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感悟

 我来答
cl475129055
推荐于2017-11-23 · TA获得超过130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这句话,表现出孔子自觉修养,虚心好学的精神。它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择其善者而从之,见人之善就学,是虚心好学的精神;另一方面,其不善者而改之,见人之不善就引以为戒,反省自己,是自觉修养的精神。这样,无论同行相处的人善于不善,都可以为师。《论语》中有一段记载,一次卫国公孙朝问子贡,孔子的学问是从哪里学的?子贡回答说,古代圣人讲的道,就留在人们中间,贤人认识了它的大处,不贤的人认识它的小处;他们身上都有古代圣人之道。“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论语·子张》)他随时随地向一切人学习,谁都可以是他的老师,所以说“何常师之有“,没有固定的老师。《论语》中不少记载,如孔子入太庙,“每事问“(《论语·八佾》);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始我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我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论语·公冶长》)子贡对孔子说,子贡自己只能“闻一而知二”,颜回却可以“闻一而知十”。孔子说:“弗如也。吾与汝弗如也。“(《论语·公冶长》)都体现了这种精神。这样的精神和态度,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态度和精神,也体现了与人相处的一个重要原则。随时注意学习他人的长处,随时以他人缺点引以为戒,自然就会多看他人的长处,与人为善,待人宽而责己严。这不仅是修养、提高自己的最好途径,也是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条件。
虽然“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可是人们并不是经常能够做到。人们常犯的一个通病,就是往往看自己的优点和他人的缺点多,看自己的缺点和他人的优点少; 所以,重温“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认真领会它的深刻内涵,并且努力去做,还是很有意义的。
百度网友060913b
2010-10-18 · TA获得超过310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4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4万
展开全部
《<论语>十则》,是从《论语》中节选的有关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及修身做人的十条语录。这十则语录都是格言警句,每一则都表达了精深的道理,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文字也颇具特色,句式整齐,音调和谐,读起来相当流畅,富有感染力。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去童年
2010-10-19 · TA获得超过1389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93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71.7万
展开全部
5 讲学习态度,强调不要不懂装懂
6 讲学习态度,不仅要学习别人长处,也要借鉴别人短处反省自己
7 讲学习态度和个人修养,强调无论何时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同时要有正确学习态度
8 讲个人修养,既要胸怀宽广,又要意志坚定
9 讲个人品质要如松柏坚强不屈
10 讲个人的处世之道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唐棣子
2010-10-19
知道答主
回答量: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7093
展开全部
5 讲学习态度,强调不要不懂装懂
6 讲学习态度,不仅要学习别人长处,也要借鉴别人短处反省自己
7 讲学习态度和个人修养,强调无论何时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同时要有正确学习态度
8 讲个人修养,既要胸怀宽广,又要意志坚定
9 讲个人品质要如松柏坚强不屈

参考资料: 谚语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卑叡009
2010-10-22 · TA获得超过368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4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40.8万
展开全部
主题:本文阐述了求知的态度,学习的方法和做人修身的道理,其意义在启迪我们学习要有端正的态度和良好的做法;做人要有仁爱之心,要心胸开阔,意志坚强,理想远大。

┌—学习的态度:认真、谦虚、取长补短
《论语》十则 ├—学习方法:经常复习、学,思结合
└—要仁爱、厚道、坚强、守节

采纳我吧!!!!!!!!!!!!!!!!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4)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