人民的愿望仍然是集中在和平的希望上。”[2] (p.313)如果绥靖获得成功,“就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完全控制欧洲,因而也不能向英国的全球霸权提出严重的挑战。”[7]
显而易见,“不战而和”作为一种政治上的安排,更是一种维护霸权的手段。它一方面是保持地方平静,熄灭战争;另一方面则是牺牲局部利益和他国利益,并以此为条件而与德国达成政治交易,维护英国在欧洲的势力与影响以及在全球的霸权地位。
综上所述,正是因为英国经济实力的不济和社会思潮的涌动及当局统治者的诸多考虑,英国推行“绥靖政策”成为历史的必然。当然,国际环境作为一种不可忽视的“外部因素”也起了极其关键的作用,尤其是法西斯德国的迅速崛起和咄咄逼人的态势,使英国深感力不从心,不得不妥协避让。然而,也正是这多种因素的重合,历史才走向了“绥靖”的起点。
1、英法为维护霸权地位所采取的策略
英法在其实力日益衰退的情况下,为维护霸权地位所采取的策略。英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遭受严重损失,战后经济恢复非常缓慢。二三十年代,英国历届政府都把主要精力放在解决经济问题上,把重整军备看作是恢复经济的障碍,企图以没有实力为后盾的外交政策,达到保住霸主地位的目的。法国由于和德国毗邻,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一度保持军备和对德国实行强硬政策。但法国的经济一直处于衰退之中。相对稳定时期发展有限,30年代的经济危机持续时间又特别长,经济形势十分严峻。同时法国的政局也不稳定,内阁更替频繁,使得对外政策难以保持坚定性和连续性。总之,英法的颓势是其推行绥靖政策的物质基础。
2、绥靖政策的推行和社会制度有密切关系
绥靖政策的推行是和当时两种社会制度共存这一时代背景有密切关系的。十月革命后,国际关系中开始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对立和斗争。英法等西方国家为阻止苏联的影响,把德国当作反布尔什维主义的屏障。当德国建立法西斯政权,进而撕毁凡尔赛和约对外扩张时,英法竭力把这股祸水引向东方。
3、绥靖政策的推行同社会思潮也有很大关系
绥靖政策的推行,同当时西方普遍流行的社会思潮也有很大关系。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残酷景象给欧美各国留下惨痛的记忆,因此,战后和平主义思想、厌战畏战情绪相当盛行,在法国尤其严重。英法等国的统治者既受和平主义思潮的影响和制约,又是这一思潮的推行者,绥靖政策只是他们推行这一思潮的产物。
历史动因
纵观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国际政治氛围,尤其是英国社会背景,绥靖政策的推行并非偶然,它是多种因素的总和。
1、经济衰败的后作用
经济是一个国家的生命,经济决定政治;衰败的经济无疑是英国推
行绥靖政策的历史动因之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经济一片萧条,即使是战胜国的英国,直接损失达120亿英镑,同时造成大量劳动力的丧失。1921年起,英国的失业人数以每年120万人左右的速度直线上升;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英国工业生产仅占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9%,金融霸主地位岌岌可危;1932年,英国工业生产指数比1929年下降了23%,其中生铁、钢的生产减少了一半,造船业减少88%,机器制造减产1/3,外贸额缩减了一半以上,失业者达工人总数的22%[1] ,显而易见,英国经济已是衰败不堪,日落西山!
面对严重的经济困境,英国政府不得不从迫切的内政问题出发,致力于经济恢复工作。然而,这却不可避免地忽略了对军备力量的巩固。1919年,英国战时内阁规定:“作为经济节约运动的一部分,各军事部门在编制预算时应根据这个假定‘不列颠帝国在今后十年内不会进行任何大战,不需派出远征军’”。 [2] “十年无大战”的规定,还加上一天天地往前推算,直到1932年还在生效。因为统治当局坚持认为“财政和经济危险是国家必须对待的最严重,最急迫的危险,其它必须让位,必须等待” [3];他们甚至觉得凭英国现有的军备力量,尤其是一支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足以应付任何规模的战争。因此,军事上一直满足于“1918年的技术”,军费开支降到“严重的无法履行英国防卫义务的状况”。[4]
可想而知,严重的经济困境对军事实力的打击是无以复加的。英国所采取的重经济、轻军事的变相调配,不仅没有使经济困境从“节约”中得到改变,甚至还引起了国内政局的动荡,国内反抗斗争此起彼伏,罢工浪潮汹涌澎湃。同时,它还造成了内阁的频繁交替。在张伯伦上台前的不到15年时间内,出现了一连串走马灯式的政权更迭的奇怪现象[5] ,这就很难指望政府在法西斯面前实行一种连续和坚定的政策。相反,他们拒绝以任何方式认真考虑战争问题。英国公党领袖艾德礼曾宣称“我们决不同意把使用武力作为执行政策的手段。” [3]这无疑对以后希特勒德国的武力威胁只能“息事宁人”、“妥协退让”,进而为绥靖埋下了祸根。
2、反战求和的社会思潮
如果探究一战给人类带来的最深切的启迪,不妨说是对“反战求和”的热切渴望。英国在一战中直接参战600万人,伤亡244万,战争双方开支达1800亿美元,无数城镇化为废墟,各国财政一片萧条。“可怕的战争大屠杀几乎影响到全国所有家庭”,[6]它对英国人传统的心安理得、高枕无忧的社会心理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人们对战争表示出十分的反感和厌倦,并进而对战争带来的灾难表示恐惧,形成一股强大的反战求和的社会思潮。
据悉,战后英国出现了许多颇具影响的“不再战运动联合会”和最大的“和平誓约协会”等和平主义组织,和平主义运动风起云涌。他们宣称“一切战争都是错误的,任何国家以任何方式诉诸武力都违背人类精神上的和谐与理智”,呼吁“拒绝支持或效力于任何付诸武力的政府所从事的战争。” 甚至宣称“放弃侵略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放弃防卫。”。
1936年,英国和平主义组织进行了民意测验,90%的人拒绝参战,反战求和思想深入人心。然而,和平主义者鼓吹和议、呼吁太平的同时,却消极地宣扬战争的残酷性和破坏性,诅咒战争,诋毁军备,不仅模糊了人们对国际形势的认识,而且使人们混淆了战争的正义性和非正义性,解除了人们对战争的警觉。一味反战的社会情绪,很大程度上为政府参战制造了舆论压力,制约了政府的决策。
面对“社会太平”的反战求和思潮,英国政府不得不进行对外策略的调整。他们认为“战争是毫无意义的事情”,对于慕尼黑悲剧,英国首相张伯伦甚至相信“让德国恢复国土就可以保持英德两国长期友好和平稳定的关系,导致达成广泛的协定,抚慰不满意的国家,从而取得长治久安的和平”,[2](p.304)并且宣称“这是我们时代的和平”。[2](p.289)这不仅反映了英国民众狭隘朴素的“避战求和” 心理,也掩盖了张伯伦害怕战争的心态,迎合绥靖需求。可以说,“反战求和”的社会思潮正是英国统治阶级推行绥靖主义的温床,更是英国推行绥靖政策的幌子!
3、特定的政治安排
英国统治阶级的政治安排是对外策略中不可或缺的因素。面对当时的国际社会背景,英国当局的政治安排也别有用心。
首先:扶德抑法,保持欧洲均势。
“欧洲均势”政策是英国传统外交的核心之一,通过欧洲大陆德、法、俄的互相牵制,达到“实力均衡”。然而,一战的爆发极大程度上改变了这一局面。战后,《凡尔赛和约》奠定了法国在欧洲的霸权。法国拥有欧洲最强大的陆军,建立起了以之为中心包围德国的小协约国体制。因而,法国成了英国最危险的竞争者。劳合?乔治曾强调说“法国是唯一可能给英国造成麻烦的国家”。[8](p.123)因此,英国这时的均势政策是要加强德国的实力与国际地位,从而在德法之间建立一种相互冲突又互制的关系,用以维护及加强英国在欧洲政局上的地位。为此,英国一方面积极支持德国扩军、毁约,以振兴德国,恢复其大国地位;另一方面又迫使法国接受有利于德国的道威斯计划、杨格计划,从而防止出现一个“支配欧洲而同时支配海峡沿岸和低地国家的偌大军事强国。” [8](p.123)
作为一个世界大国,“势力均衡”的旧传统和“光荣孤立”的影子使英国始终定位在充当欧洲的制衡者和仲裁人,扶德抑法成了英国当时对外政策的主题。丘吉尔也毫不避讳地说过:“英国的政策并不考虑企图称霸欧洲的国家究竟是哪个,它唯一关心的是,谁是最强大的,或是有支配力量的暴君。因此,我们不怕别人说我们亲德反法,如果情况改变,我们同样会以亲法反德”。[10]可以看出,扶德抑法只是英国保持欧洲均势的一种手段,通过均势,它将更大程度上实现并保持欧洲霸权。
其次:以德反苏,实现“祸水东引”。
面对战后新生的社会主义苏联的崛起,引起了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尤其是英国的深度恐惧:无产阶级运动一旦席卷英国,资产阶级必将面临灭亡的境地。因此,积极反苏反共也是英国当局不得不考虑的问题。鉴于德国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日益反苏的趋向,德国成为东方反苏的第一防线,尤其是1939年德国积极东进的攻势,令英国暗自庆幸:“作为防止共产主义的屏障,纳粹帮了欧洲一个大忙。” [11](p.192)他们相信:“祸水东引”是摧垮无产阶级的捷径。如果把法西斯这股祸水引向社会主义苏联,使苏德之间发生冲突,彼此在战争中两败俱伤,那么英国的霸权和利益就能安然无恙[5] (p.235),欧洲均势将得到更大程度的巩固。张伯伦自鸣得意,把《慕尼黑协定》吹嘘为“辉煌的胜利”,以为“祸水东引”已告成功,从此“希特勒的行动将指向东方,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很可能完全不卷入了”。[4](p.159)对于三国轴心的成立,英国更是毫无警觉,因为在他们看来,联系三国的纽带是《反共产国际协定》,而反苏反共正是英国所希望看到的。
出于嫁祸于人的初衷,英国自然对德百般纵容,绥靖便成了“放任”的代名词。
再次:不战而和,维护霸主权益。
如果说“反战求和”是一种和平的社会思潮,那么,“不战而和”则是上层建筑一种侥幸的政治追求。一战中,英国的损失是无以伦比的。战争还导致了社会的动荡,尤其是群众革命运动的发展。英国统治阶级也不敢奢望战争会给他们带来多大的好处,反而担心战争会动摇他的霸主地位,不敢同侵略政策做针锋相对的斗争。正如英国外交官斯特朗所言:“任何战争,无论我们是赢是输,都将毁灭富裕的有闲阶级,于是他们就要不惜一切代价求得和平。”[9](p.83) 由此可见,对于统治阶级本身而言,“和平”既迎合了社会思潮,又能维持霸主地位的稳定,它是一种漂亮的借口。
当然,“不战而和”作为一种息事宁人的怀柔外交政策,通过避免战争,可以防止战患的进一步摧残。然而,他却以牺牲弱小国家利益为代价,助长了法西斯国家尤其是德国咄咄逼人的扩张态势,以至达到不断满足侵略者扩张领土的欲望以求避战的境地,这就是 “绥靖政策”的主要表现。《慕尼黑协定》的签订,标志着英国绥靖政策达到了顶峰,也为英国在二战中付出沉重的代价埋下了祸根。然而,张伯伦却说:“我们对于现在所发生的事情,当然应该引以为憾,但是我们决不可因此而离开正轨,我们应该记得,世界各国人民的愿望仍然是集中在和平的希望上。”[2] (p.313)如果绥靖获得成功,“就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完全控制欧洲,因而也不能向英国的全球霸权提出严重的挑战。”[7]
显而易见,“不战而和”作为一种政治上的安排,更是一种维护霸权的手段。它一方面是保持地方平静,熄灭战争;另一方面则是牺牲局部利益和他国利益,并以此为条件而与德国达成政治交易,维护英国在欧洲的势力与影响以及在全球的霸权地位。
综上所述,正是因为英国经济实力的不济和社会思潮的涌动及当局统治者的诸多考虑,英国推行“绥靖政策”成为历史的必然。当然,国际环境作为一种不可忽视的“外部因素”也起了极其关键的作用,尤其是法西斯德国的迅速崛起和咄咄逼人的态势,使英国深感力不从心,不得不妥协避让。然而,也正是这多种因素的重合,历史才走向了“绥靖”的起点。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