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农村初级中学数学学困生的成绩
2个回答
2017-11-27 ·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关注
展开全部
对于我们农村初级中学数学学科来说,学有困难的学生比例大,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难度大,使许多农村初中数学教师大伤脑筋。本人从教二十余年来,也一直致力于这方面的探索,下面就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从形成原因和应采取策略两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形成原因
(一)兴趣不浓,意志薄弱。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主要取决于学习兴趣和克服学习困难的毅力。与小学阶段的学习相比,初中数学难度加深,教学方式的变化比较大,加上学习科目增多,所以个体辅导相对减少,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增强。在农村教育条件相对落后的情况下,中小学数学学习衔接过程中就会有许多学生出现情感脆弱、意志不够坚强,遇到困难和挫折退缩,甚至丧失信心的现象,从而导致学习成绩急剧下降。
(二)知识技能基础差,不能为连续学习提供必要的认知基础。
相比小学数学而言,初中数学教材的逻辑性、系统性要更强。在教材知识的衔接上,前面所学的知识往往又是后边学习的基础;在掌握数学知识的技能技巧上,新的技能技巧的形成又必须借助于已有的技能技巧。因此,如果学生对前面所学的内容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不能及时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就会造成连续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跟不上集体学习的进程,导致学习困难,农村初中生源又良莠不齐,更易导致这一后果。
(三)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常见的表现有:
自学能力差。不能找出问题的重点和难点,不能回答教材中叙述的问题,说不清楚掌握了哪些,同时也提不出问题,不能运用学过的知识解题,阅读程度慢且易受外界干扰,读书被动,无自觉性。
课堂缺少解题的积极性。课堂上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布置的练习漠不关心,若无其事。解题过程没有步骤,或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缺乏积极思考的动力,不肯动脑筋。
课后做题不认真。教师布置的练习、作业马虎应付,遇难不究,抄袭了事,不能说明解题的依据,不能说出这些作业是哪些知识点的运用,不想寻根问底。解题时不遵循一定的步骤,解题过程没有逻辑性,不能正确评估自己的作业或试卷。
考试时敷衍了事。不重视考试,缺乏竞争意识。抱着“我反正不会做”的态度参加考试,不愿认真复习、马虎应付,考场上“临时发挥”。
在他们的身上缺乏独立性、自信心、目标性,久而久之,先是厌恶,而后放弃,为了要应付考试,只得背着沉重的包袱,硬着头皮去学,或干脆放弃不学,自暴自弃。……
二、应采取的策略
以上诸多原因严重制约着农村初级中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故如何帮助学有困难的学生提高数学学习成绩,在日常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个人认为,应采取以下策略:
(一)、注重培养数学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1、应加强教学的直观性
数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严密性的抽象性学科。它的抽象性,是造成学有困难学生形成的主要原因。因此,教学时,应加强教学的直观性。象物理、化学一样,通过直观性使学生理解概念、性质。例如:在学习“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我们可以把三角形纸片的三个内角剪下,再让学生重合顶点拼在一起,构成平角,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感受三角形三个内角之间的数量关系,从而吸引差生的注意力,引导得出上述定理。当然,如果有条件的话,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上述过程,效果更好。
2、应加强教学语言的艺术应用,让教学生动、有趣。
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随时观察全班学生学习情绪,更要特别关注学有困难的学生。学有困难的学生往往上课思想开小差、精力不集中,如用枯燥无味的语言讲课,他们听不进耳,对数学知识也不感兴趣。这时,教师就应运用艺术性的教学语言来活跃课堂气氛,引导每位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3、注重情感教育。
学有困难的学生情感都较丰富,他们需要教师对他们多关心、多爱护,当他们有所成绩时,需要教师的鼓励和肯定,应该及时予以表扬。只要学有困难的学生接受教师,那就会及大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学生中不仅要注意自己的形象,为人师表,而且还要注意对学有困难的学生实行情感方面的教育。充分肯定他们的优点,肯定他们的微小进步,促使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
4、对学有困难的学生进行第二课堂教学。
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活动,成立数学兴趣小组,激发学有困难的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鼓励他们积极向上,努力进取。
(二)、培养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传授正确的学习方法。
1、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注意难易程度,要注意加强对学有困难的学生的辅导、转化,督促他们认真完成布置的作业。对作业做得较好或作业有所进步的学有困难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教师要注意克服急躁冒进的情绪,对学有困难的学生,要放低要求,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采用谆谆诱导的方法,从起点开始,耐心地辅导他们,一点一滴地补习功课,让他们逐步提高,从而掌握连续学习必要的认知基础。
2、大部分学有困难的学生学习被动,依赖性强。往往对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死记硬背,不愿动脑筋,一遇到问题就问老师,甚至扔在一边不管;教师在解答问题时,也要注意启发式教学方式的应用,逐步让他们自己动脑,引导他们分析问题,解答问题。不要给他们现成答案,要随时纠正他们在分析解答中出现的错误,逐步培养他们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3、应该用辩证的观点教育学有困难的学生,对学有困难的学生不仅要关心爱护和耐心细致地辅导,而且还要与严格要求相结合,不少差生之所以成为差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学习意志不强,生活懒惰,迟到或逃学,上课思想经常不集中、开小差,作业不及时完成或抄袭,根本没有预习、复习等原因所造成的。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检查学有困难的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在教学过程中,要对他们提出严格的要求,督促他们认真学习。
(三)、认真把好考试关,注意培养学有困难的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要有意识地出一些较易的题目,培养他们的信心,让他们尝到甜头,使他们意识到自己也可以学好的。在考试前应对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对学困生的知识薄弱点进行个别辅导,这样还可使有些学困生经过努力也有得较高分的机会,让他们有成就感,逐步改变他们头脑中在学习上总是比别人差一等的印象,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实践证明在教学中注意采用上述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困生的数学学习成绩,同时对大面积提高农村数学教学质量有极大的帮助。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河无以成大江”。学习也是一样的,学有困难的学生之所以学习成绩差,就是没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学。只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认真、细心地给予引导培养,他们定会用优异的成绩回报我们辛劳的汗水。
一、形成原因
(一)兴趣不浓,意志薄弱。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主要取决于学习兴趣和克服学习困难的毅力。与小学阶段的学习相比,初中数学难度加深,教学方式的变化比较大,加上学习科目增多,所以个体辅导相对减少,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增强。在农村教育条件相对落后的情况下,中小学数学学习衔接过程中就会有许多学生出现情感脆弱、意志不够坚强,遇到困难和挫折退缩,甚至丧失信心的现象,从而导致学习成绩急剧下降。
(二)知识技能基础差,不能为连续学习提供必要的认知基础。
相比小学数学而言,初中数学教材的逻辑性、系统性要更强。在教材知识的衔接上,前面所学的知识往往又是后边学习的基础;在掌握数学知识的技能技巧上,新的技能技巧的形成又必须借助于已有的技能技巧。因此,如果学生对前面所学的内容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不能及时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就会造成连续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跟不上集体学习的进程,导致学习困难,农村初中生源又良莠不齐,更易导致这一后果。
(三)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常见的表现有:
自学能力差。不能找出问题的重点和难点,不能回答教材中叙述的问题,说不清楚掌握了哪些,同时也提不出问题,不能运用学过的知识解题,阅读程度慢且易受外界干扰,读书被动,无自觉性。
课堂缺少解题的积极性。课堂上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布置的练习漠不关心,若无其事。解题过程没有步骤,或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缺乏积极思考的动力,不肯动脑筋。
课后做题不认真。教师布置的练习、作业马虎应付,遇难不究,抄袭了事,不能说明解题的依据,不能说出这些作业是哪些知识点的运用,不想寻根问底。解题时不遵循一定的步骤,解题过程没有逻辑性,不能正确评估自己的作业或试卷。
考试时敷衍了事。不重视考试,缺乏竞争意识。抱着“我反正不会做”的态度参加考试,不愿认真复习、马虎应付,考场上“临时发挥”。
在他们的身上缺乏独立性、自信心、目标性,久而久之,先是厌恶,而后放弃,为了要应付考试,只得背着沉重的包袱,硬着头皮去学,或干脆放弃不学,自暴自弃。……
二、应采取的策略
以上诸多原因严重制约着农村初级中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故如何帮助学有困难的学生提高数学学习成绩,在日常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个人认为,应采取以下策略:
(一)、注重培养数学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1、应加强教学的直观性
数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严密性的抽象性学科。它的抽象性,是造成学有困难学生形成的主要原因。因此,教学时,应加强教学的直观性。象物理、化学一样,通过直观性使学生理解概念、性质。例如:在学习“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我们可以把三角形纸片的三个内角剪下,再让学生重合顶点拼在一起,构成平角,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感受三角形三个内角之间的数量关系,从而吸引差生的注意力,引导得出上述定理。当然,如果有条件的话,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上述过程,效果更好。
2、应加强教学语言的艺术应用,让教学生动、有趣。
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随时观察全班学生学习情绪,更要特别关注学有困难的学生。学有困难的学生往往上课思想开小差、精力不集中,如用枯燥无味的语言讲课,他们听不进耳,对数学知识也不感兴趣。这时,教师就应运用艺术性的教学语言来活跃课堂气氛,引导每位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3、注重情感教育。
学有困难的学生情感都较丰富,他们需要教师对他们多关心、多爱护,当他们有所成绩时,需要教师的鼓励和肯定,应该及时予以表扬。只要学有困难的学生接受教师,那就会及大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学生中不仅要注意自己的形象,为人师表,而且还要注意对学有困难的学生实行情感方面的教育。充分肯定他们的优点,肯定他们的微小进步,促使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
4、对学有困难的学生进行第二课堂教学。
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活动,成立数学兴趣小组,激发学有困难的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鼓励他们积极向上,努力进取。
(二)、培养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传授正确的学习方法。
1、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注意难易程度,要注意加强对学有困难的学生的辅导、转化,督促他们认真完成布置的作业。对作业做得较好或作业有所进步的学有困难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教师要注意克服急躁冒进的情绪,对学有困难的学生,要放低要求,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采用谆谆诱导的方法,从起点开始,耐心地辅导他们,一点一滴地补习功课,让他们逐步提高,从而掌握连续学习必要的认知基础。
2、大部分学有困难的学生学习被动,依赖性强。往往对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死记硬背,不愿动脑筋,一遇到问题就问老师,甚至扔在一边不管;教师在解答问题时,也要注意启发式教学方式的应用,逐步让他们自己动脑,引导他们分析问题,解答问题。不要给他们现成答案,要随时纠正他们在分析解答中出现的错误,逐步培养他们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3、应该用辩证的观点教育学有困难的学生,对学有困难的学生不仅要关心爱护和耐心细致地辅导,而且还要与严格要求相结合,不少差生之所以成为差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学习意志不强,生活懒惰,迟到或逃学,上课思想经常不集中、开小差,作业不及时完成或抄袭,根本没有预习、复习等原因所造成的。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检查学有困难的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在教学过程中,要对他们提出严格的要求,督促他们认真学习。
(三)、认真把好考试关,注意培养学有困难的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要有意识地出一些较易的题目,培养他们的信心,让他们尝到甜头,使他们意识到自己也可以学好的。在考试前应对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对学困生的知识薄弱点进行个别辅导,这样还可使有些学困生经过努力也有得较高分的机会,让他们有成就感,逐步改变他们头脑中在学习上总是比别人差一等的印象,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实践证明在教学中注意采用上述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困生的数学学习成绩,同时对大面积提高农村数学教学质量有极大的帮助。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河无以成大江”。学习也是一样的,学有困难的学生之所以学习成绩差,就是没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学。只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认真、细心地给予引导培养,他们定会用优异的成绩回报我们辛劳的汗水。
展开全部
我国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以来,打破了以分数选拔学生的传统,所有的小学毕业生都能进入初中学校就读。因为学生基础不同,教学措施不当,采用同步式的课堂教 学模式进行教学,学生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优者更优,差者更差,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发展。导致农村初中课堂教学的效果不佳,学生流失率的偏高。如何激发农村 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很值得研究的。下面我根据自己多年的初中数学教学经历与感受,谈谈一些体会和做法。
一、创设切实有效的教学情境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学习“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每一个教师都明 白,在数学课堂的导入环节中创设好情境是极为重要的,好的情境是一堂课成功的基石。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想方设法为学生创造出有效的教学情境,恰 如其分地导入新课,吸引全体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教学中教师既要从具体情境中引入数学知识,让 学生在熟悉情境中去学习、去探索,又要全力挖掘教材,运用知识本身的魅力进行恰如其分的启发,使学生随时有所领会,得到发展。例如:学习反比例函数时,在 解答准备题时,知道工作总量一定,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不成正比例,又成什么比例呢?让学生参与观察和探究全过程,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 情。这种学习动力是发自内心的,因而是稳定持久的。
教师更要善于引导学生,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例如教学“勾股定理”时,我采用给学生 动手实践的方式导入新课,让学生自主设计制作四块直角边分别为a=3,b=4的直角三角形的纸板,让学生分组去实践,动手拼出一个以c为边长的正方形,并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正方形,引导学生以游戏的方式用面积法得出勾股定理。然后再让学生加以归纳、拓展和深入,这样得出的结论在学生的心理会留下深刻的印象, 从而达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 去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重视引导 学生从体验生活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整个教学过程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 的思想,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例如:在教学一元一次方程的运用中有出租车计费的问题,农村初中学生没有 乘坐过出租车,不理解这种计费方式,解决这种问题学生感到非常困难。为便于教学,我将上述问题改为:父母外出打工,每月保底工资600元,加上工作量的计 件费,计算每月的实际工资。这样的问题农村学生很容易理解,很快就解决了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体会到父母外出打工非常不容易,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 有效性。
三、教给学生学习和思维的方法
古语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农村初中学生见识少、知识面窄,所学知识大部分来源 于书本内容,学习的方法更是少得可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是非常关键的。我们都知道,预习是各科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是在农村初中学 校里90%以上的学生不会运用这一方法进行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前先教给他们预习的方法。预习,就是在上课之前将所要学的内容提前阅读,达到熟 悉内容,认识自己不懂的地方的一种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教会学生“做记号”例如:比例的性质这个内容不懂,就在书本上打上记号,以便于在上课时,认 真听教师讲,从而真正理解这一内容。
其次,教学生学会质疑。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设置悬念,让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使学生由一个被动的 接受者变为一个主动的探索者。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时充满了“奇思异想”,在教师看来有些甚至是荒谬的,但请注意,千万不要轻易下结论,不妨把问题抛给学 生,让他们通过讨论来获得最后的结论比起教师简单的肯定或否定有价值得多。尽管充分地让孩子质疑问难,会给课堂调控带来一定的困难,但学生才是课堂的主 人,他的每一次质疑,都闪烁着他思维的光芒,包含着他在学习的旅途上创新追求的努力,教师应正确诱导,及时调节,科学控制,练就“掌舵艺术”,在扑朔迷离 的情况下,引导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勇于创新,到达胜利的彼岸。
再次,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思维的方法。思维主要以所掌握的知识为 基础,《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自主探究,就是给学生提供观察、操作、尝试及独立思考的机 会,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索。
一、创设切实有效的教学情境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学习“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每一个教师都明 白,在数学课堂的导入环节中创设好情境是极为重要的,好的情境是一堂课成功的基石。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想方设法为学生创造出有效的教学情境,恰 如其分地导入新课,吸引全体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教学中教师既要从具体情境中引入数学知识,让 学生在熟悉情境中去学习、去探索,又要全力挖掘教材,运用知识本身的魅力进行恰如其分的启发,使学生随时有所领会,得到发展。例如:学习反比例函数时,在 解答准备题时,知道工作总量一定,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不成正比例,又成什么比例呢?让学生参与观察和探究全过程,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 情。这种学习动力是发自内心的,因而是稳定持久的。
教师更要善于引导学生,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例如教学“勾股定理”时,我采用给学生 动手实践的方式导入新课,让学生自主设计制作四块直角边分别为a=3,b=4的直角三角形的纸板,让学生分组去实践,动手拼出一个以c为边长的正方形,并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正方形,引导学生以游戏的方式用面积法得出勾股定理。然后再让学生加以归纳、拓展和深入,这样得出的结论在学生的心理会留下深刻的印象, 从而达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 去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重视引导 学生从体验生活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整个教学过程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 的思想,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例如:在教学一元一次方程的运用中有出租车计费的问题,农村初中学生没有 乘坐过出租车,不理解这种计费方式,解决这种问题学生感到非常困难。为便于教学,我将上述问题改为:父母外出打工,每月保底工资600元,加上工作量的计 件费,计算每月的实际工资。这样的问题农村学生很容易理解,很快就解决了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体会到父母外出打工非常不容易,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 有效性。
三、教给学生学习和思维的方法
古语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农村初中学生见识少、知识面窄,所学知识大部分来源 于书本内容,学习的方法更是少得可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是非常关键的。我们都知道,预习是各科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是在农村初中学 校里90%以上的学生不会运用这一方法进行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前先教给他们预习的方法。预习,就是在上课之前将所要学的内容提前阅读,达到熟 悉内容,认识自己不懂的地方的一种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教会学生“做记号”例如:比例的性质这个内容不懂,就在书本上打上记号,以便于在上课时,认 真听教师讲,从而真正理解这一内容。
其次,教学生学会质疑。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设置悬念,让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使学生由一个被动的 接受者变为一个主动的探索者。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时充满了“奇思异想”,在教师看来有些甚至是荒谬的,但请注意,千万不要轻易下结论,不妨把问题抛给学 生,让他们通过讨论来获得最后的结论比起教师简单的肯定或否定有价值得多。尽管充分地让孩子质疑问难,会给课堂调控带来一定的困难,但学生才是课堂的主 人,他的每一次质疑,都闪烁着他思维的光芒,包含着他在学习的旅途上创新追求的努力,教师应正确诱导,及时调节,科学控制,练就“掌舵艺术”,在扑朔迷离 的情况下,引导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勇于创新,到达胜利的彼岸。
再次,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思维的方法。思维主要以所掌握的知识为 基础,《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自主探究,就是给学生提供观察、操作、尝试及独立思考的机 会,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索。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