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四个分界线是什么?
四大地理区域分别为青藏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界线:秦岭、淮河。
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界线:大兴安岭、长城。
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
扩展资料:
地理分界线:
1、赤道——南北纬度数、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赤道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长约4万千米。它与两极之间的距离相等,把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是地球仪上的零度纬线。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习惯上用“N”作代号;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习惯上用“S”作代号。
2、南北纬30°和南北纬°60——低纬、中纬和高纬的分界线
北纬30°~南纬30°:低纬度
北纬30°~北纬60°和南纬30°~南纬60°:中纬度
北纬60°~北纬90°(北极)和南纬60°~南纬90°(南极):高纬度
3、本初子午线——东、西经度数的分界线
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上确定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为地球仪上的零度经线,即本初子午线。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以东的180°属于东经,习惯上用“E”作代号;以西的180°属于西经,习惯上用“W”作代号。
4、西经20°和东经160°——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国际上习惯用20°W和160°E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因为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基本上在大洋上通过,这样可以避免把非洲和欧洲的一些国家分在两个半球。从20°W经0°经线至160°E属于东半球;从20°W经180°经线至160°E属于西半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重要地理分界线
地球的四个分界线是:赤道、南北纬30°和南北纬°60、本初子午线、西经20°和东经160°。
1、赤道——南北纬度数、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赤道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长约4万千米。它与两极之间的距离相等,把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是地球仪上的零度纬线。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习惯上用“N”作代号;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习惯上用“S”作代号。
2、南北纬30°和南北纬°60——低纬、中纬和高纬的分界线
北纬30°~南纬30°:低纬度
北纬30°~北纬60°和南纬30°~南纬60°:中纬度
北纬60°~北纬90°(北极)和南纬60°~南纬90°(南极):高纬度
3、本初子午线——东、西经度数的分界线
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上确定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为地球仪上的零度经线,即本初子午线。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以东的180°属于东经,习惯上用“E”作代号;以西的180°属于西经,习惯上用“W”作代号。
4、西经20°和东经160°——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国际上习惯用20°W和160°E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因为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基本上在大洋上通过,这样可以避免把非洲和欧洲的一些国家分在两个半球。从20°W经0°经线至160°E属于东半球;从20°W经180°经线至160°E属于西半球。
扩展资料:
一、各大洲分界线
1、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2、亚非分界线: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
3、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4、欧洲与非洲的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
5、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
6、南美洲与南极洲的分界线:德雷克海峡。
7、欧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丹麦海峡。
二、世界大洋界线
1、太平洋与北冰洋的界线:白令海峡即楚科奇半岛的克利古贡角与苏厄德半岛的威尔士王子角连线。
2、太平洋与大西洋的界线:通过合恩角的经线即从火地岛沿德雷克海峡西端到查理斯角连线。
3、太平洋与印度洋的界线:沿马六甲海峡北端、苏门答腊岛西岸、爪哇岛南岸、新几内亚岛(伊里安岛)南岸,澳大利亚大陆、巴斯海峡、塔斯马尼亚岛,再大致沿146°52'E到南极一线为界。
4、大西洋与印度洋的界线:通过非洲南端——厄加勒斯角的经线(东经20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地理分界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北分界线
地球的四个分界线是:赤道、南北纬30°和南北纬°60、本初子午线、西经20°和东经160°。
1、赤道——南北纬度数、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赤道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长约4万千米。它与两极之间的距离相等,把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是地球仪上的零度纬线。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习惯上用“N”作代号;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习惯上用“S”作代号。
2、南北纬30°和南北纬°60——低纬、中纬和高纬的分界线
北纬30°~南纬30°:低纬度
北纬30°~北纬60°和南纬30°~南纬60°:中纬度
北纬60°~北纬90°(北极)和南纬60°~南纬90°(南极):高纬度
3、本初子午线——东、西经度数的分界线
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上确定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为地球仪上的零度经线,即本初子午线。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以东的180°属于东经,习惯上用“E”作代号;以西的180°属于西经,习惯上用“W”作代号。
4、西经20°和东经160°——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国际上习惯用20°W和160°E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因为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基本上在大洋上通过,这样可以避免把非洲和欧洲的一些国家分在两个半球。从20°W经0°经线至160°E属于东半球;从20°W经180°经线至160°E属于西半球。
扩展资料:
一、各大洲分界线
1、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2、亚非分界线: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
3、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4、欧洲与非洲的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
5、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
6、南美洲与南极洲的分界线:德雷克海峡。
7、欧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丹麦海峡。
二、世界大洋界线
1、太平洋与北冰洋的界线:白令海峡即楚科奇半岛的克利古贡角与苏厄德半岛的威尔士王子角连线。
2、太平洋与大西洋的界线:通过合恩角的经线即从火地岛沿德雷克海峡西端到查理斯角连线。
3、太平洋与印度洋的界线:沿马六甲海峡北端、苏门答腊岛西岸、爪哇岛南岸、新几内亚岛(伊里安岛)南岸,澳大利亚大陆、巴斯海峡、塔斯马尼亚岛,再大致沿146°52'E到南极一线为界。
4、大西洋与印度洋的界线:通过非洲南端——厄加勒斯角的经线(东经20度)。
1、赤道——南北纬度数、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赤道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长约4万千米。它与两极之间的距离相等,把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是地球仪上的零度纬线。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习惯上用“N”作代号;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习惯上用“S”作代号。
2、南北纬30°和南北纬°60——低纬、中纬和高纬的分界线
北纬30°~南纬30°:低纬度
北纬30°~北纬60°和南纬30°~南纬60°:中纬度
北纬60°~北纬90°(北极)和南纬60°~南纬90°(南极):高纬度
3、本初子午线——东、西经度数的分界线
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上确定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为地球仪上的零度经线,即本初子午线。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以东的180°属于东经,习惯上用“E”作代号;以西的180°属于西经,习惯上用“W”作代号。
4、西经20°和东经160°——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国际上习惯用20°W和160°E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因为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基本上在大洋上通过,这样可以避免把非洲和欧洲的一些国家分在两个半球。从20°W经0°经线至160°E属于东半球;从20°W经180°经线至160°E属于西半球。
5、回归线——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极圈——寒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根据太阳热量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热量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北回归线是太阳直射的最北界线,南回归线是太阳直射的最南界线。
补充介绍:
180°经线——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人为分界线,即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 。 180°经线的西侧是东十二区,是全球最早的一个时区,而180°经线的东侧是西十二区,是全球最晚的一个时区,所以日界线是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起点和终点。由于在任何时刻,东十二区总比西十二区早24小时,即一天,因此自东十二区向东进入西十二区,日期要减去一天:自西十二区向西进入东十二区,日期要增加一天。
注:日界线并不完全在180°经线上,而是稍有曲折,这主要是为了照顾180°经线附近居民生活方便起见,绕过陆地所造成。
地方时0:00经线——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自然分界线,0:00经线以东进入新的一天,0:00经线以西是旧的一天。
地方时0:00经线向东至180°经线是新的一天的范围,新的一天的范围=180°经线的地方时×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