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古老的火炮???
1个回答
2013-12-25
展开全部
宋高宗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金兵进攻湖北德安府(今湖北安陆县)。当时有一位名叫陈规的军事家发明了一种管形火器——火枪,为现代枪炮的诞生奠定了基础。这种火枪是用长竹管制作的,枪管里装满了火药,插上药捻。战斗时将药捻点着,引燃火药,以杀伤敌人。
到南宋理宗开庆元年(公元1259年),在寿春县(今安徽寿县)又出现了一种新的管形火器,叫做“突火枪”。这种枪的枪身仍然是用竹管制作的,竹管内装满着火药,而火药的前端安放着一种叫做“子窠”的东西。枪尾有用于操作的手柄。发射时,用点火物点燃竹管内的火药,顿时产生大量火药气体,竹管内的压力骤然增高,子窠被推射出去,同时发出震耳的响声。子窠就是最早的子弹,它其实就是一些碎铁片、瓷片之类的东西。突火枪是最早的管形射击兵器,而现代的枪炮都是沿袭这个发射原理制造出来的。
到了元朝,管形火器有了较大的发展,其制作材料已由竹子改为金属。起初是用青铜,叫做“铜火铳”;后来改用铸铁,叫做“铁火铳”。“火铳”也叫“手铳”。渐渐地,人们不仅给它装填火药,同时还装填球形铁弹丸或石球,从而开创了在金属管形火器中装填弹丸的先例。这就是最古老的火炮。
我国明代的兵器制造技术可以与欧洲各国相匹敌,而到清代就相对落伍了。
“鸟嘴铳”也叫“鸟嘴枪”,是一种小型管形火器,它是明代中期的军中火器之一。这种枪完全以火药作为动力,其外形与后来诞生的步枪颇为相似,是近代步枪的雏形,其子弹为多颗细铁珠,与现代猎枪子弹类同。据明史《兵志》一书记载:“鸟嘴铳为军中所用利器,以钢铁为管,以木橐(tuo)承之,中贮铅丸,所击人马洞穿,发射可及二百步。”
火药和管形火器的制造方法,在公元13世纪前后相继传入阿拉伯世界和欧洲,在欧洲一些工业技术较为发达的国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英国人在15世纪制造了一种“火绳枪”。它是将一根铁制的短圆筒末端封死,固定在矛或戟的木托顶端,内装火药,在铁筒的末端有导火孔,用一根麻绳作“火绳”点燃发射。枪弹是一些形状不规则的实心弹丸。后来为了操作方便,并且更便于控制点火时间,于是增设了一个“击发机构”,也就是通过扣动扳机来使被点着的“火绳”伸向药池。
火绳枪的主要缺点是:“火绳”在气候潮湿时及下雨天不易点着;人们在夜间用它时也容易暴露自己。到了16世纪,在欧洲出现了一种“燧发枪”,就是把一块燧石(打火石)夹在击锤的夹口内,当击锤张开时便处于待发状态,扣动扳机时击锤解脱,借助弹簧力的作用使隧石打击药池,靠燧石击发出来的火花点燃火药。这种发火方式使枪的射击过程大为简化,在战场上更有利于保护自己和消灭敌人。
在清宫内所珍藏的明代火枪中,有一支是明代皇帝“御制御用”的。该枪长约3.68米,靠近枪托一边装有一根撑杆,撑杆长约1米,射击时撑杆支地,以便于瞄准。
到了明代后期(17世纪),西方火枪火炮开始传入中国。从19世纪五六十年代起,清政府在“洋务派”的推动下开始创办近代军事工业,研制了近代火枪火炮,以逐渐取代古代的火枪火炮。
到南宋理宗开庆元年(公元1259年),在寿春县(今安徽寿县)又出现了一种新的管形火器,叫做“突火枪”。这种枪的枪身仍然是用竹管制作的,竹管内装满着火药,而火药的前端安放着一种叫做“子窠”的东西。枪尾有用于操作的手柄。发射时,用点火物点燃竹管内的火药,顿时产生大量火药气体,竹管内的压力骤然增高,子窠被推射出去,同时发出震耳的响声。子窠就是最早的子弹,它其实就是一些碎铁片、瓷片之类的东西。突火枪是最早的管形射击兵器,而现代的枪炮都是沿袭这个发射原理制造出来的。
到了元朝,管形火器有了较大的发展,其制作材料已由竹子改为金属。起初是用青铜,叫做“铜火铳”;后来改用铸铁,叫做“铁火铳”。“火铳”也叫“手铳”。渐渐地,人们不仅给它装填火药,同时还装填球形铁弹丸或石球,从而开创了在金属管形火器中装填弹丸的先例。这就是最古老的火炮。
我国明代的兵器制造技术可以与欧洲各国相匹敌,而到清代就相对落伍了。
“鸟嘴铳”也叫“鸟嘴枪”,是一种小型管形火器,它是明代中期的军中火器之一。这种枪完全以火药作为动力,其外形与后来诞生的步枪颇为相似,是近代步枪的雏形,其子弹为多颗细铁珠,与现代猎枪子弹类同。据明史《兵志》一书记载:“鸟嘴铳为军中所用利器,以钢铁为管,以木橐(tuo)承之,中贮铅丸,所击人马洞穿,发射可及二百步。”
火药和管形火器的制造方法,在公元13世纪前后相继传入阿拉伯世界和欧洲,在欧洲一些工业技术较为发达的国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英国人在15世纪制造了一种“火绳枪”。它是将一根铁制的短圆筒末端封死,固定在矛或戟的木托顶端,内装火药,在铁筒的末端有导火孔,用一根麻绳作“火绳”点燃发射。枪弹是一些形状不规则的实心弹丸。后来为了操作方便,并且更便于控制点火时间,于是增设了一个“击发机构”,也就是通过扣动扳机来使被点着的“火绳”伸向药池。
火绳枪的主要缺点是:“火绳”在气候潮湿时及下雨天不易点着;人们在夜间用它时也容易暴露自己。到了16世纪,在欧洲出现了一种“燧发枪”,就是把一块燧石(打火石)夹在击锤的夹口内,当击锤张开时便处于待发状态,扣动扳机时击锤解脱,借助弹簧力的作用使隧石打击药池,靠燧石击发出来的火花点燃火药。这种发火方式使枪的射击过程大为简化,在战场上更有利于保护自己和消灭敌人。
在清宫内所珍藏的明代火枪中,有一支是明代皇帝“御制御用”的。该枪长约3.68米,靠近枪托一边装有一根撑杆,撑杆长约1米,射击时撑杆支地,以便于瞄准。
到了明代后期(17世纪),西方火枪火炮开始传入中国。从19世纪五六十年代起,清政府在“洋务派”的推动下开始创办近代军事工业,研制了近代火枪火炮,以逐渐取代古代的火枪火炮。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