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列舰上三联装和双联装大炮各有什么特点
展开全部
战列舰在设计之初,追求的是主炮的投射火力的密集性,因此在古老的风帆时代,在舰舷上密集的排列了很多前膛火炮,当时英国的一线战列舰火炮都在100门以上.随着后膛炮、爆破弹、速射炮、装甲、蒸汽机等出现,火炮纷纷出现在舰艇的甲板上,以穿透甲板安装的形式出现的炮塔,由于可以提供炮手有力的保护而被各国海军采用。但随着炮的结构复杂化和重型化,大型战舰上的重炮越装越少,这时候不能保证火力的密集性。最早设计者是利用增加炮塔数来达到目标,但在单装炮不可能在有限的舰上空间安装太多造成火力分散的情况下,出现了联装炮,最早是双联装,但随着战列舰的主炮越来越大,体积重量也越来越大,双联装发展到了极致就是英国的"阿金库尔"号战列舰,安装双联装305毫米(12英寸)主炮7座,但在战斗中此舰表现不佳,原因是炮塔数过多影响了舰体的强度,同时巨大的后座力和重量经常会出很多问题,如在齐射时舰上的内部装饰品和易损坏的物品全部会震得粉碎,也直接影响到了主炮的射击精度.在结构强度未能解决、不可能无限延长舰体的前提下,太多炮塔不仅不能加强火力密度,反而影响主炮的使用。此外,在一战之前,由于火炮炮塔转速受机械工艺影响,在战斗中火炮转动后一般都不再转动而是瞄准固定方向,因此炮塔数不够就影响多方向火力和密度,炮塔过多就会使战舰结构不强,装甲安装困难,火力分散,而且还会造成战舰的稳定性大减,尤其是在两舷安装炮塔的形式,直接会造成军舰的横向稳定性受损,并且舷侧装甲就不可能足够厚。军舰设计师一般在这两者之间为难的平衡着。
此时出现了三联装炮,第一种实用的三联装主炮战是奥匈帝国的"奥匈君主"号,装四座三联装305毫米主炮,此后俄罗斯和意大利都造出了自己的三联炮塔无畏舰。三联装炮优点是在坚持火力密集度的同时减少了炮塔数,在舰体强度允许的情况下,三联装炮塔无疑可以有更密集的火力,比如,一艘同是装305毫米主炮的战列舰,安装四座双联装炮塔,主炮有八门,而且火力比较分散,而装三座三联装炮塔,不仅炮塔数减少了,而且主炮数增加到九门,火力也更加集中。
战列舰主炮从双联到三联,是不是联装数越多越好呢?不是,"英王乔治五世"级则发展到了四联装主炮.无疑的,一般意义上说,联装数越多,单个炮塔发射的弹药密度就越大,在炮塔数受到限制的情况下,联装数多是好办法,但一个顽固的问题出现了:结构重量。巨大的重量使主炮炮塔的旋转速度大大减慢,如果说一战时固定角度射击尚能接受,那么在二战开始以后,随着火控技术的进步和舰艇机动性增强,海战的复杂性增加了,火炮跟不上敌人的速度和战场上的变化,是不能适应的。而且联装数多造成了防护上的复杂和麻烦,庞大的火炮结构占用恶劣炮塔的大部分空间,剩余空间就不好再安装装甲。以“英王乔治五世”的MKVII356毫米(14英寸)炮塔为例,它的转动速度是所有列强战列舰中最慢的,转速相差一两度/秒尚可以忍受,但MKVII相比德国或者美国的战列舰,几乎慢了一倍以上。这对战斗的影响是相当大的。同时联装之间火炮发射时,炮弹若是过近则会互相影响,一般以岔开发射时间一到二秒来解决,但联装数过多,往往就达不到齐射的效果。意大利在二战中把联装火炮间的距离设计得很紧,但这样反而会造成结构上的狭小和拥挤,一但炮塔被命中极易使所有火炮损坏。德国著名的俾斯麦号的主炮是双联装前二后二共八门,虽然在防护、射速、威力上达到了均衡,但仍旧有火力分散的毛病,比如在正面迎敌时,象“罗德尼”、“英王乔治五世”号可以有至少六门主炮对敌,而德舰只能有四门。
如何均衡重型主炮的数量和联装数,一直是早期舰艇设计师的老大难问题。我个人认为,二战中解决此问题最好的是美国,战列舰如“依阿华”,前二后一三座三联装共九门406毫米(16英寸)主炮被证明是这个重量级主炮的最优秀配置,巡洋舰如“克利夫兰”级轻巡洋舰,前二后二四座三联装共十二门152毫米(6英寸)主炮被证明是巡洋舰级别军舰主炮配置的最佳方案,甚至要比重巡洋舰的203毫米主炮威力要大,为什么?因为152毫米炮和203毫米炮就威力来说,面对主要对手——对方的巡洋舰——差别不大,而且当时有的重巡洋舰,如英国的“肯特”级,装甲仅25毫米,这样的装甲在152毫米炮面前象纸一样薄,而且152毫米炮射速比203毫米炮快很多,可以保证比同时期的重巡洋舰高出一倍的火力投送能力。
所以战列舰炮的联装数是被综合的因素所影响的,总的来说,不同量级的火炮,要有相对于舰本身最优化的配置方案,才能达到各方面性能的均衡和有效使用。
此时出现了三联装炮,第一种实用的三联装主炮战是奥匈帝国的"奥匈君主"号,装四座三联装305毫米主炮,此后俄罗斯和意大利都造出了自己的三联炮塔无畏舰。三联装炮优点是在坚持火力密集度的同时减少了炮塔数,在舰体强度允许的情况下,三联装炮塔无疑可以有更密集的火力,比如,一艘同是装305毫米主炮的战列舰,安装四座双联装炮塔,主炮有八门,而且火力比较分散,而装三座三联装炮塔,不仅炮塔数减少了,而且主炮数增加到九门,火力也更加集中。
战列舰主炮从双联到三联,是不是联装数越多越好呢?不是,"英王乔治五世"级则发展到了四联装主炮.无疑的,一般意义上说,联装数越多,单个炮塔发射的弹药密度就越大,在炮塔数受到限制的情况下,联装数多是好办法,但一个顽固的问题出现了:结构重量。巨大的重量使主炮炮塔的旋转速度大大减慢,如果说一战时固定角度射击尚能接受,那么在二战开始以后,随着火控技术的进步和舰艇机动性增强,海战的复杂性增加了,火炮跟不上敌人的速度和战场上的变化,是不能适应的。而且联装数多造成了防护上的复杂和麻烦,庞大的火炮结构占用恶劣炮塔的大部分空间,剩余空间就不好再安装装甲。以“英王乔治五世”的MKVII356毫米(14英寸)炮塔为例,它的转动速度是所有列强战列舰中最慢的,转速相差一两度/秒尚可以忍受,但MKVII相比德国或者美国的战列舰,几乎慢了一倍以上。这对战斗的影响是相当大的。同时联装之间火炮发射时,炮弹若是过近则会互相影响,一般以岔开发射时间一到二秒来解决,但联装数过多,往往就达不到齐射的效果。意大利在二战中把联装火炮间的距离设计得很紧,但这样反而会造成结构上的狭小和拥挤,一但炮塔被命中极易使所有火炮损坏。德国著名的俾斯麦号的主炮是双联装前二后二共八门,虽然在防护、射速、威力上达到了均衡,但仍旧有火力分散的毛病,比如在正面迎敌时,象“罗德尼”、“英王乔治五世”号可以有至少六门主炮对敌,而德舰只能有四门。
如何均衡重型主炮的数量和联装数,一直是早期舰艇设计师的老大难问题。我个人认为,二战中解决此问题最好的是美国,战列舰如“依阿华”,前二后一三座三联装共九门406毫米(16英寸)主炮被证明是这个重量级主炮的最优秀配置,巡洋舰如“克利夫兰”级轻巡洋舰,前二后二四座三联装共十二门152毫米(6英寸)主炮被证明是巡洋舰级别军舰主炮配置的最佳方案,甚至要比重巡洋舰的203毫米主炮威力要大,为什么?因为152毫米炮和203毫米炮就威力来说,面对主要对手——对方的巡洋舰——差别不大,而且当时有的重巡洋舰,如英国的“肯特”级,装甲仅25毫米,这样的装甲在152毫米炮面前象纸一样薄,而且152毫米炮射速比203毫米炮快很多,可以保证比同时期的重巡洋舰高出一倍的火力投送能力。
所以战列舰炮的联装数是被综合的因素所影响的,总的来说,不同量级的火炮,要有相对于舰本身最优化的配置方案,才能达到各方面性能的均衡和有效使用。
展开全部
双联装炮塔负载较小,体积也较小,所以转动比同条件下的三联装快。三联装装的炮比双联装多,且相对来说每门炮的占用炮塔质量小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双联装炮塔和三联装炮塔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可搭载口径更大的炮,而且倍数可以更大(例如俾斯麦的主炮),对于战列舰来说,没有炮塔体积小不小的概念,而且炮塔转动是由锅炉带动完成的,战舰炮塔转速时间上相差不大的......
参考资料: 坚持原创!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你认为依阿华的主炮设计好? 洽好相反 三联装的设计主炮齐射必须间隔时间更长 大大影响了主炮的准确性和弹着点密集度 还有依阿华的舰体长宽比例比较窄 在海上幅震荡比较大 对射击影响不利 同样的三联装大和级的弹着密集度比依阿华要小两百到三百米 别看依阿华的主炮数据显示不错和又有火控雷达系统 可实际操作情况并不乐观 战争中的情况非常复杂 对手不可能等风平浪静原地不动的被你主炮打 你说呢?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