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

 我来答
charlexbd
2016-12-02 · TA获得超过4.2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88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52万
展开全部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策略

“数学源于生活,启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可见,数学学习与生活息息相关。学生需要在生活化的具体情景中“体验”,在生活化的能力训练中“探索”,在生活化的练习中“拓展”,在生活化应用教学中“创新”。课堂教学生活化也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符合现代家庭孩子脱离生活实际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的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进行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打通数学与生活的无形屏障,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领悟数学的魅力。现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策略做简单的阐述。
一、创设生活情境,体验生活化数学策略
在数学课堂导入教学中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学中挖掘出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境,让数学更贴近生活,且从中引出数学问题,并以此让学生感悟到数学问题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引起一种学习的需要,从而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探索之中。如赵海峰老师上《小数的初步认识》时,创设了去商场购物的生活情境,看到物品价格选取学生生活熟悉的一组直接导入,如:练习本定价0.45元 一瓶矿泉水1.05元 一片创可贴0.1元 一本书25.25元 ……让学生找出哪些是小数,并观察今天所学的小数与以前认识的数有什么不同,通过引导对小数的特征及意义有了初步的认识。接着赵老师从“元角分”这些生活常识入手,建立这些小数的实际价值,如0.45元其实就是4角5分,0.1元就是1角也是1/10元等,让学生在熟悉的商品价格背景中借助直观的图示去体会分数与小数的内在联系点,从而为后续的利用分数来理解小数做充分的准备。达到了生活经验和数学经验的自然链接,学生学得生动,学得精彩。
二、借用生活素材,探究数学问题的策略
以生活经验为基础,引导自主探究,培养创新能力。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学习不是被动吸收知识,通过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经历数学活动,用已有知识处理新的任务,并构建自己的意义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尽量为学生提供贴近孩子生活的素材,让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探究活动。例如,著名特级教师黄爱华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出示 “青岛啤酒的酒精度为3.4%”、“绍兴老酒的酒精度为15%”、“酒鬼酒的酒精度为52%”,然后问学生:“喝哪种酒容易醉?”“为什么喝这种酒最容易醉?”这个问题激发了全体学生的探索欲望,个个情绪高涨,积极思考、交流,最后发现了酒精度(百分数)这个数学问题,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概括出百分数的意义。这样,把社会生活中的题材引入到数学的大课堂之中,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探索数学问题,真正掌握数学知识。
三、运用动手操作,发展学生思维策略
动手操作是孩子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依据。对于动作、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他们最深刻的体验莫过于自己亲手实践过的东西。在平时教学中要让学生把数学和动手操作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思维能力不断提升、创新意识逐渐增强,使所学知识更扎实,应用知识更灵活。如在一年级学习《图形的拼组》时,让学生做纸风车、纸飞机和正方体。在学习《年月日》后,告诉学生2013年2月1号是星期五,让他们自行制作2013年2月份的日历。这样即让学生参与制作年历的活动,又让学生掌握平年2月和闰年2月的相关知识。
四、设计课堂练习,联系生活实际策略
人教版教材中的练习设计较过去虽已作了很大的调整,但仍有一部分的练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隔较远,教学中难以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为此,我们需要在练习环节中将原有一些脱离学生生活的习题,做一些适当改组,引进相关的生活问题,以加深理解新知,激发学生练习兴趣,提升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
五、学用适时结合,拓展生活化数学策略
以生活活动为载体,领悟数学真谛,做到学以致用。在数学生活化的学习过程中,
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把数学知识放在生活实际中让学生去感知,学会利用生活实践解决数学问题,更好地去服务生活,应用于生活。在教学中充分拓展延伸知识,设置开放性、实践性等作业形式,让学生能及时将数学知识应用、验证于日常生活,并在此过程中再次积累新经验进行反复验证。如帮助家庭算一算水电费、如何利用商场促销活动购物比较优惠、怎样合理安排时间等等。
六、撰写数学日记、记录生活数学策略
数学日记是一座架起生活与数学的桥梁。学生将学到的、看到的以小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从而扩大学生视野,让其成为蕴育知识的摇篮。通过写数学日记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让学生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和体验生活,并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激发用“数学眼光”看社会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的兴趣。
七、深入了解学情,创设生活化教学评价策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作用。应该着眼学生的全面发展,应该让学生在评价中感受学习的快乐,发现自己的潜能,激励自己,做到在生活化教学过程中既要评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要评价学生从生活中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思维特点,解题策略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要评价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兴趣、意志等非智力心理因素,以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在学习评价生活化中享受数学的乐趣。
总之,生活中的数学是鲜活的,脱离了生活实际的教和学是无味的,学生在课堂上不只是听数学、看数学、练数学,而是更多地做数学、玩数学,在生活中学数学,在应用中学数学,在数学思维活动中经历、体验和探索数学,从而获得广泛的数学价值和意义,让我们的数学贴近生活,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将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孩子们面前,使学生感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数学知识的世界,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