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小管的各部结构特点与功能的关系如何
肾小管平均长约30~50mm,均由单层上皮构成,各段结构特点与功能如下:
1、近曲小管
此管上连肾小囊腔是肾小管中最粗的一段,盘曲在所属肾小体周围。管壁由单层立方上皮细胞组成。管腔小而不规则,是肾小管重吸收功能的重要部分。细胞的游离面有刷毛缘。电子显微镜下可见刷毛缘是由微绒毛组成。这些结构都扩大了细胞表面积,有利于重吸收作用。
2、髓袢降支和升支
髓袢为一U字形小管,由三段组成:第一段为降支粗段;第二段为细段呈U形;第三段为升支粗段。第一段及第二段的降支部分又统称为降支,第二段的升支及第三段又统称为升支。
它们分别由扁平和立方上皮构成。不同部位的肾单位髓袢的长度不同。皮质肾单位的髓袢较短,薄壁段很短或缺如。近髓肾单位的髓袢则较长,一直深入髓质可达锥体乳头。这类髓袢对尿的浓缩有特殊的功能。
3、远曲小管
较短。迂曲盘绕在所属肾小体附近,与近曲小管相邻。管壁由立方形上皮细胞组成,管腔大而规则。其末端与集合管相连。髓袢及远曲小管合称远端肾单位,是离子转运和分泌的重要场所,可吸收水、钠离子,排泌钾离子、氢离子、NH3,并受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调节,参与调节尿液浓缩。
4、集合管
集合管是由皮质走向髓质锥体乳头孔的小管,沿途有许多肾单位的远曲小管与它相连,管径逐渐变粗,管壁逐渐变厚。管壁由立方或柱状上皮构成。过去认为集合管只有运输尿液的作用,现认为集合管亦有与远曲小管同样具有重吸收和分泌的功能。
扩展资料:
肾小管转运功能
1、重吸收
指小管液中的物质通过小管上皮细胞全部或部分重新进入管周毛细血管血液的过程,即物质从肾小管液中转运至血液中。
近端小管是主要的重吸收部位,氨基酸、葡萄糖和维生素在近端小管全部被重收;HCO3-、CL-和水大部分被重吸收;肌酐完全不被重吸收。肾小管重吸收具有量大、面积广、选择性强的特点,且不受激素调节。
(1)主动重吸收:指肾小管上皮通过耗能,逆梯度或逆电位的重吸收,一般小管液中对机体有用的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和Na+等都会被主动重吸收。主动重吸收不是由腺苷三磷酸(ATP)分解直接供能,而是来自另一种物质的势能储备,为继发性主动重吸收。葡萄糖和Na+分别与管腔膜上同向转运体蛋白的结合位点相结合进行同向转运。
(2)被动重吸收:指小管液中的水和溶质顺浓度差、电位差或渗透压差,进入小管周围组织液的过程,不需要额外消耗能量。水的渗透压差是水的转运动力,可促使水从渗透压低侧通过细胞膜进入渗透压高侧。
2、分泌
指肾小管和集合管小管上皮细胞将自身代谢产物或血液中的物质转运至肾小管管腔的过程。肾小管细胞除可分泌H+、K+和NH3以外,还可以分泌排泄肌酐、对氨基马尿酸、青霉素、酚红、碘锐特等多种物质。H+分泌是一个逆电化学梯度进行的主动转运过程。
肾小管按不同的形态结构、分布位置和功能,主要分为近曲小管、髓袢、远曲小管、集合管四部分。各部分的结构特点及功能如下:
1、近曲小管:
细胞立方或柱状,核圆形,位于中央或基底,胞浆嗜酸性,呈颗粒状,腔内具有刷状缘,管腔小而不规则,是肾小管重吸收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细胞游离面有刷状缘,由微绒毛组成,这种结构可扩大细胞表面积,有利于重吸收。
2、髓袢
髓袢为“U”形小管,主要由三段组成:第一段为降支粗段,即近直小管;第二段为细段,呈“U”形;第三段为升支粗段,即远直小管。分别由扁平和立方上皮构成,不同部位肾单位髓袢长度不同。
3、远端小管:
比近端小管胞浆染色更浅,细胞核圆形,腔内无刷状缘。管壁由立方形上皮细胞组成,管腔大而规则。其末端与集合管相连。髓袢及远曲小管合称远端肾单位,是离子转运和分泌的重要场所。
4、集合管:
集合管是由皮质走向髓质锥体乳头孔的小管,细胞立方形-柱状,侧边界界限清楚,细胞核位于中央,分为主细胞(着色非常淡,甚至透明)和暗细胞(即闰细胞,仅位于集合管近段)。集合管亦有与远曲小管同样的重吸收和分泌功能。
扩展资料:
重吸收过程(reabsorption):是人体尿液生成过程中的第2个过程。该过程涉及到的组织部位与肾小管的结构特点和功能具有较大的联系。
1、重吸收过程中各物质在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与分泌情况:
2、重吸收过程中肾小管起到的作用:
当饮水不足,吃的食物过咸或失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增大,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会分泌抗利尿激素通过垂体释放,作用在肾小管,集合管上,加强对水分的重吸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肾小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重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