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为何失败? 40
2 荆轲逐秦王,但一直追不上。
3 秦王拔出剑后,一击成功,断其左股。荆轲手中有匕首,却无法相格。
4 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以匕首掷人,不是什么高深武功,却不中。
其一,燕太子丹试图通过刺杀秦王改变历史进程的做法,存在严重战略性失误。
燕太子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士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
太子丹的重托,
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
而后田光为了激励荆轲,
便采取自杀方式。
荆轲
“
被
激励
”
接受了任务,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奉侍。
虽然荆轲曾受到燕太子丹极其优厚的礼遇,其刺秦王的行动,也包含着
“
士为知己者死
”
的因素,
但这绝不是荆轲刺秦王的主要原因。
荆轲为制止强秦侵略六国的壮举虽然没有成功,
但他为献身的精神,
却鼓舞着后世许多披肝沥胆、
为国捐躯的志士,
这正是其壮举应该肯定
的一面。
但是,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千千万万的劳动群众才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单枪
匹马的行刺行为,
是不可能对社会的发展起推动作用的。
挽救国家的死亡,
只能靠富国强兵,
靠广大人民群众团结一致的力量,而不能把希望压在行刺的赌注上。
像燕太子丹这样的政治家却有些好高骛远,心浮意躁。他强行实现过高的目的显然是不
可能成功的,
所期望的局面难以因某大型的政治行动而马上来临,
期望
“
心想事成
”
只能是神
话。政治家要审时度势,权衡得失,考证行动的现实可操作性。政治中的退让、等待、忍耐
比勇猛的义无返顾有用的多。政治就是一门把握可能性的艺术,在一个阶段不能干的事就应该不干,周易中讲“灭蠖之屈,以求信(伸)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韬光隐晦、以退为进、必要的退却、坚韧的耐力方可行事。凭着血气之勇的刺秦,固然可以赢得千古英名和美学价值,但却既给行动者本人造成了劫难,又对事业进程毫无补益。
换句话说,此时此刻的燕太子丹,最需要的不是谋划刺秦,而是联合尽可能多的同盟军,组成统一阵线共同抗秦,才是正途,才是良策。依靠挟持秦王或刺杀秦王的做法,即便是能够成功,也仅是一时的成功,不仅难以长久保持成效,更难以真正冲出重围逢凶化吉。
苏洵在《六国论》中指出:燕太子丹之所以使荆轲刺秦王,是想阻止秦国攻燕,甚至想挟持秦王归还被占领土。但他采用的手段不仅没有达成他的目的,反而招致了燕国的灭亡,导致身死国灭。荆轲刺秦王在政治决策上显然是很幼稚的败笔。荆轲成就了自己的英雄主义形象,但却加速了燕国的灭亡,与最初的战略目的背道而驰。
其二,燕太子丹使荆轲刺杀秦王的行为本身,具有目的性不明确的战术性偏差。
从史料中我们发现,太子丹在派荆柯去秦国的目的在“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侵地,若曹沫之与齐桓公,”和 “则不可,因而刺杀之。”这两者间徘徊。刺杀秦王本身就是一件极度危险的行动,动用一切的可能来保障尚不能有完全成功的把握,在行动的目的上就更不该有两种选择的犹豫。这种目的上的犹豫,必然将导致荆柯刺杀行动上的迟疑,而给荆柯带了灾难性的后果。
《史记》中所记载的一段对荆柯刺秦王的描写,“轲既取图奏之,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袖绝。” 如果荆柯抱定坚决刺死秦王的唯一想法,那么在匕首即将显现的一瞬间荆柯就能将匕首拿到手,并且一刀刺进秦王的胸膛,在秦王还没弄清楚是怎么一回事之前,秦王就已被刺死了,从而完成了这一闪电般的行动。根本轮不到秦王先是大惊,而后又站起身这一系列的反应。一瞬间的迟疑给这次刺秦行动带了灾难性的后果。
退一步说,燕太子丹的“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侵地,若曹沫之与齐桓公,” 这个设想是建立在一厢情愿的基础上的,充分暴露了燕太子丹在政治上的幼稚。太子丹尽管在此前举了一个“若曹沫之与齐桓公”的例子,但当时齐恒公时齐国的实力和政治形势,实在无法与现在嬴政的秦国实力及政治形势相提并论,幻想在政治与军事实力存在巨大悬殊的情况下妄谈“信义”,奢望秦王能讲“友好”,是一种很愚蠢的想法。
其三,燕太子丹指派秦武阳协助荆轲刺杀秦王的安排,明显具有用人不当错误。
秦舞阳,战国时燕国人。十三岁就杀人,有些名气。燕国人都觉得他行为大胆,有些杀人的本领。太子丹慕他之名而请他与荆轲同去刺秦。不想他是个浪得虚名之辈,面对秦国卫兵的阵式,心生恐惧。见了秦始皇既然浑身哆嗦。在荆轲刺杀秦始皇时,他被秦国将领一刀结果了性命。
就是这样一位徒有虚名之人,被指派与荆轲一起从事刺杀秦王的重要使命,焉有不失败之理?事实正是如此:从刺秦的过程看,可以说是精心设计:首先是荆轲拿着樊于期将军的
头(是自杀)和督亢的地图去献给秦王,取得了觐见秦王的机会;再用千金贿赂蒙嘉,又用
地图包藏匕首;况且当时殿内除秦王外无人持兵器,这些都给荆轲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但
“
秦武阳色变振恐
”
引得一阵猜疑,
已经给荆轲刺杀秦王增加了不应有的困难,
一是让对方
有了警觉,二是自己少了帮手。
其四,荆轲刺杀秦王失手,他自身的水平与能力也是不能忽略的关键所在。
秦武阳表现失常,在荆轲只身一个人的情况下,面对武功并不弱的年富力强的秦王,荆
轲仍然心存侥幸,
没有当机立断放弃原本须由两个人才能顺利实施的劫持或刺杀计划,
太过
冒险。
荆轲剑术并不高明,
当时和荆柯有过交情的著名剑客鲁句践听到荆轲之刺秦王,
叹息说:
“
嗟乎,惜哉其不讲于刺剑之术也!
(可惜他不好好的研究刺剑的技术啊)
。司马迁对于荆轲
刺杀秦王失败也归咎于他的剑术不精。后世陶渊明写《咏荆轲》也继承了太史公的意见,诗
云:
「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
另外,
荆轲在处理刺秦的细节问题上也存在问题。
《史记》
中所记载的荆柯刺秦王场景是,
“
轲既取图奏之,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
身,秦王惊,自引而起,袖绝。
”
后来秦王以惊人的敏捷反应和力量,迅速摆脱了荆轲的胁
迫,
并在秦王左右侍者和太医夏无且的阻拦下,
减缓了荆轲追击的速度,
为秦王拔剑反击创
造了机会,最终反被杀。
其五,荆轲刺秦王是因想
“
生擒秦王
”
才导致失败之说,似与事实不符。
《史记》记载,荆柯刺秦失败后,
“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
„
事所以不
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
荆柯未能完成使命,他自己说他是本来想生擒
暴君、逼秦王立约,因而在刺杀秦王时未尽全力,以致功亏一篑。实际上,这是荆轲为自己
的失败找借口。
按照太子丹的意思确实是最好能挟持秦王,但从事情发展看,当时荆轲以一人之力实现
这种目的已不现实;何况,荆柯刺秦过程中许多做法都不是为了
“
生劫之
”
:史料说
“
於是太
子豫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焠之,以试人,血濡缕,人
无不立死者。
”
试想,太子丹为荆轲找一把锋利无比且能见血封喉的毒刀,显然已经不是劫
持人所需;再者,在易水边,
“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
,显然他们知道荆轲
此行无论成败,
只有一个结局就是死!
荆轲的目的也以杀秦王为主,
此情此景与劫持之说不
符;最重要的是,荆轲抓住秦王衣服后的动作是
“
揕之
”
,揕就是刺或者击,拿着见血封喉、
锋利无比的匕首上来就刺,就更不是挟持人应有举动了;
最后,我们从司马迁、陶渊明对荆
轲失败原因分析也可以看出,荆轲武艺不精是不可能回避的原因。
荆柯刺秦王是中国历史上无数次刺杀行动中最负盛名的一个。历史上有许多刺杀案都成
功了,
其中包括计划不周详、
临时而动的成功刺杀行动。
可是荆柯刺秦王策划的时间不可谓
不久,刺杀的准备不可谓不周,付出的代价不可谓不大,却在最关键的一瞬间失败了。
是,荆轲这种以刺杀解决问题的恐怖主义手段永远都只是下下策,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燕秦国力上悬殊的差距和秦统一六国的大势所趋。历史的车轮永远不会因为一个人、一把匕首就停止它前进的脚步。
因此,荆轲刺秦王的失败,原因很多,是各项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另外,需要提到的
一、目光短浅,生性多疑
据记载,燕太子丹在秦国做人质,受尽屈辱,逃回燕国后,一心想着要报复秦王,就在这时,秦国大将樊於期得罪秦王,被秦王追杀,诛灭全族,自己只身逃了出来,逃到了燕国,燕太子丹收留了他,太傅鞠武听说后苦劝燕太子丹,不可收留樊於期,否则必与秦国结怨,对燕国不利,可以让樊於期入匈奴,然后燕国应西约三晋,并和北方的单于讲和,以抵御秦兵,但太子丹并不听从,认为这样一是显得自己不仁义,再者次计延搁的时间太久,不能顷刻报我那被俘虏在秦国之仇。鞠武没有办法,有为燕太子丹推荐了田光,田光因自己年事已高,便又向燕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燕太子丹喜出望外,但在燕太子丹临走之际,却告诫田光曰:“丹所报,先生所言也,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这显然是对田光的不放心,再次告诫他不要泄密。燕太子丹刚走,田光便向荆轲做了最后的交代,之后便自杀了,以死来证明自己的清高与忠诚。这足以见得燕太子丹这个人急功近利,猜疑心重的性格特点,他的这种性格,为荆轲刺秦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二、幻想主义,不切实际
燕太子丹在初次拜见荆轲时,就对荆轲说明了自己的打算,燕太子丹想让荆轲在刺杀秦王时,先胁迫秦王,迫使秦王归还各诸侯国的土地,胁迫不成再杀秦王。这样的想法显然很荒谬,又想杀秦王,又想胁迫秦王,使荆轲刺秦的重点成了胁迫秦王,从而打乱了荆轲的方寸。据《史记》记载,荆轲刺秦失败后,被秦王砍伤,荆轲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这大概是荆轲刺秦失败的最重要的原因了。
三、疑心太重,难成大业
从燕太子丹逼死田光的事件中,就可以看出燕太子丹的疑心,对待荆轲也不例外。据《史记》记载,荆轲准备动身去秦国时,想要等一个人,和他一同前往,然而燕太子丹却怀疑他有悔意,乃复请曰:“日已尽矣,荆卿岂有意哉?丹请得先遣秦舞阳。”这显然是逼荆轲快走,荆轲听后大怒,叱太子曰:“何太子之遣?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且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荆轲说完便出发了。这从侧面反映出了荆轲并没有完全准备好就被燕太子丹逼迫而去,若是荆轲等来了友人,万事俱备,那么荆轲刺秦的成功与失败,那就不一定了。
纵观历史,燕太子丹的所作所为无不影响着荆轲刺秦的成功与否,尽管燕太子丹一手策划了刺秦计划,但他的急功近利和生性多疑的性格,又间接地导致了荆轲刺秦的失败,留给后人无限的叹息。
太子丹安排的真正动手的人并不是荆轲,而是秦舞阳。荆轲负责公关,秦舞阳负责刺杀。因为手里拿地图也就是短剑献给秦王案前的就是秦舞阳。具体暗杀计划是这样的:秦舞阳只要能走到与秦王“短剑遥击”的距离之内,就可以掷出短剑,将秦王格杀。根本不需要走到身前,搞什么“图穷匕见”。以秦舞阳的勇力,将短剑远距离掷到秦王身边是有把握的。但是太子丹一帮人百密一疏,最终功亏一篑。那就是勇士秦舞阳从本质上而言根本“无勇”。
荆轲拿着督亢地图,地图是画在一块绸缎上的。荆轲把地图铺在案几上给秦王看,一寸寸铺开,还带解释,快到地图尽头,露出匕首。荆轲马上去抓秦王衣袖,而且一下就抓住了。可见秦王是俯身在看地图。胳膊肘支在案几上。荆轲一抓衣袖,秦王本能的往后一闪,电光石火之间,荆轲的短剑刺了过来。秦王起身,挣断衣袖。我们知道人在危急之时是可以爆发出潜能量的。匕首尚未近身,秦王向后便闪,挣断袖子,拔剑还击。如果此时剑被拔出来,那么荆轲就会被一招秒杀。可是秦王剑长,又着急,一下拔不出来。于是绕着柱子转圈跑。荆轲于是只好绕着柱子追着秦王跑。此时他的压力是很大的。因为对他而言最宝贵的就是时间。对于刺客而言,一击不中就意味着再没有机会。此时御医夏无且用药袋扔了一下荆轲,荆轲略微一闪,秦王已经缓过劲来,并且拔出佩剑,一剑就砍断荆轲左腿。荆轲扑倒,才有了与秦王正面对战的机会,才使用出“以剑遥击”这一招,可惜没击中,扔到铜柱上。当然荆轲之所以没击中,跟他受了伤有关系。腿断了,身体不平衡,影响发挥。
总结荆轲刺秦王为何失败,主要就一点:动手的人不该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