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回答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儒勒•凡尔纳(1828—1905)是法国科幻小说家,现代科幻小说的重要奠基人。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
他出生在一个律师家庭,很小的时候就产生了强烈的探索欲望和丰富的想像力。他博览群书,厚积薄发,第一部科幻小说《气球上的五星期》,一炮打响,引起轰动,使他成了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他后来一发而不可收,又写了一系列科学幻想冒险小说,卷帙浩繁,不下六七十种,被收入一套名为《奇异的旅行》的丛书。《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著名三部曲的第二部,前有《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后有《神秘岛》。作者想像力丰富,文笔细腻,构思奇巧,其作品既引人人胜,又很有教育意义,适合各种年龄的读者。而且,凡尔纳的幻想不是异想天开,都以科学为依据;他所预见到的很多器械,后来都变成了现实生活中的实有之物。
【内容概述】
文体:科幻小说
主要内容:这部著作是凡尔纳三部曲的第二部。故事发生在1866年,法国人阿龙纳斯,一位生物学家,应邀赴美参加一项科学考察活动。这时,海上出了个怪物,在全世界闹得沸沸扬扬。科考活动结束之后,生物学家正准备束装就道,返回法国,却接到美国海军部的邀请,于是改弦更张,登上了一艘驱逐舰林肯号,参与“把那个怪物从海洋中清除出去 ”的活动。经过千辛万苦,“怪物”未被清除,驱逐舰反被“怪物”重创,生物学家和他的仆人康赛尔以及为清除“怪物”被特意请到驱逐舰上来的一名捕鲸手尼德兰,都成了“怪物”的俘虏!结果发现“怪物”是一艘尚不为世人所知的潜水艇,名“诺第留斯”(“鹦鹉螺”)号。潜艇对俘虏倒也优待;只是,为了保守自己的秘密,潜艇艇长尼摩从此永远不许他们离开。阿龙纳斯一行别无选择,只能跟着潜水艇周游各大洋。十个月之后,这三个人终于在极其险恶的情况下逃脱,生物学家才得以把这件海底秘密公诸于世。
作品主题:
《海底两万里》描绘的是人们在大海里的种种惊险奇遇。美妙壮观的海底世界充满了异国情调和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体现了人类自古以来渴望上天入地、自由翱翔的梦想。小说不但能激发人们对科学的兴趣,而且赞扬了像尼摩船长等反抗压迫的战士的形象,体现了他们具有社会正义感和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
【艺术特色】
一、以科学为依据,细节描写详尽
凡尔纳可被称为是“奇异幻想的巨匠”,他的想象力是毫无束缚的,他乘着想象的翅膀遨游于大海深处,探索着大千世界的种种奥秘,栩栩如生的向我们展现了当时不可实现的梦想,创造出了集所有先进设备于一身的“鹦鹉螺号”。
这艘潜水艇是当时任何一只船都无法超越的,它是船的制造者―—尼摩船长智慧的结晶。变化莫测的大海是危险的,而这艘船的制造是无懈可击的,它无坚不摧,乘坐在“鹦鹉螺号”上是无所畏惧的,“没有必要担心船会变形,因为船的双层船壳是钢铁般坚硬;它没有船身横摇竖摆就能毁坏缆索;没有风可以吹走的帆;没有可以破裂的蒸汽锅炉;不会发生可怕的火灾,因为船是用铁皮而不是用木头造的;它不使用会烧完的煤炭,因为它的机械原动力是电;不会遇到可怕的碰撞,因为它在深水中独来独往;它不用去迎击风暴,因为它能在水下几米深的地方获得绝对的平静;”也丝毫不必担心缺氧的问题,这座浮动着的住所可以浮出洋面,用鲸鱼那种方式呼吸,每隔24小时换一次空气,他们可以随时呼吸到一股使人心旷神怡,纯洁的,带有咸味的空气。作者对“鹦鹉螺号”的描写细致入微,不肯放过任何一处细节,“高大的紫檀木书架上镶嵌着铜饰,一层宽大的隔板上摆放着许多装帧一致的书籍。书架沿室内四壁放置,内侧正对着一排栗色的皮质长沙发,沙发曲度合适,坐上去极其舒服。此外,还有一些轻巧的活动书案,可以随意移动,供人们将书放在上面阅读。室内中央有一张大桌子,上面放满了小册子,其中有些像是过了期的报纸。这般和谐一致的布局沐浴在一片电光之中,电光是由半嵌在涡形天花板上的四个毛玻璃球里发出的。”布置的如此精美图书室就这样呈现在我们眼前,让我们禁不住由衷的赞叹。大海孕育了无限的生命,大海向尼摩船长提供了他所需要的一切,这奇妙的、取之不尽的生命之源,不仅能提供丰富的食物,还给了人们穿的。阿龙纳斯穿的衣服是由一种贝壳类的足丝织成的,上面染有古代人喜爱的绯红色,而且调配上从地中海海兔毛中提取的紫色;舱房梳妆台上的香水,是海产植物经过蒸馏制成的产品;床是用海洋里最柔软的大叶藻做的;笔是用鲸鱼的触须做的;墨水是墨鱼或枪乌贼的分泌物;他们吃的奶油是用鲸鱼乳房里挤出来的奶做的;糖是从北极海中的大海藻里提炼出来的。作者喜欢描述神秘的事物,财宝和稀奇古怪的科学细节,这在人们听来或许难以置信,但这并不是漫无边际的瞎编乱造,而是更接近于记实资料,以科学为依据的,我们不难在书中发现大量的数据,这些是对细节的有力补充,增加了读者的感性认识,在科学高度发展的未来,这些也许都会成为现实。另外,小说的旅行路线真实可靠,我们仿佛也乘坐着“鹦鹉螺号”随着书中的主人公游遍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十九世纪下半叶至二十世纪初,正是欧洲科学飞速发展的时期,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其先进的工业成就,以一日千里之势向外开拓,人们热衷于海外航行,去寻求殖民地去探险。此时的法国是世界的超级强国,拥有大片的殖民地,科学技术世界领先。科技的发展为凡尔纳提供了丰富详实的科学依据,正如作者所说,他把书中的“发明建立在实在的科学基础之上,所安排的结构和使用的材料不完全脱离同时代工程科技的知识领域。”凡尔纳具有非常丰富的地理学、生物学、海洋学等知识,他在写作前对船舱的构造,每到达一个地方的经纬度,海洋生物的种类、习性等都一一作过准确的研究,就像作家真要去进行一次海底航行一样。正是由于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尽量注意到对他幻想中的事件进行细节描写,才会给人以身临其境的真实与可信。
二、故事情节曲折紧张,场面描写波澜壮阔
这部小说采取了开门见山的写法。行文一开始就吸引住了我们,人们在海上多次遇见的神秘的怪物,它究竟是什么呢?是移动的暗礁,还是一只独角鲸?当阿龙纳斯等人的船沉没了,在他们绝望之际,竟然发现自己死里逃生,身处于一艘巨大的潜水艇之上,成了尼摩船长的俘虏。尼摩船长何许人也?他是被压迫民族的捍卫者,奴隶民族的解放者?还是一个仇恨人类社会一切的孤独的人?他会不会把阿龙纳斯等人扔进海里,会不会把他们永远囚禁在这艘船上以保守秘密?这些我们都不得而知,文中设下重重悬念,等待我们去解读。主人公在欣赏海底如梦如幻、美丽壮观的景致的同时也危机四伏,先后经历了搁浅、土人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险情。
与章鱼的流血冲突,是这部小说最惊心动魄的场面之一,“这是一条8米长的巨大的章鱼”。“他那巨大的海绿色的眼睛盯着我们”。这些从地狱里跑出来的恶魔,估计上帝也是在打瞌睡时不小心让他们跑出来的,他们竟喜欢上了“鹦鹉螺号”,非常迅速的往船的同一方向倒退着走,似乎在给经历了重重困难的船护航呢,“我听到了它们的嘴巴啃着船壳的铁皮发出的咯咯声。我们成了它们希望中的食物了。”向来自信的船长此时看起来也神色黯然,他解释了出事的原因并建议浮出水面宰杀这些可恶的章鱼。于是,惊心动魄的一幕便真实上演了。尼摩船长率先挥斧怒斩触须,紧接着不幸的水手被缠住吸走,任凭大家如何努力营救,也余事无补,只能眼睁睁地任其消失。更多的章鱼入侵平台和船侧,殊死搏斗展开了,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血浪、墨汁、肉段、眼珠、鱼叉和斧子。我们仿佛听到了他们怒杀章鱼时所有的呼吸,不均匀地,却又响彻在这深蓝的大海中,传得很远,很远……战斗结束了,章鱼消失在浩渺的水波下,消失在属于它们的冰冷的世界,而“尼摩船长被血染红了,他一动不动的站在探照灯旁,凝视着吞没了他的一个同伴的大海,大颗大颗的泪珠从他的眼里滚出来。”
这个场面刻画的淋漓尽致,跌宕不已,使文章波澜迭起,烘托出人物的心理特征,渲染出一股悲壮的气氛,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另一个最精彩的场面我认为是第一部分的结尾,是在一个珊瑚墓地为那个死去的水手所举行的葬礼。珊瑚王国的迷人景致令人惊叹,简直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然而在此处宽大的林中空地中心地带,在昏暗的光线下,举行了一场感人的水下葬礼。场面是无比隆重,严肃的,众人都怀着沉痛的心情默默地挖着这个与世隔绝的海底墓穴,接着放入遗体,做祈祷……这一系列的动作描写,以及周围环境的烘托,人物心理活动、对话,都使这个场景产生了非比寻常的感人效果。
感人的场面让人难忘,恐怖的场面同样让人触目惊心,甚至更刺激人的神经,以至于读过之后还念念不忘,好像身临其境。
三、人物形象个性鲜明
尼摩船长是凡尔纳笔下所塑造的一个最伟大的形象。他是一个带有浪漫、神秘色彩、极具吸引力的人物。
尼摩是一个完美的科学家。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通晓他那个时代的全部技术科学和基础科学。他根据自己的设计建造了潜水艇,潜航在海底进行大规模的科学研究。他热爱大海,他从大海中提取光源、热源和能源。“海洋便是一切,它的呼吸纯洁而健康。在海洋上,人们决不会感到孤寂,因为无论在哪一方面,他都能感受到生命的活动。海洋不属于专制的君主,在海面上,人们仍然会制定不公正的法律,会互相残杀,会像在地面上一样进行恐怖的战争,但在海洋三十英尺以下,他们不能称王称霸,他们的影响受到限制,他们的力量消失殆尽。啊!先生!要住就住在海底吧。在那里,我独来独往,无拘无束。在那里我是完全自由的。”④尼摩船长追求的是绝对的自由。
1867-1870年期间,法国和整个世界处于大变革和大动荡时期。在19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历经了国内民主力量的日益壮大,自由运动空前高涨,普法战争和失败的耻辱,拿破仑第二帝国的覆灭,巴黎公社革命,临时政府的残酷镇压。从世界范围看,科技的发展使业已进入帝国主义初级阶段的西方列强表现出其特有的残酷性和野蛮性,大力向外扩张,加紧争夺海外殖民地,掠夺殖民地财富,镇压民族起义,实行种族灭绝的政策。自由,是19世纪自由党的口号,人们都渴望结束帝国暴政,推翻万恶的奴隶制。从尼摩的身上就体现着自由,平等的精神。尼摩与殖民主义列强统治下的人类社会决裂,置身于殖民主义者的法律之外,他与任何一方面都使自己绝对独立,绝对的无拘无束,完全地与世隔绝了。
当尼摩船长怀着深仇大恨向没有悬挂国旗的三桅战船撞去时,我们不会理解,我们所看到的可能只有他仇恨人类社会的一面,看到的是他性格上的暴烈,有时甚至表现为残酷,“对于人类社会,这位船长总是流露出他那种一直无法改变的不信任和愤懑的情绪。”⑤那艘船的国籍我们不得而知,但在尼摩船长把他撞沉之后,在他的房间里,他跪在一位妇女和两个小孩的肖像前失声痛哭,久久不愿离去,这也许是他可怜的妻子和儿女。尼摩船长的难言之隐是我们揣测不出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对人类社会的仇恨是有原因的,不是与生俱来的。
尼摩不仅仅是一个“真正的复仇天神”,“一个可怕的裁判执行人”,他还是一位反对压迫,反对剥削的英勇的斗士,他从大海底下取得财富支持民族解放事业。他慷慨大方,他很仁慈,也很善良,尼摩船长曾奋身从鲨鱼口中救下锡兰采珠人,并曾给这个可怜人一包珍珠让他维持生计,尼摩说:“这个印度人是一个被蹂躏的国家的人民,我的心是向着那个国家的。”⑥他同情穷人和被压迫的民族,不论是什么原因迫使尼摩船长到海底来寻找自由,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他首先还是一个人!他的心还在为人类的苦难而跳动着!在马那阿尔滩历险中,尼摩船长表现出对人类无私的献身精神。尼摩船长是一个永恒的人物形象,他传奇般的身世和经历给我们带来持久而又强烈的心灵震撼,随着情节的开展,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就走进他的世界,走进为坚守美好信仰和追求崇高理想的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曾经经历过重重磨难的尼摩把自己的一切包括生死荣辱都真诚地献给了心目中的崇高事业,在某种非凡的精神炼狱和情感磨砺下,尼摩的人性反而被磨砺的更加坚韧,他没有倒下,没有屈服,表现出危机中的勇敢,逆境中的崇高,孤独中的博大,复杂中的纯粹,由此这个艺术形象放射出格外耀眼的灿烂光芒。尼摩的性格、气质和理想,正是作者所期望的,通过自己塑造的人物表达自身的期望和观点。
四、海底世界描绘十分精彩
海底世界蕴藏着许多奇观异景,让我们大饱眼福。那里有各种新奇的鱼类、植虫、海绵花圃、珊瑚丛林……
主人公漫步于海底平原,开始了前所未有的奇妙之旅。他们走在一种细腻、平滑、没有褶皱的沙土上,远处的景物显得朦朦胧胧,一列漂亮的礁石呈现在眼前,石上面铺满着各色最为美丽的植虫类动物,“此时是早上十点。太阳光正以一种相当倾斜的角度照射在水波洋面上,光线像是通过三棱镜一样被折射分解,海底的花、礁石、胚芽、介壳、珊蝴虫等,一接触到如此般的光照,它们的边缘上面便微微呈现出太阳光谱的七色亮彩。”“这各种各样色调的组合交错,的的确确是一幅赤、橙、黄、绿、青、蓝、紫之七彩缤纷的万花筒,总而言之一句话,宛如一位善于运用色彩,且在狂热般作画的画家的正当使用着的一整套调色板!”⑦那里密布着成千上万的海洋生物,有环纹海扇、海槌鱼、水叶甲 、真正会跳跃的贝、马蹄螺、朱红胄、天使翅膀一般的风螺、叶纹贝、成群结队的水母,酷像帕那神的笛子的管状珊瑚,仙人掌扇的掌状蔷薇藻……还有许多我们叫不上名字的生物也生活在这里。在他们头顶上方还时常浮游着一群群的僧帽水母,他们那乳白色或是淡红色的伞膜,饰以天蓝色的花边,为大家遮挡住阳光;更有那发亮的半球形水母,在黑暗之中泛着磷光,照亮了他们的道路。
海底森林中尽是高大的乔木状植物,“在这类高大的如同温带林木的各种不同的灌木之间,在它们各自潮湿的阴影下面,遍布着一些真正的荆棘丛,开着绚丽的花朵,一排排植虫动物,上面有花一般开放的弯曲条纹之斑纹状脑珊瑚,须触透明的黑黄色石竹珊瑚,草地般丛生的石花珊瑚,以及——本着充实这种幻觉——,还有像成群结队的蜂鸟一样蝇鱼,正从这一枝飞到另一枝般的飞来飞去,而那两肋耸起,鳞甲尖利的黄色蠹虫鱼、飞鱼、单鳍鱼等,则如同一群鹌鹑,正在我们的脚下跳跃着。”
海底世界的美妙景致是难以用言语来描绘的,它们让人为之惊叹,为之折服,相信每个读过的人都会对它念念不忘,期望着自己也能经历一次神奇美妙、惊险刺激的海底之旅!
【片段精选】
不过希望在人心中总是根深蒂固的!并且我们又是两个人。
最后,我还要肯定一点——这看来像是不可能的——即使我要打破我心中的一切幻想,即使我要“绝望”,现在也办不到!战舰跟那鲸鱼冲撞的时间是在夜间十一点钟左右。所以到太阳升起,我们还得游泳八个小时。我们替换着游,游八小时必然可以做到。海面相当平静,我们还不至于过度疲劳。有时,我的眼光想看透深沉的黑暗,但什么也看不见,只有那由于我们游泳动作激起的浪花透出一点闪光来。在我手下破碎的明亮的水波,点缀在镜子般闪闪的水而上,就好像一块块青灰色的金属片。
【艺术鉴赏】
这段充满了人物力量的心理描写读之使人惊叹,建议最后的景色描写,很好的烘托了人物精神上富有斗志,而又在身体上十分疲劳的,正在与自己斗争的心理状态。
不仅如此,他更凸现出了作者超凡的技巧。“在他的作品中,情节惊险曲折,人物描绘得栩栩如生,结局出人意料,使他的作品闪现着永恒的魅力。所以凡尔纳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是当之无愧的。 ”
【片段精选】
这真是一片奇妙又少见的海底森林,生长的都是高大的木本植物,小树上丛生的枝权都笔直伸向洋面。没有技条,没有叶脉,像铁杆一样。在这像温带树林一般高大的各种不同的灌木中间,遍地生长着带有生动花朵的各色珊瑚。美丽极了!
尔后,潜艇经历了搁浅、土人围攻等危险,安然驶向印度洋。这时发生了一件离奇的事。尼摩船长从海面上望见了什么,突然充满了愤怒和仇恨。他粗暴地把阿龙纳斯及其同伴们禁闭在小房间里,并强迫他们人睡。翌日,阿龙纳斯醒来,尼摩船长请他治疗一个身受重伤的船员。船员不治身死。尼摩船长哀痛地带着送葬队伍,把死者埋在海底光彩夺目、瑰丽无比的珊瑚树林里。他说:在这里,珊瑚虫会把死者永远封闭起来,不受鲨鱼和人的欺负!
印度半岛南端的锡兰岛在面前了。阿龙纳斯接受尼摩船长的建议,步行到海底采珠场。忽然,有条巨鲨向采珠人扑来。尼摩船长手拿短刀,挺身跟鲨鱼搏斗。在尼摩船长被鲨鱼的巨大躯体所压倒,危在旦夕对,尼德•兰迅速投出利叉,击中鲨鱼的心脏。船长救起那个穷苦的采珠人,又从自己口袋里取出一包珍珠送给他。由此,阿龙纳斯感到在尼摩身上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他无比勇敢,二是他对人类的牺牲精神。看来,这个古怪的人还没有完全斩断他爱人类的感情。
从红海到地中海,若走好望角,需绕行非洲一周。但尼摩船长沿着他所发现的一条阿拉伯海底通道潜行,不到二十分钟,就通过苏伊土地峡,到达地中海。书中写道:
诺第留斯在沿着又黑又深海底地道直冲过去。随着地道的斜坡,潜艇像箭一般随急流而下。地道两边狭窄的高墙上,只见飞奔的速度在电光下所画出的辉煌纹路,笔直成条。令我们心跳不止。
潜艇向康地岛驶去。这时,又发生了一件蹊跷事:随着凌晨潜艇窗前一个潜水人的出现,尼摩船长从橱内取出数百万黄金,写上地址,派人用小艇送走。这么多金子送到哪里呢?阿龙纳斯觉得,神秘的尼摩与陆地仍有某种联系。
潜艇穿过桑多林岛火山区海域的沸腾的水流,从直布罗陀海峡出来,驶到大西洋,停在维多湾海底。这里是1702年时的海军战场,当时给西班牙政府运送金银的船只在此沉没,海底铺满了金银珠宝。尼摩派出船员,把千百万金银装进潜艇。阿龙纳斯对这许多财富不能分给穷人表示惋惜。船长听了激动地回答:“我打捞这些财物是为了我自己吗?你以为我不知道世上有无数受苦的人们,有被压迫的种族,有要报仇的牺牲者吗?”阿龙纳斯于是明白了尼摩船长那次途经康地岛时送出去的数百万金子是给谁的。
在大西洋海底,阿龙纳斯随尼摩船长去做了一次新奇旅行;他们脚踩在沉没了的大陆——一大西洋洲的一座山峰上,观赏一座火山的海底喷火口喷出硫磺火石的奇景。眺望山脚下一座破坏了的城市—一整个沉没水底的庞贝城。书中描述传说中的海底古城:
远处是一座火山。山峰下面,在一般的石头和渣滓中间,一个阔大的喷火口吐出硫磺火石的急流,四散为火的瀑布,没入海水里,照着海底下的平原,一直到远方的尽头,我的眼下是一座破坏了的城市,倒塌的房屋,破损零散的拱门,倒在地上的石柱。远一点,是一些小型工程的废墟。更远一些,有一道道倒塌下来的城墙,宽阔无人的大陆,整个水下淹没的庞贝城,现在都复活过来,出现在我眼前了。
然后,诺第留斯号大胆向南极进发,潜艇航行在成群的鲸鱼中间。尼德•兰要求追打鲸鱼。尼摩部长不同意伤害这些善良无害的长须鲸。当海面上出现残酷的大头鲸向长须鲸进攻时,尼摩船长决定援救长须鲸。诺第留斯号用它那钢制的冲角,直穿大头鲸。经过一场恶斗,海上满浮着大头鲸的尸体。穿过南极点后,潜艇又历经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险情,都是尼摩船长以惊人的冷静和毅力,带领船员战胜了困难。
最后,潜艇驶过被称为风暴之王的大西洋暖流,来到了一艘法国爱国战舰沉没的地点。尼摩满怀激情地讲述了这艘“复仇号”战舰的历史。这引起阿龙纳斯的注意,把尼摩船长和他的同伴们关闭在诺第留斯号船壳中,并不是一种普通的愤世情绪,而是一种非常崇高的仇恨。那一夜在印度洋上,它不是攻击了某些船只吗?那个葬在珊瑚墓地的人,不正是诺第留斯号引起的冲突的牺牲者吗?而在所有的海面上,人们也正在追逐这可怕的毁灭性机器!
当诺第留斯号慢慢回到海面上来时,便有爆炸声发出:有艘战舰正向诺第留斯号发动攻击。尼摩船长决心把它击沉。阿龙纳斯试图劝阻,但船长说:“我是被压迫,瞧,那就是压迫者!由于他,所有一切我热爱过的,尊敬过的,所有一切我热爱过的,尊敬过的,祖国、父母、爱人、子女他们全死亡了!所有我仇恨的一切,就在那里!”船长不愿这艘战舰的残骸跟“复仇号”的光荣残骸相混,他把战舰引向东方。第二天,可怕的打击开始了!诺第留斯号故意让敌人接近,再在推进器的强大推动下,用那厉害的冲角对准战舰浮标线以下的薄弱部位,从它身上横穿过去!瞬间,战舰船壳裂开,继而发生爆炸,迅速下沉。它的桅樯架满挤着遇难人。然后,那黑沉沉的巨体没入水中,跟它一起,这群死尸统统被强大无比的漩涡卷走……
阿龙纳斯目睹这场惨景,对尼摩船长极端厌恶:“虽然他从别的方面可能受过很大的痛苦,但他没有权利来做这样残酷的报复。”阿龙纳斯在船上听到了尼摩船长的最后几句话:“全能的上帝!够了!够了!”
在挪威沿岸一带的危险海域中,阿龙纳斯和尼德•兰、康塞尔,乘坐小艇脱离了诺第留斯号,结束了这次穿过太平洋、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南北两极海洋的海底两万里环球旅行。阿龙纳斯希望:“如果尼摩船长老是居住在他所选择的海洋中,但愿所有仇恨都在这颗倔强的心中平息!……但愿他这个高明的学者继续做和平的探工作!”
【读后感】
首先是科学性,凡尔纳的作品向来就以科学性强而著称,几乎他的每本书都涉及到了各类科学,海底两万里也不例外。文中所涉及到的海洋知识之广,是其他海洋小说所不能与之相比的。光的折射、珍珠的分类、采集、潜水艇的构造、以及对海底的描写,无不体现出他的想象力和丰富的科学知识。
人物方面,尼莫船长这个人物形象,虽然他的博学;他的创造力;他的勇敢等等都令人钦佩。但尼莫船长似乎有些极端。(例如他对人类的仇恨)我最喜欢书中的那个仆人-康塞尔,他对主人的忠诚及他的才能是值得肯定的。首先在文中开头部分,他在得知他的主人要去参加危险的捕鲸,甚至有生命危险是果断的选择了与主人同去,尽管教授表示过他可以不要去但他仍然决定追随,这是值得肯定的。还有在落水的时候,他看到主人落水自己也勇敢地跳了下去,难得的忠诚。
还有他的博学,文中涉及到的科学知识有三分之二是通过教授和尼摩船长讲述的,其他的都是通过他口中说出来的,不厌其烦的对各种水生动物进行分类,细节之具体之精确令人叹为观止。同时对分类学的爱好使他掌握了不亚于教授的海洋知识。比如在刚见到鹦鹉螺号里的收藏品时就开始进行分类,还有在下水的时候也在继续着他的分类工作,到了南极的时候他也没忘了他的分类,可以说他就是一个分类狂。为次他还有一个专门记录分类的本子。可以想象,鹦鹉螺号里不知道自己未来的命运时他仍可以气定神闲的进行他的分类工作,可见他的内心是多么地镇静,或者说他是想借分类来忘记在鹦鹉螺号里的恐惧,这是我的一个猜想。
最让我感动的是他为了主人的生命而不惜自己的生命,在南极的缺氧的时候,当时只有潜水服上的储蓄罐里还有一丝空气,那时由于缺乏空气,他们几乎虚脱,这时他没有去吸最后一丝空气,而把生还的机会留给了教授,那一刻可以说是全书里最感动人的一幕。
康塞尔虽然只是凡尔纳描写的众多优秀角色里不起眼的一个人,但他仍然为我深深所喜爱,可以说,他正是凡尔纳小说人物写法的一个典型,凡尔纳善于抓住景物和环境的描写来衬托一个人,康塞尔正是如此,正是因为在鹦鹉螺号里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才给了他一个展现自己的机会,凡尔纳还善于通过其他事物来展现一个人,他正是通过一系列事情和对水生动物的分类来展现康塞尔这个人,以上就是个人心得。
儒勒•凡尔纳(1828—1905)是法国科幻小说家,现代科幻小说的重要奠基人。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
他出生在一个律师家庭,很小的时候就产生了强烈的探索欲望和丰富的想像力。他博览群书,厚积薄发,第一部科幻小说《气球上的五星期》,一炮打响,引起轰动,使他成了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他后来一发而不可收,又写了一系列科学幻想冒险小说,卷帙浩繁,不下六七十种,被收入一套名为《奇异的旅行》的丛书。《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著名三部曲的第二部,前有《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后有《神秘岛》。作者想像力丰富,文笔细腻,构思奇巧,其作品既引人人胜,又很有教育意义,适合各种年龄的读者。而且,凡尔纳的幻想不是异想天开,都以科学为依据;他所预见到的很多器械,后来都变成了现实生活中的实有之物。
【内容概述】
文体:科幻小说
主要内容:这部著作是凡尔纳三部曲的第二部。故事发生在1866年,法国人阿龙纳斯,一位生物学家,应邀赴美参加一项科学考察活动。这时,海上出了个怪物,在全世界闹得沸沸扬扬。科考活动结束之后,生物学家正准备束装就道,返回法国,却接到美国海军部的邀请,于是改弦更张,登上了一艘驱逐舰林肯号,参与“把那个怪物从海洋中清除出去 ”的活动。经过千辛万苦,“怪物”未被清除,驱逐舰反被“怪物”重创,生物学家和他的仆人康赛尔以及为清除“怪物”被特意请到驱逐舰上来的一名捕鲸手尼德兰,都成了“怪物”的俘虏!结果发现“怪物”是一艘尚不为世人所知的潜水艇,名“诺第留斯”(“鹦鹉螺”)号。潜艇对俘虏倒也优待;只是,为了保守自己的秘密,潜艇艇长尼摩从此永远不许他们离开。阿龙纳斯一行别无选择,只能跟着潜水艇周游各大洋。十个月之后,这三个人终于在极其险恶的情况下逃脱,生物学家才得以把这件海底秘密公诸于世。
作品主题:
《海底两万里》描绘的是人们在大海里的种种惊险奇遇。美妙壮观的海底世界充满了异国情调和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体现了人类自古以来渴望上天入地、自由翱翔的梦想。小说不但能激发人们对科学的兴趣,而且赞扬了像尼摩船长等反抗压迫的战士的形象,体现了他们具有社会正义感和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
【艺术特色】
一、以科学为依据,细节描写详尽
凡尔纳可被称为是“奇异幻想的巨匠”,他的想象力是毫无束缚的,他乘着想象的翅膀遨游于大海深处,探索着大千世界的种种奥秘,栩栩如生的向我们展现了当时不可实现的梦想,创造出了集所有先进设备于一身的“鹦鹉螺号”。
这艘潜水艇是当时任何一只船都无法超越的,它是船的制造者―—尼摩船长智慧的结晶。变化莫测的大海是危险的,而这艘船的制造是无懈可击的,它无坚不摧,乘坐在“鹦鹉螺号”上是无所畏惧的,“没有必要担心船会变形,因为船的双层船壳是钢铁般坚硬;它没有船身横摇竖摆就能毁坏缆索;没有风可以吹走的帆;没有可以破裂的蒸汽锅炉;不会发生可怕的火灾,因为船是用铁皮而不是用木头造的;它不使用会烧完的煤炭,因为它的机械原动力是电;不会遇到可怕的碰撞,因为它在深水中独来独往;它不用去迎击风暴,因为它能在水下几米深的地方获得绝对的平静;”也丝毫不必担心缺氧的问题,这座浮动着的住所可以浮出洋面,用鲸鱼那种方式呼吸,每隔24小时换一次空气,他们可以随时呼吸到一股使人心旷神怡,纯洁的,带有咸味的空气。作者对“鹦鹉螺号”的描写细致入微,不肯放过任何一处细节,“高大的紫檀木书架上镶嵌着铜饰,一层宽大的隔板上摆放着许多装帧一致的书籍。书架沿室内四壁放置,内侧正对着一排栗色的皮质长沙发,沙发曲度合适,坐上去极其舒服。此外,还有一些轻巧的活动书案,可以随意移动,供人们将书放在上面阅读。室内中央有一张大桌子,上面放满了小册子,其中有些像是过了期的报纸。这般和谐一致的布局沐浴在一片电光之中,电光是由半嵌在涡形天花板上的四个毛玻璃球里发出的。”布置的如此精美图书室就这样呈现在我们眼前,让我们禁不住由衷的赞叹。大海孕育了无限的生命,大海向尼摩船长提供了他所需要的一切,这奇妙的、取之不尽的生命之源,不仅能提供丰富的食物,还给了人们穿的。阿龙纳斯穿的衣服是由一种贝壳类的足丝织成的,上面染有古代人喜爱的绯红色,而且调配上从地中海海兔毛中提取的紫色;舱房梳妆台上的香水,是海产植物经过蒸馏制成的产品;床是用海洋里最柔软的大叶藻做的;笔是用鲸鱼的触须做的;墨水是墨鱼或枪乌贼的分泌物;他们吃的奶油是用鲸鱼乳房里挤出来的奶做的;糖是从北极海中的大海藻里提炼出来的。作者喜欢描述神秘的事物,财宝和稀奇古怪的科学细节,这在人们听来或许难以置信,但这并不是漫无边际的瞎编乱造,而是更接近于记实资料,以科学为依据的,我们不难在书中发现大量的数据,这些是对细节的有力补充,增加了读者的感性认识,在科学高度发展的未来,这些也许都会成为现实。另外,小说的旅行路线真实可靠,我们仿佛也乘坐着“鹦鹉螺号”随着书中的主人公游遍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十九世纪下半叶至二十世纪初,正是欧洲科学飞速发展的时期,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其先进的工业成就,以一日千里之势向外开拓,人们热衷于海外航行,去寻求殖民地去探险。此时的法国是世界的超级强国,拥有大片的殖民地,科学技术世界领先。科技的发展为凡尔纳提供了丰富详实的科学依据,正如作者所说,他把书中的“发明建立在实在的科学基础之上,所安排的结构和使用的材料不完全脱离同时代工程科技的知识领域。”凡尔纳具有非常丰富的地理学、生物学、海洋学等知识,他在写作前对船舱的构造,每到达一个地方的经纬度,海洋生物的种类、习性等都一一作过准确的研究,就像作家真要去进行一次海底航行一样。正是由于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尽量注意到对他幻想中的事件进行细节描写,才会给人以身临其境的真实与可信。
二、故事情节曲折紧张,场面描写波澜壮阔
这部小说采取了开门见山的写法。行文一开始就吸引住了我们,人们在海上多次遇见的神秘的怪物,它究竟是什么呢?是移动的暗礁,还是一只独角鲸?当阿龙纳斯等人的船沉没了,在他们绝望之际,竟然发现自己死里逃生,身处于一艘巨大的潜水艇之上,成了尼摩船长的俘虏。尼摩船长何许人也?他是被压迫民族的捍卫者,奴隶民族的解放者?还是一个仇恨人类社会一切的孤独的人?他会不会把阿龙纳斯等人扔进海里,会不会把他们永远囚禁在这艘船上以保守秘密?这些我们都不得而知,文中设下重重悬念,等待我们去解读。主人公在欣赏海底如梦如幻、美丽壮观的景致的同时也危机四伏,先后经历了搁浅、土人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险情。
与章鱼的流血冲突,是这部小说最惊心动魄的场面之一,“这是一条8米长的巨大的章鱼”。“他那巨大的海绿色的眼睛盯着我们”。这些从地狱里跑出来的恶魔,估计上帝也是在打瞌睡时不小心让他们跑出来的,他们竟喜欢上了“鹦鹉螺号”,非常迅速的往船的同一方向倒退着走,似乎在给经历了重重困难的船护航呢,“我听到了它们的嘴巴啃着船壳的铁皮发出的咯咯声。我们成了它们希望中的食物了。”向来自信的船长此时看起来也神色黯然,他解释了出事的原因并建议浮出水面宰杀这些可恶的章鱼。于是,惊心动魄的一幕便真实上演了。尼摩船长率先挥斧怒斩触须,紧接着不幸的水手被缠住吸走,任凭大家如何努力营救,也余事无补,只能眼睁睁地任其消失。更多的章鱼入侵平台和船侧,殊死搏斗展开了,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血浪、墨汁、肉段、眼珠、鱼叉和斧子。我们仿佛听到了他们怒杀章鱼时所有的呼吸,不均匀地,却又响彻在这深蓝的大海中,传得很远,很远……战斗结束了,章鱼消失在浩渺的水波下,消失在属于它们的冰冷的世界,而“尼摩船长被血染红了,他一动不动的站在探照灯旁,凝视着吞没了他的一个同伴的大海,大颗大颗的泪珠从他的眼里滚出来。”
这个场面刻画的淋漓尽致,跌宕不已,使文章波澜迭起,烘托出人物的心理特征,渲染出一股悲壮的气氛,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另一个最精彩的场面我认为是第一部分的结尾,是在一个珊瑚墓地为那个死去的水手所举行的葬礼。珊瑚王国的迷人景致令人惊叹,简直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然而在此处宽大的林中空地中心地带,在昏暗的光线下,举行了一场感人的水下葬礼。场面是无比隆重,严肃的,众人都怀着沉痛的心情默默地挖着这个与世隔绝的海底墓穴,接着放入遗体,做祈祷……这一系列的动作描写,以及周围环境的烘托,人物心理活动、对话,都使这个场景产生了非比寻常的感人效果。
感人的场面让人难忘,恐怖的场面同样让人触目惊心,甚至更刺激人的神经,以至于读过之后还念念不忘,好像身临其境。
三、人物形象个性鲜明
尼摩船长是凡尔纳笔下所塑造的一个最伟大的形象。他是一个带有浪漫、神秘色彩、极具吸引力的人物。
尼摩是一个完美的科学家。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通晓他那个时代的全部技术科学和基础科学。他根据自己的设计建造了潜水艇,潜航在海底进行大规模的科学研究。他热爱大海,他从大海中提取光源、热源和能源。“海洋便是一切,它的呼吸纯洁而健康。在海洋上,人们决不会感到孤寂,因为无论在哪一方面,他都能感受到生命的活动。海洋不属于专制的君主,在海面上,人们仍然会制定不公正的法律,会互相残杀,会像在地面上一样进行恐怖的战争,但在海洋三十英尺以下,他们不能称王称霸,他们的影响受到限制,他们的力量消失殆尽。啊!先生!要住就住在海底吧。在那里,我独来独往,无拘无束。在那里我是完全自由的。”④尼摩船长追求的是绝对的自由。
1867-1870年期间,法国和整个世界处于大变革和大动荡时期。在19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历经了国内民主力量的日益壮大,自由运动空前高涨,普法战争和失败的耻辱,拿破仑第二帝国的覆灭,巴黎公社革命,临时政府的残酷镇压。从世界范围看,科技的发展使业已进入帝国主义初级阶段的西方列强表现出其特有的残酷性和野蛮性,大力向外扩张,加紧争夺海外殖民地,掠夺殖民地财富,镇压民族起义,实行种族灭绝的政策。自由,是19世纪自由党的口号,人们都渴望结束帝国暴政,推翻万恶的奴隶制。从尼摩的身上就体现着自由,平等的精神。尼摩与殖民主义列强统治下的人类社会决裂,置身于殖民主义者的法律之外,他与任何一方面都使自己绝对独立,绝对的无拘无束,完全地与世隔绝了。
当尼摩船长怀着深仇大恨向没有悬挂国旗的三桅战船撞去时,我们不会理解,我们所看到的可能只有他仇恨人类社会的一面,看到的是他性格上的暴烈,有时甚至表现为残酷,“对于人类社会,这位船长总是流露出他那种一直无法改变的不信任和愤懑的情绪。”⑤那艘船的国籍我们不得而知,但在尼摩船长把他撞沉之后,在他的房间里,他跪在一位妇女和两个小孩的肖像前失声痛哭,久久不愿离去,这也许是他可怜的妻子和儿女。尼摩船长的难言之隐是我们揣测不出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对人类社会的仇恨是有原因的,不是与生俱来的。
尼摩不仅仅是一个“真正的复仇天神”,“一个可怕的裁判执行人”,他还是一位反对压迫,反对剥削的英勇的斗士,他从大海底下取得财富支持民族解放事业。他慷慨大方,他很仁慈,也很善良,尼摩船长曾奋身从鲨鱼口中救下锡兰采珠人,并曾给这个可怜人一包珍珠让他维持生计,尼摩说:“这个印度人是一个被蹂躏的国家的人民,我的心是向着那个国家的。”⑥他同情穷人和被压迫的民族,不论是什么原因迫使尼摩船长到海底来寻找自由,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他首先还是一个人!他的心还在为人类的苦难而跳动着!在马那阿尔滩历险中,尼摩船长表现出对人类无私的献身精神。尼摩船长是一个永恒的人物形象,他传奇般的身世和经历给我们带来持久而又强烈的心灵震撼,随着情节的开展,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就走进他的世界,走进为坚守美好信仰和追求崇高理想的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曾经经历过重重磨难的尼摩把自己的一切包括生死荣辱都真诚地献给了心目中的崇高事业,在某种非凡的精神炼狱和情感磨砺下,尼摩的人性反而被磨砺的更加坚韧,他没有倒下,没有屈服,表现出危机中的勇敢,逆境中的崇高,孤独中的博大,复杂中的纯粹,由此这个艺术形象放射出格外耀眼的灿烂光芒。尼摩的性格、气质和理想,正是作者所期望的,通过自己塑造的人物表达自身的期望和观点。
四、海底世界描绘十分精彩
海底世界蕴藏着许多奇观异景,让我们大饱眼福。那里有各种新奇的鱼类、植虫、海绵花圃、珊瑚丛林……
主人公漫步于海底平原,开始了前所未有的奇妙之旅。他们走在一种细腻、平滑、没有褶皱的沙土上,远处的景物显得朦朦胧胧,一列漂亮的礁石呈现在眼前,石上面铺满着各色最为美丽的植虫类动物,“此时是早上十点。太阳光正以一种相当倾斜的角度照射在水波洋面上,光线像是通过三棱镜一样被折射分解,海底的花、礁石、胚芽、介壳、珊蝴虫等,一接触到如此般的光照,它们的边缘上面便微微呈现出太阳光谱的七色亮彩。”“这各种各样色调的组合交错,的的确确是一幅赤、橙、黄、绿、青、蓝、紫之七彩缤纷的万花筒,总而言之一句话,宛如一位善于运用色彩,且在狂热般作画的画家的正当使用着的一整套调色板!”⑦那里密布着成千上万的海洋生物,有环纹海扇、海槌鱼、水叶甲 、真正会跳跃的贝、马蹄螺、朱红胄、天使翅膀一般的风螺、叶纹贝、成群结队的水母,酷像帕那神的笛子的管状珊瑚,仙人掌扇的掌状蔷薇藻……还有许多我们叫不上名字的生物也生活在这里。在他们头顶上方还时常浮游着一群群的僧帽水母,他们那乳白色或是淡红色的伞膜,饰以天蓝色的花边,为大家遮挡住阳光;更有那发亮的半球形水母,在黑暗之中泛着磷光,照亮了他们的道路。
海底森林中尽是高大的乔木状植物,“在这类高大的如同温带林木的各种不同的灌木之间,在它们各自潮湿的阴影下面,遍布着一些真正的荆棘丛,开着绚丽的花朵,一排排植虫动物,上面有花一般开放的弯曲条纹之斑纹状脑珊瑚,须触透明的黑黄色石竹珊瑚,草地般丛生的石花珊瑚,以及——本着充实这种幻觉——,还有像成群结队的蜂鸟一样蝇鱼,正从这一枝飞到另一枝般的飞来飞去,而那两肋耸起,鳞甲尖利的黄色蠹虫鱼、飞鱼、单鳍鱼等,则如同一群鹌鹑,正在我们的脚下跳跃着。”
海底世界的美妙景致是难以用言语来描绘的,它们让人为之惊叹,为之折服,相信每个读过的人都会对它念念不忘,期望着自己也能经历一次神奇美妙、惊险刺激的海底之旅!
【片段精选】
不过希望在人心中总是根深蒂固的!并且我们又是两个人。
最后,我还要肯定一点——这看来像是不可能的——即使我要打破我心中的一切幻想,即使我要“绝望”,现在也办不到!战舰跟那鲸鱼冲撞的时间是在夜间十一点钟左右。所以到太阳升起,我们还得游泳八个小时。我们替换着游,游八小时必然可以做到。海面相当平静,我们还不至于过度疲劳。有时,我的眼光想看透深沉的黑暗,但什么也看不见,只有那由于我们游泳动作激起的浪花透出一点闪光来。在我手下破碎的明亮的水波,点缀在镜子般闪闪的水而上,就好像一块块青灰色的金属片。
【艺术鉴赏】
这段充满了人物力量的心理描写读之使人惊叹,建议最后的景色描写,很好的烘托了人物精神上富有斗志,而又在身体上十分疲劳的,正在与自己斗争的心理状态。
不仅如此,他更凸现出了作者超凡的技巧。“在他的作品中,情节惊险曲折,人物描绘得栩栩如生,结局出人意料,使他的作品闪现着永恒的魅力。所以凡尔纳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是当之无愧的。 ”
【片段精选】
这真是一片奇妙又少见的海底森林,生长的都是高大的木本植物,小树上丛生的枝权都笔直伸向洋面。没有技条,没有叶脉,像铁杆一样。在这像温带树林一般高大的各种不同的灌木中间,遍地生长着带有生动花朵的各色珊瑚。美丽极了!
尔后,潜艇经历了搁浅、土人围攻等危险,安然驶向印度洋。这时发生了一件离奇的事。尼摩船长从海面上望见了什么,突然充满了愤怒和仇恨。他粗暴地把阿龙纳斯及其同伴们禁闭在小房间里,并强迫他们人睡。翌日,阿龙纳斯醒来,尼摩船长请他治疗一个身受重伤的船员。船员不治身死。尼摩船长哀痛地带着送葬队伍,把死者埋在海底光彩夺目、瑰丽无比的珊瑚树林里。他说:在这里,珊瑚虫会把死者永远封闭起来,不受鲨鱼和人的欺负!
印度半岛南端的锡兰岛在面前了。阿龙纳斯接受尼摩船长的建议,步行到海底采珠场。忽然,有条巨鲨向采珠人扑来。尼摩船长手拿短刀,挺身跟鲨鱼搏斗。在尼摩船长被鲨鱼的巨大躯体所压倒,危在旦夕对,尼德•兰迅速投出利叉,击中鲨鱼的心脏。船长救起那个穷苦的采珠人,又从自己口袋里取出一包珍珠送给他。由此,阿龙纳斯感到在尼摩身上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他无比勇敢,二是他对人类的牺牲精神。看来,这个古怪的人还没有完全斩断他爱人类的感情。
从红海到地中海,若走好望角,需绕行非洲一周。但尼摩船长沿着他所发现的一条阿拉伯海底通道潜行,不到二十分钟,就通过苏伊土地峡,到达地中海。书中写道:
诺第留斯在沿着又黑又深海底地道直冲过去。随着地道的斜坡,潜艇像箭一般随急流而下。地道两边狭窄的高墙上,只见飞奔的速度在电光下所画出的辉煌纹路,笔直成条。令我们心跳不止。
潜艇向康地岛驶去。这时,又发生了一件蹊跷事:随着凌晨潜艇窗前一个潜水人的出现,尼摩船长从橱内取出数百万黄金,写上地址,派人用小艇送走。这么多金子送到哪里呢?阿龙纳斯觉得,神秘的尼摩与陆地仍有某种联系。
潜艇穿过桑多林岛火山区海域的沸腾的水流,从直布罗陀海峡出来,驶到大西洋,停在维多湾海底。这里是1702年时的海军战场,当时给西班牙政府运送金银的船只在此沉没,海底铺满了金银珠宝。尼摩派出船员,把千百万金银装进潜艇。阿龙纳斯对这许多财富不能分给穷人表示惋惜。船长听了激动地回答:“我打捞这些财物是为了我自己吗?你以为我不知道世上有无数受苦的人们,有被压迫的种族,有要报仇的牺牲者吗?”阿龙纳斯于是明白了尼摩船长那次途经康地岛时送出去的数百万金子是给谁的。
在大西洋海底,阿龙纳斯随尼摩船长去做了一次新奇旅行;他们脚踩在沉没了的大陆——一大西洋洲的一座山峰上,观赏一座火山的海底喷火口喷出硫磺火石的奇景。眺望山脚下一座破坏了的城市—一整个沉没水底的庞贝城。书中描述传说中的海底古城:
远处是一座火山。山峰下面,在一般的石头和渣滓中间,一个阔大的喷火口吐出硫磺火石的急流,四散为火的瀑布,没入海水里,照着海底下的平原,一直到远方的尽头,我的眼下是一座破坏了的城市,倒塌的房屋,破损零散的拱门,倒在地上的石柱。远一点,是一些小型工程的废墟。更远一些,有一道道倒塌下来的城墙,宽阔无人的大陆,整个水下淹没的庞贝城,现在都复活过来,出现在我眼前了。
然后,诺第留斯号大胆向南极进发,潜艇航行在成群的鲸鱼中间。尼德•兰要求追打鲸鱼。尼摩部长不同意伤害这些善良无害的长须鲸。当海面上出现残酷的大头鲸向长须鲸进攻时,尼摩船长决定援救长须鲸。诺第留斯号用它那钢制的冲角,直穿大头鲸。经过一场恶斗,海上满浮着大头鲸的尸体。穿过南极点后,潜艇又历经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险情,都是尼摩船长以惊人的冷静和毅力,带领船员战胜了困难。
最后,潜艇驶过被称为风暴之王的大西洋暖流,来到了一艘法国爱国战舰沉没的地点。尼摩满怀激情地讲述了这艘“复仇号”战舰的历史。这引起阿龙纳斯的注意,把尼摩船长和他的同伴们关闭在诺第留斯号船壳中,并不是一种普通的愤世情绪,而是一种非常崇高的仇恨。那一夜在印度洋上,它不是攻击了某些船只吗?那个葬在珊瑚墓地的人,不正是诺第留斯号引起的冲突的牺牲者吗?而在所有的海面上,人们也正在追逐这可怕的毁灭性机器!
当诺第留斯号慢慢回到海面上来时,便有爆炸声发出:有艘战舰正向诺第留斯号发动攻击。尼摩船长决心把它击沉。阿龙纳斯试图劝阻,但船长说:“我是被压迫,瞧,那就是压迫者!由于他,所有一切我热爱过的,尊敬过的,所有一切我热爱过的,尊敬过的,祖国、父母、爱人、子女他们全死亡了!所有我仇恨的一切,就在那里!”船长不愿这艘战舰的残骸跟“复仇号”的光荣残骸相混,他把战舰引向东方。第二天,可怕的打击开始了!诺第留斯号故意让敌人接近,再在推进器的强大推动下,用那厉害的冲角对准战舰浮标线以下的薄弱部位,从它身上横穿过去!瞬间,战舰船壳裂开,继而发生爆炸,迅速下沉。它的桅樯架满挤着遇难人。然后,那黑沉沉的巨体没入水中,跟它一起,这群死尸统统被强大无比的漩涡卷走……
阿龙纳斯目睹这场惨景,对尼摩船长极端厌恶:“虽然他从别的方面可能受过很大的痛苦,但他没有权利来做这样残酷的报复。”阿龙纳斯在船上听到了尼摩船长的最后几句话:“全能的上帝!够了!够了!”
在挪威沿岸一带的危险海域中,阿龙纳斯和尼德•兰、康塞尔,乘坐小艇脱离了诺第留斯号,结束了这次穿过太平洋、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南北两极海洋的海底两万里环球旅行。阿龙纳斯希望:“如果尼摩船长老是居住在他所选择的海洋中,但愿所有仇恨都在这颗倔强的心中平息!……但愿他这个高明的学者继续做和平的探工作!”
【读后感】
首先是科学性,凡尔纳的作品向来就以科学性强而著称,几乎他的每本书都涉及到了各类科学,海底两万里也不例外。文中所涉及到的海洋知识之广,是其他海洋小说所不能与之相比的。光的折射、珍珠的分类、采集、潜水艇的构造、以及对海底的描写,无不体现出他的想象力和丰富的科学知识。
人物方面,尼莫船长这个人物形象,虽然他的博学;他的创造力;他的勇敢等等都令人钦佩。但尼莫船长似乎有些极端。(例如他对人类的仇恨)我最喜欢书中的那个仆人-康塞尔,他对主人的忠诚及他的才能是值得肯定的。首先在文中开头部分,他在得知他的主人要去参加危险的捕鲸,甚至有生命危险是果断的选择了与主人同去,尽管教授表示过他可以不要去但他仍然决定追随,这是值得肯定的。还有在落水的时候,他看到主人落水自己也勇敢地跳了下去,难得的忠诚。
还有他的博学,文中涉及到的科学知识有三分之二是通过教授和尼摩船长讲述的,其他的都是通过他口中说出来的,不厌其烦的对各种水生动物进行分类,细节之具体之精确令人叹为观止。同时对分类学的爱好使他掌握了不亚于教授的海洋知识。比如在刚见到鹦鹉螺号里的收藏品时就开始进行分类,还有在下水的时候也在继续着他的分类工作,到了南极的时候他也没忘了他的分类,可以说他就是一个分类狂。为次他还有一个专门记录分类的本子。可以想象,鹦鹉螺号里不知道自己未来的命运时他仍可以气定神闲的进行他的分类工作,可见他的内心是多么地镇静,或者说他是想借分类来忘记在鹦鹉螺号里的恐惧,这是我的一个猜想。
最让我感动的是他为了主人的生命而不惜自己的生命,在南极的缺氧的时候,当时只有潜水服上的储蓄罐里还有一丝空气,那时由于缺乏空气,他们几乎虚脱,这时他没有去吸最后一丝空气,而把生还的机会留给了教授,那一刻可以说是全书里最感动人的一幕。
康塞尔虽然只是凡尔纳描写的众多优秀角色里不起眼的一个人,但他仍然为我深深所喜爱,可以说,他正是凡尔纳小说人物写法的一个典型,凡尔纳善于抓住景物和环境的描写来衬托一个人,康塞尔正是如此,正是因为在鹦鹉螺号里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才给了他一个展现自己的机会,凡尔纳还善于通过其他事物来展现一个人,他正是通过一系列事情和对水生动物的分类来展现康塞尔这个人,以上就是个人心得。
展开全部
1、这真是一片奇妙又少见的海底森林,生长的都是高大的木本植物,小树上丛生的枝权都笔直伸向洋面。没有技条,没有叶脉,像铁杆一样。在这像温带树林一般高大的各种不同的灌木中间,遍地生长着带有生动花朵的各色珊瑚。美丽极了。
赏析:生动的表现出海底世界的富饶美丽,令人向往。但是尽管它景色优美、令人陶醉,同样的它也险象丛生、千钧一发。
2、那一夜在印度洋上,它不是攻击了某些船只吗?那个葬在珊瑚墓地的人,不正是诺第留斯号引起的冲突的牺牲者吗?而在所有的海面上,人们也正在追逐这可怕的毁灭性机器!
赏析:“诺第留斯”号也曾遇险,在珊瑚礁上搁过浅,受到过巴布亚土著的袭击,最可怕的是,在南极被厚厚的冰层困住,艇内缺氧,艇上的人几乎不能生还。但是,凭著潜艇的精良构造和艇长的超人智慧,种种险境,均被化解,终于完成了十一万公里的海底行程。
3、你只有探索才知道答案。
赏析:十一万公里的行程,是个大场面,一路所见,可以说无奇不有。谁见过海底森林?谁见过海底煤矿?谁见过“养”在贝壳里、价值连城的大珍珠?当了俘虏的阿龙纳斯和他的朋友们都见到了,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不放弃,才使得他们曾经徜徉其间。
4、平常采到一个有珍珠的贝,他们才能得一分钱,何况他们采得的贝里面多数是没有珍珠的。
赏析: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不放弃,才使得他们曾经徜徉其间。
5、我的心还在这个国家,并且,直到我最后一口气,我的心也是在这个国家!
赏析:尼摩船长搜集海底金银财宝,支援被压迫民族的正义斗争。当祖国沦为殖民地后,他带领少数志同道合的人潜入海底,用反抗的行动和不满的言论,支持和唤醒被压迫民族反抗殖民统治的斗争。表面看来,尼摩艇长似乎是个与世隔绝的心如死灰的隐士,然而从他内心深处迸发出的炽热的感情,表明他是一个时刻关注着世界政治风云的科学战士。
6、固然他的命运是离奇古怪,但他也是崇高伟大的。
赏析:表现出尼摩的无比勇敢和对人类的牺牲精神。
7、我们在很细,很平,没有皱纹,像海滩上只留有潮水痕迹的沙上行走。这种眩人眼目的地毯,像真正的反射镜,把太阳光强烈地反射出去。由此而生出那种强大的光线辐射,透人所有的水层中。如果我肯定说,在水中深三十英尺的地方,我可以像在阳光下一样看得清楚,那人们能相信我吗?
赏析:写得如此平静来引出下文的凶险。
8、满地都是腔肠动物和棘皮动物。变化不一的叉形虫,孤独生活的角形虫,纯洁的眼球丛,被人叫作雪白珊瑚的耸起作蘑菇形的菌生虫,肌肉盘贴在地上的白头翁……布置成一片花地;再镶上结了天蓝丝绦领子的红花石疣,散在沙间象星宿一般的海星。
赏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腔肠动物和棘皮动物描述得淋漓尽致。
9、我于是躺在地上,正好躲在藓苔丛林的后面,当我拾起头来,我看见有巨大无比的躯体发出磷光,气势汹汹地走过来我血管中的血都凝结了!我看见逼近我们的是十分厉害的鲛鱼,是一对火鲛,是最可怕的鲨鱼类,尾巴巨大,眼光呆板阴沉,嘴的周围有很多孔,孔中喷出磷质,闪闪发光。
赏析:这一段较为惊悚,近距离看到鲛鱼时那种内心的感受,以至于“血都凝结了”。
10、旋毛鱼,这鱼发电的力量相等于电鳗和电鱼。多鳞的纹翅鱼,这鱼身上有古铜色横斜的带纹。淡青色的鳖鱼。好几种虾虎鱼等。最后是些身材较长大的鱼,一条头部隆起的加郎鱼,好几条一米长的美丽的鲤鱼,身上带天蓝和银白相间的颜色,三条华丽的金枪鱼。不管它们行动得多快,可也没能躲过袋网,脱不了身。
赏析:写了这几种鱼类,最终像我们诠释了无论他们多有本事,但在袋网面前,始终不能够脱身!
《海底两万里》(Vingt mille lieues sous les mers)是法国著名作家儒勒·凡尔纳的代表作之一,是“凡尔纳三部曲”(另两部为《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和《神秘岛》)的第二部。全书共2卷47章。小说主要讲述了博物学家阿龙纳斯、其仆人康塞尔和鱼叉手尼德·兰一起随鹦鹉螺号潜艇船长尼摩周游海底的故事。
赏析:生动的表现出海底世界的富饶美丽,令人向往。但是尽管它景色优美、令人陶醉,同样的它也险象丛生、千钧一发。
2、那一夜在印度洋上,它不是攻击了某些船只吗?那个葬在珊瑚墓地的人,不正是诺第留斯号引起的冲突的牺牲者吗?而在所有的海面上,人们也正在追逐这可怕的毁灭性机器!
赏析:“诺第留斯”号也曾遇险,在珊瑚礁上搁过浅,受到过巴布亚土著的袭击,最可怕的是,在南极被厚厚的冰层困住,艇内缺氧,艇上的人几乎不能生还。但是,凭著潜艇的精良构造和艇长的超人智慧,种种险境,均被化解,终于完成了十一万公里的海底行程。
3、你只有探索才知道答案。
赏析:十一万公里的行程,是个大场面,一路所见,可以说无奇不有。谁见过海底森林?谁见过海底煤矿?谁见过“养”在贝壳里、价值连城的大珍珠?当了俘虏的阿龙纳斯和他的朋友们都见到了,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不放弃,才使得他们曾经徜徉其间。
4、平常采到一个有珍珠的贝,他们才能得一分钱,何况他们采得的贝里面多数是没有珍珠的。
赏析: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不放弃,才使得他们曾经徜徉其间。
5、我的心还在这个国家,并且,直到我最后一口气,我的心也是在这个国家!
赏析:尼摩船长搜集海底金银财宝,支援被压迫民族的正义斗争。当祖国沦为殖民地后,他带领少数志同道合的人潜入海底,用反抗的行动和不满的言论,支持和唤醒被压迫民族反抗殖民统治的斗争。表面看来,尼摩艇长似乎是个与世隔绝的心如死灰的隐士,然而从他内心深处迸发出的炽热的感情,表明他是一个时刻关注着世界政治风云的科学战士。
6、固然他的命运是离奇古怪,但他也是崇高伟大的。
赏析:表现出尼摩的无比勇敢和对人类的牺牲精神。
7、我们在很细,很平,没有皱纹,像海滩上只留有潮水痕迹的沙上行走。这种眩人眼目的地毯,像真正的反射镜,把太阳光强烈地反射出去。由此而生出那种强大的光线辐射,透人所有的水层中。如果我肯定说,在水中深三十英尺的地方,我可以像在阳光下一样看得清楚,那人们能相信我吗?
赏析:写得如此平静来引出下文的凶险。
8、满地都是腔肠动物和棘皮动物。变化不一的叉形虫,孤独生活的角形虫,纯洁的眼球丛,被人叫作雪白珊瑚的耸起作蘑菇形的菌生虫,肌肉盘贴在地上的白头翁……布置成一片花地;再镶上结了天蓝丝绦领子的红花石疣,散在沙间象星宿一般的海星。
赏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腔肠动物和棘皮动物描述得淋漓尽致。
9、我于是躺在地上,正好躲在藓苔丛林的后面,当我拾起头来,我看见有巨大无比的躯体发出磷光,气势汹汹地走过来我血管中的血都凝结了!我看见逼近我们的是十分厉害的鲛鱼,是一对火鲛,是最可怕的鲨鱼类,尾巴巨大,眼光呆板阴沉,嘴的周围有很多孔,孔中喷出磷质,闪闪发光。
赏析:这一段较为惊悚,近距离看到鲛鱼时那种内心的感受,以至于“血都凝结了”。
10、旋毛鱼,这鱼发电的力量相等于电鳗和电鱼。多鳞的纹翅鱼,这鱼身上有古铜色横斜的带纹。淡青色的鳖鱼。好几种虾虎鱼等。最后是些身材较长大的鱼,一条头部隆起的加郎鱼,好几条一米长的美丽的鲤鱼,身上带天蓝和银白相间的颜色,三条华丽的金枪鱼。不管它们行动得多快,可也没能躲过袋网,脱不了身。
赏析:写了这几种鱼类,最终像我们诠释了无论他们多有本事,但在袋网面前,始终不能够脱身!
《海底两万里》(Vingt mille lieues sous les mers)是法国著名作家儒勒·凡尔纳的代表作之一,是“凡尔纳三部曲”(另两部为《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和《神秘岛》)的第二部。全书共2卷47章。小说主要讲述了博物学家阿龙纳斯、其仆人康塞尔和鱼叉手尼德·兰一起随鹦鹉螺号潜艇船长尼摩周游海底的故事。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天空晴朗,景色迷人,长长的的船艇几乎感受不到大海的波动。轻微的东风吹皱了海面,海平面没有丝毫雾气遮拦,任凭极目远眺。
此段话运用了环境描写。"长长的船艇几乎感受不到大海的波动",体现了大海的平静与祥和。一个"皱"字生动而又形象的描写了大海泛起层层涟漪的景象。"海平面上没有丝毫雾气遮拦,任凭极目远眺"表明天气甚佳,表现了诗人心情的愉悦。
阳光轻而易举地穿透水层,驱散着水中的颜色。我清楚的分辨出百米之内的物体。百米之外,海底微微呈现出渐变的云青色在远处。又变成浅蓝色,并消失在一片模糊的黑暗之中。
"轻而易举""驱散"一词将阳光拟人化,赋予阳光人的行为,生动形象的体现了阳光灿烂的景象。"渐变的云青色""又变成浅蓝色"突出了海水之间奇妙的递进与变化,体现了大海的壮丽与奇观!表达了作者对大海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这真是一片奇妙又少见的海底森林,生长的都是高大的木本植物,小树上丛生的枝都笔直伸向洋面。没有枝叶条,没有叶脉,像铁杆一样。在这像温带树林一般高大的各种不同的灌木中间,遍地生长着带有生动花朵的各色珊瑚。
此段话将木本植物与陆地植物对比,没有枝叶条,没有叶脉,把它们比作铁杆,形象生动地说明了海底世界与陆地的不同,表现了大海的景色的奇观与独特。且生动的表现出海底世界的富饶美丽,令人向往。但是尽管它景色优美、令人陶醉,同样它也险象丛生、千钧一发。
此段话运用了环境描写。"长长的船艇几乎感受不到大海的波动",体现了大海的平静与祥和。一个"皱"字生动而又形象的描写了大海泛起层层涟漪的景象。"海平面上没有丝毫雾气遮拦,任凭极目远眺"表明天气甚佳,表现了诗人心情的愉悦。
阳光轻而易举地穿透水层,驱散着水中的颜色。我清楚的分辨出百米之内的物体。百米之外,海底微微呈现出渐变的云青色在远处。又变成浅蓝色,并消失在一片模糊的黑暗之中。
"轻而易举""驱散"一词将阳光拟人化,赋予阳光人的行为,生动形象的体现了阳光灿烂的景象。"渐变的云青色""又变成浅蓝色"突出了海水之间奇妙的递进与变化,体现了大海的壮丽与奇观!表达了作者对大海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这真是一片奇妙又少见的海底森林,生长的都是高大的木本植物,小树上丛生的枝都笔直伸向洋面。没有枝叶条,没有叶脉,像铁杆一样。在这像温带树林一般高大的各种不同的灌木中间,遍地生长着带有生动花朵的各色珊瑚。
此段话将木本植物与陆地植物对比,没有枝叶条,没有叶脉,把它们比作铁杆,形象生动地说明了海底世界与陆地的不同,表现了大海的景色的奇观与独特。且生动的表现出海底世界的富饶美丽,令人向往。但是尽管它景色优美、令人陶醉,同样它也险象丛生、千钧一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打开《海底两万里》,我怀着好奇心,和书中的主人翁探险者博物学家阿尤那斯一起乘坐着鹦鹉螺号潜水艇开始了充满传奇色彩的海底之旅。一起周游了太平洋、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以及南极和北冰洋,遇见了许多罕见海底动植物,还有海底洞穴、暗道和遗址等等。让我知道了大量的科学文化和地理地质知识,尤其是光的折射、珍珠的分类、采集、潜水艇的构造……这些东西如今都已变成了现实,我感叹作者儒勒.凡尔纳的想象力,竟能在还未发明电灯的社会中预料到未来世界,把科学与故事结合,创造出一个神奇的海底世界。
鹦鹉螺号的尼摩船长是个谜一样的人物,他性格阴郁,却又知识渊博。他可以为法国偿还几百亿国债;看到朋友死去会无声地落泪;会把上百万黄金送给穷苦的人;会收容所有厌恶陆地的人;会把满口袋的珍珠送给可怜的采珠人;会逃避人类,施行可怕的报复……尼摩船长对人类有根深蒂固的不信任感,他的心中充满无尽的痛苦,却也是一个善良的人。
在南极缺氧的时候,当时只有潜水服上的储蓄罐里还有一丝空气,那时由于缺乏空气,他们几乎虚脱。这时,尼摩船长没有去吸最后一丝空气来维持生命,而是把生还的机会留给了教授。他为了别人的生命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的行为感动了无数读者,也感动了我。
在引人入胜的故事中,作者还同时告诫人们:在看到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同时,也要重视防止被利用、危害人类自身危机的行为。儒勒.凡尔纳提出要爱护海豹、鲸等海洋生物,谴责滥杀滥捕的观念……面对这早在两百年前的先知者的呼吁,我陷入了更深层次的思考:此书只是让读者感受丰富多彩的历险和涉取传神知识吗?不,它是在启发我们,让我们的心灵对自然科学有更大的收获。
儒勒.凡尔纳是在告诉我们: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只有当时具备一定的科学背景,才可能有来源于现实或高于现实的想象,否则不是科幻只是空想;而如果连想象都没有,没有目的、没有方向,更不可能有科学的进步。
鹦鹉螺号的尼摩船长是个谜一样的人物,他性格阴郁,却又知识渊博。他可以为法国偿还几百亿国债;看到朋友死去会无声地落泪;会把上百万黄金送给穷苦的人;会收容所有厌恶陆地的人;会把满口袋的珍珠送给可怜的采珠人;会逃避人类,施行可怕的报复……尼摩船长对人类有根深蒂固的不信任感,他的心中充满无尽的痛苦,却也是一个善良的人。
在南极缺氧的时候,当时只有潜水服上的储蓄罐里还有一丝空气,那时由于缺乏空气,他们几乎虚脱。这时,尼摩船长没有去吸最后一丝空气来维持生命,而是把生还的机会留给了教授。他为了别人的生命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的行为感动了无数读者,也感动了我。
在引人入胜的故事中,作者还同时告诫人们:在看到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同时,也要重视防止被利用、危害人类自身危机的行为。儒勒.凡尔纳提出要爱护海豹、鲸等海洋生物,谴责滥杀滥捕的观念……面对这早在两百年前的先知者的呼吁,我陷入了更深层次的思考:此书只是让读者感受丰富多彩的历险和涉取传神知识吗?不,它是在启发我们,让我们的心灵对自然科学有更大的收获。
儒勒.凡尔纳是在告诉我们: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只有当时具备一定的科学背景,才可能有来源于现实或高于现实的想象,否则不是科幻只是空想;而如果连想象都没有,没有目的、没有方向,更不可能有科学的进步。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