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户”与职业的代际传承有何特点?
高考结束了,对于刚刚松了口气的考生们来说,还将面临报考院校和专业的选择。有些学生学习成绩好,又有特长,报志愿的时候,自然是“直奔”心仪的学校和专业;而绝大多数学生则可能会有选择“障碍”,成绩不高不低,兴趣爱好模糊不清的,再加上自己本身又没什么主见,于是只能听从父母安排或随大流,填报一些“公认的”热门或易就业、收入高的专业,盲目地做出一生中这个比较关键的选择。至于选择的对错,只能交给遥远的未来进行检验。
作为父母,在给子女提供报志愿的参考意见时,大多数依据自己的从业经验,做出报或不报某一专业的决定。比如问及学生为什么会选择法学专业时,有的会说是因为自己喜欢,更多的人则会说是因为家里有人做法官、检察官或者律师。有一些则相反,父母从事的职业,恰恰成为反对子女选择该行业的理由。有些父母则依从一些表面现象或片面信息,想当然地提出建议,理科生的话,就大多选择计算机技术、电气自动化或土木工程,学文科的则扎堆儿于经济、管理、金融会计等,至于说子女们的兴趣、能力等因素,则考虑较少。
在很多情况下,未来的职业规划和方向,成了考生们选择专业的指挥棒,这一点无可厚非,因为学生们最终都是要走向社会的,而求得一份好差事以为谋生的手段,是每个人都面临的最现实的问题,即便有崇高理想也须先从能养活得了自己开始。而父母们基于自己的从业经验,替子女制定一份合理的职业规划,也是人之常情。所以,社会上出现某种职业的“专业户”,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其中比较引人瞩目的当属子承父业的企业家,作为第一代家族企业创业者的后代,除了子承父业,似乎也没多少选择的余地,而那种在商言商的耳濡目染,或许也可使他们守业成功,当然最终的结局是败家还是增值,还须看他们的悟性和努力。
父母子女同业的好处还是显而易见的,在通过正常的规模化学习即可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行业,父母给予子女的指导,可能主要在一些原则方向或风险的掌控上,比如从事法官职业的父辈,可以在子女主要研习刑事或民事方向上提供参考,做医生的父母既可以阻止子女继续学医,也可以在从事内科或口腔科方面给出建议。做父母的会将自己的人生或工作的经验教训,毫无保留地提供给子女,而孩子们在学有所成后,也可将本行业中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反馈给父母,在工作的互相促进中,增加了对共同关切的问题的对谈机会,既消除了代际之间的隔阂,还增进了亲情,其弥合代沟的作用不可小觑。而在一些需要经常耳提面命且手把手传授的技艺性超强的职业中,恐怕更需要下一代甚至再下一代的长期浸淫,才有可能得着要领,比如某些被收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手艺”,假如没有年轻人愿意“子承父业”,则真有可能有失传的危险而造成无法弥补的缺憾。
历史上,元朝是一个很注重职业世袭的朝代。在李治安教授的《元史十八讲》中,就讲到了按职业划分的各种“户”,最普通的当属种地务农的农户,再就是充军役的军户,在驿站服役的站户,煮盐的灶户或盐户,充工匠之役的匠户,专管皇家和贵族的捕鹰、喂鹰事务的打捕鹰房户,而比较有意思的是元朝还特别将“学儒”的儒户固定化,即凡是祖先父辈中有名儒身份或是从事儒业的,皆可定为儒户,可世袭充任,还享有免除徭役、差役的优待。当然儒户因为世袭,即便有子弟不愿或不能读书的,也不能随便更改,而非儒户子弟学儒就有一定的困难,而在非儒户子弟学儒和科举方面有所变通,则已是后话了。
元朝之所以如此“诸色户计”,主要是国家通过统计户口和户籍制度,向所辖的民众征发赋役,借以养官养兵,实现社会控制。不过,它在客观上也使各种“户”内臣民在职业上,尤其是在工匠的培养上实现了较低层次的“专业化”,虽然在元朝后期这种“户”的职业世袭已流于形式,徒有其表,比如著名的杂剧作家关汉卿,其祖上是医户,所以他的户计仍旧属于太医院户,尽管他本人的职业实际上早已和医生无关。
在我们这样一个社会多元、人的自主性提高、行业划分越来越精细的时代,自然没有职业按户世袭的必要和可能。只要尽可能做到机会平等,无论是受教于社会,还是得自家族真传,将下一代锻造成才,于其个人与社会就都是有益而无害的。所以在考生填报志愿的纠结与踌躇中,父母们的从业经验或可有助于子女们做出正确的选择。
来源: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