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文字谁发明的?
3个回答
2013-11-06
展开全部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书记式纪录法”写出来的文章几乎就是汉文。
“吏读式纪录法”不仅用汉字纪录汉字词汇,而且还用汉字的音或意来表达朝鲜语的助词和语尾的发音。根据纪录这种纪录法是由新罗时期的薛聪首创的,后世的人们又不断的改善此种纪录法的汉字使用方式。这种纪录法一直延用到19世纪末。朝鲜半岛被日本合并以后,基于朝鲜半岛民族情绪以及民族主义的产生,这种纪录法被韩汉夹写文代替。
韩文的创制以及使用状况
1443年,朝鲜王朝的世宗大王召集了集贤殿郑麟趾等学士,根据朝鲜语的音韵结构以及中国音韵学创制了专门纪录朝鲜语音韵的文字。当时这种文字的名字叫做“谚文(即韩文)”,但是颁布这种文字的时候,却称之为“训民正音”,于是这个名称逐渐的普及开来。过去中国学术界一般用“彦文”而少用“训民正音”来称呼韩国的民族文字。到了二十世纪初,该文字的另一种名称“�6�3�8�7”(hangeul)开始出现。在朝鲜语里“�6�3(韩)”是“大”的意思、“�8�7”是“文”的意思,所以“�6�3�8�7”可以被理解为“韩国的文字”或“伟大的文字”。而在华语学术界,一般用音义结合的方式来翻译这个词。“�6�3(han)”音译做“韩”,“�8�7”则意译做“文”,“�6�3�8�7”就被翻译做“韩文”。
关于创制这种文字的动机,人们可以从《训民正音》序章上获得答案:“国之语音。异乎中国。与文字不相流通。故愚民。有所欲言。而终不得伸其情者多矣。予为此悯然。新制二十八字。欲使人人易习。便于日用耳。”
虽然这种文字是当时上流社会人士创制的,但是它却遭到了上流社会人士的排斥。有的官员甚至要求世宗废除此种文字,他们怕这种文字流传入中国,被当时的中国人嘲笑为“夷字”,而将朝鲜看做是蛮夷之一。当然也有不少的官员在私人的环境里面用这种文字纪录朝鲜语,比如写家书就一般都用这种文字来写。需要说明的是,韩文在字型结构上利于跟汉字夹写,但是当时的朝鲜人是严格区分“韩”“汉”两种文字,在实际使用韩文的时候并没有夹写汉字。另一方面,由于妇女普遍较少机会接受教育,她们即使会书写,也大多只会韩文而不会汉字。所以,到了朝鲜中期,虽然官场上仍然使用汉字,但民间及妇女普遍都使用韩文来书写。而到了宣祖末年,当时的御医许浚更著手把汉文的医典用韩文编写解读,以使医术能在民间普及。这些都是韩文在民间流传的一些证据。
韩文在燕山君时期,曾一度被禁止使用。燕山君被推翻后,虽然禁令撤销,但使用韩文的人仍然不多。
朝鲜半岛被日本占领以后,韩民族开始觉醒,他们开始将韩文看做是自己民族的文字,自己民族的骄傲,并开始提倡使用。这个时期受到日本语书写方式的影响,人们在书写韩文的时候,也夹用了汉字,形成了“韩汉夹写文(或韩汉混用文、国汉文)”。
二战后的韩文使用状况
二战以后,朝鲜人/韩国人将韩文作为主要文字,将汉字作为辅助文字书写纪录朝鲜语。1940年代末到1950年代初,三个韩语具有官方地位的国家先后废除了汉字,施行了纯韩文书写政策。
1945年,金日成发出的指示,要求朝鲜共产党(今日朝鲜劳动党的前身)党内所有出版物不要夹用汉字,而应该使用人民大众看得懂的韩文印刷。第二年,朝鲜就有部分的出版物不再夹用汉字。1947年,朝鲜的“劳动新闻”开始在部分版面里使用纯韩文印刷,而到了1949年则彻底使用纯韩文印刷,这也意味著韩汉夹用书写朝鲜语的时代在朝鲜正式结束。由于朝鲜特殊的政治体制,废除汉字的政策并没有受到民间与学术界的强烈反对,这项政策一直被朝鲜政府强制推行到了今天。
在韩国,民众与学术界里面反对纯韩文的势力与支持纯韩文的势力相当,并且每任总统对汉字与韩文的看法又不一致,所以韩国政府时而恢复汉字的使用或并书,时而又用政令的方式要求使用纯韩文,一直摇摆在这两个政策之间。随著接受纯韩文教育的新世代不断步入社会以及习惯阅读韩汉混写文的人的老去,今天在韩国,使用纯韩文已经成了主要趋势。
纯韩文
�3�1�8�5�3�7�0�9�1�5�5�5 �1�3�8�3 �3�3�6�3�2�3 �4�2�9�3�0�7 �3�8�3�1�6�9�7�9 �7�7�2�5�3�3 �2�3�9�3�0�0 �0�2�1�9�6�3�9�9.
韩汉并书
�3�1�8�5�3�7�0�9�1�5�5�5 �1�3�8�3 �3�3�6�3�2�3 �4�2�9�3(忠道)�0�7 �3�8�3�1(执持)�6�9�7�9 �7�7�2�5�3�3 �2�3�9�3�0�0 �0�2�1�9�6�3�9�9.
韩汉夹写(韩主汉从)
�3�1�8�5�3�7�0�9�1�5�5�5 �1�3�8�3 �3�3�6�3�2�3 忠道�0�7 执持�6�9�7�9 �7�7�2�5�3�3 �2�3�9�3�0�0 �0�2�1�9�6�3�9�9.
韩汉夹写(汉主韩从)
只今�3�7�0�9�1�5�5�5 三年以後�2�3 忠道�0�7 执持�6�9�7�9 过实�3�3 �2�3�9�3�0�0 盟誓�6�3�9�9.
1945年,美军临时管制政府的学务部根据韩语教育审议会的意见,在其公布的语言政策中规定初级学校(国小)和中级学校(国中)的教科书不能使用汉字,政府文书也要用纯韩文书写,不得已的情况下可以并写汉字。但是这项政策不触及民间以及社会的文字生活。同时这项政策也成了韩语世界中官方废除汉字的首例。此后的1948年韩国的制宪会议制定了相关的韩文专用的法律,1945年的政策得以延续。1950年,内务部通令容许夹写汉字,但是五年以后该通令被推翻。1970年,根据朴正熙总统的指示,政府强化了韩文专用政策的推行,鼓励出版界使用纯韩文。1974年,文教部公布“教科书韩汉并书方针”,结束了1970年以来的“禁用汉字”的“寒冬”。1999年8月7日,金大中总统发布总统令,要求在必要的情况下并书汉字以确保公务文书的内容准确的传达。
受到政府语言政策的不断变化,汉字政策也遭遇了废除与复活交替的命运。但是汉字政策在总体上还是比较连贯。韩国的汉字政策主要体现在教科书用字上(在韩国称做教育汉字)。1950年韩国文教部公布了一千个教育汉字。七年后,教育汉字扩充到一千三百字。1972年文教部公布了一千八百个基础常用汉字。1991年4月1日大法院又公布了2731个“人名用字”。在韩国,受到纯韩文教育的影响,各级学校的汉字教育不断弱化,但是多数韩国人还是有能力认读常用的汉字。除了专门学科的要求或者专门训练,一般的韩国人已经不能熟练的书写汉字。如今汉字在韩国仅仅是辅助文字,韩国的主要流通文字还是韩文,特别是网络时代,韩文的便捷输入让汉字彻底退居次席.汉字在韩国的主体作用已经一去不返,今天在韩国,使用纯韩文已经成了主要趋势。
在中国朝鲜族聚集地区,虽然政府也强制推行纯朝文书写的政策,但是并没有压制反对的声音。
“吏读式纪录法”不仅用汉字纪录汉字词汇,而且还用汉字的音或意来表达朝鲜语的助词和语尾的发音。根据纪录这种纪录法是由新罗时期的薛聪首创的,后世的人们又不断的改善此种纪录法的汉字使用方式。这种纪录法一直延用到19世纪末。朝鲜半岛被日本合并以后,基于朝鲜半岛民族情绪以及民族主义的产生,这种纪录法被韩汉夹写文代替。
韩文的创制以及使用状况
1443年,朝鲜王朝的世宗大王召集了集贤殿郑麟趾等学士,根据朝鲜语的音韵结构以及中国音韵学创制了专门纪录朝鲜语音韵的文字。当时这种文字的名字叫做“谚文(即韩文)”,但是颁布这种文字的时候,却称之为“训民正音”,于是这个名称逐渐的普及开来。过去中国学术界一般用“彦文”而少用“训民正音”来称呼韩国的民族文字。到了二十世纪初,该文字的另一种名称“�6�3�8�7”(hangeul)开始出现。在朝鲜语里“�6�3(韩)”是“大”的意思、“�8�7”是“文”的意思,所以“�6�3�8�7”可以被理解为“韩国的文字”或“伟大的文字”。而在华语学术界,一般用音义结合的方式来翻译这个词。“�6�3(han)”音译做“韩”,“�8�7”则意译做“文”,“�6�3�8�7”就被翻译做“韩文”。
关于创制这种文字的动机,人们可以从《训民正音》序章上获得答案:“国之语音。异乎中国。与文字不相流通。故愚民。有所欲言。而终不得伸其情者多矣。予为此悯然。新制二十八字。欲使人人易习。便于日用耳。”
虽然这种文字是当时上流社会人士创制的,但是它却遭到了上流社会人士的排斥。有的官员甚至要求世宗废除此种文字,他们怕这种文字流传入中国,被当时的中国人嘲笑为“夷字”,而将朝鲜看做是蛮夷之一。当然也有不少的官员在私人的环境里面用这种文字纪录朝鲜语,比如写家书就一般都用这种文字来写。需要说明的是,韩文在字型结构上利于跟汉字夹写,但是当时的朝鲜人是严格区分“韩”“汉”两种文字,在实际使用韩文的时候并没有夹写汉字。另一方面,由于妇女普遍较少机会接受教育,她们即使会书写,也大多只会韩文而不会汉字。所以,到了朝鲜中期,虽然官场上仍然使用汉字,但民间及妇女普遍都使用韩文来书写。而到了宣祖末年,当时的御医许浚更著手把汉文的医典用韩文编写解读,以使医术能在民间普及。这些都是韩文在民间流传的一些证据。
韩文在燕山君时期,曾一度被禁止使用。燕山君被推翻后,虽然禁令撤销,但使用韩文的人仍然不多。
朝鲜半岛被日本占领以后,韩民族开始觉醒,他们开始将韩文看做是自己民族的文字,自己民族的骄傲,并开始提倡使用。这个时期受到日本语书写方式的影响,人们在书写韩文的时候,也夹用了汉字,形成了“韩汉夹写文(或韩汉混用文、国汉文)”。
二战后的韩文使用状况
二战以后,朝鲜人/韩国人将韩文作为主要文字,将汉字作为辅助文字书写纪录朝鲜语。1940年代末到1950年代初,三个韩语具有官方地位的国家先后废除了汉字,施行了纯韩文书写政策。
1945年,金日成发出的指示,要求朝鲜共产党(今日朝鲜劳动党的前身)党内所有出版物不要夹用汉字,而应该使用人民大众看得懂的韩文印刷。第二年,朝鲜就有部分的出版物不再夹用汉字。1947年,朝鲜的“劳动新闻”开始在部分版面里使用纯韩文印刷,而到了1949年则彻底使用纯韩文印刷,这也意味著韩汉夹用书写朝鲜语的时代在朝鲜正式结束。由于朝鲜特殊的政治体制,废除汉字的政策并没有受到民间与学术界的强烈反对,这项政策一直被朝鲜政府强制推行到了今天。
在韩国,民众与学术界里面反对纯韩文的势力与支持纯韩文的势力相当,并且每任总统对汉字与韩文的看法又不一致,所以韩国政府时而恢复汉字的使用或并书,时而又用政令的方式要求使用纯韩文,一直摇摆在这两个政策之间。随著接受纯韩文教育的新世代不断步入社会以及习惯阅读韩汉混写文的人的老去,今天在韩国,使用纯韩文已经成了主要趋势。
纯韩文
�3�1�8�5�3�7�0�9�1�5�5�5 �1�3�8�3 �3�3�6�3�2�3 �4�2�9�3�0�7 �3�8�3�1�6�9�7�9 �7�7�2�5�3�3 �2�3�9�3�0�0 �0�2�1�9�6�3�9�9.
韩汉并书
�3�1�8�5�3�7�0�9�1�5�5�5 �1�3�8�3 �3�3�6�3�2�3 �4�2�9�3(忠道)�0�7 �3�8�3�1(执持)�6�9�7�9 �7�7�2�5�3�3 �2�3�9�3�0�0 �0�2�1�9�6�3�9�9.
韩汉夹写(韩主汉从)
�3�1�8�5�3�7�0�9�1�5�5�5 �1�3�8�3 �3�3�6�3�2�3 忠道�0�7 执持�6�9�7�9 �7�7�2�5�3�3 �2�3�9�3�0�0 �0�2�1�9�6�3�9�9.
韩汉夹写(汉主韩从)
只今�3�7�0�9�1�5�5�5 三年以後�2�3 忠道�0�7 执持�6�9�7�9 过实�3�3 �2�3�9�3�0�0 盟誓�6�3�9�9.
1945年,美军临时管制政府的学务部根据韩语教育审议会的意见,在其公布的语言政策中规定初级学校(国小)和中级学校(国中)的教科书不能使用汉字,政府文书也要用纯韩文书写,不得已的情况下可以并写汉字。但是这项政策不触及民间以及社会的文字生活。同时这项政策也成了韩语世界中官方废除汉字的首例。此后的1948年韩国的制宪会议制定了相关的韩文专用的法律,1945年的政策得以延续。1950年,内务部通令容许夹写汉字,但是五年以后该通令被推翻。1970年,根据朴正熙总统的指示,政府强化了韩文专用政策的推行,鼓励出版界使用纯韩文。1974年,文教部公布“教科书韩汉并书方针”,结束了1970年以来的“禁用汉字”的“寒冬”。1999年8月7日,金大中总统发布总统令,要求在必要的情况下并书汉字以确保公务文书的内容准确的传达。
受到政府语言政策的不断变化,汉字政策也遭遇了废除与复活交替的命运。但是汉字政策在总体上还是比较连贯。韩国的汉字政策主要体现在教科书用字上(在韩国称做教育汉字)。1950年韩国文教部公布了一千个教育汉字。七年后,教育汉字扩充到一千三百字。1972年文教部公布了一千八百个基础常用汉字。1991年4月1日大法院又公布了2731个“人名用字”。在韩国,受到纯韩文教育的影响,各级学校的汉字教育不断弱化,但是多数韩国人还是有能力认读常用的汉字。除了专门学科的要求或者专门训练,一般的韩国人已经不能熟练的书写汉字。如今汉字在韩国仅仅是辅助文字,韩国的主要流通文字还是韩文,特别是网络时代,韩文的便捷输入让汉字彻底退居次席.汉字在韩国的主体作用已经一去不返,今天在韩国,使用纯韩文已经成了主要趋势。
在中国朝鲜族聚集地区,虽然政府也强制推行纯朝文书写的政策,但是并没有压制反对的声音。
展开全部
朝鲜文字是由郑麟趾、申叔舟、崔恒、成三问等人发明的。
《训民正音》(훈민정음)是朝鲜第四代国王世宗大王李祹与其子第五代国王文宗大王李珦主导创制的朝鲜语文字,又称谚文(언문/谚文 Eonmun),今多称韩文、韩字、朝鲜文、朝鲜字。原有28字,其中元音字母17个,子音字母11个。该书完成于朝鲜世宗25年(1443年)末或朝鲜世宗26年(1444年)初,于朝鲜世宗28年(1446年)正式出版。
公元15世纪以前,韩语只有语言没有文字,以汉字为书写工具。由于韩语与汉语是完全不同的语系,使用汉字记录韩语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能够学习和使用汉字的多是贵族阶层,普通民众多为文盲,非常不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为了解决韩民族书写文字的问题,1443年朝鲜王朝世宗大王组织以郑麟趾、申叔舟、崔恒、成三问等一批优秀学者,在多年研究朝鲜语的音韵和一些外国文字的基础上,这期间朝鲜学者曾几十次前来中国明朝进行关于音律学的研究。创造了适合标记韩语语音的文字体系--韩字,称为”训民正音”,意为“教百姓以正确字音”。
《训民正音》(훈민정음)是朝鲜第四代国王世宗大王李祹与其子第五代国王文宗大王李珦主导创制的朝鲜语文字,又称谚文(언문/谚文 Eonmun),今多称韩文、韩字、朝鲜文、朝鲜字。原有28字,其中元音字母17个,子音字母11个。该书完成于朝鲜世宗25年(1443年)末或朝鲜世宗26年(1444年)初,于朝鲜世宗28年(1446年)正式出版。
公元15世纪以前,韩语只有语言没有文字,以汉字为书写工具。由于韩语与汉语是完全不同的语系,使用汉字记录韩语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能够学习和使用汉字的多是贵族阶层,普通民众多为文盲,非常不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为了解决韩民族书写文字的问题,1443年朝鲜王朝世宗大王组织以郑麟趾、申叔舟、崔恒、成三问等一批优秀学者,在多年研究朝鲜语的音韵和一些外国文字的基础上,这期间朝鲜学者曾几十次前来中国明朝进行关于音律学的研究。创造了适合标记韩语语音的文字体系--韩字,称为”训民正音”,意为“教百姓以正确字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3-11-06
展开全部
五世国王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