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行政区,古称歙州、新安。于宋宣和三年(1121年)由歙州改名而来下辖歙县、黟县、休宁、祁门、绩溪、婺源六县,治所在歙县。
元升为“徽州路”,明清为“徽州府”。1987年徽州地区改名为地级黄山市,徽州行署同时改为黄山市政府,其中原来的绩溪县今属安徽省宣城市,婺源县今属江西省上饶市。
现在“徽州”一词除了指“徽州区”外,更多指的是具有共同历史、文化和语言,历史上长期由徽州(徽州路、徽州府)所辖的歙县、绩溪、休甯、祁门、黟县和婺源六县区域。
扩展资料:
徽州属《禹贡》“扬州”之地。春秋时属吴国,句践灭吴后属越国。战国后期属于楚国。秦汉时置歙县、黝县,属会稽郡。南朝时设置新安郡,隋朝改歙州,治所在歙县。
宋宣和三年(1121年),在平定方腊之乱后,将歙州改名为“徽州”,属于江南东路。元升为“徽州路”。
明清为“徽州府”,治所仍在歙县,下辖歙县、黟县、休甯、祁门、绩溪、婺源六县。康熙六年(1667年)将江南省分为安徽省和江苏省,徽州府属安徽。
1912年,民国废府,各县由省直辖,“徽州”不再作为行政区划名称。1934年,婺源县划归江西省,1947年划回安徽,1949年仍划归江西。
1949年设徽州专区,专署驻屯溪,辖屯溪市及歙县、旌德、绩溪、休甯、祁门、黟县6县。其后辖境屡有变动。1970年改称徽州地区。
1987年11月27日,撤销徽州地区,设立地级黄山市,原县级黄山市改为黄山区,并设立黄山市徽州区,以歙县、休宁县各一部分为其行政区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徽州
推荐于2017-09-09 · 知道合伙人历史行家
古徽州指包括歙县、黟县、婺源、绩溪、祁门、休宁六县的古代行政区。
基本信息:
历史地理名词,源于北宋的行政区划名——徽州,绝大多数语境下代指历经宋元明清四代、稳定管辖歙县、黟县、婺源、绩溪、祁门、休宁六县而未变更行政管辖范围的徽州地区,依历史朝代不同又可分别指代徽州、徽州路、徽州府,现分属皖赣两省三市(除婺源属江西上饶,绩溪属安徽宣城外,其余四县属安徽黄山)。徽州及其派生词徽州路、徽州府作为一直统辖固有六县的行政区划名在历史上前后共计存在了近780年(1121年-1357年以及1367年-1911年)。
建制沿革:
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歙州更名为徽州;
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年)徽州改为徽州路;
元顺帝至正十七年(1357年),红巾军政权改徽州路为兴安府;
元顺帝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改兴安府为徽州府;
清末太平天国曾占据有徽州大部,改徽州府为徽州郡,下辖四县:歙县、黟县、休宁、婺源;
民国元年(1912年)元月,废府留县,古徽州固有六县直属安徽省,徽州府之名遂废。
也就是现在的安徽省黄山市各地(太平除外),宣州市的绩溪县,江西省的婺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