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怎样上好生物课
展开全部
上好一节生物课,功夫在课外和课内。课外要认真备课,安排好学生的预习。课内抓好“开始、中间和结束”三个环节。
[关键词] 生物课、课外、课内、开始环节、中间环节、结束环节
生物课,就我们学校而言,学校、学生都不够重视,教师配备上很少有专业教师。教师的不专业,学生的不重视,加上生物课一般都安排在上午第四节或下午第一、二、三节,这正是学生饥饿,泛困的时候,有时即使不是这样,学生也会对所学知识感到枯燥无味,所以上课打不起精神,导致不想上课或无心听课。而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认真听课,希望自己的学生青睐生物课,这就要求生物老师要上好每节课。在2009年我县实行了以“目标落实、讨论交流、展示提升、点拔拓展、达标测评、布置预习”六环节教学模式的课堂改革,其目的是“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但我认为,课不管怎样改革,都要求老师把每一节课上好。通过自己几年的生物教学,我认为上好每一节生物课,功夫可以用在课外和课内,现在此发表自己不成熟的看法。
一、课外
上课前,要认真备课。把课堂每个环节穿插的问题研究清楚。如目标落实,要清楚自己在这一节课到底要干什么,学生要完成怎样的学习任务。这是上好一节课的根本,也是当好教师的基本素质。只有教学目标明确了,才能合理有效地选择,整合教学资源,围绕教学目标分配展示内容,组织教学,做到有的放矢。同时,也要让学生备好课,即在上每节生物课前,要让每位学生把要学习的内容预习一下。像我们有时用导航的形成展示预习内容,也可以要学生出预习提纲,在上课之前,让同学之间互相检测一下预习的效果。另外有很多生物课,里面安排了很多探究讨论活动,根据探究内容可适当的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课外试着探究。为上好新课打下基础。还有在我们使用的人教版生物课本里,有很多实验是要在课前准备或完成。如,探究光合作用所需原料或条件等实验、必须要学习小组在上课前的一天或两天前做好准备工作。这样既为上课打下基础,也增加了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和热情。
二、课内
课内既要遵循“六环节”教学模式的全部或几个环节,本人认为要上好一节生物课,课堂中要注意下面几个环节。即开始环节、中间环节、结束环节。
(一)开始环节。要使一节课成为好课,开始环节是比较重要的,开始顺了,一顺再顺。如果开始环节不行(不顺),很多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会被打消。那么,怎样做好上课的开始环节呢?我一般用下列方法:1、直接导入法:用已知的素材为出发点,教师通过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讲解、谈话或提问,引起学生的回忆,自然而然的导入新课。
2、“温故而知新”——即新旧知识联系方法。任何知识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它必然与其他知识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内在联系,在导入新课时,以复习、提问等教学活动开始。提供新旧知识联系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如在讲“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第二节“血液循环”时,先提问心脏的有关知识和心脏各腔相连的血管分别是哪几种?学生回答后,教师可设疑:“那么血液如何在心脏和血管里循环呢?血液流动时,它的成分发生了什么变化呢?”接着进入新课内容的学习。这样的过度可以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情境。
3、运用典故导入:本人通常根据教材内容,通过故事、寓言、谜语或成语等典故来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维,创设一种引人入胜的学习情境,使学生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
4、还可以用幽默的话语或一个幽默的动作;创设悬念或设疑等导入新课,可以使学生产生共鸣,产生好奇和求知欲,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饥饿,泛困的情绪,为上好课打下基础。
5、用生活实际。利用生活实践中学生经常接触到的一些现象、事物来调动学生积极性,因为这些事物虽然熟悉,但学生往往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用这样的现象作为新课切入口,必然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和主动性。如“蒸腾作用”一节时,问学生在炎热的夏天里,你坐在大树下与从在太阳伞下相比较,哪种感觉好?学生会回答:“在大树下”。我追问:“为什么?”这时学生就不知所措了,从而导入新课。
6、能做实验的一定做实验。通过不同形式的实验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神经系统的调节方式》时,发给每人一粒酸梅糖,当学生吃糖后问:“口中有什么东西分泌?受什么调节?是一种什么现象?”等问题提出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总之,首先应该根据教材抓住导入新课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吸引住。
(二)上好一节生物课还要重视上课的中间环节。
一堂好课应把课堂每个环节穿插有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教学效果出发,通过精心设计,将最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和掌握生物技能的过程中,懂得自主学习生物学的方法,并在学习生物过程中树立生物对人类、对社会都十分有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生物教学过程中,还要利用网络等新的资源注意广泛收集生物学科最新成果。结合教学内容,巧妙地包装,隆重地介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根据学科特点,引导学生注意生物学科知识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运用实验法、谈话法、表演法等学习方法,使学生从被动接受式学习中解脱出来、进行研究性学习、对生物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教学中,还可以采用讲故事的方式引导学生。因为生物教科书中有很多生物历史趣闻,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再就是在上课中,还要注意教学评价。以往教学中,由老师来完成的评价方式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消极被动的地位,很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很好的发挥。在学生的讨论交流或展示中,尽量要学生点评、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小组互评,让学生主动参与评价,成为评价的主人。最后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挖掘教材中生活中的德育资源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将思想教育贯穿于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进行感情投资,在课堂上教师要做到“微笑多一点,尊重多一点,赞美多一点”教师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和真诚的微笑将促进学生积极求知的良好状态。
(三)结束环节。
精心设计结束这一环节(即结课),对于良好教学的巩固,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结课必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结课时,我常采用:(1)设置悬念。好的悬念设置能诱发学生的求知兴趣,能诱发学生思维想象的浪花,能使学生产生急于知道下文的迫切心理。如:在讲完《最微小的生物——病毒》有关知识后,结尾时,我说:“病毒是一种古老的生物,在我们人类出现之前就早已存在,在千百万年中人们不断地与病毒作斗争,而且目前许多病毒引起的疾病是无法医治的,给我们生活带来极大的危害,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最终能否完全消灭病毒?这将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引起学生反思,引发联想,使学生课后探究,并造成悬念,期待着在下一节课能得到解决。(2)用一些谜语、俗语等结课,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在讲完《开花和结果》:教师以“麻房子,红帐子,里面躺着一个白胖子”要学生猜后,又问麻房子是由什么发育而来,指果实中的什么结构,“红帐子”是由什么发育而来的,在果实中是什么结构。“白胖子”是什么发育而来的,在果实中是什么结构?以练习的方式“收尾”,从而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
总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本人认为一场课能以“预习为先导,以思维为核心,以揭示规律为重点,以精讲精练为策略,以学生参与为途径。”就是一场好课
[关键词] 生物课、课外、课内、开始环节、中间环节、结束环节
生物课,就我们学校而言,学校、学生都不够重视,教师配备上很少有专业教师。教师的不专业,学生的不重视,加上生物课一般都安排在上午第四节或下午第一、二、三节,这正是学生饥饿,泛困的时候,有时即使不是这样,学生也会对所学知识感到枯燥无味,所以上课打不起精神,导致不想上课或无心听课。而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认真听课,希望自己的学生青睐生物课,这就要求生物老师要上好每节课。在2009年我县实行了以“目标落实、讨论交流、展示提升、点拔拓展、达标测评、布置预习”六环节教学模式的课堂改革,其目的是“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但我认为,课不管怎样改革,都要求老师把每一节课上好。通过自己几年的生物教学,我认为上好每一节生物课,功夫可以用在课外和课内,现在此发表自己不成熟的看法。
一、课外
上课前,要认真备课。把课堂每个环节穿插的问题研究清楚。如目标落实,要清楚自己在这一节课到底要干什么,学生要完成怎样的学习任务。这是上好一节课的根本,也是当好教师的基本素质。只有教学目标明确了,才能合理有效地选择,整合教学资源,围绕教学目标分配展示内容,组织教学,做到有的放矢。同时,也要让学生备好课,即在上每节生物课前,要让每位学生把要学习的内容预习一下。像我们有时用导航的形成展示预习内容,也可以要学生出预习提纲,在上课之前,让同学之间互相检测一下预习的效果。另外有很多生物课,里面安排了很多探究讨论活动,根据探究内容可适当的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课外试着探究。为上好新课打下基础。还有在我们使用的人教版生物课本里,有很多实验是要在课前准备或完成。如,探究光合作用所需原料或条件等实验、必须要学习小组在上课前的一天或两天前做好准备工作。这样既为上课打下基础,也增加了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和热情。
二、课内
课内既要遵循“六环节”教学模式的全部或几个环节,本人认为要上好一节生物课,课堂中要注意下面几个环节。即开始环节、中间环节、结束环节。
(一)开始环节。要使一节课成为好课,开始环节是比较重要的,开始顺了,一顺再顺。如果开始环节不行(不顺),很多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会被打消。那么,怎样做好上课的开始环节呢?我一般用下列方法:1、直接导入法:用已知的素材为出发点,教师通过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讲解、谈话或提问,引起学生的回忆,自然而然的导入新课。
2、“温故而知新”——即新旧知识联系方法。任何知识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它必然与其他知识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内在联系,在导入新课时,以复习、提问等教学活动开始。提供新旧知识联系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如在讲“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第二节“血液循环”时,先提问心脏的有关知识和心脏各腔相连的血管分别是哪几种?学生回答后,教师可设疑:“那么血液如何在心脏和血管里循环呢?血液流动时,它的成分发生了什么变化呢?”接着进入新课内容的学习。这样的过度可以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情境。
3、运用典故导入:本人通常根据教材内容,通过故事、寓言、谜语或成语等典故来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维,创设一种引人入胜的学习情境,使学生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
4、还可以用幽默的话语或一个幽默的动作;创设悬念或设疑等导入新课,可以使学生产生共鸣,产生好奇和求知欲,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饥饿,泛困的情绪,为上好课打下基础。
5、用生活实际。利用生活实践中学生经常接触到的一些现象、事物来调动学生积极性,因为这些事物虽然熟悉,但学生往往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用这样的现象作为新课切入口,必然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和主动性。如“蒸腾作用”一节时,问学生在炎热的夏天里,你坐在大树下与从在太阳伞下相比较,哪种感觉好?学生会回答:“在大树下”。我追问:“为什么?”这时学生就不知所措了,从而导入新课。
6、能做实验的一定做实验。通过不同形式的实验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神经系统的调节方式》时,发给每人一粒酸梅糖,当学生吃糖后问:“口中有什么东西分泌?受什么调节?是一种什么现象?”等问题提出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总之,首先应该根据教材抓住导入新课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吸引住。
(二)上好一节生物课还要重视上课的中间环节。
一堂好课应把课堂每个环节穿插有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教学效果出发,通过精心设计,将最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和掌握生物技能的过程中,懂得自主学习生物学的方法,并在学习生物过程中树立生物对人类、对社会都十分有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生物教学过程中,还要利用网络等新的资源注意广泛收集生物学科最新成果。结合教学内容,巧妙地包装,隆重地介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根据学科特点,引导学生注意生物学科知识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运用实验法、谈话法、表演法等学习方法,使学生从被动接受式学习中解脱出来、进行研究性学习、对生物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教学中,还可以采用讲故事的方式引导学生。因为生物教科书中有很多生物历史趣闻,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再就是在上课中,还要注意教学评价。以往教学中,由老师来完成的评价方式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消极被动的地位,很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很好的发挥。在学生的讨论交流或展示中,尽量要学生点评、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小组互评,让学生主动参与评价,成为评价的主人。最后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挖掘教材中生活中的德育资源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将思想教育贯穿于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进行感情投资,在课堂上教师要做到“微笑多一点,尊重多一点,赞美多一点”教师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和真诚的微笑将促进学生积极求知的良好状态。
(三)结束环节。
精心设计结束这一环节(即结课),对于良好教学的巩固,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结课必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结课时,我常采用:(1)设置悬念。好的悬念设置能诱发学生的求知兴趣,能诱发学生思维想象的浪花,能使学生产生急于知道下文的迫切心理。如:在讲完《最微小的生物——病毒》有关知识后,结尾时,我说:“病毒是一种古老的生物,在我们人类出现之前就早已存在,在千百万年中人们不断地与病毒作斗争,而且目前许多病毒引起的疾病是无法医治的,给我们生活带来极大的危害,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最终能否完全消灭病毒?这将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引起学生反思,引发联想,使学生课后探究,并造成悬念,期待着在下一节课能得到解决。(2)用一些谜语、俗语等结课,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在讲完《开花和结果》:教师以“麻房子,红帐子,里面躺着一个白胖子”要学生猜后,又问麻房子是由什么发育而来,指果实中的什么结构,“红帐子”是由什么发育而来的,在果实中是什么结构。“白胖子”是什么发育而来的,在果实中是什么结构?以练习的方式“收尾”,从而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
总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本人认为一场课能以“预习为先导,以思维为核心,以揭示规律为重点,以精讲精练为策略,以学生参与为途径。”就是一场好课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