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和森的外祖父
1个回答
2017-01-14 · 知道合伙人生活技巧行家
关注
展开全部
蔡和森烈士的外祖父葛承霖
蔡和森外祖父葛承霖生平事迹简考
我们知道,湘军是一支以同乡、亲朋、师生、同学关系为纽带组合在一起的军队。其中,同乡关系最为重要。曾国藩就曾说曾国荃“不独尽用湘乡人,且尽用屋门口周围十余里内之人”。作为曾国藩、曾国荃兄弟的家乡,湘乡县二十四都(今双峰县荷叶镇)为湘军提供了大量兵源,蔡和森、蔡畅兄妹的外祖父葛承霖,就是其中一员。
本来,以葛承霖所立的战功以及他最终获得的官职,完全不可能引起历史爱好者的关注。葛承霖之所以有名,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第一,他是蔡和森、蔡畅兄妹的外祖父,研究蔡和森家族的学者,必定要注意到葛承霖。第二,他和曾国藩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他是曾国藩家乡人,他的堂弟葛承霂是曾国藩弟弟曾国潢的女婿,他最终战亡的时候跟随的又是曾国藩的表弟彭毓橘,他战亡后,曾国藩又在日记中为他表示哀叹。正是因为他和曾国藩的关系不一般,所以随着“曾国藩热”的持续发酵,葛承霖也引起了众多人的关注。
虽然有不少人关注葛承霖,但由于史料的缺乏,大家都没能将他的生平事迹基本上捋清楚。笔者根据所掌握的史料及相关研究著作,在这方面做了比较浅显的考证,希望能对大家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帮助。
葛承霖,字建安,号葆吾,道光十九年(1839)出生在今天的双峰县荷叶镇双合村桂林堂。葛家是一个典型的书香门第。葛承霖的父亲葛镇坤是太学生。葛承霖从小受到了比较好的家庭教育,后来也成为了太学生。
咸丰年间,葛承霖投笔从戎参加湘军,转战各地。同治二年(1863),他奉河南巡抚张之万的委托,在湖南招募湘军数营,开往河南镇压捻军起义。
张之万统率的豫军有两名重要将领。一名是余际昌。熟悉湘军史的朋友可能听说过余际昌这个人。1861年,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突破余际昌防守的霍山防线,长驱直入,威逼武昌,迫使胡林翼回援湖北。余际昌因此战失利,遭革职留营处分。后奉命援助河南,加入豫军。另一名是张曜。熟悉晚清史的朋友应该都知道张曜,他是日后左宗棠收复新疆的重要将领之一。葛承霖在豫军中的地位,虽然不如余际昌、张曜,但也是一员重要将领。1863、1864两年的《清实录》中,有十几处提到葛承霖。葛承霖在豫军期间,参加过两场重要战役,即邢集之战与李青店之战。
1863年5月26日,捻军陈大喜部在方家寨设伏,全歼豫军余际昌部,击斩余际昌。豫军遭受沉重一击,张之万哀叹道:“数年生聚教诲之兵,折损殆尽。”
为了洗刷耻辱,张之万命张曜、葛承霖等部猛攻捻军陈大喜部。葛承霖率军攻克捻军重要据点邢集,清廷谕旨褒奖:“以河南攻克邢集捻巢,予道员葛承霖等优叙。”
1863年11月19日,捻军张宗禹部攻打淅川厅城,遭遇阻击,退屯北乡板桥川等地。张之万命张曜率部进剿,张宗禹被迫做战略转移。1864年1月,张宗禹率部转移至南召李青店一带。张之万命张曜、葛承霖等部追击进剿。僧格林沁麾下骁将苏克金也率马队前来助剿。
李青店一带山深林密,岔道很多,是捻军绝好的庇护所。清军的作战方略是先命张曜、葛承霖等人率领步兵深入山中,将捻军赶出来,然后以苏克金的马队在平原上消灭这股捻军。张宗禹好像得知了清军的作战方略似的,躲在山中一直不出来。
1864年1月28日、29日间,葛承霖率军移动,遭遇捻军突袭,副将王有明等力战阵亡。激战许久后,葛承霖逐渐稳住阵脚,指挥所部奋力将捻军击退。
当时,太平天国首都天京危在旦夕,洪秀全秘密派人前往陕西传令,命在陕各路太平军回援天京。张宗禹也得知了这一消息,于是他决心冒险突围,前去与南下的西北太平军会合。
3月22日深夜,被清军围困在李青店的捻军全线出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清军杀去。围困李青店的清军因为长期寻找不到捻军主力决战,早已疲惫不堪,在捻军的突然冲击下,很快溃败。李青店之战以清军的失败告终。
自1864年农历六月起,直至1867年农历二月,《清实录》中一直没有出现“葛承霖”这个名字。考虑到葛健豪(葛承霖之女,蔡和森、蔡畅兄妹的母亲)生于1865年秋,可以断定,1864年农历五月之后不久,葛承霖即回到了荷叶塘家中。
1866年,湖北巡抚曾国荃裁汰湖北冗军,增募湘军,以记名布政使彭毓橘、福建提督郭松林为大将,葛承霖为副将。
1867年初,进入湖北的东捻军在尹隆河一战中遭遇惨败,被迫战略转移。东捻军入河南后,又折回湖北,一度进入安徽威胁宿松、太湖。曾国荃唯恐宿松、太湖有失,命彭毓橘率军三十余营前往迎敌。
彭毓橘以为东捻军自尹隆河惨败后,已经没有什么战斗力,于是轻敌冒进。有人劝彭毓橘持重,反而被他责骂。
东捻军得知彭毓橘骄傲轻敌后,故意派出小分队佯装战败引诱彭毓橘大军前来追击,进入东捻军事先布置好的埋伏圈。彭毓橘没能识破东捻军的计谋,结果遇伏,全军覆没。彭毓橘本人以及葛承霖等将官50多人,全部被东捻军击杀。葛承霖阵亡之时,年仅二十九岁。此时,葛健豪才一岁半。
曾国藩得知彭毓橘、葛承霖丧命后,非常痛苦,在日记中记载云:“接沅弟(曾国荃,字沅甫)十九日二信,知十八日又系大败……表弟彭杏南(彭毓橘,字杏南)暨葛承霖等阵亡。亲邻中在该军者甚多,想伤亡不知凡几。”曾国荃也在家书中这样写道:“杏南、葆吾(葛承霖,号葆吾)皆美材,而极得力,同死一处。吾族昔从曾良佐、萧孚泗立功者,悉隶杏南部下,闻此次所丧之员将近十五人,推此可概其余余矣。”由此可见,葛承霖的阵亡对于曾氏兄弟来说,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情,也可见曾氏兄弟与葛承霖的情感之深。
蔡和森外祖父葛承霖生平事迹简考
我们知道,湘军是一支以同乡、亲朋、师生、同学关系为纽带组合在一起的军队。其中,同乡关系最为重要。曾国藩就曾说曾国荃“不独尽用湘乡人,且尽用屋门口周围十余里内之人”。作为曾国藩、曾国荃兄弟的家乡,湘乡县二十四都(今双峰县荷叶镇)为湘军提供了大量兵源,蔡和森、蔡畅兄妹的外祖父葛承霖,就是其中一员。
本来,以葛承霖所立的战功以及他最终获得的官职,完全不可能引起历史爱好者的关注。葛承霖之所以有名,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第一,他是蔡和森、蔡畅兄妹的外祖父,研究蔡和森家族的学者,必定要注意到葛承霖。第二,他和曾国藩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他是曾国藩家乡人,他的堂弟葛承霂是曾国藩弟弟曾国潢的女婿,他最终战亡的时候跟随的又是曾国藩的表弟彭毓橘,他战亡后,曾国藩又在日记中为他表示哀叹。正是因为他和曾国藩的关系不一般,所以随着“曾国藩热”的持续发酵,葛承霖也引起了众多人的关注。
虽然有不少人关注葛承霖,但由于史料的缺乏,大家都没能将他的生平事迹基本上捋清楚。笔者根据所掌握的史料及相关研究著作,在这方面做了比较浅显的考证,希望能对大家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帮助。
葛承霖,字建安,号葆吾,道光十九年(1839)出生在今天的双峰县荷叶镇双合村桂林堂。葛家是一个典型的书香门第。葛承霖的父亲葛镇坤是太学生。葛承霖从小受到了比较好的家庭教育,后来也成为了太学生。
咸丰年间,葛承霖投笔从戎参加湘军,转战各地。同治二年(1863),他奉河南巡抚张之万的委托,在湖南招募湘军数营,开往河南镇压捻军起义。
张之万统率的豫军有两名重要将领。一名是余际昌。熟悉湘军史的朋友可能听说过余际昌这个人。1861年,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突破余际昌防守的霍山防线,长驱直入,威逼武昌,迫使胡林翼回援湖北。余际昌因此战失利,遭革职留营处分。后奉命援助河南,加入豫军。另一名是张曜。熟悉晚清史的朋友应该都知道张曜,他是日后左宗棠收复新疆的重要将领之一。葛承霖在豫军中的地位,虽然不如余际昌、张曜,但也是一员重要将领。1863、1864两年的《清实录》中,有十几处提到葛承霖。葛承霖在豫军期间,参加过两场重要战役,即邢集之战与李青店之战。
1863年5月26日,捻军陈大喜部在方家寨设伏,全歼豫军余际昌部,击斩余际昌。豫军遭受沉重一击,张之万哀叹道:“数年生聚教诲之兵,折损殆尽。”
为了洗刷耻辱,张之万命张曜、葛承霖等部猛攻捻军陈大喜部。葛承霖率军攻克捻军重要据点邢集,清廷谕旨褒奖:“以河南攻克邢集捻巢,予道员葛承霖等优叙。”
1863年11月19日,捻军张宗禹部攻打淅川厅城,遭遇阻击,退屯北乡板桥川等地。张之万命张曜率部进剿,张宗禹被迫做战略转移。1864年1月,张宗禹率部转移至南召李青店一带。张之万命张曜、葛承霖等部追击进剿。僧格林沁麾下骁将苏克金也率马队前来助剿。
李青店一带山深林密,岔道很多,是捻军绝好的庇护所。清军的作战方略是先命张曜、葛承霖等人率领步兵深入山中,将捻军赶出来,然后以苏克金的马队在平原上消灭这股捻军。张宗禹好像得知了清军的作战方略似的,躲在山中一直不出来。
1864年1月28日、29日间,葛承霖率军移动,遭遇捻军突袭,副将王有明等力战阵亡。激战许久后,葛承霖逐渐稳住阵脚,指挥所部奋力将捻军击退。
当时,太平天国首都天京危在旦夕,洪秀全秘密派人前往陕西传令,命在陕各路太平军回援天京。张宗禹也得知了这一消息,于是他决心冒险突围,前去与南下的西北太平军会合。
3月22日深夜,被清军围困在李青店的捻军全线出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清军杀去。围困李青店的清军因为长期寻找不到捻军主力决战,早已疲惫不堪,在捻军的突然冲击下,很快溃败。李青店之战以清军的失败告终。
自1864年农历六月起,直至1867年农历二月,《清实录》中一直没有出现“葛承霖”这个名字。考虑到葛健豪(葛承霖之女,蔡和森、蔡畅兄妹的母亲)生于1865年秋,可以断定,1864年农历五月之后不久,葛承霖即回到了荷叶塘家中。
1866年,湖北巡抚曾国荃裁汰湖北冗军,增募湘军,以记名布政使彭毓橘、福建提督郭松林为大将,葛承霖为副将。
1867年初,进入湖北的东捻军在尹隆河一战中遭遇惨败,被迫战略转移。东捻军入河南后,又折回湖北,一度进入安徽威胁宿松、太湖。曾国荃唯恐宿松、太湖有失,命彭毓橘率军三十余营前往迎敌。
彭毓橘以为东捻军自尹隆河惨败后,已经没有什么战斗力,于是轻敌冒进。有人劝彭毓橘持重,反而被他责骂。
东捻军得知彭毓橘骄傲轻敌后,故意派出小分队佯装战败引诱彭毓橘大军前来追击,进入东捻军事先布置好的埋伏圈。彭毓橘没能识破东捻军的计谋,结果遇伏,全军覆没。彭毓橘本人以及葛承霖等将官50多人,全部被东捻军击杀。葛承霖阵亡之时,年仅二十九岁。此时,葛健豪才一岁半。
曾国藩得知彭毓橘、葛承霖丧命后,非常痛苦,在日记中记载云:“接沅弟(曾国荃,字沅甫)十九日二信,知十八日又系大败……表弟彭杏南(彭毓橘,字杏南)暨葛承霖等阵亡。亲邻中在该军者甚多,想伤亡不知凡几。”曾国荃也在家书中这样写道:“杏南、葆吾(葛承霖,号葆吾)皆美材,而极得力,同死一处。吾族昔从曾良佐、萧孚泗立功者,悉隶杏南部下,闻此次所丧之员将近十五人,推此可概其余余矣。”由此可见,葛承霖的阵亡对于曾氏兄弟来说,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情,也可见曾氏兄弟与葛承霖的情感之深。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