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壕吏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石壕吏》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石壕吏》是一首杰出的现实主义的叙事诗,写了差吏到石壕村乘夜捉人征兵,连年老力衰的老妇也被抓服役的故事,揭露了官吏的残暴和兵役制度的黑暗,对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的苦难深表同情。
此诗如实地揭露了当时政治的黑暗。面对这一切,诗人没有美化现实,而是发出了“有吏夜捉人”的呼喊,这是值得高度评价的。
在艺术表现上,这首诗最突出的一点则是精练。全篇句句叙事,无抒情语,亦无议论语;但实际上,作者却巧妙地通过叙事抒了情,发了议论,爱憎十分强烈,倾向性十分鲜明。
寓褒贬于叙事,既节省了很多笔墨,又丝毫没有给读者概念化的感觉。
《石壕吏》创作背景: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为平息安史之乱,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兵20万围攻安庆绪所占的邺郡(今河南安阳),胜利在望。
但在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军,加上唐军内部矛盾重重,形势发生逆转,在敌人两面夹击之下,唐军全线崩溃。
郭子仪等退守河阳(今河南孟州),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乾元二年(759)春,杜甫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他离开洛阳,历经新安、石壕、潼关,夜宿晓行,风尘仆仆,赶往华州任所。
所经之处,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这引起诗人感情上的强烈震动。他在由新安县西行途中,投宿石壕村,遇到吏卒深夜捉人,于是就其所见所闻,写成这首诗。
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的思想感情。
《石壕吏》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为“三吏三别”之一。这首诗通过作者亲眼所见的石壕吏乘夜捉人的故事,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引起的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此诗在艺术上的一大特点是精炼,把抒情和议论寓于叙事之中,爱憎分明。场面和细节描写自然真实,善于裁剪,中心突出,风格明白晓畅又悲壮沉郁,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典范之作。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为平息安史之乱,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兵20万围攻安庆绪所占的邺郡(今河南安阳),胜利在望。但在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军,加上唐军内部矛盾重重,形势发生逆转,在敌人两面夹击之下,唐军全线崩溃。
郭子仪等退守河阳(今河南孟州),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乾元二年(759)春,杜甫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他离开洛阳,历经新安、石壕、潼关,夜宿晓行,风尘仆仆,赶往华州任所。
所经之处,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这引起诗人感情上的强烈震动。他在由新安县西行途中,投宿石壕村,遇到吏卒深夜捉人,于是就其所见所闻,写成这首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石壕吏
公元758年,为平息安(安禄山)史(史思明)之乱,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兵20万围攻安庆绪(安禄山的儿子)所占的邺郡(现在河南安阳),胜利在望.但在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军,加上唐军内部矛盾重重,形势发生逆转.在敌人两面夹击之下,唐军全线崩溃.郭子仪等退守河阳(现在河南孟州市),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杜甫这时刚好从洛阳回华州,途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根据目睹的现实,写了一组诗,《石壕吏》是其中的一首。 7 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春,已经四十八岁的杜甫,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他离开洛阳,历经新 安、潼关、石壕,夜宿晓行,风尘仆仆,赶往华州任所。所经之处,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这引起诗人感情上的强烈震动。[2] 当时唐王朝集中郭子仪等九节度使步骑二十万,号称六十万,将安庆绪围在邺城。由于指挥不统一,被 史思明援兵打得全军溃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 这时,杜甫正由新安县继续西行,投宿石壕村,遇到吏卒深夜捉人,于是就其所见所闻,写成这篇不朽的诗作。
参考资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155652.htm#5
2010-10-27
公元758年,为平息安(安禄山)史(史思明)之乱,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兵20万围攻安庆绪(安禄山的儿子)所占的邺郡(现在河南安阳),胜利在望.但在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军,加上唐军内部矛盾重重,形势发生逆转.在敌人两面夹击之下,唐军全线崩溃.郭子仪等退守河阳(现在河南孟州市),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杜甫这时刚好从洛阳回华州,途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根据目睹的现实,写了一组诗,《石壕吏》是其中的一首。 7 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春,已经四十八岁的杜甫,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他离开洛阳,历经新 安、潼关、石壕,夜宿晓行,风尘仆仆,赶往华州任所。所经之处,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这引起诗人感情上的强烈震动。[2] 当时唐王朝集中郭子仪等九节度使步骑二十万,号称六十万,将安庆绪围在邺城。由于指挥不统一,被 史思明援兵打得全军溃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 这时,杜甫正由新安县继续西行,投宿石壕村,遇到吏卒深夜捉人,于是就其所见所闻,写成这篇不朽的诗作。