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自然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和差异性

 我来答
箫洒舞剑
2015-06-21 · 知道合伙人音乐行家
箫洒舞剑
知道合伙人音乐行家
采纳数:10778 获赞数:141629
在大学参加管弦乐团期间,接触多种中西乐器,排练各种合奏曲目,对音乐基础理论和乐器演奏有一定的了解。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自然地理环境是由地貌、岩石、大气、水、生物和土壤等地理要素共同组成的,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典例分析如下: (1)气候与地貌相互影响。不同气候条件下形成不同的地貌;不同地貌条件下形成不同的气候特点。前者如云贵高原的熔岩地貌形成于湿热气位条件下,西北内陆的风沙地貌形成于干早气候条件下;后者如横断山区“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与那里山高谷深,气温垂直变化大有关系。 (2)气候与水文相互影响。不同气候条件下具有不同的水文特征;水文条件不同的地方气候也有差异。前者如我国北方河流大多有结冰期,是因北方冬季最冷月气温在0度以下,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河流水位变化小,是因流域内降水均匀;后者如在湖泊、水库周围的地方,空气湿度大,昼夜温差小。 (3)气候和生物相互影响。一定气候条件下,生长着相应的植物,活动着相应的动物;植物也影响气候。前者如赤道附近为雨林,亚寒带则为针叶林;后者如森林茂盛的地方,周围的气候要湿润的多。 (4)气候和土壤相互影响。不同气候条件形成不同的土壤类型;土壤的干湿状况,通过蒸发对空气的湿度、温度也有一定影响。前者如东北平原气候冷湿,土壤有机质分解慢,形成肥沃的黑土;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气候湿热,有机质分解速度快,形成贫瘠的红壤;内陆干旱地区,由于矿物质淋失速度慢,形成钙土。 (5)地貌和水文相互影响。不同地貌务件下水文状况不同;术文条件对地貌的影响更是深刻的。前者如刚国河向心水系与盆地地形直接相关,北欧高地上多湖泊是古冰川作用形成的冰川地貌积水而成的;后者如黄土高原的沟壑地形、长江三峡的峡谷地形都是流水切割的结果,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河网密布的恒河三角洲、开阔的永定河冲积扇都是河流堆积作用形成的。 (6)地貌与生物相互影响。地貌影响生物;生物也影响地貌。前者如阴坡和阳植物是不同的,马尾松在阳坡,冷杉在阴坡分布;后者如生物对地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加快岩石的风化过程,改变地貌形态,另一方面又具有保特水土、减少侵蚀的作用,保护了原始地表形态。 (7)水文和生物相互影响。不同水文条件下,生存着不同类型的生物;生物的出现也改变着水文状况。前者如骆驼刺生长在干旱环境,芦苇生长在水湿环境;具有不同的个体形态。后者如水生生物通过生命活动,不断地改变着水的化学成分。植被覆盖状况对地球上的水循环也产生一定的影响,如通过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蒸腾,使土壤水、生物水、大气水构成一个互相联东的统一系统 (8)土壤和生物相互联系。 生物在土壤的形成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土壤也影响生物的分布。前者如没有生物就没有土壤;后者如南方低山丘陵的酸性红壤就非常适宜茶树的生长。 二、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陆地自然带 (1)全球性的地域分异:温度带分异和海陆分异 (2)区域性的地域分异: 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 (3)概念:陆地上不同的地区,由于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互不相同,分别具有一定的热量和水分组合不同,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不同的气候类型,又对应了与之统一的植被类型和土壤类型。相应的气候、植被和土壤共同形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 2、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地域分异规律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 定义 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或者说每个地带与纬线大体平行地伸展成条带状 自然带沿着经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并大致与经线平行地伸展成条带状 影响因素 主导因素 热量(太阳辐射) 水分(海陆位置) 成因总结 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即以热量为基础 水分条件沿经度变化的方向变化即以水分为基础 分布特征 延伸方向 纬线方向(东西方向) 经线方向(南北方向) 更替方向 纬度变化方向(南北方向) 经度变化方向(东西方向) 典型地区 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 中纬度地区 典型景观变化例证 【误区警示热量差异并非是由赤道到两极地域分异规律的唯一因素由赤道到自然带和气候类型的分布(以北半球为例) 【特别提醒自然带的分布并不完全与气候类型相吻合(1)相同的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不尽相同如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对应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2)相同的气候类型对应的自然带不唯一如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主要为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荒漠带。(3)热带沙漠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不是热带沙漠带而是热带荒漠带。(1)山地垂直地域分异是山麓到山顶水分和热量状况的差异共同作用的结果,山麓到山顶水热的变化与从低纬到高纬的变化类似,但并不完全致。 ①从山麓到山顶的热量差异很大一般地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 ℃。据此可知: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分异类似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下图);纬度越低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类型越多。从山麓到山顶的水分状况差异明显一般来说从山麓到山顶降水量呈“少—多—少”变化。因此有些基带在草原或荒漠的高山由于山地降水增多可能出现森林带如天山。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分异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2)山地垂直带是在水平地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山麓的自然带与水平带一致。 (3)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有三: ① 山体所在纬度:纬度愈低愈复杂,纬度愈高愈简单; ② 山体海拔:海拔愈高愈复杂(当然有极限),海拔愈低愈简单,甚至无; ③ 跟山顶与山麓之间的相对高度有关:相对高度大则复杂,相对高度小则简单。 (4)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海拔的因素有二: ①山体所在纬度:纬度低,海拔高;纬度高,海拔低 ②坡向:同一山体,阳坡高,阴坡低。 注:实际自然带分布更为复杂,若考虑将水条件,自然带分布高度与坡向的关系是: <1>在基带热量盈余区,水分是决定自然带高低的主要因素。同一植被在迎风坡的分布高度比背风坡高。 【解释:在热量盈余的地区,随着海拔的升高,空气中的水分逐渐减少,降水较少的坡向总是首先因缺水而不能满足植物的需要。】 (位于热带的乞力马扎罗山南坡为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同一自然带分布比北坡高) <2>在基带热量非盈余区,土壤的水热状况是决定植被分布高度的重要因素。 1、在水分充足,两坡热量有明显差异的山区,同一植被在热量较好的坡向海拔较高(阳坡高于阴坡)。 2、在水分充足,两坡的热量差异不大的山区。降水较少的背风坡的植被分布高度比多雨迎风坡高。 【解释:在热量非盈余区的山区,降水满足植物生长需要的条件下。随着海拔的进一步升高,气温降低,当该地热量条件就会接近某种植物生长的下限,由于气温降低,蒸发减弱,降水较多的迎风坡就会在某个高度,首先出现土壤中水分含量过多,土壤温度下降,土壤缺氧,影响某类植物生长的现象。于是这个高度就成了此类植物在此迎风坡的分布上限。而在背风坡相同的高度上,由于降水较少,土壤中的水分没有过多,土壤供给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能力较好,植物生长状况良好,反而没有达到该类植物的分布上限。】 (位于暖温带的吕梁山(黄土高原),东坡是迎风坡,同一自然带分布东坡比西坡低) <3>水分短缺的地方,降水的多坡向能够较好的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植被分布的高度较高。 (例位于西北干旱地区的天山北坡为西风的迎风坡,森林带高于南坡) (5)影响雪线的因素,从本质上讲是蒸发融化与降雪积雪的对比关系,具体因素有二: ①山体所在纬度:纬度低,雪线海拔高;纬度高,雪线海拔低。(雪线副热带地区最高) ②坡向:阳坡雪线海拔高,阴坡雪线海拔低,迎风坡雪线海拔低,背风坡雪线海拔高。
ZESTRON
2024-09-04 广告
在Dr. O.K. Wack Chemie GmbH,我们深知污染物分析对于环境保护与工业安全的重要性。我们采用高精度分析仪器,结合先进化学与光谱技术,对水体、土壤、空气及工业排放物中的污染物进行精准识别与定量。通过科学分析,我们为客户提供...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ZESTRON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