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沉淀不溶于酸?
氯化银、氯化亚汞、溴化银、碘化银、硫化银等。
1、氯化银
氯化银白色粉末。见光变紫并逐渐变黑。25℃时水中溶解度为1.93mg/L,盐酸能减少其在水中溶解度,溶于氨水、氰化钠、硫代硫酸钠、硝酸汞溶液。不溶于乙醇和稀盐酸。
2、氯化亚汞
氯化亚汞白色有光泽的结晶或粉末。无气味。无味。质重。在日光下渐渐分解成氯化汞和汞。在400~500℃时升华,无熔点。能被碘化钠、溴化钠、氰化钠溶液分解成高汞盐和金属汞。
遇氢氧化钠和氨水变黑。溶于王水和硝酸汞溶液,微溶于稀硝酸和盐酸,不溶于水和有机溶剂。盐酸、碱类、碱土金属的氯化物能增加其水中的溶解度。相对密度7.15。有毒。有刺激性。
3、溴化银
溴化银是一种无机化工产品,其分子式为AgBr,分子量为187.7722。溶于200份饱和氯化钠和35份饱和溴化钾溶液,溶于氰化碱溶液、浓氨水,微溶于碳酸胺溶液、硫代硫酸碱、硫氰酸碱溶液和稀氨溶液,不溶于水、乙醇和多数酸类。
4、碘化银
碘化银为亮黄色无臭微晶形粉末,有α和β两种类型,α型为立方晶体,密度6.010g/cm3,熔点558℃,沸点1506℃。β型为六方晶体,密度5.683g/cm3,加热到146℃即转为α型。
不溶于稀酸,水,微溶于氨水,易溶解于碘化钾、氰化钾、硫代硫酸钠和甲胺,无论碘化银的固体或液体,均具有感光特性,可感受从紫外线到约480 mm波长之间的光线。光作用下分解成极小颗粒的"银核",而逐渐变为带绿色的灰黑色。
5、硫化银
硫化银 灰黑色粉末。密度6.85~7.23。熔点825℃。在沸点分解。不溶于水,溶于浓硫酸和硝酸,并溶于氰化钾和氰化钠溶液。用于黑金镶嵌术和制陶瓷等。由将硫化氢通入硝酸银而制得。
参考资料来源:
沉淀不溶于酸:
1、氯化物:氯化银AgCl、氯化亚汞HgCl。
2、卤化物溴化银AgBr、碘化银AgI。
3、硫化物硫化银AgS、硫化铜CuS。
4、硫酸钡BaSO4。
5、硅酸H2SiO3。
沉淀作用表示一个新的凝结相的形成过程,或由于加入沉淀剂使某些离子成为难溶化合物而沉积的过程。产生沉淀的化学反应称为沉淀反应。
物质的沉淀和溶解是一个平衡过程,通常用溶度积常数Ksp来判断难溶盐是沉淀还是溶解。
扩展资料
按照水中悬浮颗粒的浓度、性质及其絮凝性能的不同,沉淀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自由沉淀。悬浮颗粒的浓度低,在沉淀过程中呈离散状态,互不粘合,不改变颗粒的形状、尺寸及密度,各自完成独立的沉淀过程。这种类型多表现在沉砂池、初沉池初期。
2.絮凝沉淀。悬浮颗粒的浓度比较高(50~500mg/L),在沉淀过程中能发生凝聚或絮凝作用,使悬浮颗粒互相碰撞凝结,颗粒质量逐渐增加,沉降速度逐渐加快。经过混凝处理的水中颗粒的沉淀、初沉池后期、生物膜法二沉池、活性污泥法二沉池初期等均属絮凝沉淀。
3.拥挤沉淀。悬浮颗粒的浓度很高(大于500mg/L),在沉降过程中,产生颗粒互相干扰的现象,在清水与浑水之间形成明显的交界面(混液面),并逐渐向下移动,因此又称成层沉淀。活性污泥法二沉池的后期、浓缩池上部等均属这种沉淀类型。
4.压缩沉淀。悬浮颗粒浓度特高(以至于不再称水中颗粒物浓度,而称固体中的含水率),在沉降过程中,颗粒相互接触,靠重力压缩下层颗粒,使下层颗粒间隙中的液体被挤出界面上流,固体颗粒群被浓缩。活性污泥法二沉池污泥斗中、浓缩池中污泥的浓缩过程属此类型。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沉淀
沉淀不溶于酸:
1、氯化物:氯化银AgCl、氯化亚汞HgCl。
2、卤化物溴化银AgBr、碘化银AgI。
3、硫化物硫化银AgS、硫化铜CuS。
4、硫酸钡BaSO4。
5、硅酸H2SiO3。
沉淀简介:
在化学上指从溶液中析出固体物质的过程,也指在沉淀过程中析出的固体物质。事实上沉淀多为难溶物(20°C时溶解度<0.01g)。
在化学实验和生产中广泛应用沉淀方法进行物质的分离。
酸性物质简介:
能够提供氢质子或者能够接受一个电子对的物质,称之为酸性物质。
根据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的定义,能够提供氢质子或者能够接受一个电子对的物质,称之为酸性物质。
酸性物质分类:主要有两类酸,是根据经典酸碱理论和路易斯酸碱理论得来。
第一类,经典酸碱理论认为,能够提供氢质子的物质,称之为酸(Brønsted acid),也称之为质子酸,如硫酸(H2SO4)盐酸(HCl)等。
第二类,路易斯酸碱理论认为,能够接受一个电子对的物质,称之为酸(路易斯酸) ,如三氯化铈 三氯化铁,氯化镁等。
AgCl
H2SiO3(强腐蚀性的溶,仅HF)
硫化铅、硫化镉、硫化锑、硫化亚锡、硫化银、硫化铜、硫化汞等都不溶于稀酸(硝酸除外)
即金属活动性顺序表Fe后面的都不溶于稀酸(硝酸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